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金属筒的二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920阅读:20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金属筒的二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二胡,尤其是一种带有金属筒的二胡。
背景技术
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丰富的表现力,独特的音色使二胡倍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二胡由原始的丝弦,改造成现代的金属钢弦,使二胡的音色更加优美动听。但是,二胡也存在着一些缺欠。例如,二胡独奏的华彩乐段大都是谱写在高把位,然而,二胡在高把位演奏时声音变小,不能随心所欲,表现力变差。这使得二胡对乐曲的表现受到了局限。
二胡的琴弦被弓子拉动后琴弦振动发出琴声,但是,在琴马下面的琴皮产生的振动称为“余震”,该“余震”发出的声音不悦耳,被称为“狼音”。传统的二胡为了避免出现“狼音”,要在琴筒的蒙有琴皮的琴筒一侧琴马下面琴弦和琴皮之间设置软性的琴垫,通过吸振而减小琴皮的振动来解决“狼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使音量,尤其是高把位音量得以提高,同时还可以有效消除“狼音”的二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金属筒的二胡与传统二胡一样的包括琴筒、琴皮、琴杆、琴轴、琴马和琴弦,在该琴筒的右侧蒙设有琴皮,琴杆固定在琴筒上,琴轴可转动的固定在琴杆上,在琴皮一侧的琴筒上固定有琴弦的一端,琴弦的另一端固定于设在琴杆上的琴轴上;在琴皮与琴弦之间设有琴马;还包括有一个金属筒,其一端具有封底,另一端为敞口端,所述金属筒通过其敞口端罩固在所述琴筒右侧的琴皮一侧,该金属筒的横截面的大小和形状与琴筒上的琴皮相匹配;所述金属筒上对应琴弦的位置开设琴弦豁口;还包括一个弹力顶针,其包括相互固联的琴垫和弹性顶针,所述琴垫为片状物,在其一个侧面上固接所述弹性顶针的一端,或一体延设所述弹性顶真,该弹性顶针的另一端为外伸的自由端,该弹力顶针上的所述琴垫紧贴压在所述琴皮上设置,所述琴垫上的弹性顶针的外伸自由端压抵在所述金属筒的封底上,所述琴垫上的弹性顶针的外伸自由端优选压抵在所述金属筒的封底的中央部位。
所述金属筒的长度可以是1-5厘米,如果金属筒太短,其增大音量的效果不明显,如果太长,则会妨碍演奏。该长度优选2.5-3.5厘米。
所述金属筒和所述琴筒的固定结构可以是紧固固定结构,也可以在所述琴筒的侧壁上固设磁铁,在所述金属筒上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磁性相对的磁铁将金属筒吸固在琴筒上。所述磁铁吸固结构也可以由固设在琴筒侧壁上的钩子和设在所述金属筒相应位置上的孔构成的钩挂结构替代。
所述金属筒和所述琴筒的固定结构也可以是在琴筒下面设有托垫的琴皮一侧开设一个槽或孔,槽或孔的两个侧壁上设有棘齿,在所述金属筒的下方设有一插件,其两个侧面上的上部或下部一部分侧壁设有与前述槽或孔中的棘齿匹配的棘齿,该棘齿为金属筒上的插件插入所述槽或孔中的方向是可插入,反之锁止;在所述托垫上弹性地铰接一压止件,该压止件在弹性力下压设在插入所述槽或孔中的所述插件上。当要取下金属筒时,反抗弹性力按压所述压止件,使所述插件在槽或孔中上下方向上移动即可脱开槽或孔侧壁上的棘齿从槽或孔中抽出,从而将金属筒取下。
所述插件与所述金属筒之间设有铰接连接结构,其使得所述插件可以折叠到在所述金属筒的敞口端面上和展开与所述敞口端面成垂直位置。这样,当将金属筒从琴筒上取下后便于折叠存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金属筒的二胡,由于增加了一个金属筒,拢声效果好,故此使得二胡的声音更洪亮。设有的弹力顶针,其上的琴垫紧贴压在琴皮上,可以有效地减少琴皮的振动,可有效消除“狼音”,但是,它与现有技术中所设置的琴垫不同,不是将琴皮的振动吸收,而是通过琴垫上固设的弹性顶针压抵在金属筒上,将该部分振动传到金属筒上,利用二胡的余震可以使二胡的音量大增,琴筒发出另一种声音,形成合二为一的和谐的双音。因此,本带有金属筒的二胡可以使其音量,尤其是高把位音量得以提高,同时还可以有效消除“狼音”,既保留了二胡原有的声音、音质,由使二胡的声音变化更加多彩,表现力更加丰富。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金属筒的二胡实施例1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琴筒和金属筒连接结构不同的实施例2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主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琴筒和金属筒连接结构不同的实施例3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金属筒的二胡与传统二胡一样的包括琴筒1、琴皮2、琴杆3、琴轴(图中未示出)、琴马4和琴弦5,在该琴筒1的右侧蒙设有琴皮2,琴杆3固定在琴筒1上,琴轴可转动的固定在琴杆3上,在琴皮2一侧的琴筒1上固定有琴弦5的一端,琴弦5的另一端固定于设在琴杆3上的琴轴上;在琴皮2与琴弦5之间设有琴马4;还包括有一个金属筒6,其一端具有封底61,另一端为敞口端62,所属筒6通过其敞口端62罩固在琴筒1右侧的琴皮2一侧,该金属筒6的横截面的大小和形状与琴筒上的琴皮相匹配;金属筒6上对应琴弦5的位置开设一个琴弦豁口63;还包括一个弹力顶针7,其包括相互固联的琴垫71和弹性顶针72,琴垫71为片状物,在其一个侧面上固接弹性顶针72的一端,该弹性顶针72的另一端为外伸的自由端73,该弹力顶针7上的琴垫71紧贴压在琴皮2上设置,琴垫71上的弹性顶针72的外伸自由端73压抵在金属筒6的封底61的中央部位。
金属筒6和琴筒1的固定结构如图3所示,为在琴筒1下面设有托垫11的琴皮2一侧开设一个孔12,孔12的两个侧壁上设有棘齿13,在金属筒6的下方设有一插件64,其两个侧面上的上部设有与前述孔12中的棘齿13匹配的棘齿65,该棘齿的方向为金属筒6上的插件64插入槽或孔中的方向是可插入,反之锁止;在托垫11上弹性地铰接一压止件14,该压止件14在弹性力下向上压设在插入孔12中的插件64上。当要取下金属筒6时,反抗弹性力向下按压压止件14(为如图4的双点划线所示),使插件64在孔12中上下方向上移动即可脱孔12侧壁上的棘齿13从孔中抽出,从而将金属筒6取下。
如图5所示为金属筒与琴筒的另一种紧固固定结构,在琴筒1的侧壁上固设磁铁101,在金属筒6上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磁性相对的磁铁601将金属筒6吸固在琴筒1上。
琴马4最好为外侧壁为光滑的硬度较大的材质制成的壳体,该壳体中设有硬度较小较软的材质的填充物。例如使用秸杆制成所述琴马效果很好。也可以通过在塑料等材料制的管中填充棉絮一类的填充物也可以构成上述琴马。
插件64与金属筒6之间设有铰接连接结构即铰接轴66,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插件可以折叠到在所述金属筒的敞口端面上和展开与所述敞口端面成垂直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金属筒的二胡,包括琴筒、琴皮、琴杆、琴轴、琴马和琴弦,在该琴筒的右侧蒙设有琴皮,琴杆固定在琴筒上,琴轴可转动的固定在琴杆上,在琴皮一侧的琴筒上固定有琴弦的一端,琴弦的另一端固定于设在琴杆上的琴轴上;在琴皮与琴弦之间设有琴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金属筒,其一端具有封底,另一端为敞口端,所述金属筒通过其敞口端罩固在所述琴筒右侧的琴皮一侧,该金属筒的横截面的大小和形状与琴筒上的琴皮相匹配;所述金属筒上对应琴弦的位置开设一个琴弦豁口;还包括一个弹力顶针,其包括相互固联的琴垫和弹性顶针,所述琴垫为片状物,在其一个侧面上固接所述弹性顶针的一端,该弹性顶针的另一端为外伸的自由端,该弹力顶针上的所述琴垫紧贴压在所述琴皮上设置,所述琴垫上的弹性顶针的外伸自由端压抵在所述金属筒的封底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金属筒的二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筒的长度是1-5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金属筒的二胡,其特征在于,该长度为2.5-3.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金属筒的二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筒和所述琴筒的固定结构是紧固固定结构;或是在所述琴筒的侧壁上固设磁铁,在所述金属筒上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磁性相对的磁铁将金属筒吸固在琴筒上;或是固设在琴筒侧壁上的钩子和设在所述金属筒相应位置上的孔构成的钩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金属筒的二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筒和所述琴筒的固定结构是在琴筒下面设有托垫的琴皮一侧开设一个槽或孔,槽或孔的两个侧壁上的上部或下部一部分侧壁上设有棘齿,在所述金属筒的下方设有一插件,其两个侧面上设有与前述槽或孔中的棘齿匹配的棘齿,该棘齿为金属筒上的插件插入所述槽或孔中的方向是可插入,反之锁止;在所述托垫上弹性地铰接一压止件,该压止件在弹性力下压设在插入所述槽或孔中的所述插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金属筒的二胡,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马为外侧壁为光滑的硬度较大的材质制成的壳体,该壳体中设有硬度较小较软的材质的填充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金属筒的二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与所述金属筒之间设有铰接连接结构,其使得所述插件可以折叠到在所述金属筒的敞口端面上和展开与所述敞口端面成垂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金属筒的二胡,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垫上的弹性顶针的外伸自由端压抵在所述金属筒的封底的中央部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有金属筒的二胡,其是在琴筒的右侧琴皮一侧罩固一金属筒,在琴皮与金属筒之间压抵固设一弹力顶针,其包括相互固联的琴垫和弹性顶针,所述琴垫为片状物,在其一个侧面上固接所述弹性顶针的一端,该弹性顶针的另一端为外伸的自由端,该弹力顶针上的所述琴垫紧贴压在所述琴皮上设置,所述琴垫上的弹性顶针的外伸自由端压抵在所述金属筒的封底的中央部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金属筒的二胡,由可以使其音量,尤其是高把位音量得以提高,同时还可以有效消除“狼音”,既保留了二胡原有的声音、音质,又使二胡的声音变化更加多彩,表现力更加丰富。
文档编号G10D3/02GK2870072SQ20052014285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9日
发明者王德山 申请人:王德山, 王慧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