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理矫正接触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748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理矫正接触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理矫正接触镜,用于治疗青少年发育期的屈光不正,属于医疗保健器具。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在1995年5月由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眼科屈光学》一书中有详细的描述。就近视而言,对于25岁以上的成年人来说,目前流行原苏联发明的角膜放切方法和美国人发明的准分子激光角膜磨削方法比较有效,但是对于25岁以下的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则无能为力。对于治疗青少年发育期的屈光不正,国内外至今还没有找到具有确切疗效的方法。1988年12月21日公开的中国专利(CN88205393V)介绍了一种凝视型近视防治器,其原理在于同一视标在眼中成像的位置会随着凝视距离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横移,使用者根据横移的大小就可调节眼肌反复运动,从而放松调节。其他的治疗方法还有点眼药水法、熏中药法、电刺激法等,由于这些方法都没有触及眼球结构的改变,所以远期疗效较差。
早在1894年就有人发现角膜与视网膜之间存在着电位差,角膜带正电荷,视网膜带负电荷。(详见1987年1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眼科学》一书)同时角膜尽管没有血管,但却有柔软性和可塑性,针对这些生理特点,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是利用接触镜为载体,以发育期角膜的可塑性和带电性等特点为生理基础,利用永电体(驻极体)和同轴发育诱导实现角膜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改变,从而达到矫正青少年发育期屈光不正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在接触镜上注入电荷或其他物质,用物理或化学作用来改变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从而为治疗屈光不正提供了一种诱导眼球结构生长变化的生理矫正接触镜。
以下是实施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1.一种生理矫正接触镜,由适合眼球角膜的基材(1)组成,其基材(1)可为现在使用的接触镜(隐形眼镜),也可为其他适合的固体材料,本发明的特征是在其基础上还包括下列内容(1).在基材(1)上复合一个永电体组合板(2);(2).在上述永电体组合板(2)下面再喷上一层相互隔绝的环状导电体(3)(3).在基材(1)上复合一个可注入生长诱导物(4)的生理矫正板(5);在基材(1)的同心圆上设置至少一组使生长诱导物(4)互相隔绝的阻档层
(6) ;(4).在永电体组合板(2)的远离角膜侧装有外引电极(7),并通过变换开关(8)与驱动电路(9)相连;(5).在上述生理矫正板(5)的上面装有至少一组物理导流环(10),其圆心与眼轴重合;(6).与上述物理导流环(10)相对应的位置上装有与诱导发生器(11)连接的生理引导帽(12),物理导流环(10)上的导流孔(13)与生理引导帽(12)上的导流管(14)一一对应;(7).在生理矫正接触镜的外围封有超薄塑料膜(15)。
2.上述的永电体组合板(2)由驻极体(16)或光电导体(17)制成,经充电工艺后使其两侧带有正负电荷而形成电位差。
3.在上述的生理矫正板(5)上以眼轴中心为圆心,设有不同直径的同心环(18),中心部分(19)与四周部分(20)分别装有不同的生长诱导物(4)。
4.上述的物理导流环(10)上打有至少一组导流孔(13),通过物理刺激以改变角膜中心部分与四周部分的生长比例。
5.上述的驱动电路(9)可由分立元件或单片机制成。
6.上述的生长诱导物(4)可由中药或西药制成。
上述的生理矫正接触镜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驱动电路(9)相连使用。由于生理矫正接触镜内贮存有电荷,当象隐形眼镜一样戴在人的眼睛上时,角膜上带有的正电荷与接触镜上正电荷相斥而进行静电压缩,促进角膜中心部分凹陷,从而改变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变换生理矫正接触镜上所注入的电荷极性,可分别治疗近视和远视。
本发明与现有治疗屈光不正产品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治疗屈光不正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眼球结构,如果不能使眼球结构改变,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总不能突破治疗假性近视的界限,而假性近视从本质上讲并不属于近视范畴,从临床上讲也是只占近视的2%-3%,所有防近产品都只对假性近视有效,所以在治疗近视中意义不大,而且远期疗效稳定性也很差,本发明在青少年眼球结构不断变化、不断发育这种困难条件下,通过电荷相互作用和生长剂位置选择作用,有效地改变了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这引起眼球屈光度显著变化的两大因素,从而有效地矫正了屈光状态,由于随着青少年发育眼球结构在新的条件下定型,从根本上解决了屈光不正的问题。
另外,由于静电压缩是生理引导式,整个治疗过程安全可靠,长期使用无任何副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 以驻极体制作接触镜结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基本结构中,在现有的普通接触镜的基材(1)下面复合一个永电体组合板(2),其中基材(1)可由甲基丙烯酸甲脂制成,永电体组合板(2)可由偏氟乙烯材料制成,按驻极体加工工艺将其加温至适宜温度后用高压电晕刷上电荷,根据治疗近视或远视改变电荷极性,对于近视患者使接触角膜侧带正电荷,其电荷强度分布从中心到四周逐渐减弱,对于远视患者使接触角膜侧带负电荷,其电荷强度分布亦从中心到四周逐渐减弱,其压缩中心与眼轴相重合,最后将其整体封装在超薄塑料膜(15)中。屈光不正患者根据自己的度数选配不同的生理矫正接触镜,边戴边起到治疗作用,随着青少年眼球结构不断发育,屈光度逐渐地趋于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实施例2图2A以光电导体制作接触镜正视结构示意2B以光电导体制作接触镜俯视结构示意图在图2A和图2B所示的基本结构中,在基材(1)下面复合一层永电体组合板(2),其材料由光电导体所组成,在其下面再喷上一层相互隔绝的环状导电体(3),进行充电工艺后定形封装,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图3A以生理矫正板制作接触镜正视结构示意3B以生理矫正板制作接触镜俯视结构示意图在图3A和图3B所示的基本结构中,基材(1)由软性接触镜材料制成,与普通接触镜不同的地方是设置有至少一组使生长诱导物(4)互相隔绝的阻挡层(6),当生理矫正接触镜戴在眼球上时,促进角膜发育和抑制角膜发育的不同生长诱导物(4)沿着基材(1)微孔分别与角膜中心和四周接触面发生作用,对于近视患者来说,使角膜中心凹陷,对于远视患者来说,变换注入生长诱导物(4)的位置,使角膜中心突出,从而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
实施例4图4带外引电极的接触镜结构示意4所示的结构显示了外加驱动电路(9)的情况,在基材(1)的下面复合一层透明导体作的外引电极(7),通过导线引到变换开关(8)的动片上,一个静片接驱动电路(9)输出的负极上,另一个静片接驱动电路(9)输出的正极上,变换其极性可适应治疗近视或远视。
实施例5图5外接生理引导帽的接触镜结构示意5所示的结构显示了外接生理引导帽(12)的情况。戴在眼球角膜上的接触镜与图3所示的类似,所不同的是在生理矫正板(5)的上面装有物理导流环(10),其圆心与眼轴重合,物理导流环(10)设有至少一组导流孔(13)与引导帽(12)中的导流管(14)相对应。从诱导发生器(11)输出的生长诱导物(4)通过引导帽(12)中的导流管(14)进入物理导流环(10)中的导流孔(13),再通过生理矫正板(5)与角膜的不同部分接触,造成角膜中心与四周物理化学环境的不同,从而诱导其发育差异,改变其曲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理矫正接触镜,由适合眼球角膜的基材(1)组成,本发明的特征包括下列内容(1).在基材(1)上复合一个永电体组合板(2);(2).在上述永电体组合板(2)下面再喷上一层相互隔绝的环状导电体(3);(3).在基材(1)上复合一个可注入生长诱导物(4)的生理矫正板(5),在基材(1)的同心圆上设置至少一组使生长诱导物(4)互相隔绝的阻档层(6);(4).在永电体组合板(2)的远离角膜侧装有外引电极(7),并通过变换开关(8)与驱动电路(9)相连;(5).在上述生理矫正板(5)的上面装有至少一组物理导流环(10),其圆心与眼轴重合;(6).与上述物理导流环(10)相对应的位置上装有与诱导发生器(11)连接的生理引导帽(12),物理导流环(10)上的导流孔(13)与生理引导帽(12)上的导流管(14)一一对应;(7).在生理矫正接触镜的外围封有超薄塑料膜(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矫正接触镜,其中永电体组合板(2)由驻极体(16)或光电导体(17)制成,使其两侧带有正负电荷而形成电位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矫正接触镜,其中生理矫正板(5)上以眼轴中心为圆心,设有不同直径的同心环(18),中心部分(19)与四周部分(20)分别装有不同的生长诱导物(4)。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矫正接触镜,其中物理导流环(10)上打有至少一组导流孔(13),通过物理刺激以改变角膜中心部分与四周部分的生长比例。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矫正接触镜,其中驱动电路(9)可由分立元件或单片机制成。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矫正接触镜,其中生长诱导物(4)可由中药或西药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使青少年发育期角膜曲率变化的生理矫正接触镜,属于医疗保健器具。其技术特征是利用角膜的带电性和可塑性,把驻极体引入到接触镜中,通过静电压缩和生理引导使角膜屈光度改变,从而达到治疗屈光不正的目的。
文档编号G02C7/04GK1196499SQ97103999
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5日
发明者孟武 申请人:孟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