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乐器用的假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7733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拨乐器用的假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弹拨乐器用的假甲。
技术背景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弹拨乐 器的历史悠久,种类形制繁多,是极富特色的一类弦乐器。例如琵琶、柳琴、 杨琴、筝、阮、二弦就是我国常用的乐器。用手指弹拨演奏表现力丰富,但需 要佩戴假甲,这种假甲通常为薄片状, 一般采用薄铜片、薄铝片、薄牛角片、 薄象牙片,随着材料技术进步,现在也有使用合成树脂片。固定假甲的方法, 有如下几种(1)将膏药肉粘在假甲的甲床部分内侧,戴用前烘热后贴附在指 甲上。(2)用橡皮胶带或塑胶带作横式的匝绑。(3)用橡皮胶带或塑胶带作斜形的交叉匝绑。(4)用适宜的富有牢度的快干胶将假甲的甲床部分粘附在真指甲上。这些固定方法都需要借助膏药肉等材料,使用麻烦,不熟练就会影响到 演奏效果,对于经常练习演出的专业人员也是一种负担,尤其是经常采用粘附 方式会伤害使用者的指甲。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便于佩戴的弹拨乐器用的假甲。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包括甲片,甲片由可覆在真指甲上的甲床部分和用于弹拨琴弦的甲尖部分组成,设有可套于手指上的佩环,佩环固接在甲片的甲床部分。而且,佩环具有可调节环径大小的活口。 或者,佩环内设置一层弹性材料。而且,设有2个佩环,其中接近甲尖部分的佩环尺寸小于另一个。 而且,甲片和佩环采用整体成形结构。或者,甲片的甲床部分中设置穿孔,佩环套于穿孔中。本实用新型巧妙改进了假甲的结构,佩戴简便舒适而且安全。并提供了一 些加强佩戴效果的方案,不会影响演奏。本实用新型实施成本低廉,可望获得 推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侧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侧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固接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 6,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包括甲片1,甲片1由可覆在真指甲上的甲床部分和 用于弹拨琴弦的甲尖部分组成,设有可套于手指上的佩环2,佩环2固接在甲片 l的甲床部分。而本实用新型在甲床部分设置佩环2,使用者只需将手指套入佩 环2即可,使用简单方便。佩环2可以设置在甲床部分的中间位置,为了美观 也可设置在甲床部分尾端。甲床部分在现有技术中是用于粘附或匝绑的部分,形状大小通常与真人指甲吻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可适当加长该部分以佩戴舒适。考虑到弹拨乐器时使用者经常需要使用一定力度,佩环2能够紧密地套在 手指上效果更好,而指头粗细会不同。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歩解决方案佩环2采用活口设计,或者佩环2内圈附一层弹性材料。活口设计可有多种实施方式。 例如佩环2可采用金属材料,环上留口,使用者带上后可以自行调节捏紧,如 实施例二。还可采用扣链式活口,通过调节扣位改变环径。为了避免佩环2在手指上的微小移动影响弹奏效果,建议适当加大佩环2 的宽度,增加佩环2和手指间的摩擦。或者根据手指的形状特点,设置两个佩 环2,其中靠近甲尖部分的佩环2 (佩戴时更接近手指尖)尺寸略小于另一个, 有利于固定佩环2位置,如实施例三。具体实施时,佩环2和甲片1的固接方式可有多种选择。当甲片1和佩环2 采用相同材料时,适合采用整体成形结构,如实施例一。若采用金属材料,可 以浇铸成型;若采用合成材料,可以模压成型。有些乐器不适合金属假甲,可 以采用不同材料,例如甲片1采用树脂材料,佩环2采用金属材料。这种情况 可适当加厚甲床部分,在其中设置穿孔,佩环套于穿孔中,粘封穿孔两端即可, 如实施例四。
权利要求1.一种弹拨乐器用的假甲,包括甲片,甲片由可覆在真指甲上的甲床部分和用于弹拨琴弦的甲尖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设有可套于手指上的佩环,佩环固接在甲片的甲床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弹拨乐器用的假甲,其特征在于佩环具有可调节 环径大小的活口。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弹拨乐器用的假甲,其特征在于佩环内设置一层 弹性材料。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拨乐器用的假甲,其特征在于设有2个佩 环,其中接近甲尖部分的佩环尺寸小于另一个。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拨乐器用的假甲,其特征在于甲片和佩环 采用整体成形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拨乐器用的假甲,其特征在于甲片的甲床 部分中设置穿孔,佩环套于穿孔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拨乐器用的假甲,包括甲片,甲片由可覆在真指甲上的甲床部分和用于弹拨琴弦的甲尖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设有可套于手指上的佩环,佩环固接在甲片的甲床部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G10D3/00GK201117234SQ20072008839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3日
发明者冯旻譞 申请人:冯旻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