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和电子纸显示面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02396发布日期:2024-05-09 21:4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和电子纸显示面板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和电子纸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1、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设备走入人们的生活,例如电子纸显示面板。电子纸显示面板是将带电粒子均匀分散到具有一定粘度的介质溶液中,利用电场使带电粒子做电泳运动而显示。

2、然而,现如今电子显示面板要求像素区域的面积足够大,这就使得像素电极与数据线和扫描线之间的耦合电容增加,在显示面切换的时候,受寄生电容的影响造成对应同个像素区域内不同区域的带电粒子的移动速度不同,从而出现串扰现象,因此如何在保证不减小像素区域内像素电极的面积的基础上还能避免数据线与像素电极之间、扫描线和像素电极之间产生寄生电容的同时还能提高阵列基板的修复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和电子纸显示面板,避免数据线与像素电极之间、扫描线和像素电极之间产生寄生电容,以及提高阵列基板的修复能力。

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第一信号线、第一绝缘层、第二信号线、第二绝缘层和像素电极层,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扫描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数据线或者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数据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扫描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纵横交错排布,限定出多个像素区域,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多个所述像素电极与多个像素区域一一对应,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金属线组和第三绝缘层,所述金属线组和所述第三绝缘层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像素电极层之间;

3、所述金属线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呈网状,所述金属线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述金属线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4、且所述金属线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5、可选的,所述金属线组包括两条金属线,分别为第一子金属线和第二子金属线,所述第一子金属线和所述第二子金属线均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一子金属线和所述第二子金属线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并列设置;

6、所述第一子金属线靠近所述第二子金属线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7、所述第一子金属线远离所述第二子金属线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电极中靠近所述第一子金属线的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8、所述第二子金属线靠近所述第一子金属线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9、所述第二子金属线远离所述第一子金属线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电极中靠近所述第二子金属线的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10、所述第一子金属线的线宽、第二子金属线的线宽、第一信号线的线宽和第二信号线的线宽均相等;所述第一子金属线与所述第二子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线宽。

11、可选的,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线组绝缘层,所述第一子金属线、所述线组绝缘层和所述第二子金属线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之间。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子金属线靠近所述第二子金属线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金属线靠近所述第一子金属线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

13、可选的,所述金属线组包括三条金属线,分别为第三子金属线、第四子金属线和第五子金属线,所述第三子金属线、所述第四子金属线和所述第五子金属线均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三子金属线、所述第四子金属线和所述第五子金属线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并列设置;

14、所述第三子金属线靠近所述第四子金属线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15、所述第三子金属线远离所述第四子金属线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电极中靠近所述第三子金属线的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16、所述第四子金属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被所述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覆盖;

17、所述第五子金属线靠近所述第四子金属线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18、所述第五子金属线远离所述第四子金属线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电极中靠近所述第五子金属线的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19、所述第三子金属线的线宽、第五子金属线的线宽、第一信号线的线宽和第二信号线的线宽均相等;所述第三子金属线与所述第四子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线宽,所述第四子金属线与所述第五子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线宽所述。

20、可选的,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线组绝缘层,所述线组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三子金属线和所述第五子金属线同层设置,均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线组绝缘层之间,所述第四子金属线位于所述线组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一侧。

21、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扫描线,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数据线,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线组绝缘层,所述金属线组包括纵向金属线组部分和横向金属线组部分,所述横向金属线组部分、所述线组绝缘层和所述纵向金属线组部分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之间;

22、所述纵向金属线组部分和所述数据线平行设置,所述横向金属线组部分与所述扫描线平行设置;所述纵向金属线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述横向金属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扫描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23、所述纵向金属线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所述横向金属线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24、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扫描线,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数据线,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数据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均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

25、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在所述扫描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所述第三通槽同时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四通槽同时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

26、所述金属线组包括主体部、第一侧沿部和第二侧沿部,所述第一侧沿部和所述第二侧沿部分别与所述主体部宽的度方向上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沿部和所述第二侧沿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数据线的线宽,也大于所述扫描线的线宽;

27、且在所述主体部覆盖与所述数据线的位置处,所述第一侧沿部和所述第二侧沿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

28、在所述主体部覆盖所述扫描线的位置处,所述第一侧沿部和所述第二侧沿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内。

29、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所述的阵列基板,包括步骤:

30、在衬底上制备第一信号线;

31、在所述第一信号线上制备第一绝缘层;

32、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制备第二信号线;

33、在所述第二信号线上制备第二绝缘层;

34、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制备所述金属线组;

35、在所述金属线组上制备所述第三绝缘层;

36、在第三绝缘层上制备所述像素电极层,并形成多个像素电极;

37、其中,所述金属线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呈网状,所述金属线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述金属线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38、且所述金属线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39、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子纸显示面板,所述电子纸显示面板包括电泳层和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驱动所述电泳层内的电泳粒子运动,以显示画面。

40、相对于现有的阵列基板的结构来说,本技术通过金属线组覆盖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扫描线,从而避免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产生寄生电容,避免所述扫描线和所述像素电极之间产生寄生电容,而且通过所述金属线组还同时与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之间存在交叠部分,在其中一个像素电极无法工作时,可以通过镭射金属线组和像素电极交叠的部分,使得相邻两个像素区域的像素电极连接,实现对无法工作的像素电极进行修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