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扬琴拨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136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扬琴拨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扬琴演奏领域中的用具。
背景技术
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它的音色明亮,表现力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在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在扬琴演奏时,常用的演奏器具为琴竹,就是两支有弹性的竹制小棰。此外,为了发出拨弦的声音,有许多演奏者使用拨片或者用扬琴琴竹的竹尾拨弦,但是,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后发现,这种方式下发出的拨弦音的音色发闷,同时还需要倒转琴竹或者另行拾取拨片,使用较不方便。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扬琴拨片,该组合式扬琴拨片专门为扬琴演奏而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佩戴的特点,同时可以按照演奏的风格需要而调整拨片的接触面使其产生不同的拨弦音色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组合式扬琴拨片,包括一个手指环,其独特之处在于:所述手指环上开有若干螺纹孔,穿过所述螺纹孔固定有锁紧螺栓扣;所述扬琴拨片还包括一个由玳瑁单体和钢制单体通过插接连接后构成的组合发音板,所述玳瑁单体的顶端为圆弧形,所述钢制单体的顶端开有嵌入槽,内嵌合有金属片;所述组合发音板上固定有用于和锁紧螺栓扣实现连接的子母扣,组合发音板连接在手指环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组合式扬琴拨片专门为扬琴演奏而设计,它结构简单易于佩戴,采用将组合发音板通过按扣的连接方式固定在手指环上,当需要发出拨弦音时,可以直接使用非常方便。同时,它采用由玳瑁单体和钢制单体通过插接连接后构成的组合发音板,可以按照演奏的风格需要而调整佩戴方向,使得拨片的不同材质的接触面和扬琴琴弦相触,从而产生不同的拨弦音色效果。另外,钢制单体的顶端开有嵌入槽,内嵌合有金属片,可以采用不同材质的金属片,例如钢、铜等,从而使拨弦音的音色更加丰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玳瑁单体,2-锁紧螺栓扣,3-手指环,4-钢制单体,5-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所示,该种组合式扬琴拨片,包括一个手指环3,其独特之处在于:所述手指环3上开有若干螺纹孔,穿过所述螺纹孔固定有锁紧螺栓扣2 ;所述扬琴拨片还包括一个由玳瑁单体I和钢制单体4通过插接连接后构成的组合发音板,所述玳瑁单体I的顶端为圆弧形,所述钢制单体4的顶端开有嵌入槽,内嵌合有金属片5 ;所述组合发音板上固定有用于和锁紧螺栓扣2实现连接的子母扣,组合发音板连接在手指环3上。[0012]使用时,将组合发音板和手指环连接好后,按照演奏的风格需要而调整佩戴方向,使得拨片的不同材质的接触面和扬琴琴弦相触,从而会产生不同的拨弦音色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扬琴拨片,包括一个手指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环(3)上开有若干螺纹孔,穿过所述螺纹孔固定有锁紧螺栓扣(2);所述扬琴拨片还包括一个由玳瑁单体(I)和钢制单体(4)通过插接连接后构成的组合发音板,所述玳瑁单体(I)的顶端为圆弧形,所述钢制单体(4)的顶端开有嵌入槽,内嵌合有金属片(5);所述组合发音板上固定有用于和锁紧螺栓扣(2)实现连接的子母扣,组合发音板连接在手指环(3)上。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扬琴拨片,主要为了解决目前没有专用的扬琴拨片而采用其它乐器拨片代替或者用扬琴琴竹的竹尾拨弦导致音色发闷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手指环上开有若干螺纹孔,穿过此螺纹孔固定有锁紧螺栓扣;所述拨片还包括一个由玳瑁单体和钢制单体通过插接连接后构成的组合发音板,玳瑁单体的顶端为圆弧形,钢制单体的顶端开有嵌入槽,内嵌合有金属片;组合发音板上固定有用于和锁紧螺栓扣实现连接的子母扣,组合发音板与手指环之间通过锁紧螺栓扣和子母扣进行连接。所述拨片专门为扬琴演奏而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佩戴的特点,同时可以按照演奏的风格需要而调整拨片的接触面使其产生不同的拨弦音色效果。
文档编号G10D3/16GK202996264SQ20132001055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9日
发明者伊善斌, 张雪, 林庆华 申请人:东北石油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