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吉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737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吉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弦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吉他。



背景技术:

原声木吉他历史悠久,在欧洲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至今仍长盛不衰。吉他可以弹出具有歌唱性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另外音色也可以有多彩的变化,再加上其便携的特性,成为了当今世界最广泛受欢迎的乐器。

木吉他包括以下部件:面板、背侧板、琴颈、指板、品丝、弦轴、弦枕桥和琴码等,琴码上开有多个用于安装固弦锥的插孔,而固弦锥是用于将带琴弦的弦头固定在木吉他的琴码上的一个小装置。现有的用于木吉他的固弦锥包括珠形头部和成一体结构的椎体,锥体一侧设有长条形固弦凹槽,锥体在长条形固弦凹槽的槽口方向设有向底端倾斜的斜面。固定弦头时,先将弦头插入锥形插孔内,然后将固弦锥的长条形固弦凹槽对准琴弦后插入锥形插孔内,再将琴弦一端拉紧并固定在琴头的弦钮上,使弦头从锥体的底端向上滑至琴码的底座上。但带较粗的低音弦的弦头由于琴弦的硬度较大,往往会顶在锥体的底端而无法到达琴码的底座上,在拧紧琴弦的另一端时,固弦锥会随着弦头一起向上弹出,导致安装失败。如需更换琴弦时,旋开琴弦的另一端后,先将带弦头的琴弦向下推挤,然后再慢慢使用起锥器拔出固弦锥,在此过程中,起锥器容易损坏吉他,而且弦头容易卡在琴码的底座上难以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木吉他,能够方便快捷的对琴弦进行更换、安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木吉他,包括琴弦、琴头、琴码和由上、下面板以及侧板组成的共鸣箱,琴弦的一端设有弦头,琴弦设有弦头的一端固定在琴码上,另一端固定在琴头上;所述琴码固定安装在上面板的表面,琴码上开有多个插孔,所述琴码上开有与插孔连通的卡槽;所述插孔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安弦器,安弦器包括外柱、内柱和螺纹连接在外柱上部的转动环,转动环上部的内壁开有环形槽,内柱上设有转动连接在环形槽上的转盘;所述外柱上开有沿轴向分布的通腔,内柱滑动连接在通腔上;所述外柱从上到下依次划分为缠绕部、液压部和固定部,通腔位于缠绕部和液压部的部分设置为圆柱形,通腔位于固定部的部分设置为圆台形,弦头的直径大于通腔末端的直径;所述缠绕部内开有绕线槽和弦孔,绕线槽与通腔连通,弦孔与绕线槽连通;所述液压部内开有环形液压腔和通孔,环形液压腔与通腔连通,通孔与环形液压腔连通,通孔上滑动连接有能伸入卡槽的凸起;所述内柱的下表面开有凹槽,内柱的上部开有与凹槽、绕线槽均连通的条形孔;所述内柱的侧壁固定有能沿环形液压腔滑动的挤压盘,挤压盘位于凸起的上方;所述内柱的下端铰接有闭合时能将琴弦夹紧的夹头。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安装琴弦时,将安弦器从插孔中取出,用手指捏住琴弦的弦头,使琴弦远离弦头的一端依次穿过夹头、凹槽、条形孔后从弦孔穿出。穿好琴弦后,将安弦器插回插孔中,然后拧动转动环,使转动环沿着外柱向下运动,在转动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内柱在环形槽的作用下也向下运动。内柱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内柱上的挤压盘挤压环形液压腔内的液体,在液体的作用下,凸起沿着通孔向外运动然后伸进卡槽中。内柱运动的过程也带动夹头一同向下运动,当夹头进入固定部后,在固定部通腔的作用下,夹头逐渐闭合,最后将琴弦紧紧夹紧,此时琴弦的一端已经固定完毕,将琴弦的另一端固定在琴头上即完成对琴弦的安装。当需要更换琴弦时,拧动转动环,使转动环沿着外柱向上运动,转动环通过内柱带动挤压盘一同向上运动,此时环形液压腔内的压强减少,在压强的作用下,凸起向内柱一侧运动,最终完成置于环形液压腔内。由于没有了凸起的阻碍作用,此时可轻易的将安弦器取出。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本吉他,当需要更换琴弦时,只需使带弦头的一端琴弦固定在安弦器上,然后拧动转动环使内柱向下运动,即可将琴弦的一端固定,十分方便、快捷。

2、当木吉他上的琴弦过松时,用手指捏住内柱的上端,对内柱施加作用力使其发生转动,由于琴弦的一端被固定块夹紧,内柱发生转动时,琴弦能够缠绕在内柱上,使琴弦拉紧,使用本发明中的木吉他还可方便调节琴弦的张紧。

3、安装琴弦的过程中,凸起能够沿着通孔逐渐向外运动,最后伸进卡槽中,此时即使向外拉动安弦器也不能将安弦器拔出,使安弦器牢固的安装在琴码上。安弦器的安装与传统的固弦锥不同,不需依靠安弦器与琴码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插孔与安弦器之间可为间隙配合,使得安弦器更容易安装在琴码上,而且拆卸安弦器时也不需借助起锥器,避免木吉他受到起锥器的损坏。

进一步,所述内柱的上部设有球形的转动柄。设置转动柄,方便对内柱进行转动。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的下部设置为锥形。需要将安弦器插入插孔时,由于固定部的下部设置为锥形,便于插入安弦器。

进一步,所述凸起靠近内柱的一侧设有防止凸起脱离内柱的挡块。挡块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凸起脱离内柱,避免环形液压腔内的液体漏出。

进一步,所述卡槽设置为环形的卡槽。将卡槽设置为环形,当凸起与卡槽相对时,内柱向下滑动均能使凸起伸入卡槽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木吉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安弦器不工作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安弦器夹紧琴弦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面板1、琴弦2、琴头3、琴码4、安弦器5、外柱50、通腔51、环形液压腔52、绕线槽53、弦孔54、凸起55、挡块551、内柱60、转动柄61、凹槽62、条形孔63、夹头64、转盘65、挤压盘66、转动环70。

如图1所示,一种木吉他,包括琴弦2、琴头3、琴码4和由上面板1、下面板和侧板共同组成的共鸣箱,琴弦2的一端设有弦头,设有弦头的一端琴弦2固定在琴码4上,另一端固定在琴头3上。琴码4固定安装在上面板1的表面,琴码4上开有多个插孔,该插孔贯穿琴码4和上面板1;琴码4上开有与插孔连通的卡槽,该卡槽设置为环形。插孔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安弦器5,安弦器5包括外柱50、转动环70和内柱60,内柱60的上部设有球形的转动柄61,转动环70螺纹连接在外柱50的上部。转动环70上部的内壁开有环形槽,内柱60的上部设有与环形槽转动连接的转盘65。

如图2、图3所示,外柱50上开有沿轴向分布的通腔51,内柱60滑动连接在通腔51上。外柱50从上到下依次划分为缠绕部、液压部、固定部,固定部的下部设置为锥形,方便安弦器5插入插孔中;通腔51位于缠绕部和液压部的部分设置为圆柱形,而通腔51位于固定部的部分设置为圆台形,琴弦弦头的直径大于通腔51末端的直径。缠绕部内开有绕线槽53和弦孔54,绕线槽53与通腔51连通,而弦孔54与绕线槽53连通。液压部内开有通孔和充满液体的环形液压腔52,环形液压腔52与通腔51连通,通孔与环形液压腔52连通;通孔上滑动连接有能伸进卡槽的凸起55,凸起55能够完全置于环形液压腔52内。凸起55靠近内柱60的一侧设有挡块551,挡块551向外运动时,挡块551能够防止凸起55脱离外柱50。

内柱60的下表面开有凹槽62,内柱60在缠绕部内滑动的部位开有条形孔63,条形孔63与凹槽62、绕线槽53均连通,琴弦2能够穿过凹槽62和条形孔63。在内柱60沿着通腔51上下滑动的过程中,条形孔63始终位于缠绕部内。内柱60下端的铰接有夹头64,在不受外力时,夹头64存在缝隙,琴弦2能够通过该缝隙穿过凹槽62;对夹头64施加作用力时,夹头64闭合,闭合后的夹头64能与位于固定部上的通腔51配合且能将琴弦2夹紧。内柱60的侧壁上固定有挤压盘66,挤压盘66能沿环形液压腔52的侧壁滑动,挤压盘66位于凸起55的上方,挤压盘66向下运动时,挤压盘66挤压环形液压腔52内的液体,液体驱动凸起55向外运功。

安装琴弦2时,将安弦器5从插孔中取出,用手指捏住琴弦2的弦头,使琴弦2远离弦头的一端依次穿过夹头64、凹槽62、条形孔63后从弦孔54穿出。穿好琴弦2后,将安弦器5插回插孔中,然后拧动转动环70,使转动环70沿着外柱50向下运动,在转动环7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内柱60在环形槽的作用下也向下运动。内柱6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内柱60上的挤压盘66挤压环形液压腔52内的液体,在液体的作用下,凸起55沿着通孔向外运动然后伸进卡槽中。内柱60运动的过程也带动夹头64一同向下运动,当夹头64进入固定部后,在固定部通腔51的作用下,夹头64逐渐闭合,最后将琴弦2紧紧夹紧,此时琴弦2的一端已经固定完毕,将琴弦2的另一端固定在琴头3上即完成对琴弦2的安装。当需要更换琴弦2时,拧动转动环70,使转动环70沿着外柱50向上运动,转动环70通过内柱60带动挤压盘66一同向上运动,此时环形液压腔52内的压强减少,在压强的作用下,凸起55向内柱60一侧运动,最终完成置于环形液压腔52内。由于没有了凸起55的阻碍作用,此时可轻易的将安弦器5取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