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8488发布日期:2024-05-11 00:07阅读:6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显示装置高屏占比是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目前可通过窄边框设计等技术手段来实现高屏占比需求。相关技术中的窄边框显示装置存在光学胶层中存在气泡,而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2、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4、显示面板;

5、保护盖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保护盖板的边缘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

6、中框结构,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周侧的侧框部分,所述侧框部分包括顶支撑面;

7、中框胶,粘接所述顶支撑面和所述保护盖板的边缘;

8、其中,在所述顶支撑面上设有阻隔结构,所述阻隔结构围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围设置,被配置为阻挡固化前的中框胶向所述显示面板所在一侧溢出。

9、示例性的,所述阻隔结构包括自所述顶支撑面表面向远离所述保护盖板的方向向所述侧框内凹陷所形成的阻隔凹槽,且所述阻隔凹槽围绕着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圈。

10、示例性的,至少一圈所述阻隔凹槽围绕着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围连续不间断地延伸设置;和/或,至少一圈所述阻隔凹槽包括沿着围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围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子凹槽。

11、示例性的,所述侧框部分还包括底连接面;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所述底连接面与所述顶支撑面相背设置,在所述底连接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连接孔。

12、示例性的,在所述侧框部分的内部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贯通连接所述顶支撑面与所述连接孔,以使所述顶支撑面上的中框胶可经由所述贯通孔溢出至所述连接孔内,以加固所述紧固件。

13、示例性的,所述贯通孔为与所述连接孔共轴设置的直通孔。

14、示例性的,所述贯通孔贯通所述阻隔凹槽与所述连接孔。

15、示例性的,在从所述侧框部分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指向所述侧框部分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方向上,所述阻隔凹槽具有第一宽度,所述贯通孔具有第一直径,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直径。

16、示例性的,所述贯通孔包括与所述阻隔凹槽连通的顶部端口,所述顶部端口被构造为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从靠近所述阻隔凹槽的一侧向远离所述阻隔凹槽的一侧内径逐渐缩小。

17、示例性的,所述侧框部分还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连接至所述顶支撑面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边缘处,且所述阻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顶支撑面的边缘连接处的多个倒角凹槽,多个所述倒角凹槽围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周向间隔排布。

18、示例性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位于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倒角凹槽连接至所述顶支撑面的一端端口为第一端口,所述倒角凹槽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端口为第二端口,所述倒角凹槽的槽底被构造为从第一端口至第二端口逐渐向包括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方向倾斜设置,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保护盖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光学胶层的厚度。

19、示例性的,所述阻隔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顶支撑面上的凹凸隔离带,所述凹凸隔离带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且所述凹凸隔离带围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圈,且在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凹凸隔离带之间夹持有密封圈,以使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凹凸隔离带相互配合形成密封结构。

20、示例性的,所述中框结构还包括底框部分,所述底框部分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所述侧框部分连接在所述底框部分的四周侧。

21、示例性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22、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散热层;

23、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保护盖板之间的偏光层;

24、位于所述偏光层与所述保护盖板之间的光学胶层。

25、本公开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26、上述方案中,显示装置中的中框结构包括侧框部分,侧框部分用于在与显示模组组装时设于显示面板的外侧,且侧框部分上的顶支撑面可通过中框胶粘接至显示模组中的保护盖板边缘上,其中在侧框部分的顶支撑面上设有阻隔结构,该阻隔结构围绕显示面板的外围设置。这样,当将中框结构与显示模组进行组装时,可在中框结构的顶支撑面上涂固化前的中框胶,由于设置有阻隔结构,可以阻挡固化前的中框胶向显示面板所在一侧溢出,从而改善中框胶与显示模组或光学胶层等粘接的现象,从而避免中框结构将其受力传递至显示模组或光学胶层中,解决由于显示模组或光学胶层受力而导致气泡等问题,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结构包括自所述顶支撑面表面向远离所述保护盖板的方向向所述侧框部分内凹陷所形成的阻隔凹槽,且所述阻隔凹槽围绕着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圈所述阻隔凹槽围绕着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围连续不间断地延伸设置;和/或,至少一圈所述阻隔凹槽包括沿着围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围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子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部分还包括底连接面;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所述底连接面与所述顶支撑面相背设置,在所述底连接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框部分的内部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贯通连接所述顶支撑面与所述连接孔,以使所述顶支撑面上的中框胶可经由所述贯通孔溢出至所述连接孔内,以加固所述紧固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为与所述连接孔共轴设置的直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贯通所述阻隔凹槽与所述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侧框部分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指向所述侧框部分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方向上,所述阻隔凹槽具有第一宽度,所述贯通孔具有第一直径,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包括与所述阻隔凹槽连通的顶部端口,所述顶部端口被构造为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从靠近所述阻隔凹槽的一侧向远离所述阻隔凹槽的一侧内径逐渐缩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部分还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连接至所述顶支撑面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边缘处,且所述阻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顶支撑面的边缘连接处的多个倒角凹槽,多个所述倒角凹槽围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周向间隔排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位于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倒角凹槽连接至所述顶支撑面的一端端口为第一端口,所述倒角凹槽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端口为第二端口,所述倒角凹槽的槽底被构造为从第一端口至第二端口逐渐向包括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方向倾斜设置,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保护盖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光学胶层的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顶支撑面上的凹凸隔离带,所述凹凸隔离带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且所述凹凸隔离带围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圈,在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凹凸隔离带之间夹持有密封圈,以使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凹凸隔离带相互配合形成密封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结构还包括底框部分,所述底框部分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所述侧框部分连接在所述底框部分的四周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保护盖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保护盖板的边缘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中框结构,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周侧的侧框部分,所述侧框部分包括顶支撑面;中框胶,粘接所述顶支撑面和所述保护盖板的边缘;其中,在所述顶支撑面上设有阻隔结构,所述阻隔结构围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围设置,被配置为阻挡固化前的中框胶向所述显示面板所在一侧溢出。本公开提供的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洪,梁恒镇,黄浩,王新鹏,蒲乾林,文偲嘉,杨东,王东,杨武城,李亚宁,李聪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