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图像密度的方法

文档序号:2764431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制图像密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包括一复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控制图像密度的方法。
在复印机中,通常一原始图像接受曝光,在感光鼓上形成一静电潜像。然后,此静电潜像由一显像装置显像,在感光鼓上形成一调色剂显像,并且此调色剂图像由一转印装置转印到一记录纸上。
为了获得合适的图像密度,必须保持与原始图像指定密度有关的调色剂图像的固定密度。因此在原有技术中,密度参数(包括曝光量、感光体静电位以及显像偏值)的调整方法如下文所述。
首先,基准密度的图形接收曝光,在感光鼓上把基准密度图形作成静电潜像。显像后,合成调色剂显像的密度由反射型光敏检测器检测。然后,根据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输出调整密度参数。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这种方法中,由于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光发射元件与光接收元件的特性差异、这些元件之间的位置差异、光发射元件的发光面以及光接收面上的污染、元件迟豫时间(如退化)差异、环境差异(包括温度和湿度),与基准密度图形密度有关的调色剂显像密度的检测会产生误差。所以,现有技术的缺点是不能对密度进行精确调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图像密度的方法,其中,可以精确检测与基准密度图形密度有关的调色剂显像密度,从而可以精确地调整密度。
本发明所述控制图像密度的方法中,基准密度图形结构在感光鼓上作成一调色剂图像,调色剂图像的密度由一反射型光敏检测器检测,并根据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检测图像密度参数;所述方法包含下述步骤在感光体上没有调色剂的状态下,改变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输出电流,测量此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输出,确定反射型光敏检测器(其输出达到一预定固定电平)的驱动电流基准值,并在测量与基准密度图形密度有关的调色剂图像密度中,将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驱动电流设置为此驱动电流基准值。
图像密度参数包括曝光量、感光体的静电电位以及显像偏值。确定驱动电流基准值的过程可能必须在测量调色剂图像密度之前进行,或者每隔一固定时间、或者在图像形成的每一预定时间内进行。
按照本发明,与基准密度图形密度有关的调色剂图像密度可以精确地检测,因而可以精确调整密度。


图1是复印机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电学系统结构和驱动控制电路方框图;
图3是CPU调整密度过程的流程图;
图4描述的是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驱动电流和由密度调整而得到的输出之间的关系;
图5描述的是调色剂图像密度与反光型光敏检测器输出之间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图1描述的是一个光电图像复印机的典型结构。
在复印机机壳顶端的接触玻璃平板1上放置了一张待复印的原始纸。载纸盒2装在复印机机壳的一侧。在复印机机壳内,配置了一个曝光机构、一印刷机构以及一记录纸承载机构。一模拟原稿3(其基准密度图形结构被记录了下来)附装在贴近接触玻璃平板1的一侧。
印刷机构有一感光鼓11。感光鼓由一主电机(图中未画)以图1中的箭头方向旋转。环绕感光鼓11,有一个对感光鼓11表面的感光层进行充电的静电充电装置12、一个对形成在感光层上的静电潜像显像为调色剂显像的显像装置13、一个把感光层上的调色剂显像印到一记录纸上的转印放电装置14、一个将记录纸从感光鼓11上分离的分离放电装置15、一个去除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1上的调色剂残留物的清除装置16以及一个除去感光鼓11表面电荷的放电器17。
另外,在显像装置13和转写放电装置14之间环绕感光鼓11还配置了一个反射型光敏检测器4。
曝光装置包括一第一光学滑动架31,第一光学滑动架31由用来曝光和对置于接触玻璃平板1上的原始纸上的图像进行扫描的曝光灯以及一个对原始纸上反射出来的光进行反射的第一镜面22组成;曝光装置还包括第二光学滑动架32,第二光学滑动架32由用来把第一镜面22反射的光导向透镜25的第二镜面23和第三镜面24、以及用来把锈镜25射出的光导向感光鼓11表面的第四镜面26。
第一光学滑动架31和第二光学滑动架32由一扫描电机(图中未画)驱动沿图1中的方向作相对运动。第二光学滑动架32的运动速度是第一光学滑动架31的速度的1/2,即,第二光学滑动架32的移动距离是第一光学滑动架31的距离的1/2。
记录纸承载机构包括一个用来供给来自载纸盒2的记录纸的供纸滚筒36、一个在给定时间内把来自供纸滚筒36的记录纸在指定时间里送到感光鼓11的抵抗滚筒(resist roller)37,以及一将记录纸(记录纸上带有从感光鼓11转印并分离的调色剂显像)传送到一锚定滚筒(fusing roller)的传送带。
图2描述的是反射型光敏检测器4的系统结构以及驱动控制电路。
反射型光敏检测器4含有一发光元件,此发光元件包括一照射感光鼓11的发光二极管;反射型光敏检测器4还含有一光接收元件,此光接收元件包括一光敏三极管,用来接收反射光;反射型光敏检测器4还包括一个对光敏三极管42的输出进行放大的三极管43。图5描绘的是在用给定驱动电流驱动反射型光敏检测器4的情况下,调色剂显像的密度和反射型光敏检测器4的输出之间的关系。
发光二极管41的驱动电流受控制复印机的CPU40控制。具体地说,当CPU产生一个指定驱动电流的数字信号时,此信号由一D/A转换器44转换成一模拟信号,然后被发送到一恒定电流电路45。此恒定电流电路按照从D/A转换器44接收的模拟信号,将某一电流值的驱动电流施加到发光二极管41。同时,光接收元件的输出在由一A/D转换器46转换成一数字信号后,被发送到CPU40。此CPU具有一个储存其自身所需程序和数据的存储装置47。
图3描述的是CPU40进行密度调整的过程。
首先,去除感光鼓11上的调色剂(步骤1)。这只要驱动(例如)所有环绕感光鼓11的装置中的清除装置16和放电器17,使感光鼓11旋转一给定量。
然后,产生一驱动控制信号,向发光二极管41提供一最小电流MIN预定值(步骤2)。此信号使恒定电流电路45向发光二极管41提供此最小电流MIN,这样发光二极管41就工作。
接着,按照发光二极管41的驱动电流,存储装置47读入光接收元件的输出(光敏输出)并将此光敏输出储存在内(步骤3)。然后,产生一驱动控制信号,从而发光二极管41的驱动电流增加△I(步骤4)。所以恒定电流电路45的输出电流增加△I。
重复进行读入光敏输出(步骤3)以及增加驱动电流(步骤4),直至恒定电流电路45的输出电流超过此预定最大电平。当恒定电流电路45的输出电流超过此最大电平(步骤5)时,根据与此存储在存储装置47内的驱动电流有关的光敏输出数据,得到一驱动电流(据此光敏输出取一预定值A)的基准值(步骤6)。这样,恒定电流电路45的输出电流在控制下被设置为此驱动电流的基准值。
随后,密度参数(包括曝光量和充电电压)被设置为前一密度调整中所确定的值(步骤7)。然后,基准密度的图形被曝光,执行复印操作(步骤8)然后,检测与基准密度图形结构有关的调色剂显像密度,即,接受光接收元件的输出(步骤9)。这样,根据前面步骤获得的基准密度调整密度参数(包括曝光量和充电电压)(步骤10)。
通过上述步骤1至5得到的与驱动电流有关的光敏输出的数据如图4所示。图4中的曲线“a”、“b”和“c”所表示的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特性差异、发光面和光接收面的污染、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退化、温度和湿度等的差异是使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驱动电流输出特性不同的原因。然而,在上述实施例中,找到了使光敏输出达到一预定值的基准驱动电流,并且当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由基准驱动电流操作时,获得了基准密度图形的调色剂显像密度。这样,因为由各种因素产生的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输出偏差,从而引起的测量误差可以得到矫正,所以能够进行精确密度调整。
权利要求
1.在一种控制图像密度的方法中,基准密度结构在感光鼓上作成调色剂显像,调色剂显像的密度由一反射型光敏检测器装置检测,图像密度参数根据此检测结果由反射型光敏检测器调整;其特征在于,在感光体上没有调色剂的状态下,这种方法包含下述步骤改变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驱动电流,用来测量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输出,确定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驱动电流基准值,使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输出达到一预定值,并将测量基准密度图形的调色剂密度中的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驱动电流设置为最佳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驱动电流最佳值的步骤在测量基准密度图形的调色剂显像密度之前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驱动电流基准值的步骤每隔一固定时间间隔进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驱动电流基准值的步骤进行数次图像成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密度参数包括任意选择一个或多个因素,如曝光量、感光体的静电带电电平以及显像偏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显像密度的方法,其中基准密度图形在感光体上作成调色剂图像,调色剂显像的密度由反射型光敏检测器装置检测,显像密度参数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本发明中,在感光鼓上没有调色剂的情况下,变更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驱动电流,来测量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输出,并确定使反射型光敏检测器输出为一预定值的反射型光敏检测器驱动电流基准值。然后,在测量基准密度图形的调色剂显像密度中,将反射型光敏检测器的驱动电流设置为基准驱动电流值。
文档编号G03G15/00GK1111764SQ94108449
公开日1995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6日
发明者堀和人 申请人:三田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