偏光片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42405发布日期:2024-04-08 13:4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偏光片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偏光片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lcd显示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感的重要显示设备,在手机、显示器、电视机和公共显示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lcd显示主要在液晶面板的上下基板对盒并切割后,在上下基板分别贴附偏光片来实现亮暗显示,然而,由于偏光片中的核心部分pva(polyvinylalcohol,聚乙烯醇)层很薄,对吸水性很大,很容易发生弯曲。

2、市场上的产品中,小尺寸产品由于尺寸小,具有较小的弯曲风险,从而降低漏光风险;但是大尺寸产品由于受均一性以及生产性的限制,偏光片具有较大的弯曲风险,偏光片弯曲带来的漏光问题屡屡出现。通常在pva层上下加上tac(tri-cellulose acetate,三醋酸纤维素)层和/或pet(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和/或cop(cyclo olefin polymer,环烯烃聚合物)层/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等透明基材进行支撑。但是,这样不仅使得偏光片的厚度增加,同时由于各层膜材之间需要通过胶水进行粘合,增大了层与层之间的剥离风险。

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设计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偏光片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偏光片结构,包括:偏光层;以及胶层,用于将偏光层直接粘接于显示基板的至少一表面。

3、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层,设置于偏光层的远离显示基板的表面。

4、在一实施例中,胶层的厚度为5μm~40μm。

5、在一实施例中,胶层的厚度为8μm~12μm。

6、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以及上述的偏光片结构。

7、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互对盒;偏光层包括:第一偏光层,设置于第一基板的远离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二偏光层,设置于第二基板的远离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一偏光层对光线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光层对光线的偏振方向之间成一夹角,使得相对于其他夹角显示基板对光线的透过率最小。

8、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9、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显示基板;在显示基板的至少一表面形成胶层;在胶层上直接形成偏光层。

10、在一实施例中,在胶层上直接形成偏光层,包括:将偏光材料膜层拉伸后贴附在胶层上,再通过加热或利用uv光照射使得拉伸后的偏光材料膜层固化在胶层上,形成偏光层;或将偏光材料溶液涂覆在胶层上,再通过加热或利用uv光照射使得所涂覆的偏光材料溶液固化在胶层上,形成偏光层。

11、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在偏光层的远离显示基板的表面形成支撑层。

12、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提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盒;在第一基板的远离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一胶层,在第一胶层上形成第一偏光层,在第二基板的远离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形成第二胶层,在第二胶层上形成第二偏光层;其中,第一偏光层对光线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光层对光线的偏振方向之间成一夹角,使得相对于其他夹角显示基板对光线的透过率最小。

13、本发明的偏光片结构,具有更小的厚度,在应用于大尺寸显示产品时不易弯曲,从而有利于减小漏光风险,同时可以具有高透过率、高对比度,极大的提升显示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偏光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的厚度为5μm~4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的厚度为8μm~12μm。

5.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面板。

8.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胶层上直接形成偏光层,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光片结构,包括:偏光层;以及胶层,用于将所述偏光层直接粘接于显示基板的至少一表面。本发明的偏光片结构,具有更小的厚度,在应用于大尺寸显示产品时不易弯曲,从而有利于减小漏光风险,同时可以具有高透过率、高对比度,极大的提升显示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霖,汪洪亮,戴珂,廖燕平,郭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