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设备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26501阅读:来源:国知局
呈减小 的趋势。在此取0到最大像高范围内对应的最小纵坐标值为最低相对照度RImm,图11中 RImi。值为0. 441,出现在像高最大处,即1视场下。该结构镜头组的成像照度均匀性较为优 秀。
[0048] 图12为第四个实施例的球差、场曲、崎变曲线图,反映了实施例中成像透镜组的 像质情况,T代表子午方向,S代表弧矢方向。
[0049] 表4-1和表4-2是第四个实施例的镜头模组参数和非球面系数的详细信息,结合 表格可说明实施例。
[0050] 表 4-1 :
表 4-2 :
图13给出了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镜头模组光学结构示意图,沿光轴从物面侧到像 面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阔500、第一透镜510、第二透镜520、第Ξ透镜530、第四透镜540、红 外截止滤光片550 W及成像面560,其中,第一透镜510、第二透镜520、第Ξ透镜530和第 四透镜540皆为塑料材质;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550可W滤除红外等波长的光线,避免被安 置在像面的、具有吸收性的探测器吸收到,导致成像受影响; 所述第一透镜510具有正折光力,且其物面511为凸表面; 所述第二透镜520具有负折光力,且其物面521在边缘区域为凹表面,像面522为凹表 面; 所述第Ξ透镜530具有负折光力,且其物面531为凹表面,像面532为凸表面; 所述第四透镜540具有正折光力,且其物面541在近轴区域为凸表面且有多个曲折点; 像面542在近轴区域为凹表面,在边缘区域为凸表面; 图14为第五个实施例的相对照度情况,其中纵坐标是相对照度值,横坐标代表从0视 场到1视场对应的像高,单位为mm。有图14可看出:随着像高的增大,相对照度值呈减小 的趋势。在此取0到最大像高范围内对应的最小纵坐标值为最低相对照度RImm,图14中 RImi。值为0. 441,出现在像高最大处,即1视场下。该结构镜头组的成像照度均匀性较为优 秀。
[0051] 图15为第四个实施例的球差、场曲、崎变曲线图,反映了实施例中成像透镜组的 像质情况,T代表子午方向,S代表弧矢方向。
[0052] 表5-1和表5-2是第四个实施例的镜头模组参数和非球面系数的详细信息,结合 表格可说明实施例。
[0053] 表 5-1 :
所有实施例的关键详细信息如表格6所示: 表6中,F#是光圈数,B化是镜头模组的后焦距,TTL是器件高度,AC3是第二透镜的物 面的非球面系数之和,AC4是第二透镜的像面的非球面系数之和,ASUM是所有透镜的非球 面系数之和,R5为第Ξ透镜物面的曲率半径值,R6为第Ξ透镜像面面的曲率半径值,T是第 一透镜、第二透镜、第Ξ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总厚度,AT是第一透镜到红外截止滤光片之间的 空气间隙总的中屯、厚度,HFOV是模组的半视场角,镜头模组的最小成像相对照度为RImi。。
[0054]表 6 :
通过控制非球面系数来调整镜头模组的相对照度,从而既能保证成像设备的成像均匀 性,又能保证像差,尤其是在较高分辨率的镜头模组案例中。该镜头模组的像质评估包括球 差、场曲和崎变,高像质是要求球差、场曲和崎变均保持在符合一定标准的范围内,如:崎变 在2% W内。各像差的纵坐标均为像高值,单位mm (毫米),特定的非球面系数之间关系可使 得该种结构镜头模组的相对照度值在所有视场下都大于36%,实际效果就是整个成像面照 度均匀,符合人眼观察标准,不易引起视觉疲劳。
[00巧]文中所给出的实施例包括了每个透镜的详细位置和基本特性数据。透镜材料使用 了固定的材料组合。其中使用运些数据加工得到的镜头模组,其像质情况如像差图示,相对 照度性能如相对照度曲线图示。其中从0视场到1视场,崎变控制在2% W内;球差图中可 看到Ξ条线之间间距较小,说明相对色差较小;场曲图中,S曲线和T曲线之间间距越小越 好。在一定的曲率半径关系下,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满足上述的关系式,保证高像素镜头模 组的光学像差和相对照度满足定义的标准。
[0056] 虽然W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W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 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光轴方向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第 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红外截止滤光片;其中所有透镜均为塑料材 质;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折光力,且其物面为凸表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光力,且其物面在边缘区域为凹表面,像面为凹表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折光力,且其物面为凹表面,像面为凸表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折光力,且其像面在近轴区域为凹表面,在边缘区域为凸表面; 在有效视场内,镜头模组的最小成像相对亮度为RI_,其特征在于镜头模组满足关系 式:36% <RI_ < 65%。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镜头模组满足关系式: HFOV彡 33.67°, 其中,HFOV是模组的半视场角。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镜头模组满足关系式: R5/R6 彡 2. 47, 其中,R5为第三透镜物面的曲率半径值,R6为第三透镜像面面的曲率半径值。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镜头模组满足关系式: T/AT彡 2. 35, 其中,T是第一透镜到第五透镜的镜片中心厚度和,AT是第一透镜到红外截止滤光片 之间空气间隙中心总厚度。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镜头模组满足关系式: -0. 299 ^AC3 ^ 0. 653, 其中,AC3是第二透镜物面的非球面系数之和。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镜头模组满足关系式: 0· 101 彡AC4 彡 0· 182, 其中,AC4是第二透镜像面的非球面系数之和。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镜头模组满足关系式: -1. 855 彡ASUM彡-0· 558, 其中,ASUM是所有透镜的非球面系数之和。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镜头模组满足关系式: 6. 62 彡TTL/BFL彡 8. 21, 其中,TTL是器件高度,BEL是镜头模组的后焦距。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沿光轴方向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红外截止滤光片;其中所有透镜均为塑料材质;第一透镜具有正折光力,且其物面为凸表面;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光力,且其物面在边缘区域为凹表面,像面为凹表面;第三透镜具有负折光力,且其物面为凹表面,像面为凸表面;第四透镜具有正折光力,且其像面在近轴区域为凹表面,在边缘区域为凸表面;在有效视场内,镜头模组的最小成像相对亮度为RImin,其特征在于镜头模组满足关系式:36%<RImin<65%,本发明保证了镜头模组的高像质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相对亮度。
【IPC分类】G02B13/00, G02B13/18
【公开号】CN105487207
【申请号】CN201510577697
【发明人】孙锋青
【申请人】厦门颉轩光电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