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09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弦乐器,具体说是一种拉弦电子竹材弦乐器。
背景技术
弦乐器是乐器家族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弦乐器的制作完全采用木板拼制或整块木料挖空制作,木料的大量使用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浪费,与现今社会倡导的保护森林资源相悖,不利于自然环境保护。另外,弦乐器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线带动发音板共振发音,在共振发音音色和音质上,随弦乐器的材质和演奏人员不同而各有差异,无法满足合奏要求。专利号为201120371454.1公开的一种压电陶瓷提琴扬声器,将压电陶瓷用支杆粘合在标准提琴琴箱的面板上或者面板的背面上,由音弦带动面板或背板震动使压电陶瓷转换机械振动信号为电子发声信号,由此产生低失真、良好的发声。但在提琴制作时,为了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牢靠,提琴的面板或背板均是固定连接且具有相应厚度,音弦的振动信号经面板或背板传至压电陶瓷,振动信号削弱严重,音弦的轻微振动则无法有效发音,且压电陶瓷的精度要求较高,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弓拉弦鸣乐器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便捷,发音效果好的电子竹材弦乐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包括琴头、指板、琴弦、琴身和拉线板,琴头经指板连接于琴身上部,拉线板连接于琴身下部,多根琴弦连接于琴头和拉线板之间,其技术特点是所述琴身由多片截面为圆弧状的竹片绕圆周方向拼接成圆筒状,琴身上、下两端分别经上盖、下盖封装,琴身外壁经琴桥支承多根琴纤,琴身内安装有电子发声器。所述琴身内设有发音中板,发音中板沿琴身中心轴线方向设置于琴身内将琴身分隔成两音箱,琴弦与发音中板处于同一平面,发音中板与琴身中心轴线重合,发音中板上设有连通两音箱的共鸣孔,任一音箱的琴身上开设有多个几何造型的镂空孔,琴身上开设有一连通琴身内、外的音孔,所述琴桥下部经音孔伸入琴身内垂直骑设于发音中板上,电子发声器安装于发音中板上。所述琴桥下部设有卡槽,发音中板卡接于卡槽内,卡槽两侧的琴桥上对称设有多个琴桥振动孔,琴桥上端面设有多个放置琴弦的弦槽;所述琴桥上部嵌装有带挂弦槽的加强板,挂弦槽与弦槽对应挂接琴弦。所述发音中板对应音孔侧边设有发音加强板,发音加强板经音孔伸出琴身外,琴桥下部依次卡接琴身外的发音加强板和琴身内的发音中板。所述琴桥下部卡槽伸入琴身内深度超过琴身半径深度。所述发音中板上设有两只共鸣孔,两只共鸣孔呈以发音中板重心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音孔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琴身的下盖上设有撑脚套,撑脚套内设有可活动拉伸并固定支撑琴身的撑杆。所述琴身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下加强内衬板,发音中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上、下加强内衬板,上盖和下盖分别连接上、下加强内衬板呈封装琴身状态。所述电子发声器为低压电发声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拉动琴弦时,琴桥振动通过夹骑在中间首板上带动中间首板振动,由中间首板将振动信号传至低压电发生装置发声,中间音板将琴身分隔成的封闭音箱内声音从中间音板上的共鸣孔传送出到另一半封半开放的音箱中,通过琴身上的音孔和镂空孔输出,具有高、中、低的发音效果,音色清晰纯正、低音浑厚,高音洪亮,低音能到三个八度a,可在任何场合演奏;
2、琴桥下部开设琴桥振动孔,琴桥振动孔中空气流动,琴桥与中间音板的震动力强,能更好地带动中间音板振动;琴桥上部设有带挂弦槽的加强板,琴弦对应弦槽挂接挂弦槽内,在琴弦长期使用振动中,能更好地保护琴桥,延长使用寿命;琴桥上可挂设多根琴弦,以满足高、中、低音部的发声需求;
3、琴身底端设有带支撑杆的撑脚套,支撑杆在撑脚套内呈可伸缩状态,在需要支撑使用时,由支撑杆伸出撑脚套起固定支撑作用,无须支撑使用时,由支撑杆缩进撑脚套,便于提闻使用便捷性能。本发明型采用琴桥骑设于中间音板上传动琴弦振动,由中间音板上的压点发声装置转换振动信号为音频信号,实现琴体的振动发声,其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便捷、寿命长,具有较好的高、中、低发音效果,适用性强。


图1为本发明主视 图2为图1右视 图3为图1左视 图4为本发明琴桥结构示意 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中:琴身1,琴头2,指板3,琴弦4,拉线板5,上盖6、上加强内衬板7,下盖8,下加强内衬板9,中间音板10,发音加强板11,共鸣孔12,音孔13,镂空孔14,琴桥15,琴桥振动孔16,卡槽17,弦槽18,加强板19,挂弦槽20,撑脚套21,支撑杆22,压电发声装置23。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5所示,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包括琴身1、琴头2、指板3、琴弦4和拉线板5。琴头2经指板3连接于琴身I上部,拉线板5连接于琴身I下部,多根琴弦4连接于琴头2和拉线板5之间;琴身I圆筒状且琴身I上、下两端分别经上盖6、下盖8封装,琴身I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下加强内衬板7、9,发音中板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上、下加强内衬板7、9,上盖6和下盖8分别连接上、下加强内衬板7、9呈封装琴身状态;发音中板10沿琴身I中心轴线设置于琴身I内将琴身I分隔成两音箱,发音中板10上设有压电发声装置23,琴弦4与发音中板10处于同一平面,发音中板10上设有两只连通两音箱的共鸣孔12,两只共鸣孔呈以发音中板重心中心对称设置,任一音箱的琴身上开设有多个几何造型的镂空孔14,琴身I上开设有一连通琴身内、外的音孔13,音孔呈圆形或椭圆形,琴桥15设有卡槽17,发音中板10卡接于卡槽17内,卡槽两侧的琴桥15上对称设有多个琴桥振动孔15,琴桥15上端面设有多个放置琴弦4的弦槽18,琴桥15上部嵌装有带挂弦槽20的加强板19,挂弦槽20与弦槽18对应挂接琴弦4 ;发音中板10对应音孔13侧边设有发音加强板11,发音加强板11经音孔13伸出琴身I外,琴桥15下部依次卡接琴身外的发音加强板11和琴身内的发音中板10,琴桥15下部卡槽伸入琴身内深度超过琴身半径深度,琴桥15经音孔13伸入琴身I内垂直骑设于发音中板10上,琴桥15上部垂直支承多根琴弦4。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包括琴头、指板、琴弦、琴身和拉线板,琴头经指板连接于琴身上部,拉线板连接于琴身下部,多根琴弦连接于琴头和拉线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身由多片截面为圆弧状的竹片绕圆周方向拼接成圆筒状,琴身上、下两端分别经上盖、下盖封装,琴身外壁经琴桥支承多根琴纤,琴身内安装有电子发声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其特征是:所述琴身内设有发音中板,发音中板沿琴身中心轴线方向设置于琴身内将琴身分隔成两音箱,琴弦与发音中板处于同一平面,发音中板与琴身中心轴线重合,发音中板上设有连通两音箱的共鸣孔,任一音箱的琴身上开设有多个几何造型的镂空孔,琴身上开设有一连通琴身内、外的音孔,所述琴桥下部经音孔伸入琴身内垂直骑设于发音中板上,电子发声器安装于发音中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其特征是:所述琴桥下部设有卡槽,发音中板卡接于卡槽内,卡槽两侧的琴桥上对称设有多个琴桥振动孔,琴桥上端面设有多个放置琴弦的弦槽;所述琴桥上部嵌装有带挂弦槽的加强板,挂弦槽与弦槽对应挂接琴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其特征是:所述发音中板对应音孔侧边设有发音加强板,发音加强板经音孔伸出琴身外,琴桥下部依次卡接琴身外的发音加强板和琴身内的发音中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其特征是:所述琴桥下部卡槽伸入琴身内深度超过琴身半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其特征是:所述发音中板上设有两只共鸣孔,两只共鸣孔呈以发音中板重心中心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其特征是:所述音孔呈圆形或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其特征是:所述琴身的下盖上设有撑脚套,撑脚套内设有可活动拉伸并固定支撑琴身的撑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其特征是:所述琴身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下加强内衬板,发音中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上、下加强内衬板,上盖和下盖分别连接上、下加强内衬板呈封装琴身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其特征是:所述电子发声器为压电发声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竹材弦乐器,包括琴头、指板、琴弦、琴身和拉线板,琴头经指板连接于琴身上部,拉线板连接于琴身下部,多根琴弦连接于琴头和拉线板之间,所述琴身由多片截面为圆弧状的竹片绕圆周方向拼接成圆筒状,琴身上、下两端分别经上盖、下盖封装,琴身外壁经琴桥支承多根琴纤,琴身内安装有电子发声器。采用琴桥骑设于中间音板上传动琴弦振动,由中间音板上的压点发声装置转换振动信号为音频信号,实现琴体的振动发声,其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便捷、寿命长,具有较好的高、中、低发音效果,适用性强。
文档编号G10H1/32GK103198821SQ201310133888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8日
发明者李书, 殷留堂, 钱富民, 李晓凌, 李晓晨, 李瑞林, 何莹贵 申请人:江苏凤灵乐器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