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32684发布日期:2024-03-25 19:26阅读:9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1、在显示装置中,触觉反馈(haptic)功能能够帮助用户更好感知操作的有效性。触觉反馈功能是指通过如振动等来实现触摸及触感的反馈。当用户触控操作有效时,给予触觉反馈,否则不反馈。触控反馈功能适用于一些特殊场景和人群,如当用户驾驶车辆时,触觉反馈能够减少用户注意力的分散,提高驾驶安全;触觉反馈也能帮助视力不佳者更好地感知操作的有效性。

2、相关技术中,触觉反馈功能模块设置于显示装置背面,由于显示装置内的多层膜片存在阻尼和摩擦,传递至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振感大量衰减,振动传递效率较低。

3、因此亟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以解决的触觉反馈功能模块设置于显示装置背面,由于阻尼和摩擦的存在,传递至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振感大量衰减,振动传递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4、显示面板;

5、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包括连接的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外围,所述侧板内设置有至少一避让槽;

6、至少一个激励构件,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激励构件包括相连接的驱动件和动作件,所述动作件穿过所述避让槽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动作件以带动所述显示面板移动。

7、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8、其中,所述避让槽设于所述侧板内,或者所述避让槽设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显示装置中心的一侧。

9、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底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10、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驱动件靠近所述底板的边缘设置,所述驱动件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板内,所述动作件在所述驱动件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驱动件内。

11、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和显示主体,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主体背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显示主体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内,以及所述显示主体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盖板的面积;

12、其中,所述动作件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表面连接。

13、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侧板的内壁设置有相向延伸的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缓冲层,所述显示主体与所述缓冲层连接。

14、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形成的容纳腔内,且所述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凸起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

15、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激励构件为多个,所述显示面板的一条侧边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所述激励构件设置。

16、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线性马达,所述动作件包括弹簧顶针。

1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装置。

18、有益效果:本申请公开了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至少一个激励构件,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背光模组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包括连接的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外围,所述侧板内设置有至少一避让槽;激励构件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激励构件包括相连接的驱动件和动作件,所述动作件穿过所述避让槽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动作件以带动所述显示面板移动。本申请通过在侧板内设置避让槽,动作件穿过避让槽与显示面板连接,从而由驱动件驱动动作件,动作件进而带动显示面板移动。由于动作件直接与显示面板连接,从而缩短振动传递路径,减少了动作件传递至显示面板的振感衰减,提升了振动传递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靠近所述底板的边缘设置,所述驱动件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板内,所述动作件在所述驱动件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驱动件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和显示主体,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主体背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显示主体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内,以及所述显示主体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盖板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内壁设置有相向延伸的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缓冲层,所述显示主体与所述缓冲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形成的容纳腔内,且所述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凸起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构件为多个,所述显示面板的一条侧边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所述激励构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线性马达,所述动作件包括弹簧顶针。

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至少一个激励构件,背光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光面,背光模组包括外框,外框包括连接的侧板和底板,侧板设置于底板外围,侧板内设置有至少一避让槽;激励构件设置于背光模组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激励构件包括相连接的驱动件和动作件,动作件穿过避让槽与显示面板连接,驱动件驱动动作件以带动显示面板移动。本申请通过在侧板内设置避让槽,动作件穿过避让槽与显示面板连接,从而由驱动件驱动动作件,动作件进而带动显示面板移动。由于动作件直接与显示面板连接,从而缩短振动传递路径,减少了动作件传递至显示面板的振感衰减,提升了振动传递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查国伟,吴晓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