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空气波导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236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机空气波导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声器,尤其是主要用于手机的利用空气传导声波的耳机。
背景技术
手机(移动电话)是人们普遍使用的移动通信工具。但由于手机的设计不合理,其较强的电磁辐射会对使用者的大脑造成损害。市场已有一种改进的产品,即利用外接耳机。当通话时,将耳机插头插入手机的耳机插口,这样可避免将手机直接靠在耳朵边,但耳机连接导线仍然存在电磁辐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明显减少电磁辐射对手机使用者的伤害,且使用方便,利用空气传导声波的手机空气波导耳机。
本实用新型由耳塞头和导管组成,导管的一端接耳塞头。使用时,可将导管的另一端接于手机的送话器(或扬声器)口。在导管的另一端最好设有吸盘。使用时,将吸盘吸附在手机的送话器口。
耳塞头可采用现有的耳塞机去掉内部配件后剩下的耳塞头。导管可采用软塑料管。
最好在近手机的扬声器处设一插口和切换开关,用于切换使用耳机接听或直接接听,使用时将导管的一端插入插口中,增加导管的稳定性,也提高拾音效果。
在导管外侧可附设用于手机的送话器,使用时送话器的输出插头插入手机拾音插口。
由于采用导管和空心耳塞头传导手机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手机与耳朵之间没有任何导电体,因此明显地减少了手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脑部的伤害。另外,若采用拾音吸盘,则可将手机送话器发出的声音基本上封闭在吸盘与导管内,并由导管和耳塞头传导至耳朵,提高拾音效果,减少外界干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手机,只需在制造手机时,在近送话器处设一个声音插口及切换开关(切换用耳机接听或直接接听)。当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插入手机的上述声音插口时,切换开关将手机送话器口遮盖住,由本实用新型的耳塞头接听;当拔出时,切换开关复位,直接由手机送话器收听。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耳塞头1、塑料导管2和拾音吸盘3组成。导管2的一端接耳塞头1,另一端接拾音吸盘3。使用时,将吸盘3吸附在手机的送话器口,即接听。耳塞头可采用现有的耳塞机去掉内部配件后剩下的耳塞头。导管可采用软塑料管。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可省去拾音吸盘,使用时可将导管的另一端置于手机的送话器口。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在导管外侧并接用于手机的送话器,使用时送话器的输出插头插入手机拾音插口。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在近手机的送话器处设一插口和切换开关,用于切换使用耳机接听或直接接听,使用时将导管的一端插入插口中,增加导管的稳定性,也提高拾音效果。
权利要求1.手机空气波导耳机,其特征在于由耳塞头和导管组成,导管的一端接耳塞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空气波导耳机,其特征在于在导管的另一端设有吸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机空气波导耳机,其特征在于导管采用软塑料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空气波导耳机,其特征在于在导管外侧设有送话器。
专利摘要手机空气波导耳机,涉及一种传声器,尤其是主要用于手机的利用空气传导声波的耳机。由耳塞头和导管组成,导管的一端接耳塞头。由于采用导管和空心耳塞头传导手机送话器发出的声音,手机与耳朵之间没有任何导电体,因此明显地减少了手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脑部的伤害。另外,若采用拾音吸盘,则可将手机送话器发出的声音基本上封闭在吸盘与导管内,并由导管和耳塞头传导至耳朵,提高拾音效果,减少外界干扰。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手机,只需在手机近送话器处设声音插口及切换开关(切换用耳机接听或直接接听)。当导管插入手机的上述声音插口时,切换开关将手机送话器口遮盖住,由耳塞头接听;当拔出时,切换开关复位,直接由手机送话器收听。
文档编号G10K11/00GK2703305SQ20042006562
公开日2005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8日
发明者王瑜 申请人:王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