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48497发布日期:2024-03-18 18:2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一般涉及显示,尤其涉及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显示装置主要包括背光源模组和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为显示装置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用于为显示面板供应亮度充足且分布均匀的光,使显示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

2、目前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模组设计中,产品尺寸越大需要的边框越宽,产品曲率越小需要的边框越宽,目前市场上产品所追求的大尺寸,小曲率,窄边框理念在背光源模组的常规结构设计中相互违背。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源模组,所述背光源模组为曲面模组,所述背光源模组包括相互背离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包括:

3、背板,所述背板包括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设置在所述背光源模组的非显示面,所述第二部设置在所述背光源模组的侧面;

4、胶框,所述胶框包括连接的第三部和第四部,所述第三部设置在所述背光源模组的侧面,且围绕所述背板设置,所述第四部设置在所述背光源模组的显示面;

5、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导光板侧面与所述背板的第二部平行设置。

6、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第四部位于所述导光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覆盖部分所述导光板设置。

7、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显示面包括显示有效区和封装区,所述封装区围绕所述显示有效区设置,所述第四部设置在所述封装区内,

8、所述第四部位于所述导光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导光板具有最小交叠区域。

9、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二部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间距大于等于最小设定间距。

10、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二部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背光源模组的曲率正相关。

11、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二部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背光源模组的尺寸负相关。

12、作为可实现的方式,还包括多层膜片,多层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面,

13、所述胶框的第四部覆盖部分所述膜片设置。

14、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源模组。

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导光板的侧面设置为倾斜的,使得背光源模组在进行设置的时候,导光板的侧面倾斜面与侧面的背板结构平行,使得导光板与背板之间具有更加充足的空间,在高低温环境下,背光源模组中的导光板等结构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时也具有充足的空间,不会出现导光板等于背板触碰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源模组,所述背光源模组为曲面模组,所述背光源模组包括相互背离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部位于所述导光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覆盖部分所述导光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包括显示有效区和封装区,所述封装区围绕所述显示有效区设置,所述第四部设置在所述封装区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二部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间距大于等于最小设定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二部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背光源模组的曲率正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二部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背光源模组的尺寸负相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层膜片,多层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面,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背光源模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包括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设置在背光源模组的非显示面,第二部设置在背光源模组的侧面;胶框,包括连接的第三部和第四部,第三部设置在背光源模组的侧面,且围绕背板设置,第四部设置在背光源模组的显示面;导光板,设置在背板上,导光板侧面与背板的第二部平行设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导光板的侧面设置为倾斜的,使得背光源模组在进行设置的时候,导光板的侧面倾斜面与侧面的背板结构平行,使得导光板与背板之间具有更加充足的空间,在高低温环境下,背光源模组中的导光板等结构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时也具有充足的空间,不会出现导光板等于背板触碰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曲则宇,刁凯,曾勇,郭燕茹,仲超,秦蕾,李帅,张彦学,吴桐,张宇霆,钟全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