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扬琴演奏的双面琴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137阅读:17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扬琴演奏的双面琴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扬琴演奏领域中的用具。
背景技术
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它的音色明亮,表现力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在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在扬琴演奏时,常用的演奏器具为琴竹,就是两支有弹性的竹制小棰。现在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扬琴乐曲的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现有的琴竹由于可以产生的音色较为单一,无法实现快速改变音色,因此,已经不适合演奏不同类型的乐曲。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扬琴演奏的双面琴竹,该种双面琴竹结构简单,可以迅速和便捷的改变特定乐段的音色,适合演奏出更多不同类型的乐曲。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用于扬琴演奏的双面琴竹,包括琴竹杆,其独特之处在于:所述琴竹杆的顶端连接正面竹头和反面竹头,其中,所述反面竹头的表面开有滑动嵌合槽,槽内嵌合有22号扬琴钢弦。另外,为使拨弦音的音色更加丰富,可以在所述琴竹杆的尾部连接有一个拨弦球,所述拨弦球上嵌有若干拨弦片。同时,还可以在琴竹杆上固定有一个手柄套,所述手柄套采用硅胶制成,其上有若干防滑胶粒。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用于扬琴演奏的琴竹采用双面竹头的结构,一面竹头可以采用单一的竹制材质做成,通过橡胶材料固定,另一面竹头可以采用竹制材料、红色软木,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由于在反面竹头上开有滑动嵌合槽,槽内嵌合有22号扬琴钢弦,因此,当使用反面竹头作为打击时的接触面时,就会立刻将柔和的音色变为清脆的音色,从而可以迅速和便捷的改变特定乐段的音色,适合演奏出更多不同类型的乐曲。同时,本种琴竹在琴竹杆的尾部连接有一个拨弦球,所述拨弦球上嵌有若干拨弦片,这样可以在需要拨弦时发出清脆的拨弦音,使得演奏时的音色更加丰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正面竹头,2-反面竹头,3-22号扬琴钢弦,4-琴竹杆,5-手柄套,6-拨弦球,7-拨弦片。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所示,该种用于扬琴演奏的双面琴竹,包括琴竹杆4,其独特之处在于:所述琴竹杆4的顶端连接正面竹头I和反面竹头2,其中,所述反面竹头2的表面开有滑动嵌合槽,槽内嵌合有22号扬琴钢弦3。另外,为使拨弦音的音色更加丰富,可以在所述琴竹杆4的尾部连接有一个拨弦球6,所述拨弦球6上嵌有若干拨弦片7。同时,为避免演奏者在演奏时手心出汗,在所述琴竹杆4上固定有一个采用硅胶材质制成的手柄套5,所述手柄套5上有若干防滑胶粒。使用时,演奏者可根据需要选用正面竹头和反面竹头,以及在演奏过程中变换音色。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扬琴演奏的双面琴竹,包括琴竹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竹杆(4)的顶端连接正面竹头(I)和反面竹头(2),其中,所述反面竹头(2)的表面开有滑动嵌合槽,槽内嵌合有22号扬琴钢弦(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扬琴演奏的双面琴竹,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竹杆(4)的尾部连接有一个拨弦球(6),所述拨弦球(6)上嵌有若干拨弦片(J)。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扬琴演奏的双面琴竹,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竹杆(4)上固定有一个手柄套(5 ),所述手柄套(5 )上有若干防滑胶粒。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扬琴演奏的双面琴竹,主要为了解决现有琴竹的打击部位采用单一材质制成而导致扬琴音色单一的问题。其特征在于琴竹杆的顶端连接正面竹头和反面竹头,其中,所述反面竹头的表面开有滑动嵌合槽,槽内嵌合有22号扬琴钢弦;另外,为使拨弦音的音色更加丰富,可以在所述琴竹杆的尾部连接有一个拨弦球,所述拨弦球上嵌有若干拨弦片;同时,在琴竹杆上固定有一个手柄套,手柄套采用硅胶制成,其上有若干防滑胶粒。所述双面琴竹结构简单,可以迅速和便捷的改变特定乐段的音色,适合演奏出更多不同类型的乐曲。
文档编号G10D3/16GK202996265SQ20132001057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9日
发明者张雪, 伊善斌, 林庆华 申请人:东北石油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