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显微目镜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4725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所述第五透镜7和所述第六透镜8通过光学胶水粘合 在一起。
[0026]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 第五透镜7、第六透镜8、第七透镜9、第八透镜10均为球面透镜。
[0027]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 第五透镜7、第六透镜8、第七透镜9、第八透镜10材质均为光学玻璃。
[0028] 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为第一透镜组;第五透镜7、 第六透镜8、第七透镜9、第八透镜10为第二透镜组。
[0029] 为了实现利用感光芯片成像输出到显示屏上,设计时采用两组正光焦度的透镜组 组合在一起,保证整个系统的光焦度为正,使得系统能够成实像,第一透镜采用光焦度为正 的弯月形透镜,起到场镜的作用,采用物距为负即物面在第一透镜的后面,且第一透镜距离 其后面的透镜较远,使得被观察物体经过显微物镜后光线能够全部进入显微目镜,保证被 观察物体能够完整的呈现在显示屏上,同时,整个系统没有设置渐晕,显示屏周边的像和中 心的像不会出现明显的亮度差异。
[0030] 为了实现自动对焦,设计采用第一透镜组相对于感光芯片可沿物像方向前后移 动,第二透镜组相对于感光芯片固定不动,物面也随着第一透镜组同步移动,对于整个显微 系统,显微物镜的像为显微目镜的物,即当显微物镜的像和显微目镜的物重合时,显微镜系 统就能够成清晰的像,当被观察物体与显微物镜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显微物镜所成的像也 会有相应的变化,不再和显微目镜的物面重合,显微目镜的第一透镜组在马达的带动下就 会沿着物像方向前后移动,同时显微目镜的物面也会同步移动,直到物象重合,实现自动对 焦,设计时第一透镜组留有较大的移动量,保证能够与显微物镜的像重合,另外,整个显微 目镜系统只有一个移动组,只需要一个马达即可实现自动对焦,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0031] 为了实现高分辨率,设计采用第二透镜组固定、第一透镜组移动,第一透镜采用光 焦度为正的弯月形透镜,凹面朝向像面,很好的矫正了光线的走势,使得光线能够全部进入 后面的系统,第一透镜组全部采用单透镜,且正透镜和负透镜配合使用,能够矫正球差、彗 差、色差等,第二透镜组采用胶合透镜和单透镜配合使用,胶合面弯向光阑,不仅使第一辅 助光线有很好的走向,而且还能够矫正球差、色差、正弦差等,单透镜正负搭配,很好的校正 了场曲。整个系统采用单透镜和胶合透镜配合使用,很好的平衡了整个系统的像差,提高系 统的分辨率,最后,系统没有设置渐晕,像面中心和边缘有同样高分辨率的同时,周边和中 心不会出现明显的亮度差异,使得整个画面明亮清晰。
[0032] 本实用新型设计时采用宽光谱,且设计的理论解像力远高于理论需要值,保证了 图像锐利度和色彩还原性。
[0033] 下面举一实际设计案例:
[0034]
【主权项】
1. 一种电子显微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显微物镜到像面(12)依次设有第一透镜 (1)、物面(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光阑(6)、第五透镜(7)、第六透 镜(8)、第七透镜(9)、第八透镜(10)以及滤光片(1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显微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 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构成第一透镜组(101),所述第一透镜组(101)的光焦 度为正,所述第五透镜(7)、第六透镜(8)、第七透镜(9)、第八透镜(10)构成第二透镜组 (102),所述第二透镜组(102)的光焦度为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显微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01)相 对于所述像面(12)可沿着物象方向向后移动,所述第二透镜组(102)相对于所述像面(12) 固定不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子显微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 为正光焦度的弯月形透镜,且透镜的凹面朝向所述像面(12)方向,第二透镜(3)为正光焦 度的双凸形透镜,第三透镜(4)为负光焦度的双凹形透镜,第四透镜(5)为正光焦度的弯月 形透镜,第五透镜(7)为正光焦度的双凸形透镜,第六透镜(8)为负光焦度的双凹形透镜, 第七透镜(9)为正光焦度的双凸形透镜,第八透镜(10)为负光焦度的弯月形透镜,且透镜 的凹面朝向所述物面(2)方向。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显微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面(2)设在所述第 一透镜(1)靠近所述像面(12)的一侧。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显微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7)和所述 第六透镜(8)通过光学胶水粘合在一起。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显微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 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7)、第六透镜(8)、第七透镜(9)、第八透镜 (10)均为球面透镜。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显微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 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7)、第六透镜(8)、第七透镜(9)、第八透镜 (10)材质均为光学玻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显微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显微物镜到像面(12)依次设有第一透镜(1)、物面(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光阑(6)、第五透镜(7)、第六透镜(8)、第七透镜(9)、第八透镜(10)以及滤光片(11),该电子显微目镜系统匹配目前常用的显微物镜,利用感光芯片成像输出到显示屏上,且能够自动对焦,改善了现有技术观察不方便、成像不清晰、操作不便捷等缺点。
【IPC分类】G02B21-24, G02B25-00
【公开号】CN204556955
【申请号】CN201520300244
【发明人】王玉荣, 李建华, 王晓, 全丽伟, 贾丽娜, 刘勇辉, 潘华, 张鸿宇, 彭同山, 王世勇, 龚俊强
【申请人】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