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23134阅读:来源:国知局
、化〇兰2. 2并且具有高通光量的5个透镜组成的摄像镜头成为可能。
[0094] F:摄像镜头LA整体的焦点距离
[0095] F1 :第1透镜L1的焦点距离
[0096] F2 :第2透镜L2的焦点距离
[0097] F3 :第3透镜L3的焦点距离
[009引 F4 :第4透镜L4的焦点距离
[0099] F5 :第5透镜L5的焦点距离
[0100] 化〇:F值
[0101] 2ω:全画角
[0102] S1:开口光圈
[0103] R:光学面的曲率半径、透镜时为中屯、曲率半径
[0104] R1 :第1透镜LI的物侧曲率半径
[0105] R2 :第1透镜L1的像侧曲率半径
[0106] R3 :第2透镜L2的物侧曲率半径
[0107] R4 :第2透镜L2的像侧曲率半径
[0108] R5 :第3透镜L3的物侧曲率半径
[0109] R6 :第3透镜L3的像侧曲率半径
[0110] R7 :第4透镜L4的物侧曲率半径
[0111] R8 :第4透镜L4的像侧曲率半径
[0112] R9 :第5透镜L5的物侧曲率半径
[011引 R10 :第5透镜L5的像侧曲率半径
[0114] R11 :玻璃平板GF的物侧的曲率半径
[0115] R12 :玻璃平板GF的像侧曲率半径
[0116] D :透镜的中屯、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
[0117] DO :从开口光圈S1到第1透镜L1的物侧的轴上距离 [011引D1 :第1透镜L1的中屯、厚度
[0119] D2 :第1透镜L1的像侧到第2透镜L2的物侧的距离
[0120] D3 :第2透镜L2的中屯、厚度
[0121] D4 :第2透镜L2的像侧到第3透镜L3的物侧的轴上距离
[0122]D5 :第3透镜L3的中屯、厚度
[0123] D6 :第3透镜L3的像侧到第4透镜L4的物侧的轴上距离
[0124]D7 :第4透镜L4的中屯、厚度
[01巧]D8 :第4透镜L4的像侧到第5透镜L5的物侧的轴上距离
[0126]D9 :第5透镜L5的中屯、厚度
[0127]D10 :第5透镜L5的像侧到玻璃平板GF的物侧的轴上距离
[0128]D11 :玻璃平板GF的中屯、厚度
[0129]D12 :玻璃平板GF的像侧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
[0130]nD:D线的折射率
[0131]nDl :第1透镜L1的D线的折射率
[0132]nD2 :第2透镜L2的D线的折射率
[0133]nD3 :第3透镜L3的D线的折射率
[0134]nD4 :第4透镜L4的D线的折射率
[0135]nD5 :第5透镜L5的D线的折射率
[0136]nD6 :玻璃平板GF的D线的折射率
[0137] V:阿贝数
[013引 VI :第1透镜L1的阿贝数
[0139]V2 :第2透镜L2的阿贝数
[0140]V3 :第3透镜L3的阿贝数 [014UV4:第4透镜L4的阿贝数 [0142] V5 :第5透镜L5的阿贝数
[014引 V 6:玻璃平板GF的阿贝数
[0144] TTL:光学长度(第1透镜L1的物侧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
[0145] LB:第5透镜L5的像侧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包含玻璃平板GF的厚度)
[0146] IH:像高
[0149] 其中,R是轴上的曲率半径,k是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是非球 面系数。
[0150] 为方便起见,各个透镜面的非球面使用条件式(9)中所示的非球面。但是,特别是 不限于运种(9)表示的非球面多项式形式。
[0151] 图2是实施例1中摄像镜头LA的配置构成图。表1的数据有:实施例1中构成摄 像镜头LA的第1透镜L1~第5透镜L5的物侧W及像侧的曲率半径R、透镜的中屯、厚度或 透镜间的距离D、折射率nD、阿贝数V。表2中的数据有:圆锥系数k、非球面系数。
[0152]
[0155] 表 2
[0156] 后出现的表5所显示的数值有:实施例1~2中各数值W及条件式(1)~(8)所 规定的参数对应的数值。
[0157] 如表5所示,实施例1满足条件式(1)~做。
[015引图3是实施例1中摄像镜头LA的球面像差(轴上色像差)示意图,图4是倍率色 像差示意图,图5是像面弯面和歪曲像差示意图。另外,图5的像面弯曲S是与矢状成像面 相对的像面弯曲,T是与正切像面相对的像面弯曲。在实施例2中也是如此。实施例1中 摄像镜头LA的2ω= 78. 9。、TTL/IH= 1. 407、化0= 2. 15且透镜为超薄、高通光量的广 角,如图3~5所示不难理解其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0159] 图6是实施例2中摄像镜头LA的配置构成图。表3显示的是构成实施例2中摄 像镜头LA的第1透镜L1~第5透镜L5各个透镜的物侧W及像侧的曲率半径R、透镜的中 屯、厚度W及透镜间的距离D、折射率nD、阿贝数V。表4显示的是圆锥系数k和非球面系数。 [0160]
[016引表4
[0164] 如表5所示,实施例2满足条件式(1)~做。
[0165] 图7是实施例2中摄像镜头LA的球面像差(轴上色像差)示意图,图8是倍率色 像差示意图,图9是像面弯面和歪曲像差示意图。如图7~9所示,实施例2中摄像镜头LA 的全画角2ω= 78. 4。、TTL/IH= 1. 411、化0= 2. 15,且镜头为超薄、高通光量的广角镜 头,运就不难理解其其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0166] 表5中的数值分别是实施例中的各种数值、条件式(1)~(6)规定的与参数相关 数值。另外,表X所示的单位分别是 2ω(° )、F(mm)、Fl(mm)、F2(mm)、F3(mm)、F4(mm)、 F5 (mm)、TTL(mm)、LB(mm)、IH(mm)。
[0167]
[0168] 表 5
[0169] 符号的说明:
[0170] LA:摄像镜头
[0171] SI:开口光圈
[0172] LI:第 1 透镜
[0173] L2:第 2 透镜
[0174] L3:第 3 透镜
[0175] L4:第 4 透镜
[0176] L5:第 5 透镜
[0177] GF:玻璃平板
[0178] R:光学面的曲率半径、透镜时为中屯、曲率半径
[0179] R1 :第1透镜L1的物侧曲率半径
[0180] R2 :第1透镜L1的像侧曲率半径
[0181] R3 :第2透镜L2的物侧曲率半径
[0182] R4 :第2透镜L2的像侧曲率半径
[0183] R5 :第3透镜L3的物侧曲率半径
[0184] R6 :第3透镜L3的像侧曲率半径
[0185] R7 :第4透镜L4的物侧曲率半径
[0186] R8 :第4透镜L4的像侧曲率半径
[0187] R9 :第5透镜L5的物侧曲率半径
[0188] R10 :第5透镜L5的像侧曲率半径
[0189] R11 :玻璃平板GF的物面侧面的曲率半径
[0190] R12 :玻璃平板GF的像侧曲率半径 [01W]D:透镜的中屯、厚度与透镜之间的距离
[019引DO:从开口光圈S1到第1透镜L1的物侧的轴上距离
[0193] D1 :第1透镜L1的中屯、厚度
[0194] D2 :第1透镜L1的像侧到第2透镜L2的物侧的距离
[0195] D3 :第2透镜L2的中屯、厚度
[0196] D4 :第2透镜L2的像侧到第3透镜L3的物侧的轴上距离
[0197] D5 :第3透镜L3的中屯、厚度
[0198] D6 :第3透镜L3的像侧到第4透镜L4的物侧的轴上距离
[0199] D7 :第4透镜L4的中屯、厚度
[0200] D8 :第4透镜L4的像侧到第5透镜L5的物侧的轴上距离 [020。D9 :第5透镜L5的中屯、厚度
[020引 D10 :第5透镜L5的像侧到平板玻璃GF的物侧的轴上距离
[020引 D11 :玻璃平板GF的中屯、厚度
[0204] D12 :玻璃平板GF的像侧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
【主权项】
1. 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开始依次配置有:具有正折射率的第1透镜、具 有负折射率的第2透镜、具有正折射率的第3透镜、具有正折射率的第4透镜、具有负折射 率的第5透镜,并且摄像镜头具有满足以下条件式(1)~(6)的特征: 0· 62 刍 F1/F刍 0· 71 (1) -1. 60 刍 F2/F刍-1. 00 (2) 25. 00 ^ F3/F^ 150. 00 (3) -1.00 ^ (R1+R2)/(R1-R2) ^ -0.85 (4) 1.20 ^ (R7+R8) / (R7-R8) ^ 3.00 (5) 0. 10 ^ D6/F^ 0. 15 (6) 其中 F:透镜群整体的焦点距离 F1 :第1透镜的焦点距离 F2 :第2透镜的焦点距离 F3 :第3透镜的焦点距离 R1 :第1透镜的物侧曲率半径 R2 :第1透镜的像侧曲率半径 R7 :第4透镜的物侧曲率半径 R8 :第4透镜的像侧曲率半径 D6 :第3透镜的像侧到第4透镜的物侧的轴上距离。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摄像镜头具有满足以下条件式(7) 的特征: 0. 15 ^ (R3+R4) / (R3-R4) ^ 1. 20 (7) 其中 R3 :第2透镜的物侧曲率半径R4 :第2透镜的像侧曲率半径。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摄像镜头具有满足以下条件式(8) 的特征: 0. 02 ^D8/F^ 0. 15 (8) 其中 F:透镜群整体的焦点距离 D8 :第4透镜的像侧到第5透镜的物侧的轴上距离。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由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超薄、广角,且高通光量的5个广角透镜构成组成的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从物侧开始依次配置:具有正折射率的第1透镜、具有负折射率的第2透镜、具有正折射率的第3透镜、具有正折射率的第4透镜、具有负折射率的第5透镜,且摄像镜头具有满足所规定条件式的特征。
【IPC分类】G02B13/18, G02B13/00
【公开号】CN105278080
【申请号】CN201510759853
【发明人】寺岡弘之
【申请人】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