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439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降噪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家庭的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制冷装置,如冰箱、冰柜、空调等,或者如洗衣机等,噪音都很另用户困扰,特别是冰箱、冰柜的压缩机所产生的噪音很大,而如何对压缩机及上述噪音源进行降噪一直是家用生活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设计一种效果良好的降噪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降噪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噪装置,用以收容噪声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由若干个侧板拼接而成并形成一收容腔,所述噪声源完全收容在收容腔内;至少一个所述侧板为隔声板,所述隔声板包括若干基本隔声单元,所述降噪装置还包括吸音棉,所述吸音棉设置于除隔声板以外的部分或全部侧板的内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声板呈弯折状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角度在90°至180°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本隔声单元包括呈环形设置的外框架及贯穿所述外框架两端的收容部,所述基本隔声单元还包括覆盖在外框架一端或两端上的薄膜、及收容于收容部内的质量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薄膜的材料为柔性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质量块黏贴或卡扣连接于所述薄膜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质量块连接于所述外框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本隔声单元包括约束体,所述约束体分设于所述质量块的两侧且与所述外框架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声板还包括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于所述基本隔声单元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降噪装置内设置隔声板和吸音棉,噪声源发出的噪音可经过隔声板的反射并发射至吸音棉上,从而噪音可被吸音棉所吸收。从而,本实用新型中的降噪装置即能通过隔声板将噪音隔离,又可通过吸音棉将噪音吸收,可达到更加有效的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降噪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降噪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基本隔声单元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基本隔声的单元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装置100,具体的,家用制冷电器中,噪声源等的噪音很大,并且很难进行降噪处理,因此,为了更加良好的居家环境,必须设计一种新的降噪装置100。

所述降噪装置100内部形成收容空间并用以收容噪声源3,所述降噪装置100由若干个侧板拼接而成并形成一收容腔,所述噪声源3完全收容在收容腔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降噪装置100呈矩形状,并且由五块侧板拼接而成,从而,所述降噪装置100为一个有开口的矩形盒体。在使用中,通常先将噪声源3放置于制冷装置的底板上,再将降噪装置100套设在噪声源3外侧,即可使用。

所述降噪装置100的至少一个侧板为隔声板4,所述隔声板4包括若干个基本隔声单元。并且,所述降噪装置100内还包括有吸音棉5,所述吸音棉5设置于除隔声板4以外的部分或全部侧板的内侧壁上,所述噪声源3发出的噪声经过所述隔声板4的反射并发散至吸音棉5上,且被所述吸音棉5所吸收。从而,所述隔声板4通过对噪声的反射,噪音近乎完全隔绝在降噪装置100内,并通过吸音棉5对噪声进行吸收,从而可进一步降低噪音音量大小。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隔声板4设有一个,且设置于所述噪声源3的传声方向上,以对噪声源3的噪音进行阻隔。当然,若所述隔声板4设置有若干个,甚至任意所述侧板均为隔声板4,也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声板4呈弯折状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41和第二板,即,相邻的所述第一板41和第二板之间互相呈一角度,且该角度在0°至180°之间。从而,所述隔声板4的设置更加合理,能够对噪声进行多次反射,降低噪音。当然,若所述隔声板4包括有第三板、第四板等等,只要所述隔声板4呈弯折状态,并且相邻板之间呈一角度,均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并且,具体的,相邻所述隔声面41之间的角度在90°至180°之间。则相邻隔声面41之间互成钝角,使得整体结构更加合理。并且,由于隔声板4的若干隔声面41之间呈一钝角,因此,可将反射的噪音更加集中在一块区域内。从而,与这些隔声面41相对应的侧板上设置有吸音棉5,即,在反射噪音较为集中的区域设置有所述吸音棉5,并且该吸音棉5的厚度也较厚,使得达到更好的吸音效果。从而,可根据降噪装置100内实际的隔声板4的布局来确定吸音棉5的具体设置位置,或者根据吸音棉5的设置位置来确定隔声板4中隔声面41的弯折角度。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本隔声单元的实施例,其中,所述基本隔声单元包括呈环形设置的外框架1及贯穿所述外框架两端的收容部。所述基本隔声单元还包括覆盖在外框架一端或两端上的薄膜、及收容于收容部内的质量块2。由于薄膜大致呈透明状,因此在图中未有显示。所述薄膜的材料为柔性材料,较软,相应的,所述质量块2由密度高且刚度高的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由硅橡胶制成,并且厚度较薄,所述质量块2由铁制成,从而所述薄膜和质量块2所构成的组合材料可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共振频率,在这些共振频率上,声波的传播大大受阻。

所述质量块2包括具有规则形状的颗粒,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规则形状的颗粒包括部分球形颗粒或圆柱形颗粒。并且,所述质量块2通常为金属颗粒。所述外框架1的材料为塑料或EVA。

具体的,由于所述薄膜形成于外框架1的一端或两端,从而所述薄膜与所述外框架1相贴靠;所述质量块2又黏贴或卡扣连接于所述薄膜表面,从而所述质量块2与所述薄膜具有弹性接触。由于外框架1和质量块2这两种高刚度材料之间存在薄膜,从而,可能存在由于质量块2和外框架1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引起的低频共振。但是,由于质量块2的尺寸小于噪声源3所产生的低频噪音的波长,并且外框架1和薄膜之间的阻抗失配相当大,因而只有少数的能量可从传输波转移到散射体。但是这种情况在共振频率附近可能有急剧的变化。在共振频率上,质量块2和薄膜组合单元的有效阻抗增加,因而波的能量可能转移到共振散射体。特别的,在略低于共振频率的频率上,有效弹性常数可能是负的。因而,在这些频率上,波不能传输,而被强留的吸收。从而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本隔声单元可吸收噪声源3所发散出的低频噪声。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基本隔声单元的实施例,所述基本隔声单元包括呈环形设置的外框架1及贯穿所述外框架两端的收容部。所述基本隔声单元还包括覆盖在外框架一端或两端上的薄膜、及收容于收容部内的质量块2。所述质量块2没有固定在薄膜上,而是直接连接固定于外框架1上。具体的,所述基本隔声单元包括约束体21,所述约束体21分设于所述质量块2的两侧且与所述外框架1相连接。所述约束体21与所述外框架1的内侧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薄膜设置于所述外框架1的两端的开口上以使所述基本隔声单元形成封闭的收容空间,所述约束体21与所述薄膜相抵靠。由于所述薄膜呈透明状,因此在图中不进行标注。从而,由此产生的薄膜可自由振动部分的形状抑制了约束体21的全透射振动模式,但保留了它的低频全反射振动模式,从而实现了对入射声波的轻薄高效隔离。

另外,所述约束体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框架1的相对两侧边相连接固定,从而使得所述约束体21固定于所述外框架1内。并且所述约束体21的整体较薄,而质量块2则相对较厚,从而整个基本隔声单元的重心为所述质量块的中间部分,则震动也主要来自所述约束体21的中间部分。另外,所述外框架1呈矩形状,则所述约束体21呈条状且与外框架1上不相连的两侧边相平行。

从而,可充分的利用现有结构的空间,并且能够更好地提高降噪效果。两层所述薄膜的厚度及材料参数均可不同,从而能够同时实现两种不同的主要工作频段。

所述基本隔声单元内填充有吸声材料。所述吸声材料填充于两层薄膜之间,从而所述约束体21和质量块2容纳于所述吸声材料内部。优选的,所述吸声材料为玻璃纤维棉或开闭孔泡沫等,从而可进一步提升整体结构的吸声耗能性能。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框架1上设置有两层薄膜,两层薄膜可形成两层震动单元,并可实现多种振动模式的叠加组合,对声波进行更加有效的隔离,使得所述基本隔声单元的隔声量整体抬升了约10dB。在用薄膜叠加的基础上,在所述基本隔声单元的内部填充吸声材料,又使得隔声量整体抬升了3~5dB。由于两层薄膜之间互相贴近,利用产生的衰减波相互作用,使得两膜之间产生强烈耦合,将两膜之间的声压急剧升高,声能密度加大,即便是填充薄层的吸声材料,此时其吸声效率也将大幅增加,从而在不增加吸音材料厚度和重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透射声能,收到超长的低频降噪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约束体21内形成有贯穿的通孔22,所述通孔22沿两层薄膜之间分布,以方便散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噪声源3的降噪装置100,该降噪装置100中设置有隔声板4及吸音棉5,从而可将噪声源3发出的噪音多次反射,并且吸音棉5对噪音进行吸收,从而,既可以防止噪音外泄,又可以进行降噪,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噪声源3的噪音。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