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谱架装置及钢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4902阅读:1460来源:国知局
钢琴谱架装置及钢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钢琴谱架装置及钢琴。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琴谱架采用三折合页支撑其放置在钢琴顶盖上。打开谱架板时,使用者必须一只手扶握谱架板,另一只手翻转合页,使合页形成三角形,从而支撑谱架板立于钢琴顶盖。同样,在合上谱架板时,使用者必须一只手扶握谱架板,另一只手反方向翻转合页,将合页放下。这种打开和合上钢琴谱架的方式必须两只手同时操作,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谱架板便于打开和合上的钢琴谱架装置及钢琴。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琴谱架装置,包括谱架板和连接机构,所述谱架板一端用于可转动地连接于钢琴顶盖,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谱架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磁片,所述第一磁片用于与钢琴顶盖上的第二磁片相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谱架板设有与所述第一磁片相应的第三磁片,所述第三磁片与所述第一磁片相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设有套管,所述转轴装入所述套管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套管,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装入所述套管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套接所 述第一磁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套为橡胶套或毛毡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能够沿着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磁片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谱架板一端用于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钢琴顶盖。

一种钢琴谱架装置,包括谱架板和连接机构,所述谱架板一端用于可转动地连接于钢琴顶盖,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谱架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片,所述第一磁片用于与钢琴顶盖上的第二磁片相吸。

一种钢琴,包括钢琴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琴谱架装置,所述钢琴本体的钢琴顶盖设有与所述第一磁片对应的第二磁片。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上述的钢琴谱架装置,第一连接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磁片,第一磁片用于与钢琴顶盖上的第二磁片相吸。如此,使用者用一只手扶起谱架板,由于第一磁片与钢琴顶盖上的第二磁片相吸,第一连接板另一端在磁力吸引的作用下抵触到钢琴顶盖的第二磁片位置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钢琴顶盖形成三角形状,使得谱架板打开立于钢琴顶盖上。使用者用一只手往回拨第一连接板,谱架板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磁力作用,慢慢合上。因此,该钢琴谱架装置便于打开和合上谱架板。

2、上述的钢琴谱架装置,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三连接板能够沿着远离或靠近第一磁片的方向移动。当打开谱架板后,第三连接板沿着远离或靠近第一磁片的方向移动,改变第一磁片到该第三连接板端部的距离,从而调整谱架板与钢琴顶盖的夹角。

3、上述的钢琴谱架装置,第一连接板设置有弹性套。弹性套套接第一磁片。在打开谱架板时,由于弹性套的作用,第一连接板另一端弹性抵触钢琴顶盖,防止第一连接板刮花钢琴顶盖,防止第一连接板与钢琴顶盖产生谐振,影响钢 琴演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钢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包括移动板的钢琴谱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钢琴谱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谱架板,101、铰链,102、第三磁片,200、钢琴本体,201、钢琴顶盖,202、第二磁片,300、连接机构,302、转轴,303、第一连接板,304、第二连接板,305、第一磁片,306、第三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琴谱架装置,包括谱架板100和连接机构300。谱架板100一端用于可转动地连接于钢琴顶盖201。连接机构300包括第一连接板303和第二连接板304。第二连接板304连接于谱架板100。第一连接板303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接板304。第一连接板303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磁片305。第一磁片305用于与钢琴顶盖201上的第二磁片202相吸。

使用者用一只手扶起谱架板100,由于第一磁片305与钢琴顶盖201上的第二磁片202相吸,第一连接板303另一端在磁力吸引的作用下抵触到钢琴顶盖201的第二磁片202位置处。第一连接板303、第二连接板304和钢琴顶盖201形成三角形状,使得谱架板100打开立于钢琴顶盖201上。使用者用一只手往回拨第一连接板303,谱架板100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磁力作用,慢慢合上。因此,该钢琴谱架装置便于打开和合上谱架板100。

第二磁片202位于钢琴顶盖201,且与第一磁片305位置相应。第二磁片202能够在钢琴顶盖201移动,以使第一连接板303另一端随着第二磁片202在钢琴顶盖201上移动,从而改变谱架板100与钢琴顶盖201的夹角,使得使用 者能够调节谱架板100的倾斜角度。

如图2所示,谱架板100设有与第一磁片305相应的第三磁片102。第三磁片102与第一磁片305相斥。第三磁片102靠近第一磁片305在合上谱架板100时的位置。在打开谱架板100时,第一连接板303能够在磁力相斥的作用下更快地自动打开。在合上谱架板100时,第一连接板303能够在谱架板100的重力和磁力相斥的作用下,慢慢合上,避免第一连接板303与谱架板100相撞击。

第一连接板303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接板304的形式很多。

比如,连接机构300还包括转轴302。第一连接板303和第二连接板304均设有套管。转轴302装入套管中。第一连接板303通过转轴302可转动地连接到第二连接板304。

再比如,第一连接板303设有套管。第二连接板304设有转轴302。第二转轴302装入套管中。

如图3所示,连接机构300还包括第三连接板306。第一连接板303通过第三连接板306与第二连接板304连接。第三连接板306与第一连接板303能够移动地连接。第三连接板306能够沿着远离或靠近第一磁片305的方向移动。第三连接板306与第二连接板304可转动连接。

当打开谱架板100后,通过沿着远离或靠近第一磁片305的方向移动第三连接板306,改变第一磁片305到该第三连接板306一端的距离,从而调整谱架板100与钢琴顶盖201的夹角。

第三连接板306能够沿着远离或靠近第一磁片305的方向移动的方式很多。比如,第一连接板303设有齿条。第三连接板306设有与该齿条相啮合的齿轮。通过齿条齿轮相配合,第三连接板306在第一连接板303上沿着远离或靠近第一磁片305的方向移动,从而改变谱架板100与钢琴顶盖201的夹角。

第一连接板303设置有弹性套。弹性套套接第一磁片305。在打开或合上谱架板100时,由于弹性套的作用,第一连接板303另一端弹性抵触钢琴顶盖201,防止第一连接板303刮花钢琴顶盖201,防止第一连接板303与钢琴顶盖201产生谐振,影响钢琴演奏效果。

弹性套可以为橡胶套或毛毡套。

谱架板100一端用于通过铰链101可转动地连接于钢琴顶盖201。

如图4所示,一种钢琴谱架装置,包括谱架板100和连接机构300。谱架板100一端用于可转动地连接于钢琴顶盖201。连接机构300包括第一连接板303。第一连接板303可转动连接于谱架板100。第一连接板3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片305。第一磁片305用于与钢琴顶盖201上的第二磁片202相吸。

使用者用一只手扶起谱架板100,第一连接板303在磁力相吸作用下自动张开,第一连接板303另一端抵触钢琴顶盖201。如此,第一连接板303、谱架板100和钢琴顶盖201形成三角形状,使得谱架板100打开立于钢琴顶盖201上。使用者用一只手往回拨第一连接板303,谱架板100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磁力相吸,慢慢合上。因此,该钢琴谱架装置便于打开和合上谱架板100。

如图1所示,一种钢琴,包括上述的钢琴谱架装置。谱架板100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钢琴本体200的钢琴顶盖201。钢琴本体200的钢琴顶盖201设有与第一磁片305对应的第二磁片202。

使用者用一只手扶起谱架板100,第一连接板303在磁力相吸下自动张开,第一连接板303另一端抵触钢琴顶盖201,使得谱架板100打开立于钢琴顶盖201上。使用者用一只手往回拨第一连接板303,谱架板100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磁力相吸,慢慢合上。因此,该钢琴便于打开和合上谱架板1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