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管乐器人工内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6602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竹管乐器人工内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制造领域,公开了用于竹管乐器制造的竹管乐器人工内管,为薄壁管状体,可整体放入竹管中;其特征为:管壁外面粗糙,管壁内面平整,内膛调制成满足乐器声学性能需要的特定形态。将本实用新型置入竹管管腔并胶合固定后,可使竹管乐器具备形态科学合理、尺寸比例精确可控、声学性能优良的管腔,提升乐器品质;且竹管即使开裂也不会使乐器发音功能受损,乐器可继续吹奏;降低了乐器制作在竹材质地上的受限,使竹材可选择范围增宽,提高竹材利用率,同时还不会改变竹管乐器传统外观,使人乐于接受。
【专利说明】竹管乐器人工内管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制造领域,具体提供制造竹管乐器用的竹管乐器人工内管。【背景技术】
[0002]有许多吹奏乐器如笛、箫、尺八、竹筚篥、巴乌等传统上采用竹管来制作,被称为竹管乐器。竹材天然中空,质地轻巧坚固,因此具有取材、制作方便的特点。但也有以下重大缺点:1竹管乐器以竹管自然生长出的空腔为管腔,只经过简单的通膛、磨节等处理后即用于制作乐器。管腔内径不规则,尺寸比例难以精确控制。据科学研究,决定吹管乐器音质与性能高低的因素中,以管腔形态的合理性及尺寸比例的精确性为最主要因素。管腔形态设计得科学合理、尺寸比例控制得精准恰当才能使吹奏时管腔内的气流按乐器发音所需要的形式运动;如此则吹管乐器才具有优美的音质和良好的声学性能,否则品质不佳。因此一般竹管乐器整体来说音质、性能往往不高。2易开裂,开裂后乐器发音功能即严重受损,无法再用于吹奏。3竹材天然生长出的质地千差万别,只有足够年龄、足够坚硬、足够干燥的竹材才可以用于制作乐器,还要求竹材不过于弯曲,具有较厚的竹壁等,有时甚至对竹节、竹皮的外观也特殊要求。天然生长的竹材显然极其难以同时满足各方面要求,大量竹材往往只因一个方面的要求达不到就被淘汰不用,故竹管乐器制作中竹材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在克服I竹材天然管腔内径不规则,尺寸比例难以精确控制以至竹管乐器声学性能欠佳;2易开裂且一旦开裂乐器既不可吹奏;3竹材天然生长出的质地千差万别,故竹管乐器制作中竹材利用率不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竹管乐器人工内管(以下简称“人工内管”)。将人工内管置入竹管管腔并胶合固定后,可使竹管乐器具备形态科学合理、尺寸比例精确可控、声学性能优良的管腔,提升乐器品质;且竹管即使开裂也不会使乐器发音功能受损,乐器可继续吹奏;降低了乐器制作在竹材质地上的受限,使竹材可选择范围增宽,提高竹材利用率,同时还不会改变竹管乐器传统外观,使人乐于接受。
[0004]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薄壁管状体I,可整体放入竹管中;
[0005]其特征为:管壁外面2.1粗糙,管壁内面2.2平整,管腔3按所制乐器的声学性能需要,经过缜密的科学设计而调制成具有精确尺寸比例的特定形态,包括:圆柱管、扁圆柱管、圆锥管、束腰管等满足乐器发音需要的形态。
[0006]所述管腔3其长度与平均内径之比应严格控制在20-40范围,以长度、平均内径之比为29-30间为优选。此处平均内径的测算方法为:对于圆柱管,其平均内径既人工内管管体任意正横截面所测得的管腔内径;对于扁圆柱管,其平均内径既人工内管管体任意正横截面所测得的管腔长径与短径的几何平均值;对于圆锥管,其平均内径为:将人工内管管体五等分,各等分点处所测得的管腔内径及两端管口内径的算术平均值;对于束腰管,其平均内径为:将人工内管管体五等分,各等分点处所测得的管腔内径与两端管口内径以及管腔最小内径的算术平均值。[0007]人工内管管壁2厚度不宜超过2mm,以2mm厚为优选;管壁厚度以均匀分布为优选。
[0008]所述管壁内面2.2可按不同声学性能需要打磨成不同光洁度以微调乐器性能和音色,一般包括微颗粒、细纹、哑光、镜面等,当需要音色柔美,发音稳定时,以微颗粒为优选;需要音色明亮,发音灵敏时,以镜面为优选。
[0009]制作材料包括各种声学性能优良、坚固、无毒、卫生的可塑性材料,常用有Upvc、ABS、环氧树脂、亚克力、合金等。
[0010]使用方法为:将本实用新型整体放入长度相当、通好节的竹管管腔内,以胶合剂填充管壁外面与竹管腔之间的间隙12,管壁外面粗糙提高了胶合牢固度。所用胶合剂包括石膏、粘土浆、万能胶、动物胶、乳胶、环氧树脂等。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先经过科学设计并将管腔调制为符合乐器演奏发音所需的形态再置入竹管并胶合固定,故可以克服竹管自身天然内径不规则,尺寸比例难以精确控制的缺陷;竹管即使开裂也不会影响管腔内的吹奏气流,乐器可继续吹奏,裂隙只需简单覆盖加固即可;选用具有优良声学性能的材料制作,减少了竹材质地对的乐器性能影响,音质进一步美化,竹材可选择范围增宽,提高竹材利用率,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同时还不会改变竹管乐器传统外观,使人乐于接受。
[0012]【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整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结构剖面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结构剖面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结构剖面图
[0017]I为管状体2为管壁2.1为管壁内面2.2为管壁外面3为管腔3.1为圆柱管3.2为圆锥管3.3为束腰管4为竹管5为内切吹口 6为吹孔7为外切吹口 8为指孔9为出音孔10为助音孔11为膜孔(贴有笛膜)12为间隙13为笛塞。
[0018]【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2所示:第一个实施例为使用人工内管的竹箫
[0021]所用人工内管管壁外面2.1粗糙,管壁内面2.2平整,管壁2厚2mm,厚度均匀分布。管腔为圆柱管3.1,局部内径经过精密调制而有所变化,其长度等于平均内径30倍。取一支长度与人工内管相当的竹管4,打通管腔,磨平竹节,竹管管腔直径略大于人工内管外径。将人工内管完全放入竹管管腔,以胶合剂填充管壁外面2.1与竹管管腔间的间隙12,起固定作用,人工内管管壁外面2.1粗糙,使粘合固定更加牢靠。在竹管一端开内切吹口 5 ;管身开八个指孔8 (前七后一),指孔通透于人工内管管腔;另端开一对出音孔9、一对助音孔10,出音孔、助音孔通透于人工内管管腔。
[0022]如图3所示:第二个实施例为使用人工内管的竹笛
[0023]所用人工内管管壁外面2.1粗糙,管壁内面2.2平整,管壁2厚2mm,厚度均匀分布。管腔为两端直径相差3.5mm的圆锥管3.2,其长度等于平均内径27倍。取一支长度与人工内管相当的竹管4,打通管腔,磨平竹节,竹管4腔直径略大于人工内管外径。将人工内管完全放入竹管腔,以胶合剂填充管壁外面2.1与竹管腔间的间隙12,起固定作用,人工内管管壁外面2.1粗糙,使胶合固定更加牢靠。在人工内管较大一端开吹孔6,吹孔6通透于人管内管管腔,上方堵好笛塞13 ;管身开6个指孔8,指孔通透于人工内管管腔;另端开一对出音孔9、一对助音孔10,出音孔、助音孔通透于人工内管管腔;指孔与吹孔间的管身上开一膜孔11,膜孔通透于人工内管管腔,其上贴笛膜。
[0024]如图4所示:第三个实施例为使用人工内管的尺八
[0025]所用人工内管管壁外面2.1粗糙,管壁内面2.2平整,管壁2厚2mm,厚度均匀分布。管腔为尺寸比例精准的束腰管3.3,其长度等于平均内径29倍。取一支长度与人工内管相当的竹管4,打通管腔,磨平竹节,竹管4腔直径略大于人工内管外径。将人工内管完全放入竹管腔,以胶合剂填充管壁外面2.1与竹管腔间的间隙12,起固定作用,人工内管管壁外面2.1粗糙,使胶合剂固定更加牢靠。在竹管一端开外切吹口 7;管身开五个指孔8 (前四后一),指孔通透于人工内管管腔。
[0026]以上实施例只作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法以说明
【发明者】的创意构思,不可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竹管乐器人工内管,为管状体,可整体放入竹管中; 其特征为:其管壁外面粗糙,管壁内面平整,其管腔形态包括圆柱管、扁圆柱管、圆锥管、束腰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管乐器人工内管,其特征为:其管腔的长度与平均内径之比在20—40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管乐器人工内管,其特征为:其管腔的长度与平均内径之比为29—30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管乐器人工内管,其特征为:其管壁厚度不超过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管乐器人工内管,其特征为:其管壁厚度均匀分布。
【文档编号】G10D9/00GK203552672SQ201320220043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7日
【发明者】李赛 申请人:李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