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乐器的键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370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乐器的键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风琴、或电子钢琴等电子乐器的键盘装置。与每个键的 操作区域的长度相比,可以实现这种电子乐器中键盘装置的总深度(从前至后的长度)的 小型化。
背景技术
在电子键盘乐器和同类键盘键盘乐器领域,如日本专利2001-215968号公报所 示,已有的键盘装置具有复数个由树脂材料制成、在其后端受到键框架支持且可以摇动的 演奏键。在这种键盘装置中,每个演奏键具有承受演奏人员按键的键本体部、和从每个键本 体部的后端部向下一体化地垂直延伸的能够弹性变形的薄厚度部。该复数个薄厚度部一体 化地与公共基础部连接,沿并列排列方向水平排列键本体部,构成键单元。另一方面,键框 架具有用于固定键单元的公共基础部的垂直后面部。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小键盘装 置的总深度。但是,在过去的键盘装置中,后侧上面部与垂直后面部相互垂直,因而在将键单元 组装到键框架上时,键单元的公共基础部的下端有可能被后侧上面部所绊住。尤其是当键 盘装置为模拟机械钢琴的触键感而具有摇动部件(例如,摇动重物)时,在每个键本体部上 设置有驱动相应的摇动部的驱动部,因此需要一边使该驱动部与摇动部结合,一边将键单 元载置到键框架的上面。这一过程中,公共基础部的下端容易被后侧上面部的后端部所绊 住。还有,上述过去的键盘装置中没有一个在将键单元组装到键框架上时对公共基础部进 行准确定位的特别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将键单元组装到键框架上的 用于电子乐器的键盘装置。根据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的用于电子乐器的键盘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一体 化成型的键单元和键框架,上述键单元具有复数个并列排列的键本体部和公共基础部,各 个键本体部从其后端部向下方延伸形成可变形的薄厚度部,从而在受到演奏人员的按键操 作时允许上述键本体部进行上下方向的摇动,上述公共基础部连接上述薄厚度部,沿着并 列排列方向水平排列上述键本体部,上述键框架具有垂直后面部和设置在上述垂直后面部 的前方和上方的后侧上面部,上述垂直后面部和上述后侧上面部沿上述键本体部的排列方 向延伸,上述键框架包括连接上述后侧上面部与上述垂直后面部的引导部件,当将上述键 单元组装到上述键框架上时,上述公共基础部首先被载置到上述后侧上面部,然后沿着上 述弓I导部件滑动,最后被固定在上述垂直后面部上。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只要沿着引导部件滑动公共基础部,将其移动垂直后面 部处,就可以平稳地将键单元安装到键框架上。这样,在安装时,公共基础部的下端不会被 键框架的后侧上面部所绊住,从而可以简化将键单元安装到键框架上的工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还包括第1凸部,该第1凸部从上述垂直后面部向后凸 起,当将上述键单元组装到上述键框架上时,上述公共基础部与上述第1凸部接触。根据这 种结构,当将键单元组装到键框架上时,公共基础部的下端与第1凸部接触,因此公共基础 部暂时放置在用于固定的确定位置上,从而不需要工装或测定装置以在最后固定之前来确 定公共基础部的位置,从而可以简化将键单元安装到键框架上的工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侧面,上述公共基础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为从上述公共 基础部的下方切除而成,当将上述公共基础部固定到上述垂直后面部时,该缺口部与上述 第1凸部嵌合。此时,上述第1凸部可以为将上述公共基础部固定到上述垂直后面部上的 毂部。通过使缺口与第1凸部嵌合,不仅可以准确地确定公共基础部的垂直位置,而且可以 准确地确定其水平位置。由于用于确定固定位置的第1凸部是将键单元固定到键框架上的 毂部,所以可以简化键框架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侧面,还包括第2凸部,该第2凸部从上述垂直后面部向后凸 起,并沿上述键本体部的排列方向在上述垂直后面部上延伸,上述公共基础部上存在与上 述第2凸部嵌合的漕,当将上述公共基础部固定到上述垂直后面部上时,上述公共基础部 的上述漕与上述垂直后面部的上述第2凸部进行嵌合。这种结构使公共基础部上的漕与垂 直后面部上的第2凸部进行嵌合,从而将公共基础部固定到垂直后面部上,因此能保证公 共基础部相对于垂直后面部的准确的垂直位置。换句话说,不需要工装或测定装置以在固 定到垂直后面部上之前来最后确定公共基础部的位置,从而可以简化将键单元安装到键框 架上的工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侧面,上述第2凸部从上述垂直后面部上凸起的高度小于上 述公共基础部的厚度。根据这种结构,键框架的面部的厚度基本上均勻分布,不需要在键框 架的一些地方设置减薄部(凹部),从而改进了键框架的成型性。这可以简化用于键框架成 型的模具,因此可以降低成本。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侧面,上述第2凸部的沿键排列方向延伸的一部分为具有水 平面的区域。一般来说,如果键框架由树脂一体化成型,第2凸部的上部尺寸应该朝着凸起 顶端逐渐减小。这样,在将公共基础部固定到键框架的垂直后面部上时,如果键单元朝后移 动一点距离,公共基础部就会从第2凸部处滑落。但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第2凸部 的沿键排列方向延伸的一部分为具有水平面的区域,即使键单元朝后移动一点距离,公共 基础部也不会容易地从第2凸部处滑落,从而可以简化将公共基础部固定在垂直后面部上 的工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侧面,上述键盘装置还包括摇动部,该摇动部受到上述键框 架的支持并相应地与各键本体部连接,该摇动部随着上述键本体部的按键操作而进行摇 动,以模拟机械钢琴的触键感。但是,本发明的结构可以简化将键单元安装到包含有摇动部 的键框架上的工艺,而与本发明不同的具有传统结构的键盘装置则会在组装键单元与键框 架时出现困难。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显示本发明的作用,将参照如下附图。图I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键盘装置的右侧图。
图Ib是图Ia的键盘装置的后侧图。图2a是图Ia的键盘装置的键单元的立体图。图2b是图Ia的键盘装置的键单元的右侧截面图。图3a是图Ia的键盘装置的键框架的平面图。图3b是图Ia的键盘装置的键框架的后面图。图3c是图3a箭头C-C所示方向的键框架的截面图。图4是将键单元组装到键框架时的键盘装置的侧面图,此时驱动部靠近摇动柄。图5是将键单元组装到键框架时的键盘装置的侧面图,此时公共基础部正沿着引 导部件滑向垂直后面部,驱动部与摇动柄结合。图6a是公共基础部暂时处于组装之前的位置时的键盘装置的侧面图。图6b是公共基础部暂时处于组装之前的位置时的键盘装置的后面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改进实施例的键框架的截面图。图8a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改进实施例的键框架的部分后面图。图8b是图8中箭头B-B所示方向的键框架的扩大部分侧面图。符号说明10A、10B、IOC-键单元,11-键本体部,12-薄厚度部,13-公共基础部,13a-缺口, 13b-漕,20-键框架,20a-后面部,20c-后侧上面部,20al-毂部,20a2-肋部,20g-后侧上面 部,21-肋部,25-摇动柄,26-柄支持部实施形态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从演奏者 侧观察时的近侧(图Ia左侧)作为“前”,将里侧(图Ia右侧)作为“后”。还有,将从演 奏者侧观察时的右侧(图Ia纸面的表面侧)作为“右”,将左侧(图Ia纸面的内面侧)作 为“左”。另外,将从演奏者侧观察时的上侧(图Ia上侧)作为“上”,将下侧(图Ia下侧) 作为“下”。另外,左右方向为横方向。图Ia是从右侧观察本实施形态的键盘装置的右侧面 图。图Ib是从后侧观察上述键盘装置的背面图。该键盘装置中,图2a和图2b所示的3个 键单元10A、10B、IOC通过其后端部固定在键框架20上。键单元IOA是具有C#键、D#键、F# 键、G#键和A#键的树脂的一体化成型品,键单元IOB是具有C键、E键、G键和B键的树脂 的一体化成型品,键单元IOC是具有D键、F键和A键的树脂的一体化成型品。另外,在本实 施形态中,各键单元10A、10B、IOC为由在一个八度音程的键域内的复数个键适当组合后一 体化成型而成,但是,对于该键域以及对于复数个键的组合,可以自由选择,并不受此限制。各键单元10A、10B、10C由利用树脂一体化成型的键本体部11、薄厚度部12和共同 基础部13构成。键本体部11是演奏者进行按键操作的部位,具有向前后延伸的薄厚度的上 壁以及从上壁的左右端分别向下方延伸的薄厚度的侧壁,形成向下方开放的中空形状。薄 厚度部12在前后方向具有薄厚度,且从键本体部11的后端面垂直向下方延伸。但是,薄厚 度部12并不一定要从键本体部11的后端面垂直向下方延伸,只要从键本体部11的后部向 下方延伸即可。该薄厚度部12容许在演奏时由于弹性变形而出现的键本体部11的上下方 向的摇动。公共基础部13的前后方向较薄,沿横方向形成长条状,上面连接着薄厚度部12的 下端面。在各公共基础部13的同一横方向位置的右端部、中央部和左端部,分别设置有从公共基础部13的下面朝着上方的前后贯通的缺口 13a。缺口 13a的上部为半圆形,在半圆部 的下方形成其宽度等于半圆形状部分的直径、朝着公共基础部13的下方切去的形状。艮口, 缺口部13a向下方开口。中央部的缺口部13a与右端部和左端部的缺口部13a相比,其横 方向的宽度稍小一点。还有,在各公共基础部13的前面,形成有沿横方向延伸的分别具有规定宽度的 漕13b。在各公共基础部13的后面,形成有沿横方向延伸的分别具有规定宽度的凸状导轨 13c。键单元IOC的漕13b的宽度与后述的肋部20a2的宽度相同,键单元IOC的导轨13c 的宽度根据漕13b的宽度进行设定,以使公共基础部13的厚度保持一定。如后所述,为了 让键单元IOB的漕13b与键单元IOC的导轨13c能够紧密嵌合,键单元IOB的漕13b的宽 度设计的比键单元IOC的导轨13c的宽度稍小一点。还有,键单元IOB的导轨13c也根据 漕13b的宽度进行设定,以使公共基础部13的厚度保持一定。然后,为了让键单元IOA的 漕13b与键单元IOB的导轨13c能够紧密嵌合,键单元IOA的漕13b的宽度设计的比键单 元IOB的导轨13c的宽度稍小一点。还有,键单元IOA的导轨13c也根据漕13b的宽度进 行设定。由于各漕13b的深度相同,因此各导轨13c的高度也相同。将键单元10A、10B、10C 在各公共基础部13处前后叠放时,键单元IOB的导轨13c嵌合进键单元IOA的漕13b中, 键单元IOC的导轨13c嵌合进键单元IOB的漕13b中,从而使键单元10A、10B、IOC —体化。 另外,也可以设置从键单元IOC的公共基础部13的后面向后方突出的一体化的杆,在键单 元10AU0B的公共基础部13的与上述键单元IOC的杆相对应的位置设置贯穿孔,让上述键 单元IOC的杆嵌合进上述键单元10AU0B的贯穿孔,从而使各键单元10A、10BU0C —体化。键框架20通过树脂一体化成型沿横方向延伸。键框架20如图3a至图3c所示,具 有沿铅垂方向和横方向延伸的后面部20a。还有,具有分别向横方向延伸的前侧上面部20b 和后侧上面部20c。后侧上面部20c位于后面部20a的前方与上方。后侧上面部20c处于 高于前侧上面部20b的位置,前侧上面部20b的后端与后侧上面部20c的前端通过横方向 延伸的垂直面部20d连接在一起。S卩,在键框架20的上部,形成由前侧上面部20b和后侧 上面部20c构成的台阶。还有,从后侧上面部20c的后端向后方与下方延伸设置倾斜面部20e。倾斜面部 20e的下端位于后面部20a的上端前方。从倾斜面部20e的下端向后方设置水平的水平面 部20f,水平面部20f的后端与后面部20a的上端连接。在倾斜面部20e与水平面部20f之 间,形成有横方向间隔分布的复数个肋部21。但是,这些肋部并不一定要等间隔配置,也可 以各自间隔不同。肋部21的上面为连接后侧上面部20c的后端与后面部20a的上端的斜 面。另外,也可以省略倾斜面部20e和水平面部20f,利用肋部21连接后面部20a与后侧上 面部20c。此时,为了确保键框架20的强度,与设置有倾斜面部20e和水平面部20f时的情 况相比,可以增加肋部21的数量。还有,在后面部20a的横方向的右端部、中央部和左端部处,设置有作为第1凸部 的毂部20al。该毂部20al的外径与设置在键单元10A、10BU0C上的缺口 13a中位于中央 部的缺口 13a的宽度相等。当键单元1(^、1( 、10(与键框架20组合在一起时,键单元10八、 10BU0C的缺口 13a嵌合在毂部20al上。在后面部20a上,延伸设置有作为第2凸部的横方向的肋部20a2。肋部20a2位于 从毂部20al的中心稍偏上方处。肋部20a2在毂部20al的周边没有设置,在横方向按照规定的间隔进行设置。肋部20a2的宽度小于毂部20al的外径,大致为键框架20的厚度的一 半。另外,为了使键框架20具有成型时的良好的脱型性,在肋部20a2上设置有脱离斜度。 因此,肋部20a2越往前端(后方),其宽度稍微变小。即,肋部20a2的上面越往前端越低, 另一方面,肋部20a2的下面越往前端越高。还有,肋部20a2的高度等于键单元IOC的公共 基础部13的厚度。当将键单元10A、10BU0C组合到键框架20上时,该肋部20a2嵌合在键 单元IOC的漕13b中。还有,如图1所示,设置在键框架20的前部的键导块22从下方侵入键本体部11 的中间部,键本体部11在按键操作时,受到键导块22的引导而沿上下方向摇动。另外,利 用键导块22限制键本体部11的横方向的位移。还有,从键本体部11的前部向下方延伸设 置有驱动部23。驱动部23具有上下延伸的薄厚度的前壁、以及从前壁的左右端分别向后 方延伸的薄厚度的侧壁,从而形成向后方开放的中空形状。驱动部23的下端被下端壁所封 闭。为了对键本体11赋予惯性力,模拟机械钢琴的触键感,在键本体部11的下方设 置随着键本体11的按键操作进行摇动的作为摇动部件的摇动柄25。摇动柄25由合成树 脂制成的柄基础部25a和金属制成的质量体25b构成。柄基础部25a为板状部件,在设置 于其下部的钩部25al处受到设置于键框架20的下部的柄支持部26的支持,可以绕杆26a 的轴线进行转动。还有,柄基础部25a的前端部处具有一对脚部25a2、25a3,位于上方的脚 部25a2比位于下部的脚部25a3要短。键本体部11的驱动部23的下端壁侵入脚部25a2、 25a3之间。在驱动部23的下端壁上固定有橡胶、聚氨酯、毛毡等吸收冲击材料,以缓和驱动 部23的下端与脚部25a3的上面之间的冲击、以及驱动部23的下端与脚部25a2的下面之 间的冲击。当键本体部11处于离键时,由于摇动柄25的自重,摇动柄25的前端部向上方 移动。此时,通过脚部25a3向上方压驱动部23,键本体部11的前端部向上方移动。另一方 面,当键本体部11处于按键时,驱动部23的下端面压着脚部25a3的上面,摇动柄25的前 端部向下方移动。质量体25b为板状,组装在柄基础部25a的后端,既可以对于所有的键本体部11 采用共同的质量体25b,也可以为了更加逼真地模拟机械钢琴的触键感,从低音侧到高音 侧,按照每个键本体部11或每个键域,逐渐减轻质量体25b。还有,由于毛毡等吸收冲击材料构成的长条状的上限定位器27沿横方向延伸固 定在键框架20的前端部的下面。该上限定位器27通过限制摇动柄25的前端部向上方的 位移,可以限制离键时的键本体部11的前端部向上方的位移。还有,由于毛毡等吸收冲击 材料构成的长条状的下限定位器28沿横方向延伸固定在键框架20的前侧上面部20b的下 面。该下限定位器28通过限制摇动柄25的后部向上方的位移,可以限制按键时的键本体 部11的前端部向下方的位移。还有,在键本体部11的中间部的下面,设置有开关驱动部29。开关驱动部29与设 置在电路基板30上的开关30a的上面相接触。对于每个键本体部11设置开关30a,随着各 键本体部11的摇动而按下各开关30a,从而检测按离键状态。在键框架20上一体化地形成 有用于固定电路基板30的固定保持部32和可动保持部33。固定保持部32设置在前侧上 面部20b的前部。可动保持部33设置在由键框架20的前侧上面部20b与后侧上面部20c 形成的台阶上,具有前后方向弹性变形的变形部33a。在安装了电路基板30的状态下,变形部33a发生弹性变形,利用该弹性力将电路基板30压在固定保持部32上。这样,电路基 板30被保持在固定保持部32与可动保持部33之间。沿横方向间隔地分别设置复数个固 定保持部32和可动保持部33。但是,并不一定要等间距配置,各自的间隔也可以不相同。下面说明在如上所述的键盘装置中,将键单元10A、10B、IOC安装到键框架20上的 顺序。首先,将键单元IOC的导轨13c与键单元IOB的漕13b嵌合,将键单元IOB的导轨 13c与键单元IOA的漕13b嵌合。如上所述,由于这种一体化的键单元10A、10BU0C的导轨 13c与漕13b进行紧密嵌合,因此即使对键单元10A、10B、IOC施加一些外力,也不会相互之 间发生分离。还有,如上所述,当键单元10A、10B、IOC连接在一起后,各键本体部11处于横 方向并列状态。接着,如图4所示,让该一体化的键单元10A、10BU0C的前部低于后部,处于倾斜 状态,然后让驱动部23的下端靠近摇动柄25的脚部25a3的上面。此时,公共基础部13的 下端位于肋部21的上方。然后,如图5所示,向后方滑动一体化的键单元10A、10B、10C,让 驱动部23的下端壁侵入脚部25a2、25a3之间,同时降低键单元10A、10B、IOC的后部。因此, 公共基础部13的下端与肋部13摩擦接触,并被引导到后面部20a。接着,如图6a和图6b所示,将利用肋部13引导到后面部20a的公共基础部13的 缺口 13a与设置在后面部20a上的毂部20al进行嵌合。这样,确定键单元10A、10B、IOC的 上下方向的临时位置。还有,如上所述,由于毂部20al的外径与设置在公共基础部13的中 央部的缺口 13a的横方向的宽度相等,因此也确定了键单元10A、10B、10C的横方向的位置。 在该状态下,键单元IOC的漕13b处于比肋部20a2稍后方且下方的位置。接着,稍微向前方且上方滑移公共基础部13,使键单元IOC的漕13b与肋部20a2 嵌合。经由垫圈36将螺丝35拧入毂部20al,从而将公共基础部13固定在键框架20上。 这样,确定公共基础部13的最终位置,完成键单元10A、10BU0C的组装。根据上述实施形态,当将键单元10A、10B、IOC载置到键框架20上时,利用肋部21 将公共基础部13引导到后面部20a。S卩,公共基础部13不会被键框架20的上面所绊住,因 此可以简单地进行操作。还有,在将将键单元10A、10BU0C安装到键框架20上时,只需要 将漕13与肋部20a2嵌合并拧上螺丝35,不需要利用工装、测定装置等来调整组装位置,因 此可以简单地进行操作。还有,毂部20al也可以用于确定公共基础部13的临时位置的凸 部。所以与另外设置确定临时位置的凸部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键框架20的结构,也可以 简化用于键框架20成型的模具,因此可以降低成本。还有,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减小了肋部 20a2的高度,使之与薄厚度的公共基础部13的厚度大致相等。因此,可以使键框架20的厚 度基本上均勻分布,不需要在后面部20a的前面设置减薄部(凹部)。所以,可以简化用于 键框架20的成型模具,因此可以降低成本。另外,在实施本发明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范围 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在上述实施形态中,通过将设置在公共基础部的缺口 13a与毂部20al进行嵌合, 确定公共基础部的临时位置。但是,除了毂部20al,也可以在后面部20a上设置用于确定临 时位置的凸部,使该用于确定临时位置的凸部与缺口 13a进行嵌合。该用于确定临时位置 的凸部不局限于毂部20al那样的圆筒状,只要从后面部向后方突出,可以为任意形状(例 如为方柱形)。但是,缺口 13b的形状应该为与用于确定临时位置的凸部进行嵌合的形状。此时,当将键单元10A、10BU0C载置到键框架20上时,也可以使缺口 13b稍大于上述实施 形态中的情况,以使缺口 13a不与毂部20al接触。即,利用上述用于确定临时位置的凸部 来确定公共基础部13的临时位置,而毂部20al只用于固定公共基础部13。采用这种结构, 也可以与上述实施形态一样,确定公共基础部13的临时位置。还有,也可以不让该用于确 定临时位置的凸部与缺口 13a嵌合,而只让该用于确定临时位置的凸部与公共基础部13的 下端接触。采用这种结构,也可以与上述实施形态一样,确定公共基础部13的上下方向的 临时位置。但是,横方向的位置确定与上述实施形态一样,通过嵌合毂部20al与缺口 13a 来进行。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在倾斜面部20e与水平面部20f之间设置肋部21,当将键单 元10A、10BU0C载置到键框架20上时,使公共基础部13的下端与肋部21摩擦接触,将公 共基础部13引导到后面部20a。但是,也可以如图7所示,取代倾斜面部20e、水平面部20f 以及肋部21,而设置联系后侧上面部20c的后端与后面部20a的上端的平面状的倾斜面部 20g。另外,倾斜面部20g并不一定要是平面状,只要向后方变低的倾斜面,也可以是曲面。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可以使公共基础端13的下端与倾斜面部20g摩擦接触并被引导到后面 部20a,因此可以简单地将键单元10A、10BU0C组装到键框架20上。还有,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为了使键框架20获得良好的脱型性,在肋部13上设置 了脱离斜度。即,在肋部20a2的上面,朝着前端(后方)逐渐降低。此时,在键单元IOC的 漕13b与肋部20a2嵌合的状态下,向后方移动键单元10A、10BU0C时,可以使键单元10A、 10BU0C从肋部20a2脱离开来。此时,如图8a和图8b所示,也可以让肋部20a2的横方向 的规定区间的上面和下面(图中X部分)形成水平状。此时,键单元IOC的漕13b的对应 部分也形成水平状。利用这种结构,在键单元IOC的漕13b与肋部20a2嵌合的状态下,即 使向后方稍微移动键单元10A、10B、10C,由于键单元10A、10BU0C沿水平方向进行水平移 动,因此难以从肋部20a2脱离。另外,在如图8a和图8b所示的变形例中,让肋部20a2的 横方向的规定区间的上面和下面形成水平状,但也可以只让上面形成水平状,下面则设置 脱离斜度。利用这种结构,也可以获得如图8a和图8b所示的变形例同样的效果。还有,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为了模拟机械钢琴的触键感,设置了摇动柄25。但是,对 于不必模拟机械钢琴的触键感的电子乐器用的键盘装置,也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 的结构。即,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可以删除摇动柄25,而在键本体部11的前端设置向上加压 的加压机构(例如弹簧)。利用这种结构,也可以简单地将键单元10A、10B、10C组装到键框 架20上。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电子乐器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成型的键单元和键框架,上述键单元具有复数个并列排列的键本体部和公共基础部,各个键本体部从其后端部向下方延伸形成可变形的薄厚度部,从而在受到演奏人员的按键操作时允许上述键本体部进行上下方向的摇动,上述公共基础部连接上述薄厚度部,沿着并列排列方向水平排列上述键本体部,上述键框架具有垂直后面部和设置在上述垂直后面部的前方和上方的后侧上面部,上述垂直后面部和上述后侧上面部沿上述键本体部的排列方向延伸,上述键框架包括连接上述后侧上面部与上述垂直后面部的引导部件,当将上述键单元组装到上述键框架上时,上述公共基础部首先被载置到上述后侧上面部,然后沿着上述引导部件滑动,最后被固定在上述垂直后面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部件为处于上述后侧上面部的后端与上述垂直后面部的上端之间的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部件为连接上述后侧上面部的后端与上述垂直后面部的上端的倾斜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1凸部,该第1凸部从上述垂直后面部向后凸起,当将上述键单元组装到上述 键框架上时,上述公共基础部与上述第1凸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公共基础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为从上述公共基础部的下方切除而成,当将上 述公共基础部固定到上述垂直后面部时,该缺口部与上述第1凸部嵌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凸部为将上述公共基础部固定到上述垂直后面部上的毂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2凸部,该第2凸部从上述垂直后面部向后凸起,并沿上述键本体部的排列方 向在上述垂直后面部上延伸,上述公共基础部上存在与上述第2凸部嵌合的漕,当将上述 公共基础部固定到上述垂直后面部上时,上述公共基础部的上述漕与上述垂直后面部的上 述第2凸部进行嵌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凸部从上述垂直后面部上凸起的高度小于上述公共基础部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凸部的沿键排列方向延伸的一部分为具有水平面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摇动部,该摇动部受到上述键框架的支持并与上述键本体部连接,该摇动部随 着上述键本体部的按键操作而进行摇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括一体化成型的键单元和键框架的用于电子乐器的键盘装置。键单元具有复数个并列排列的键本体部,由3个子单元组成,即半音键子单元、C-E-G-B键子单元和D-F-A键子单元。这些子单元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八度音程的键单元。各键本体部的后部向下方延伸形成可变形的薄厚度部,从而在受到演奏人员按键操作时允许键本体部进行上下方向的摇动。该薄厚度部与公共基础部连接,沿并列方向水平排列键本体部。键框架具有沿着键本体部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垂直后面部和后侧上面部,和将后侧上面部与垂直后面部连接在一起的引导肋部。组装时,公共基础部首先被载置到后侧上面部,然后沿着引导肋部滑移,最后被固定在垂直面部上。
文档编号G10H1/32GK101950556SQ201010225128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9日
发明者北岛充 申请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