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音提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093阅读:9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低音提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弦乐器,具体说是一种拉弦低音提琴。
背景技术
弦乐器是乐器家族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弦乐器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线振动发音,从其发音方式上主要分为弓拉弦鸣乐器和弹拨弦鸣乐器。在现有的弓拉弦鸣乐器中,演奏低音部的乐器有大提琴和低音革胡,其中大贝司体积大,携带、演奏很不方便;而低音革胡是截取一节竹筒进行加工后,在另端的圆形面蒙上一块蛇皮形成发音箱装上竹弓,配上两根弦轴和两根弦,安装一个可移动的马桥构成二胡类乐器,该二胡类乐器只具备两根弦,可拉音数有限,音域狭窄,无法制成严格意义上的高、中、低音声部建全的大、中、小乐器系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弓拉弦鸣乐器中低音乐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便捷,寿命长,具有高、中、低发音效果的低音提琴。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音提琴,包括琴头、指板、琴弦、琴身和拉线板,琴头经指板连接于琴身上部,拉线板连接于琴身下部,多根琴弦连接于琴头和拉线板之间,其技术特点是所述琴身包括筒身、上盖、下盖、发音中板和琴桥,筒身呈圆筒状且筒身上、下两端分别经上盖、下盖封装,发音中板沿筒身中心轴线方向设置于筒身内将筒身分隔成两音箱,琴弦与发音中板处于同一平面,发音中板上设有连通两音箱的共鸣孔,任一音箱的筒身上开设有多个几何造型的镂空孔,筒身上开设有一连通筒身内、外的音孔,所述琴桥下部经音孔伸入筒身内垂直骑设于发音中板上,琴桥上部垂直支承多根琴弦。所述琴桥下部设有卡槽,发音中板卡接于卡槽内,卡槽两侧的琴桥上对称设有多个琴桥振动孔,琴桥上端面设有多个放置琴弦的弦槽。所述琴桥上部嵌装有带挂弦槽的加强板,挂弦槽与弦槽对应挂接琴弦。所述发音中板对应音孔侧边设有发音加强板,发音加强板经音孔伸出筒身外,琴桥下部依次卡接筒身外的发音加强板和筒身内的发音中板。所述琴桥下部卡槽伸入筒身内深度超过筒身半径深度。所述发音中板与筒身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发音中板上设有两只共鸣孔,两只共鸣孔呈以发音中板重心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音孔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筒身的下盖上设有撑脚套,撑脚套内设有可活动拉伸并固定支撑琴身的撑杆。所述筒身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下加强内衬板,发音中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上、下加强内衬板,上盖和下盖分别连接上、下加强内衬板呈封装筒身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拉动琴弦时,琴桥振动通过夹骑在中间音板上带动中间音板振动,使琴体产生振动而发声,中间音板将筒身分隔成的封闭音箱内声音从中间音板上的共鸣孔传送出到另一半封半开放的音箱中,通过筒身上的音孔和镂空孔输出,具有高、中、低的发音效果,音色清晰纯正、低音浑厚,高音洪亮,低音能到三个八度a,可独立在任何场合演奏;
2、琴桥下部开设琴桥振动孔,琴桥振动孔中空气流动,琴桥与中间音板的震动力强,能更好地带动中间音板振动发声;琴桥上部设有带挂弦槽的加强板,琴弦对应弦槽挂接挂弦槽内,在琴弦长期使用振动中,能更好地保护琴桥,延长使用寿命;琴桥上可挂设多根琴弦,以满足高、中、低音部的发声需求;
3、筒身底端设有带支撑杆的撑脚套,支撑杆在撑脚套内呈可伸缩状态,在需要支撑使用时,由支撑杆伸出撑脚套起固定支撑作用,无须支撑使用时,由支撑杆缩进撑脚套,便于提闻使用便捷性能。本发明采用一筒身经中间音板分隔成两半圆共鸣音箱振动体结构,通过琴桥骑设于中间音板上传动琴弦振动,实现琴体的振动发声,其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便捷、寿命长,具有较好的高、中、低发音效果,适用性强。


图1为本发明主视 图2为图1右视 图3为图1左视 图4为本发明琴桥结构示意 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中:筒身1,琴头2,指板3,琴弦4,拉线板5,上盖6、上加强内衬板7,下盖8,下加强内衬板9,中间音板10,发音加强板11,共鸣孔12,音孔13,镂空孔14,琴桥15,琴桥振动孔16,卡槽17,弦槽18,加强板19,挂弦槽20,撑脚套21,支撑杆22。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5所示,一种低音提琴包括筒身1、琴头2、指板3、琴弦4和拉线板5。琴头2经指板3连接于筒身I上部,拉线板5连接于筒身I下部,多根琴弦4连接于琴头2和拉线板5之间;筒身I圆筒状且筒身I上、下两端分别经上盖6、下盖8封装,筒身I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下加强内衬板7、9,发音中板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上、下加强内衬板7、9,上盖6和下盖8分别连接上、下加强内衬板7、9呈封装筒身状态;发音中板10沿筒身I中心轴线设置于筒身I内将筒身I分隔成两音箱,琴弦4与发音中板10处于同一平面,发音中板10上设有两只连通两音箱的共鸣孔12,两只共鸣孔呈以发音中板重心中心对称设置,任一音箱的筒身上开设有多个几何造型的镂空孔14,筒身I上开设有一连通筒身内、外的音孔13,音孔呈圆形或椭圆形,琴桥15设有卡槽17,发音中板10卡接于卡槽17内,卡槽两侧的琴桥15上对称设有多个琴桥振动孔15,琴桥15上端面设有多个放置琴弦4的弦槽18,琴桥15上部嵌装有带挂弦槽20的加强板19,挂弦槽20与弦槽18对应挂接琴弦4 ;发音中板10对应音孔13侧边设有发音加强板11,发音加强板11经音孔13伸出筒身I外,琴桥15下部依次卡接筒身外的发音加强板11和筒身内的发音中板10,琴桥15下部卡槽伸入筒身内深度超过筒身半径深度,琴桥15经音孔13伸入筒身I内垂直骑设于发音中板10上,琴桥15上部垂直支承多根琴弦4。
权利要求
1.一种低音提琴,包括琴头、指板、琴弦、琴身和拉线板,琴头经指板连接于琴身上部,拉线板连接于琴身下部,多根琴弦连接于琴头和拉线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身包括筒身、上盖、下盖、发音中板和琴桥,筒身呈圆筒状且筒身上、下两端分别经上盖、下盖封装,发音中板沿筒身中心轴线方向设置于筒身内将筒身分隔成两音箱,琴弦与发音中板处于同一平面,发音中板上设有连通两音箱的共鸣孔,任一音箱的筒身上开设有多个几何造型的镂空孔,筒身上开设有一连通筒身内、外的音孔,所述琴桥下部经音孔伸入筒身内垂直骑设于发音中板上,琴桥上部垂直支承多根琴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音提琴,其特征是:所述琴桥下部设有卡槽,发音中板卡接于卡槽内,卡槽两侧的琴桥上对称设有多个琴桥振动孔,琴桥上端面设有多个放置琴弦的弦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音提琴,其特征是:所述琴桥上部嵌装有带挂弦槽的加强板,挂弦槽与弦槽对应挂接琴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音提琴,其特征是:所述发音中板对应音孔侧边设有发音加强板,发音加强板经音孔伸出筒身外,琴桥下部依次卡接筒身外的发音加强板和筒身内的发音中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低音提琴,其特征是:所述琴桥下部卡槽伸入筒身内深度超过筒身半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音提琴,其特征是:所述发音中板与筒身中心轴线重口 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音提琴,其特征是:所述发音中板上设有两只共鸣孔,两只共鸣孔呈以发音中板重心中心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音提琴,其特征是:所述音孔呈圆形或椭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音提琴,其特征是:所述筒身的下盖上设有撑脚套,撑脚套内设有可活动拉伸并固定支撑琴身的撑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音提琴,其特征是:所述筒身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下加强内衬板,发音中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上、下加强内衬板,上盖和下盖分别连接上、下加强内衬板呈封装筒身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音提琴,包括琴头、指板、琴弦、琴身和拉线板,琴头经指板连接于琴身上部,拉线板连接于琴身下部,多根琴弦连接于琴头和拉线板之间,所述琴身包括筒身、上盖、下盖、发音中板和琴桥,筒身呈圆筒状且筒身上、下两端分别经上盖、下盖封装,发音中板沿筒身中心轴线方向设置于筒身内将筒身分隔成两音箱,琴弦与发音中板处于同一平面,发音中板上设有连通两音箱的共鸣孔,任一音箱的筒身上开设有多个几何造型的镂空孔,筒身上开设有一连通筒身内、外的音孔,所述琴桥下部经音孔伸入筒身内垂直骑设于发音中板上,琴桥上部垂直支承多根琴弦。其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便捷、寿命长,具有较好的高、中、低发音效果,适用性强。
文档编号G10D1/02GK103198814SQ20131013391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8日
发明者李书, 殷留堂, 钱富民, 李晓晨, 李瑞林 申请人:江苏凤灵乐器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