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笛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7207阅读:30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笛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笛箫。



背景技术:

笛子,是古老的中国乐器,也是中国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

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红木做的笛子,古时还有骨笛。不过,制作笛子最好的原料仍是竹子,因为竹笛声音效果较好,制作成本较低。

为了解决笛子因吹奏发热后发生频率升高的问题,竹笛金属调音套管借口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在全国乐器厂竹笛的制作中已被广泛采用,并作为中国竹笛的常规配置而普及全国。除了解决发生频率调节的问题之外,由于带接头的竹笛在接头处可以卸下,使细长的笛子分成2截,保管时无需使用长于笛身长的容器,因为携带更为方便。带有接口的竹笛通常称为“插口竹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追求利润的需求,竹子类资源越来越稀缺,通常,竹子在未长成材、未长结实前就被砍伐,因此粗细合适、足够结实的竹子非常难以觅得,在制造笛箫时,还会对笛子进行切割,极大的影响了竹材的整体性。

中国专利公开号201069638Y公开了一种笛子,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笛头、笛身、笛尾和固定在笛身笛尾上的可活动的笛盖,所述笛身、笛尾上有笛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笛头上有伸出主体的笛头金属连接头,所述笛身上有连接笛头一端装有笛身金属套接管,所述笛孔上有环形密封台。

这种笛子虽然装有金属套接管,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为拔插而损坏,接口处对竹材的切割,回影响笛箫的音色,同时金属铜管会影响笛箫整体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隐形接口,在使外观品相达到整节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切割对竹材整体性破坏,达到整节笛箫音色的笛箫。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笛箫,包括笛身、笛孔、笛头和笛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笛身上设有若干段鱼线,每段鱼线缠绕式设置于笛身上,所述笛身上还设有笛孔,所述笛身一端连有笛头,另一端连有笛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笛身分为笛头段和笛尾段,笛头段和笛尾段之间设有铜套组件,所述铜套组件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铜套组件位于笛身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铜套组件包括内铜套和外铜套;所述内铜套和外铜套固定连接在笛头段和笛尾段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铜套包括内铜管和定位圆筒;所述内铜管与定位圆筒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圆筒与笛身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铜管的外径与外铜套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内铜管套接于外铜套内时,定位圆筒与外铜套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圆筒和外铜套与笛身连接处均设有鱼线,所述鱼线采用致密紧线的扎线方式,扎线宽度两端各为2-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铜套和定位圆筒的宽度与鱼线的宽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铜套和定位圆筒的厚度为2-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铜套和定位圆筒两端的鱼线分别上漆,与笛身其他鱼线颜色和宽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外铜套宽度留取常规的一半,同时在铜套组件接口两端铜套上采用致密紧线的鱼线扎线方式,并将扎线上漆,使得接口起到隐形接口的目的,一方面可以使笛箫外观品相达到整节的效果,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减少切割对竹材整体性的破坏,达到整节笛箫的音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笛头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笛尾段机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笛身1,笛孔2,鱼线3,铜套组件4,笛头5,笛尾6,内铜管71,定位圆筒72,外铜套8,笛头段11,笛尾段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笛身1整体为细长式圆形柱,笛身1为厚度均匀的镂空结构,笛身1上设有十二个笛孔2,其中有十个笛孔2位于同一直线上,笛身1一端连有笛头5,另一端连有笛尾6,笛头5和笛尾6之间设有十四段鱼线,所用鱼线采用致密紧线的扎线方式,扎线宽度两端各为3mm左右,使用高强度鱼线。

笛身1分为笛头段11和笛尾段12,笛头段11与笛尾段12之间通过铜套组件4连接,铜套组件4分为内铜套与外铜套8,内铜套与外铜套8之间通过插接方式可拆卸式连接。外铜套8的直径与鱼线的直径一致。

通过铜套组件4使得笛身可拆卸,携带起来方便,在换季、伴奏、合奏时可以调节一定的高音补偿,适合专业演奏,尤其是在有合奏和伴奏的情况下,相对而言,二节的可塑性更高,可以适应更多不同场合使用。

如图2所示,笛头段11一端连有笛头5,一端连有外铜套8,笛头5使用塑料材质固定连接在笛身1上,笛头5的直径与笛身1直径一致,笛头5宽度比鱼线3宽度略宽。笛头5与笛身1连接处设有鱼线3,笛头段11上共设有九段鱼线,外铜套8与笛身1连接处设有鱼线3,外铜套8厚度为3mm。

如图3所示,笛尾段12一端连有笛尾6,一端连有内铜套,笛尾6使用塑料材质固定连接在笛身1上,笛尾6的直径与笛身1直径一致,笛尾6长度比笛头5略长。笛尾6与笛身1连接处设有鱼线3,笛尾段12上共设有五段鱼线,内铜套与笛身1连接处设有鱼线3,内铜套直径与外铜套8内径相同,且内铜套的长度大于外铜套8的长度。笛尾段12为实心结构,在笛尾段12上的笛孔2到笛尾6处为实心结构,在笛孔2到内铜套处为中空镂空结构。

内铜套包括内铜管71和定位圆筒72,内铜管71固定设置于定位圆筒上,且内铜管71与定位圆筒72同心,内铜管71的直径大小与外套筒8的内径大小相等。

笛箫整体采用竹子板材,用专业的加工机械制成精确的管状体。由于笛箫经过打磨后,先对笛身1进行上漆,起到防水。保护、装置的作用,然后直接用鱼线对笛身1进行缠绕,有效的放置了笛箫的龟裂。

笛箫内铜套常规接好,外铜套8厚度只留取常规的一半,同时在铜套组件4与笛身1的接口两端上采用致密紧线的扎线方式,扎线宽度各为3mm左右,线采用高强度鱼线;接口两端扎线分别上漆,与笛箫其他部分扎线保持颜色、宽度一致,以达到隐形接口的目的,使得笛箫外观品相达到整节的效果,最大程度减少了切割对竹材整体性的破坏,达到整节笛箫的音色。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笛身1,笛孔2,鱼线3,铜套组件4,笛头5,笛尾6,内铜管71,定位圆筒72,外铜套8,笛头段11,笛尾段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