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英语语音识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4393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英语语音识别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语音识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英语语音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语音识别是一门交叉学科。近二十年来,语音识别技术取得显著进步,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人们预计,未来10年内,语音识别技术将进入工业、家电、通信、汽车电子、医疗、家庭服务、消费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语音识别听写机在一些领域的应用被美国新闻界评为 1997年计算机发展十件大事之一。很多专家都认为语音识别技术是2000年至2010年间信息技术领域十大重要的科技发展技术之一。语音识别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理和听觉机理、人工智能等等。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便携的语音识别设备产品,但是此类产品不可能没有耳机线,这方面现有技术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一般都是卷成一团和装置一起拿着,部分带有耳机的设备耳机线杂乱不容易整理,部分由于过分卷绕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便携式语音识别装置的耳机线缺乏特殊卷绕设备,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耳机线能够自动收纳、容易整理,同时耳机线直接连接在设备上便携式英语语音识别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英语语音识别设备,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中设置有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包括语音识别部分和主控核心部分,所述语音识别部分包括核心芯片和外围电路,所述主控核心部分包括主控制器,至少一个USART,以及至少一个外围串行设备,主壳体两端均安装收线部,所述收线部包括内套筒、中套筒、外套筒、涡卷弹簧、棘轮装置、棘轮复位装置,内套筒、中套筒、外套筒相互嵌套设置,所述中套筒还通过涡卷弹簧与内套筒连接,用于驱动中套筒复位,所述中套筒还与内套筒通过棘轮装置连接,用于定位中套筒,所述棘轮装置上还安装有棘轮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棘轮装置复位,所述内套筒上缠绕有耳机线,所述外套筒上设置有耳机线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涡卷弹簧、棘轮装置、棘轮复位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内套筒与中套筒外侧端面接触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套筒端面与内套筒端面之间设置有涡卷弹簧安装腔,所述内套筒端面的弹簧安装腔中设置有一圈安装凸起,所述涡卷弹簧套设在安装凸起上,且涡卷弹簧外端安装在中套筒内腔圆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装置包括棘轮片,所述内套筒外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外伸轴,所述外伸轴截面为多边型,所述棘轮片套设在所述外伸轴上,所述棘轮片为端面棘轮片,与所述棘轮片相对的中套筒表面设置有端部棘轮齿,所述端部棘轮片与端部棘轮齿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复位装置包括与棘轮片外部端面连接的复位按钮,所述复位按钮套设在所述外伸轴上且与所述棘轮片连接,且所述复位按钮穿过所述中套筒、外套筒伸出至外套筒外部,所述外伸轴为空心结构,所述外伸轴中部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外端顶紧所述复位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出线口为条形,且沿所述外套筒轴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筒内腔与主壳体内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主壳体两端安装收线部,并且收线部包括内套筒、中套筒、外套筒,外套筒和内套筒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主壳体上,涡卷弹簧用于驱动中套筒绕内套筒旋转,然后内套筒上的耳机线伸出至外套筒外部,棘轮装置用于防止中套筒自动收缩,而棘轮复位装置用于使棘轮装置失效,中套筒复位收回耳机线。通过该装置耳机线与设备连接在一起,不容易丢失,而且耳机线方便收纳,方便整理。所以该设备便携性高,携带出门时不会需要带大量线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英语语音识别设备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收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收线部的缠绕耳机线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收线部的缠绕耳机线一端的I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图3中收线部的缠绕耳机线一端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英语语音识别设备,包括主壳体1,主壳体中设置有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包括语音识别部分和主控核心部分,所述语音识别部分包括核心芯片和外围电路,所述主控核心部分包括主控制器,至少一个USART, 以及至少一个外围串行设备,所述核心芯片例如是市面主流的LD3320,所述外围电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ICRoute发布的LD3320数据手册设计的外围电路,具体上根据适用环境,电压,功率可适当调节,略有不同,主控制器可以是ST公司的STM32系列芯片,例如 STM32F103C8T6芯片,USART是市面上通用的全双工通用同步/异步串行收发模块,或者通用同步/异步串行接收/发送器,所述外围串行设备可以是XF-S4240中文识别模块等,总体上,该语音识别模块可以采用成品如,北京宇音天下的中文语音交互模块,型号是:Lark7318,天士凯的REC-V2、或者QUASON出产的基于LD3320的模块系列一般也满足上述规格。

参阅图3至图5所示,主壳体1两端均安装收线部2,收线部2包括内套筒21、中套筒 22、外套筒23、涡卷弹簧24、棘轮装置25、棘轮复位装置26,内套筒21、中套筒22、外套筒23相互嵌套设置,中套筒22还通过涡卷弹簧24与内套筒21连接,用于驱动中套筒22复位,中套筒22还与内套筒21通过棘轮装置25连接,用于定位中套筒22,棘轮装置25上还安装有棘轮复位装置26,用于驱动棘轮装置25复位,内套筒21上缠绕有耳机线3,外套筒 23上设置有耳机线出口4。通过在主壳体1两端安装收线部2,并且收线部2包括内套筒21、中套筒22、外套筒23,外套筒23和内套筒2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主壳体1上,涡卷弹簧 24用于驱动中套筒22绕内套筒21旋转,然后内套筒21上的耳机线3伸出至外套筒23外部,棘轮装置25用于防止中套筒22自动收缩,而棘轮复位装置26用于使棘轮装置25失效,中套筒22复位收回耳机线3。通过该装置,耳机线3与设备连接在一起,不容易丢失,而且耳机线3方便收纳,方便整理。所以该设备便携性高,携带出门时不会需要带大量线束。

参阅图2所示,涡卷弹簧24、棘轮装置25、棘轮复位装置26均安装在内套筒21与中套筒22外侧端面接触位置。在该位置有足够的空间安装涡卷弹簧24、棘轮装置25、棘轮复位装置26。无需占用其他空间,结构紧凑。

在本实施例中,中套筒22端面与内套筒21端面之间设置有涡卷弹簧安装腔27,内套筒 21端面的弹簧安装腔27中设置有一圈安装凸起211,涡卷弹簧24套设在安装凸起211上,且涡卷弹簧24外端安装在中套筒22内腔圆面上。通过涡卷弹簧24可以驱动中套筒22绕内套筒21旋转,从而收放耳机线3。优选的,棘轮装置25包括棘轮片251,内套筒21外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外伸轴212,外伸轴212截面为多边型,棘轮片251套设在外伸轴212上,棘轮片251为端面棘轮片,与棘轮片251相对的中套筒22表面设置有端部棘轮齿221,棘轮片 251与端部棘轮齿221相配合。棘轮片215顶紧在中套筒22上时,棘轮齿221与棘轮片251 啮合,由于棘轮片251套设在多边形的外伸轴212上,所以棘轮片251被旋转定位,所以中套筒22不能复位。

优选的,棘轮复位装置26包括与棘轮片251外部端面连接的复位按钮261,复位按钮261 套设在外伸轴212上且与棘轮片251连接,且复位按钮261穿过中套筒22、外套筒23伸出至外套筒23外部,外伸轴212为空心结构,外伸轴212中部安装有复位弹簧28,复位弹簧 28外端顶紧复位按钮261。通过按压复位按钮261,复位按钮261带动棘轮片251向内套筒 21方向移动,棘轮片251与棘轮齿221脱离,中套筒22被涡卷弹簧24驱动复位,从而收缩耳机线3。最优的,耳机出线口4为条形,且沿外套筒23轴线设置。耳机线4螺旋的缠绕在中套筒22表面。内套筒22内腔与主壳体1内腔连通。该内套筒22内也可以安装电子元件,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