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结构件及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7473阅读:9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镜头结构件及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结构件及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0002]光学镜头的用于安装光学透镜组件的镜头结构件主体的常见结构如图1a所示,沿镜头结构件主体10的轴线方向,镜头结构件主体10的中部形成光阑插槽13,还包括位于光阑插槽13 —侧的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11和位于光阑插槽13另一侧的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12,该镜头结构件主体在进行加工时一般采用铣削加工方法,当光阑插槽13的宽度L小于3_时,因现有的铣削加工的深度有限,无法将光阑插槽13位置处联通,加工成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b和图1c所示,此时光阑插槽13处未联通,不能用于安装光阑,因此,在光阑插槽宽度较小时(小于3mm),该结构的镜头结构件主体无法加工。
[0003]针对此问题的常见解决方法如图2a_2c所示,图2a所示结构的镜头结构件主体20的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21和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22在光阑插槽23处可拆卸,如图2b和图2c所示,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21和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22上的光阑插槽23分别独立加工,且在光阑插槽23处加工有连接孔231,通过螺栓24等螺纹连接方式将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21和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22配合连接,以形成镜头结构件主体,因两部分分别加工,此结构可形成宽度小于3mm的光阑插槽23,但由于将镜头结构件主体20分为了可拆卸的两部分,为避免两部分在加工和装配时造成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在其加工和装配时的精度要求较高,增加了镜头结构件主体的加工和装配难度,进而影响了镜头的光学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结构件及光学镜头,该结构的镜头结构件主体在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和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具有一体式结构的同时,对光阑插槽的加工宽度无要求,降低了镜头结构件主体的加工难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种镜头结构件,包括用于安装光学透镜组件的镜头结构件主体,沿所述镜头结构件主体的轴线方向,所述镜头结构件主体的中部形成光阑插槽,且所述镜头结构件主体包括位于所述光阑插槽一侧的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和位于所述光阑插槽另一侧的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具有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光阑插槽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交叉的槽部,每一个所述槽部经过所述镜头结构件主体的轴线、且延伸方向与所述镜头结构件主体的轴线垂直。
[0007]该镜头结构件的光阑插槽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交叉的槽部,在加工光阑插槽时可在每一个槽部的两端沿该槽部的延伸方向对镜头结构件进行铣削,在光阑插槽宽度较小且加工深度有限的情况下仍可将光阑插槽联通,避免了因光阑插槽宽度较小导致的不能加工的问题;且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和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具有一体式结构,减少了因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和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采用分体式结构带来的加工和装配误差,提高了光学镜头的光学精度。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之间形成透光孔,所述光阑插槽具有的槽部中,至少一个所述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透光孔的直径。
[0009]进一步地,所述光阑插槽由两个槽部组成,且两个所述槽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光阑插槽的两个槽部中,一个所述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透光孔的直径。
[00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如上所述的镜头结构件。
【附图说明】
[0012]图la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常见的镜头结构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lb是图la中所示的镜头结构件主体在沿剖切面A进行剖切后的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lc是图la中所示的镜头结构件主体在沿剖切面A进行剖切后的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a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常见的镜头结构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b是图2a中所示的镜头结构件主体在沿剖切面A进行剖切后的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c是图2a中所示的镜头结构件主体在沿剖切面A进行剖切后的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a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镜头结构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b是图3a中所示的镜头结构件主体在沿剖切面A进行剖切后的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c是图3a中所示的镜头结构件主体在沿剖切面A进行剖切后的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0、20、30,镜头结构件主体;
[0023]11、21、31,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
[0024]12、22、32,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
[0025]13、23、33,光阑插槽;
[0026]24,螺栓;231,连接孔;
[0027]331、332,槽部;
[0028]34,透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镜头结构件,包括用于安装光学透镜组件的镜头结构件主体30,沿镜头结构件主体30的轴线方向,镜头结构件主体30的中部形成光阑插槽33,且镜头结构件主体30包括位于光阑插槽33 —侧的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31和位于光阑插槽33另一侧的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32,其中,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31和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32具有一体式结构,且如图3b和图3c所示,光阑插槽33包括两个相互交叉的槽部331和332,槽部331和332经过镜头结构件主体30的轴线、且延伸方向与镜头结构件主体30的轴线垂直,生产过程中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于两个的槽部,以满足各种使用需求。
[0031]镜头结构件主体30的光阑插槽33包括两个相互交叉的槽部331和332,在加工光阑插槽33时可在两个槽部331和332的两端沿槽部331和332的延伸方向对镜头结构件主体30进行铣削,在光阑插槽宽度小于3mm时,参见图lb和图lc所示,可在沿垂直于图lb和图lc所示的槽部的延伸方向上进行铣削,将光阑插槽13中未联通处的材料去除,以形成如图3b和图3c中所示结构,避免了传统结构中因光阑插槽宽度小导致的不能加工的问题;且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31和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32具有一体式结构,减少了如图2b和图2c所示的因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21和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22采用分体式结构带来的加工和装配误差,提高了光学镜头的光学精度。
[0032]如图3b和图3c所示的一种优选方式中,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31与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32之间形成透光孔34,光阑插槽33具有的槽部331、332中,至少一个槽部的宽度大于透光孔34的直径,以便于安装光阑。本实施例中,如图3b和图3c所示,槽部332的宽度大于透光孔34的直径。
[0033]优选地,为便于加工,如图3b和图3c所示,光阑插槽33由两个槽部331、332组成,且两个槽部331、332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0034]优选地,为便于加工和安装光阑,如图3b和图3c所示,光阑插槽33的两个槽部331和332中,一个槽部332的宽度大于透光孔的直径。
[003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如上的镜头结构件。
[003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镜头结构件,包括用于安装光学透镜组件的镜头结构件主体,沿所述镜头结构件主体的轴线方向,所述镜头结构件主体的中部形成光阑插槽,且所述镜头结构件主体包括位于所述光阑插槽一侧的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和位于所述光阑插槽另一侧的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具有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光阑插槽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交叉的槽部,每一个所述槽部经过所述镜头结构件主体的轴线、且延伸方向与所述镜头结构件主体的轴线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之间形成透光孔,所述光阑插槽具有的槽部中,至少一个所述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透光孔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插槽由两个槽部组成,且两个所述槽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插槽的两个槽部中,一个所述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透光孔的直径。5.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镜头结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公开一种镜头结构件及光学镜头,镜头结构件包括用于安装光学透镜组件的镜头结构件主体,沿镜头结构件主体的轴线方向,镜头结构件主体的中部形成光阑插槽,且镜头结构件主体包括位于光阑插槽一侧的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和位于光阑插槽另一侧的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和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具有一体式结构,且光阑插槽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交叉的槽部,每一个槽部经过镜头结构件主体的轴线、且延伸方向与镜头结构件主体的轴线垂直,该镜头结构件主体在第一透镜组件安装部和第二透镜组件安装部具有一体式结构的同时,对光阑插槽的加工宽度无要求,降低了镜头结构件主体的加工难度。
【IPC分类】G02B13/00, G02B7/02
【公开号】CN205067838
【申请号】CN201520862136
【发明人】熊国新, 王忠绪
【申请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