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体系及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36397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体系及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医临床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体系及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以“临床技能”“评价”或者“考核”作为关键词全文搜索1995-2015年万方数据库,命中500余条,其中与“中医”相关的命中仅40余条。国内学者针对中医特色的医生临床能力评价的研究尚少。建立比较完备的中医评价体系并借助很多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研究的学者不多,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结合的甚少。代表文献《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生综合素质和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12]、《MB医院医生综合评价体系设计》[15]、《合肥市两所公立医院医生绩效评价满意度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14]《基于医生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型中医院建设的经验》[16]等,主要通过“德”“能”“勤”“绩”“廉”综合能力素质作为考核医生的依据,其中“能”主要反映医生的临床能力,但是大部分文献没有深入研究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且没有按具体的量化指标评价医生的能力,长此以往必将阻碍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川中医药发〔2015〕12号文件《2015年四川省中医药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有关要求》明确全省中医生晋升高级职称评审的条件主要包括医生论文要求和数量、科研、对口支援基层服务、进修学习,用这些指标判断医生临床能力的高低,尚需完善。2015年12月16日南方日报指出目前国内医生职称评定和考核以科研论文、课题为主要依据,意味着即便一位中医医生的临床能力再强,如果没有文章,就很难晋升。2009年10月开始国务院在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在中国96%的医院是公立医院,年财政拨款仅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7%-8%,其余90%必须靠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收益,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医院必然将经济效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5】。某些中医院制定的医生绩效考核和评价体系主要依靠为医院创造的经济效益等。2015年1月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提出“国内对医生评价的体系,很少考虑其专业实践能力的缺陷”,他指出医生评职称应该更重能力。技术实现要素:目前国内学术、媒体、政策文件对于中医医生的临床能力的评价研究甚少,已有的评价体系重视科研、论文、重视经济效益等存在弊端,但在不断努力完善中。社会媒体,医院医生等很重视医生的临床能力,但仍严重缺乏可验证的数据支撑、细化的评价指标。唯有评价细化,并有可操作的落实机制,建立于中医临床能力的评价机制才能走得更远,并实现医生回归其职业价值本身的初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体系,建立了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五个一级指标:临床疗效指标、优势病种指标、中医诊疗方法指标、工作态度指标和工作量指标。进一步的,所述临床疗效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复诊率、就诊率、症状改善、患者好评率;所述优势病种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单病种复诊率排名、单病种就诊率排名、诊疗时间、症状改善、患者好评率;所述中医诊疗方法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中西医结合使用率;所述工作态度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上传病历星级、患者好评率;所述工作量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就诊率、上传病历数量。进一步的,给所述指标设置权重,设置权重以临床疗效优先,中医诊疗方法为辅,工作量和工作态度为次。进一步的,所述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利用医生所开的药方通过性味归经的方法确定,所述性味归经法指根据药品组合用量数据,分析证型和用药的符合度,生成一个性味归经和病位归经对比图,通过性味归经和病位归经对比图衡量医生对症用药的符合率。进一步的,所述指标的权重分设置如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构架:所述评价体系框架包括五个一级指标:临床疗效指标、优势病种指标、中医诊疗方法指标、工作态度指标和工作量指标;所述临床疗效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复诊率、就诊率、症状改善、患者好评率;所述优势病种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单病种复诊率排名、单病种就诊率排名、诊疗时间、症状改善、患者好评率;所述中医诊疗方法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中西医结合使用率;所述工作态度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上传病历星级、患者好评率;所述工作量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就诊率、上传病历数量;第二步,设定各指标的权重:先设定一级指标的权重,再设定二级指标的权重;第三步,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医医生的能力做出评价分析,得出结论;所述大数据分析方法包括:采集临床电子病历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整合预处理后的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计算指标的得分、针对所述得分作出合理解释和评价,通过可视化效果呈现评价结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步中,对患者好评率指标进行分级,并给每一级分配分值,每一级对应的分值即患者好评率指标的得分,每一级分配的分值不超过患者好评率指标的权重分;对上传病历数量指标进行分级,并给每一级分配分值,每一级对应的分值即上传病历数量的得分,所述上传病历数量指标为单位时间内上传病例的数量,每一级分配的分值不超过上传病历数量指标的权重分。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预处理,包括对临床电子病历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加载,结合中医理法方药规范表,对临床的四诊信息:症状、证型、方剂、药品数据进行梳理,包括:中药正异名处理、证型结构化处理和症状处理;中药正异名处理:对错别字、省略字进行处理;证型结构化处理:对内容进行复合或拆分;症状处理:按用词拆分处理。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步中,处理数据采用SQLServer2008R2数据库和挖掘工具ETL;清洗数据采用基于编程语言的反射技术和Python脚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步中,按公式(1)计算复诊率或就诊率指标的得分:公式(1)中,further:复诊率或就诊率指标的得分,p:同类科室医生平均复诊率或就诊率,q:医生复诊率或就诊率,m:医院复诊或就诊人数,n:医生复诊或就诊人数,Q:复诊率或就诊率的权重分;按公式(2)计算单病种复诊率排名和单病种就诊率排名的总得分:advantage=(A+B)*Q*2(2)公式(2)中,advantage:单病种复诊率排名得分和单病种就诊率排名得分的总和,A:单病种复诊率排名得分,B:单病种就诊率排名得分,sg:单病种就诊量,tsg:同医院同科室单病种就诊量,k:全省单病种医生总数量,n:单病种医生省级排名,m:复诊人数或就诊人数,Q:单病种复诊率排名或单病种就诊率排名的权重分,最大就诊率;按公式(3)计算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指标的得分:公式(3)中,0<pi<1,1≤i≤n,n:病案数量最大编号,pi:编号为i的病案的用药与症状符合度;symptomatic: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得分,total:医生总上传病历数,Q: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的权重分;按公式(4)计算中西医结合使用率指标的得分:unite=ratio*Q*2(4)公式(4)中,0<ratio<1,unite:中西医结合使用率指标的得分,ratio:中西医结合使用符合率,Q:中西医结合使用率的权重分;按公式(5)计算上传病历星级的得分:公式(5)中,UP:上传病历星级得分,totali:医生上传星级为i的病历总数,total:医生总上传病历数,i:代表上传病历所达到的星级,1≤i≤n,i为整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规范医生填写电子病历,更好地发挥电子病历在医疗工作中的支持作用,促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垫石铺路;2.通过医生处方,通过药物的组成和数量,分析性、味、归经等药性属性之间的正性或负性的交互作用,利用性味归经方法,判断中医处方的科学性,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具有推广价值;3.根据临床病案,采集科学、准确的诊疗数据,通过数据仓库设计,采用决策分析算法等对医生优势病种挖掘分析,展示医院之间的优势和差异,进一步规范中医单病种诊疗;4.进行评价的数据来源真实可靠,评价结论有凭可查,为奖励分配提供依据;5.实现医疗信息实时共享,带动医生临床经验的提高和升华,医生在就诊过程中,由于得到了其他医院的医生提供的医疗信息,为正确的诊断创造了条件,医生是信息的提供者,也是信息的直接使用者,评价体系不仅提高医疗质量,而且可以明显减少医疗差错;6.评价体系中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医生的复诊人数、优势病种、患者好评率等指标,直观地展示医生的临床技能,找到优秀的中医临床医生,同时评价体系使得整个医疗过程透明化,对医生有更强的约束力,责任也更加明确,促进医疗机构及医生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诊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控制了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把原来的“以药养医”变成“以技养医”;7.本发明构建中医临床技能数字化的评价体系,在体系架构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分析和算法,从分指标评价到综合评价的层层深入,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的有机结合,全面分析医生的临床疗效、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法和医生的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并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对各指标详细的权重计算,得出有据可依的数据结论,从而科学评价中医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附图说明图1是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图2是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数据处理流程图;图3是单病种就诊率和复诊率排名得分算法的流程图;图4是优势病种图A;图5是优势病种图B;图6性味归经和病位归经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体系,包括5个衡量中医生临床技能的一级指标:分别是临床疗效、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法和医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量。态度决定行动,行动促进方法,方法决定效果,效果决定成效,五个指标分别由多个二级指标来判定。临床疗效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复诊率、就诊率、症状改善、患者好评率;优势病种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单病种复诊率排名、单病种就诊率排名、诊疗时间、症状改善、患者好评率;中医诊疗方法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中西医结合使用率;工作态度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上传病历星级、患者好评率;工作量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就诊率、上传病历数量。优势病种通过医生所治疗疾病的症状改善、单病种就诊量排名,单病种的复诊率排名、诊疗时间以及患者好评综合分析,用来衡量医生擅长治疗的病种(见附图4和附图5)。通过数据实践,附图4所得出的结论张翔医生擅长治疗小儿咳嗽,附图5所得出的结论李晓林医生擅长治疗眩晕病,和实际情况吻合,优势病种指标能准确说明医生治疗和研究某种病种的优势,是评定医生临床技能的一个核心指标。诊疗时间指医生诊断病人所用的时间,由门诊开始时间和门诊结束时间之差获得。诊疗时间的长短,说明医生对该病种是否熟悉和擅长,可以反映医生在该病种的优势,同时该指标也是判定医生工作效率的指标。就诊率可以计算医生诊疗人数的多少,就诊率高,说明在该医生处看病的病人比较多,通过就诊率以及患者就诊时间的算法分析,可以判断医生是否加班,是判断医生工作量的重要指标。就诊人数中针对某一病种就诊排名指标,简称单病种就诊率排名,是计算优势病种的指标之一。复诊率,指患者两次以上在同一个医院,同一个医生处,一段时间内续诊的人数,医生的复诊人数越多,说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多次到该医生处看病。复诊率是评价体系中的微观指标,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医生的服务态度、用药疗效等。医生单病种复诊人数也是评价医生的优势病种的指标,从复诊率也能说明医生的临床能力。症状改善是指经过医生用药后,通过病历的填写判定复诊之前的症状停止或者减少了。系统通过症状的多少、症状的严重程度组合参数,对应症状的加权表,生成一个代表严重程度的一个数值,通过这个数值来判断症状是否改善。该指标能显著地证明和评价医生的临床技能,对临床疗效有很强的说服力。上传病历星级是一个计算时间段内医生上传电子病历质量的等级评分。病历既是临床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探索疾病规律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病历对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有重要的作用。评价体系参考卫生部下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根据实际病历各项参数填写的完整度、准确度和真实性,分为五个星级标准。完整、缜密的病历是临床诊治最基本的依据,因此体系中将上传病历的星级作为评定医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指标。中西医结合使用率,可以反映中医医生是否利用西医技术,使用西医临床检验、西药等方法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西医各有长短,中西医结合有利于促进医学科学的进步,该指标可以用来评定医生是否按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医学。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权重分值比较大,是评价中医医生临床技能的一个核心指标。该指标利用医生所开的药方,通过性味归经的的方法,根据药品组合用量等数据,分析证型和用药的符合度,生成一个性味归经和病位归经对比图(见附图6)。性味归经和病位归经的对比图,是指通过病症和用药的46位编码,在柱状图上对比,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位和病性,以及病情的改善和发展情况。不同的药品,治疗的部位和药效都不一样。单个或多个的证型,能知道受损的部位和受损的势态。由此衡量医生对症用药的符合率。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考察了医生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患者好评率作为评价体系的微观指标,同时也是一个外部指标,患者评价是病人感受值和期望值的对比,由经验值形成对医生工作态度,医疗服务等临床技能水平的满意度评价,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收集患者对医院、医生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采集数据进行清理,形成对医生真实、有效的外部评价。患者好评率的评定,为进一步提高医生临床医疗技能,改善服务态度,为科室考核、医院的管理和发展提供可行的依据。评价体系按上述二级指标构成临床疗效、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法和医生的工作量、工作态度五个一级指标,对中医医生的临床技能进行评价,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该指标体系具有层次性,从分指标评价到综合评价的层层深入,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的有机结合,全面分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目前已经初步应用在成都市某区县中医院的医生评价,评价结果和实际效果接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医院的一致好评,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对各指标设置权重,设置权重以临床疗效优先,中医诊疗方法为辅,工作量和工作态度为次为原则。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方法,本实施例在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医生能力进行评分计算和分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如图1所示的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体系构架;第二步,设定各指标的权重:先设定一级指标的权重,再设定二级指标的权重;第三步,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医医生的能力做出评价分析,得出结论;如图2所示,大数据分析方法包括:采集临床电子病历数据、数据预处理、数据整合、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合理解释与可视化。采集临床电子病历数据:本实施例中临床电子病历数据泛指医院所有医疗信息系统的总集,包括HIS,医生报告,医嘱,化验等系统,临床电子病历作为数据采集对象,是医疗大数据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系统中对医院的临床病例资料数据采用xml文件形式处理,提供了统一、便捷的上传接口,支持实时文件处理情况查询、上传批次管理以及问题数据回滚,同时兼容其他数据格式处理和接口方。数据预处理:对采集来的临床电子病历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加载。对采集到的海量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存在许多挑战。首先,医疗信息系统通常不是为了科研和数据分析设计的。从数据分析的角度看,医疗数据通常比较复杂,数据的异构度较大,存在很多缺失信息和不一致信息;其次,理解医疗数据通常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针对以上问题,本实施例建立分布式计算平台并提供临床数据的预处理ETL,包括数据的清洗、转换、加载,并进一步结合中医理法方药规范表,对临床的四诊信息症状、证型、方剂、药品数据进行梳理:1.中药正异名处理,对错别字、省略字等进行处理;2.证型结构化处理,对内容进行复合或拆分;3.症状部分采用用词拆分处理等,使得整个预处理过程满足调度自动化和可维护性,再通过批量分析及可视化工具提取有用的信息,对评价做出正确的决策。数据整合:分区储存预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索引和缓存机制。优选的,按关键字段分区存储,一般按照时间参数设立分区数据块。系统处理数据时采用性能较高的SQLServer2008R2数据库和优秀的挖掘工具ETL,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区操作,减小系统负荷,建立索引和缓存机制,加大虚拟内存等提高访问速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编程语言的反射技术和Python脚本技术实现数据清洗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海量数据可能存在的误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算法,得出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的得分。合理解释与可视化:针对所述得分作出合理解释和评价,通过可视化效果呈现评价结果。计算各指标的算法如下:对患者好评率指标进行分级,并给每一级分配分值,每一级对应的分值即患者好评率指标的得分,每一级分配的分值不超过患者好评率指标的权重分;对上传病历数量指标进行分级,并给每一级分配分值,每一级对应的分值即上传病历数量的得分,上传病历数量指标为单位时间内上传病例的数量,每一级分配的分值不超过上传病历数量指标的权重分。按公式(1)计算复诊率或就诊率指标的得分:公式(1)中,further:复诊率或就诊率指标的得分,p:同类科室医生平均复诊率或就诊率,q:医生复诊率或就诊率,m:医院复诊或就诊人数,n:医生复诊或就诊人数,Q:复诊率或就诊率的权重分;按公式(2)计算单病种复诊率排名和单病种就诊率排名的总得分:advantage=(A+B)*Q*2(2)公式(2)中,advantage:单病种复诊率排名得分和单病种就诊率排名得分的总和,A:单病种复诊率排名得分,B:单病种就诊率排名得分,sg:单病种就诊量,tsg:同医院同科室单病种就诊量,k:全省单病种医生总数量,n:单病种医生省级排名,m:复诊人数或就诊人数,Q:单病种复诊率排名或单病种就诊率排名的权重分,最大就诊率;按公式(3)计算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指标的得分:公式(3)中,0<pi<1,1≤i≤n,n:病案数量最大编号,pi:编号为i的病案的用药与症状符合度;symptomatic: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得分,total:医生总上传病历数,Q: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的权重分;按公式(4)计算中西医结合使用率指标的得分:unite=ratio*Q*2(4)公式(4)中,0<ratio<1,unite:中西医结合使用率指标的得分,ratio:中西医结合使用符合率,Q:中西医结合使用率的权重分;按公式(5)计算上传病历星级的得分:公式(5)中,UP:上传病历星级得分,totali:医生上传星级为i的病历总数,total:医生总上传病历数,i:代表上传病历所达到的星级,1≤i≤n,i为整数。实施例2本实施例通过大数据分析采集平台,收集了四川省多个区县三十余个中医院的大量临床电子病历数据,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医临床技能数字化评价系统,从临床疗效、优势病种、中医诊疗的方法、工作态度、工作量全方位地综合考虑,构建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体系框架(见附图1)和指标占比(见表1)。并在该评价框架基础上,利用数据采集平台和数据挖掘分析智能平台,通过清理评估对象的采集数据,系统地对评估对象进行测量和分析,最后对评估对象进行公证的评价,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论。表1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体系的指标占比表1中权重设定的原则和比例:首先罗列出医生临床能力的考核指标,然后通过两两对比的方法对这些指标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越排在前面,权重相应也越大,并以临床疗效优先,中医治疗方法为辅,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为次的原则,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设定时考虑:1.权重一般在5%-30%之间,避免出现高权重使评价考核的风险过于集中,低权重使得对其他影响评价的工作质量指标不关注;2.设置的权重一般取5的倍数,便于计算;3.对评价医生能力重要性强、综合性强的指标以及影响直接且显著的指标,权重设置较高,比如优势病种、症状改善、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等。本实施例中的大数据分析算法如下:1.计算临床疗效(满分30分):患者好评率10分、症状改善10分、复诊率5分、就诊率5分。1.1患者好评率得分算法,如表2所示:表2:患者好评率得分算法序号条件得分1好评率≥90%10分270%≤好评率<90%8分350%≤好评率<70%6分430%≤好评率<50%4分510%≤好评率<30%2分60<好评率<10%1分7好评率=00分1.2症状改善:系统中,没有症状改善的指标,所以计算时,统一给医生满分。1.3就诊率或复诊率得分算法,如表3所示:表3:就诊率或复诊率得分算法2.计算优势病种(满分25分):单病种就诊率或复诊率排名5分、患者好评率5分、症状改善5分、诊疗时间5分。2.1单病种就诊率或复诊率排名得分算法,如表4所示:表4:单病种就诊率或复诊率排名得分算法如图3所示,在计算单病种就诊率的过程中,在计算单病种就诊人数总占比后,进行筛选筛选出最大的就诊率,其中指最大的就诊率,系统可以通过冒泡排序程序实现。医院内就诊量之比x=sg/tsg,是为了解决因地域优势不同给在全省排名时所带来不公平问题。在排除地域性差异的基础上,排序筛选出最大的就诊率。2.2患者好评率得分算法,如表7所示。3.计算中医诊疗方法(满分20分):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15分、中西医结合使用率5分。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和中西医结合使用率得分算法,如表5所示:表5: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和中西医结合使用率得分算法4.计算工作态度(满分10分):病历星级5分、患者好评率5分。4.1上传病历星级得分算法,如表6所示:表6:上传病历星级得分算法4.2患者好评率得分算法,如表7所示:表7:患者好评率得分算法序号条件得分1好评率≥90%5分260%≤好评率<90%4分330%≤好评率<60%3分40%≤好评率<30%1分5好评率=00分5.计算工作量(满分15分):病历上传数量10分、就诊率5分5.1病历上传数量得分算法,如表8所示:表8:病历上传数量得分算法序号条件得分1单位时间内上传病历数量≥2005分2100<=单位时间内上传病历数量<2004分350<=单位时间内上传病历数量<1003分40<=单位时间内上传病历数量<501分5.2就诊率得分算法,如表3所示。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