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项目的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5556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项目的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针对项目的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标签。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对医院及检验科的运行和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医院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把检验部门的工作从检验单申请、采样、核收、收费、质控、分析前处理、分析过程、分析后处理、审核、查询等工作一一贯穿起来,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实验室工作流程,而在这过程中条形码技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条形码载体的标签是检验科和/或医院信息科每天必须用到的物品。

现有技术的主要缺陷:目前各家单位LIS系统中一般都采用白色标签打印条形码来对样本进行跟踪。但是如果医院实施一个项目,需要把特定人群的剩余样本挑选出来做一些科学研究,就会遇到麻烦,因为标签都是一样的颜色:采样过程中除非是设置特定窗口,否则没有很好的办法将所需要的人群的样本和所有的样本进行区分;而在检测过程和检测完成后所有的样本是放在一起的,没有办法进行区分。目前有在标签上修改打印的内容,如:添加项目的Logo,添加项目的名称等方法,可是检验科每天的样本成千上万,通过上述方法去挑选某一群体的样本,还是非常有难度的。而如果改变采样的容器(主要是采血管),这样可能会因为容器不同而造成检测数据的偏移,所以也不可取。故这是目前的白色标签在特定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103209281A,申请日20130403,专利名称为:一种医学图文信息采集系统,公开了一种医学图文信息采集系统,包括平行设置的上面板与下底板,以及将上面板与下底板罩住的遮光幕,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用以支撑上面板的可拆解支撑杆,所述上面板上设置有密闭遮光舱体,所述密闭遮光舱体内设有图文信息采集用相机和以利光线入射到相机的光学器件,所述的相机受控于一终端,所述的终端设置有不同类型的图文信息所对应的不同像距、光圈大小和曝光时间的配置文件;当系统自动识别被采集物体后,能根据该物体的尺寸大小和透光度,识别出所采集的图文信息的类型,并根据类型自动选择合理配置文件,调节相机的像距、光圈大小和曝光时间。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安设便捷,有效方便用户使用,并且采集效果好,能有效满足使用需求。但没有解决在尽量不改变临床诊疗程序的前提下,如何解决在医院检验科众多样本中挑选出某项目所需要的特定人群样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在尽量不改变临床诊疗程序的前提下,如何解决在医院检验科众多样本中挑选出某项目所需要的特定人群样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针对项目的信息采集系统,所述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LIS微调标记入组模块、化验申请模块、打印条形码模块、打印机、白色标签纸、不同颜色标签(如黄色)纸;所述不同颜色标签(如黄色)纸由内到外依次为涂底层、底纸层、涂硅层、粘胶层、驻留剂层、面材层、涂层;

所述的LIS微调标记入组模块用于信息科工作人员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微调;

所述的化验申请模块包括入组模块和未入组模块;化验申请模块用于通过上述的系统微调以后,项目所在科室的医生在病人门诊时对拟进入该项目的病人进行知情同意后,可在提交化验申请模块时弹出的对话框中勾选“是”,这样该病人设置在入组模块中;否则,设置在未入组模块中;

所述条形码模块用于打印条形码,所述条形码模块中内置入组打印模块和未入组打印模块,入组打印模块中包含了化验申请模块中的入组模块的信息内容,未入组打印模块中包含了化验申请模块中的未入组模块中的信息内容;

所述打印机通过网络与打印体条形码模块连接,打印机共有两台,一台打印机装有白色标签纸,另一台打印机装有不同颜色标签(如黄色)纸。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LIS微调标记入组模块设有科室系统、提交检验模块、询问模块;所述的科室系统包括各科室检验系统;所述提交检验模块用于项目所在的科室医生在各科室检验系统中提交检验申请;所述的询问模块用于确认是否病人进入该项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入组打印模块和未入组打印模块均需要通过刷病人的门诊卡启动打印。

一种针对项目的抽血化验采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知情同意,LIS微调标记入组人员的步骤;

步骤二、化验申请的步骤;

步骤三、打印条形码的步骤;

步骤四、采样步骤;

步骤五、分析测试的步骤;

步骤六、结果进入系统的步骤;

步骤七、根据标签颜色挑选入组和未入组的样本,挑选入组样本用于科研,未入组样本销毁的步骤;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一中信息科工作人员需要配合对LIS进行微调,就是对进入项目的人群进行选择标记;步骤二中在化验申请中进行入组和未入组的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三中入组该项目的研究对象在刷门诊卡,打印命令下达后,在新添加的装有不同颜色标签(如黄色)纸的打印机上打印出条形码;而未入组的病人就会像其它一般病人一样继续在另外一台打印机上打印出白色的条形码标签。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未入组病人和入组的研究对象都拿着贴好标签的采血管或其它样本采集的容器到任意窗口排队采样,采集好的样本都混在一起被送到各个检测项目所在的房间进行检测。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样本运送人员根据样本的化验项目将已经采集好的样本运送到样本测试所在的地点,样本检测人员对样本进行前处理、扫描条形码、上机分析测试。这些过程中,未入组病人和入组的研究对象的样本是混杂在一起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化验后的结果都会由仪器直接通过系统传输到 LIS服务器进行汇总,未入组病人和入组的研究对象都可以通过刷门诊卡,得到化验报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化验完成后,按照一般规定,所有的样本需要在检验科存放一周,一周后,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将贴有不同颜色(如黄色) 标签的样本挑选出来,等待相关项目组成员来取,用于科学研究;而贴有一般白色标签的样本就可以进行常规销毁的流程。

一种应用在针对项目的信息采集系统上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为不同颜色的标签,所述不同颜色标签纸由内到外依次为涂底层、底纸层、涂硅层、粘胶层、驻留剂层、面材层、涂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标签为黄色。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标签贴合在采集瓶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尽量不改变临床诊疗流程,不增加医务人员和分析测试人员的工作量;

2、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对需要回收的分析测试后的样本用不同颜色的标签进行打印条形码,非常简便地将需要回收用于科研的样本和众多不需要的、准备销毁的样本区分开来;使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将需要回收的已经分析测试过的样本在众多样本中比较容易地挑选出来而用于科学研究。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对项目的信息采集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对项目的信息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不同颜色标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对项目的信息采集系统的结构框图。

一种针对项目的信息采集系统,所述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LIS微调标记入组模块、化验申请模块、打印条形码模块、打印机、白色标签纸、不同颜色标签(如黄色)纸;

所述的LIS微调标记入组模块用于信息科工作人员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微调,项目需要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的标准;

所述的化验申请模块包括入组模块和未入组模块;化验申请模块用于通过上述的系统微调以后,项目所在科室的医生在病人门诊时对拟进入该项目的病人进行知情同意后,可在提交化验申请模块时弹出的对话框中勾选“是”,这样该病人设置在入组模块中;否则,设置在未入组模块中;

所述条形码模块用于打印条形码,所述条形码模块中内置入组打印模块和未入组打印模块,入组打印模块中包含了化验申请模块中的入组模块的信息内容,未入组打印模块中包含了化验申请模块中的未入组模块中的信息内容;

所述打印机通过网络与打印体条形码模块连接,打印机共有两台,一台打印机装有白色标签纸,另一台打印机装有不同颜色标签(如黄色)纸。

优选地,LIS微调标记入组模块设有科室系统、提交检验模块、询问模块;所述的科室系统包括各科室检验系统;所述提交检验模块用于项目所在的科室医生在各检验系统中提交检验申请;所述的询问模块用于确认是否病人进入该项目。

优选地,所述的入组打印模块和未入组打印模块均需要通过刷病人的门诊卡启动打印。

优选地,所述不同颜色标签(如黄色)层由内到外依次为涂底层、底纸层、涂硅层、粘胶层、驻留剂层、面材层、涂层。

请参照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对项目的信息采集方法的流程图,一种针对项目的信息采集方法,以下来具体描述各个步骤:

一、LIS微调标记入组人员

信息科工作人员根据项目的需要,即根据项目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等相关条件在原有的LIS系统中进行简单微调,目的是:项目所在科室的医生可以在本科室门诊检验系统中提交检验申请,不同的是可以根据系统弹出的对话框询问该病人是否入组进入该项目,以此对该研究对象进行标记和入组;

二、化验申请

通过上述的系统微调以后,项目所在科室的医生在病人门诊时对拟进入该项目的病人进行知情同意后,可在提交化验申请时弹出的对话框中勾选“是”,这样该病人就入组成为研究对象。

三、打印条形码(未入组、入组)

化验申请提交完成后,所有的病人都会去检验科条形码打印窗口打印条形码标签,这时候入组该项目的研究对象在刷门诊卡,打印命令下达后,在新添加的装有不同颜色标签(如黄色)纸的打印机上打印出条形码;而未入组的病人就会像其它一般病人一样继续在另外一台打印机上打印出白色的条形码标签。所有的条码打印后,负责打印的工作人员都会将相关的标签贴在采血管或其它样本采集的容器上。

四、采样

未入组病人和入组的研究对象都拿着贴好标签的采血管或其它样本采集的容器到任意窗口排队采样,采集好的样本都混在一起被送到各个检测项目所在的房间进行检测。

五、分析测试

样本运送人员根据样本的化验项目将已经采集好的样本运送到样本测试所在的地点,样本检测人员对样本进行前处理、扫描条形码、上机分析测试。这些过程中,未入组病人和入组的研究对象的样本是混杂在一起的。

六、结果进入系统

化验后的结果都会由仪器直接通过系统传输到LIS服务器进行汇总。未入组病人和入组的研究对象都可以通过刷门诊卡,得到化验报告。

七、根据标签颜色挑选入组和未入组的样本,入组样本用于科研,未入组样本销毁

在化验完成后,按照一般规定,所有的样本需要在检验科存放一周(7天),一周后,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可以非常方便地将贴有不同颜色标签的样本挑选出来,等待相关项目组成员来取,用于科学研究;而贴有一般白色标签的样本就可以进行常规销毁的流程。

请参照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标签纸结构示意图。一种应用在针对项目的信息采集系统上的标签,所述标签为不同颜色的标签,所述不同颜色标签纸由内到外依次为涂底层、底纸层、涂硅层、粘胶层、驻留剂层、面材层、涂层;该结构形式下的标签,粘性好,表层涂抹均匀,无气饱和针眼,打印效果好;所述标签为黄色;所述的标签贴合在采集瓶外表面上;所述的标签为矩形。通过不同颜色的标签意思是不同于白色的其它颜色的标签,因此,标签可选为红色、黄色、蓝色等,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黄色标签,比较醒目,容易区分。

需要说明的是:1、后续入组后的研究对象在打印条形码时系统需要设置这些入组的人默认打印不同颜色标签,即需要在原来打印白色标签的打印机的基础上再添加一台打印机,装上不同颜色的标签(如黄色)纸,系统设置好,入组人员在新的打印机上打印条形码,不给检验科负责条码打印的工作人员增加工作量;2、所有的系统的微调都尽量不影响临床正常的工作流程,能用系统办到的就尽量通过系统去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尽量不改变临床诊疗流程,不增加医务人员和分析测试人员的工作量;2、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对需要回收的分析测试后的样本用不同颜色的标签进行打印条形码,非常简便地将需要回收用于科研的样本和众多不需要的、准备销毁的样本区分开来;使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将需要回收的已经分析测试过的样本在众多样本中比较容易地挑选出来而用于科学研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