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键锤、键单元、键单元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28268发布日期:2019-11-13 02:2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琴键锤、键单元、键单元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键盘乐器的琴键锤、键单元、键单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钢琴等键盘乐器的键盘的各键上安装有金属制的锤(以下也称为“琴键锤”),该锤用于调整演奏时的键接触的重量。具体而言,琴键锤插入并固定于在左右方向上将键贯通的贯通孔。

琴键锤例如以键盘的低音侧的键变重、高音侧的键变轻的方式安装在键上,由此,提高演奏时的触感。

在琴键锤中,广泛使用形成为圆柱状的铅制锤。但是,从健康和对环境的影响的观点出发,正在对由铅以外的金属材料形成琴键锤进行研究。考虑由例如像铁等那样的比铅硬的金属形成琴键锤。

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图1(a)、(b)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即,在琴键锤的轴向两端面的各自的周缘,形成有向琴键锤轴向突出的圆筒状的铆接部。在该琴键锤插入到键的贯通孔的状态下,从键的左右两侧使用棒状的固定件来使轴向两端的圆筒状的铆接部扩张并咬入键的贯通孔内壁,由此,该琴键锤固定在键上。另外,专利文献1的琴键锤为了使圆筒状的铆接部容易扩张,在与键的贯通孔内表面相对的相对面上形成有供铆接部倾倒的切口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3-17774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良好地向键安装琴键锤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方面。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琴键锤,具备形成为柱状的锤主体,在与所述锤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所述锤主体的端面的周缘部分,形成有沿所述端面的周缘延伸的槽,所述槽的内表面中的、朝向所述锤主体的径向内侧的所述槽的外侧内侧面随着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槽的底部朝向开口而向所述锤主体的径向外侧倾斜,所述外侧内侧面相对于所述轴向的倾斜角度为30度以上。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键单元,具备:键,其具有在侧面开口的插入孔;琴键锤,其插入所述插入孔并铆接固定在所述键上;所述琴键锤具有插入于所述插入孔的柱状的锤主体,所述锤主体具有铆接部,所述铆接部在所述锤主体的轴向的端部的周缘部分形成,并咬入所述键的所述插入孔的内表面,所述铆接部在相对于所述键的长度方向±45度以内的区域形成。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键单元,具备:键,其具有在侧面开口的插入孔;柱状的琴键锤,其插入所述插入孔并铆接固定在所述键上;所述琴键锤具有插入于所述插入孔的柱状的锤主体,所述锤主体具有铆接部,所述铆接部在所述锤主体的轴向的端部的周缘部分形成,并咬入所述键的所述插入孔的内表面,所述铆接部在相对于所述键的长度方向±45度以内的区域形成,所述锤主体的直径d为所述键的厚度的60%以上。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琴键锤,在形成为柱状的锤主体的轴向的端部的周缘部分,形成有环状的铆接部,在所述铆接部形成有多个狭缝,所述狭缝将该铆接部分割成三个以上的铆接分割部,所述铆接分割部在所述铆接部的周向上的长度在多个所述铆接分割部之间彼此相等。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琴键锤,在形成为柱状的锤主体的轴向的端部形成有环状的铆接部,在所述铆接部形成有多个狭缝,所述狭缝将该铆接部分割成多个铆接分割部,所述狭缝在所述铆接部的周向上的宽度尺寸为1mm以上且3mm以下。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键单元的制造方法,在琴键锤的与形成为柱状的锤主体的轴向正交的端面的周缘部分形成有沿端面的周缘延伸的槽,通过将所述琴键锤插入到在键的侧面开口的插入孔中,并将铆接用工具的铆接用突起插入到所述锤主体的所述槽中,从而使在所述琴键锤的径向上位于所述槽的外侧的铆接部向所述琴键锤的径向外侧弯曲而咬入所述键的所述插入孔的内表面,由此将所述琴键锤固定在所述键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良好地向键安装琴键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琴键锤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琴键锤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在将图1的琴键锤插入并固定于键的插入孔的作业中琴键锤插入到键的插入孔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将图3的琴键锤铆接并固定在键上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4的琴键锤的铆接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将图1的琴键锤固定在键上的键单元的例子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将图1的琴键锤固定在键上的键单元的例子的图,且是表示使琴键锤的铆接部的多个铆接分割部全部咬入键的插入孔内表面的键单元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琴键锤10具有形成为柱状(在图1、图2中为圆柱状)的锤主体11。琴键锤10的整体例如由铁等金属形成。琴键锤10的形成材料不限于铁,例如也可以采用铜等。

如图4~图6所示,琴键锤10插入并固定于插入孔21而使用,插入孔21形成在键盘乐器的键盘的键20上。琴键锤10通过固定在键20上而与键20一起构成键单元20a。

如图1、图2所示,在锤主体11的轴向两端,形成有与锤主体11的轴向正交的端面12(以下,也称为锤主体端面12)。

在锤主体11的端面12的周缘部分,形成有沿锤主体端面12的周缘延伸的槽13。槽13形成为沿着锤主体端面12的周缘的环状。

槽13的内表面中的、朝向锤主体11的径向内侧的外侧内侧面13a随着在锤主体11的轴向上从槽13的底部朝向开口而向锤主体11的径向外侧倾斜。

就槽13的外侧内侧面13a相对于锤主体11的轴向的倾斜角度θ而言,其相对于锤主体11的轴向为30度以上。槽13的外侧内侧面13a的倾斜角度θ优选为30~60度。

在图1和图2所示的琴键锤10中,在槽13的宽度(槽宽)方向上与外侧内侧面13a相对的内侧内侧面13b,与锤主体11的径向垂直地形成。内侧内侧面13b相对于锤主体11的轴向的倾斜角度为0度。

在图1、图2所示的琴键锤10的锤主体11的径向上位于槽13的外侧的部分14,如图4、图5所示,作为铆接部起作用,该铆接部为用于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的内表面而将琴键锤10固定在键20上。

以下,将在琴键锤10的锤主体11的径向上的、位于槽13的外侧的部分14称为铆接部14。

铆接部14在锤主体11的轴向端部的周缘部分形成为环状。

在铆接部14上形成有将该铆接部14分割成三个以上的铆接分割部14a的多个狭缝14b。在本实施方式中,铆接部14的周向上的各铆接分割部14a的长度彼此相等。铆接部14的周向上的各铆接分割部14a的长度例如不一样,可以有偏差。

图1、图6所示的铆接部14通过在铆接部14的周向(锤主体11的周向)的四个部位形成的狭缝14b,而在周向上被分割成均等的4个铆接分割部14a。

铆接部14的狭缝14b的宽度尺寸(铆接部14的周向上的尺寸)优选为1mm以上、3mm以下。

如图3、图6所示,键20的插入孔21形成为,从键20的侧面向键20沿其左右方向(在图3中为上下方向,在图6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

插入孔21只要在键20的左右方向两侧的侧面的至少一方开口即可。图3所示的键20的插入孔21在键20上沿其左右方向贯通而形成,在键20的左右方向两侧的侧面开口。

如图3所示,琴键锤10使用圆柱状的锤主体11的外径与键20的插入孔21的内径一致的锤,或使用比插入孔21内径稍小的锤。

琴键锤10以锤主体11的轴向与键20的插入孔21的深度方向(插入孔21的轴向)一致的方式插入到插入孔21中。

图6所示的键20的插入孔21形成在键20的长度方向(图6中的左右方向)的多处。

琴键锤10插入到从键20的多个插入孔21中选择的插入孔中,并固定在键20上。

如图3、图4所示,使用铆接用工具30将锤主体11的轴向两侧的铆接部14的铆接分割部14a向锤主体11的径向外侧弯曲而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内表面,从而插入到键20的插入孔21中的琴键锤10被固定在键20上。

铆接用工具30构成为使铆接用突起32在棒状的工具主体31的前端外周部突出。铆接用突起32用于使琴键锤10的铆接分割部14a向锤主体11的径向外侧弯曲。

铆接用工具30通过使铆接用突起32沿着铆接分割部14a的外侧内侧面13a压入琴键锤10的槽13中,而使被铆接用突起32按压的铆接分割部14a向锤主体11的径向外侧弯曲。

可以使用上述铆接用工具30,利用以下的键单元的制造方法来制造键单元20a。

在制造键单元20a时,首先,如图3所示,将琴键锤10插入键20的插入孔21中。接着,如图4、图5所示,将铆接用工具30的铆接用突起32压入琴键锤10的槽13中而将琴键锤10的锤主体11的轴向两侧的铆接部14(具体而言是铆接分割部14a)向锤主体11的径向外侧弯曲而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内表面,由此,将琴键锤10固定在键20上。如上所述,可以制造键单元20a。

就通过铆接用工具30的铆接用突起32使铆接分割部14a向锤主体11的径向外侧的弯曲而言,在铆接分割部14a的铆接部14的整个周向上不一定均等,可能存在偏差。通过铆接用工具30使铆接分割部14a向锤主体11的径向外侧弯曲时的铆接分割部14a的变形未必一定是在铆接分割部14a的铆接部14的整个周向上均等且同时进行。

若铆接部14的狭缝14b的宽度尺寸为1mm以上,则在使用铆接用工具30将铆接分割部14a向锤主体11的径向外侧弯曲时,能够可靠地避免相邻的铆接分割部14a隔着狭缝14b彼此的抵接、以及由此引起的弯曲对象外的铆接分割部14a的弯曲(连带弯曲)。

另外,从抑制切削加工的加工量、容易形成的观点出发,铆接部14的狭缝14b优选宽度尺寸为3mm以下。

图6所示的键单元20a的琴键锤10,仅使在相对于键20的长度方向±45度以内的区域形成的铆接分割部14a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内表面而固定在键20上。对于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的内表面的铆接分割部14a,铆接部14的周向的整体位于相对于键20的长度方向±45度以内的区域内。

以下,也将铆接部14的周向上的整体位于相对于键20的长度方向±45度以内的区域内的铆接分割部14a称为键长度方向的铆接分割部。

在琴键锤10中,键长度方向的铆接分割部隔着锤主体11的中心轴线位于两侧。

具体而言,就图6所示的键单元20a的琴键锤10而言,在四个铆接分割部14a中,仅将隔着锤主体11的中心轴线位于两侧的两个配置在相对于键20的长度方向±45度以内的区域内,将其他两个配置在相对于键20的长度方向±45度以内的区域外。就图6所示的键单元20a的琴键锤10而言,仅使在相对于键20的长度方向为±45度以内的区域内配置的两个铆接分割部14a(键长度方向的铆接分割部)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内表面而使琴键锤10固定在键20上。

如图6所示,仅使在相对于键20的长度方向±45度以内的区域内配置的两个铆接分割部14a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内表面而将琴键锤10固定(铆接固定)在键20上的结构的优点在于,避免了由铆接固定引起的键20的微小变形对键20的上表面22(以下,也称为键上表面22)产生影响。

以往,为了避免因琴键锤的铆接固定而引起的键的微小变形对键上表面造成影响,琴键锤一般使用直径不足键的厚度的60%的锤。

与此相对,在仅使隔着锤主体11的中心轴线位于两侧的键长度方向的铆接分割部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内表面而将琴键锤10固定在键20上的结构中,即使使用具有直径比以往大的锤主体的琴键锤10,也能够避免琴键锤10的铆接固定对键上表面22造成影响。

因此,如图6所示,在仅使隔着锤主体11的中心轴线位于两侧的键长度方向的铆接分割部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内表面而将琴键锤10固定在键20上的键单元20a中,能够使用锤主体11的直径d(锤主体外径)为键20的厚度(图6上下方向尺寸)的60%以上的琴键锤1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琴键锤10,在锤主体11的端面12的周缘部分形成的槽13的外侧内侧面13a,在锤主体11轴向上随着从槽13的底部朝向开口而向锤主体11的径向外侧倾斜,外侧内侧面13a相对于锤主体11轴向倾斜角度为30度以上。因此,仅通过使向锤主体11的轴向的按压力作用在外侧内侧面13a上而使位于锤主体11的槽13外侧的部分(铆接部14)向锤主体11径向外侧弯曲并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内表面,能够固定(铆接固定)在键20上。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琴键锤10与专利文献1的图1(a)、(b)的琴键锤相比,例如,能够将由金属构件通过切削加工形成时的切削量抑制得较少。因此,在本实施例的琴键锤10中,能够削减通过切削加工形成时的材料的废弃量,缩短形成时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键单元20a,仅使琴键锤10的铆接部14中的、在相对于键20的长度方向±45度以内的区域内形成的部分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内表面。因此,能够容易地避免对键上表面22产生铆接固定的影响。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键单元20a,采用如下琴键锤10,即,仅使琴键锤10的铆接部14中的、在相对于键20的长度方向±45度以内的区域内形成的部分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内表面,且锤主体11的直径为键20的厚度的60%以上。因此,能够扩大基于琴键锤10的键接触的重量调整的调整幅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琴键锤10,在锤主体11的轴向端部的环状的铆接部14上,形成有将该铆接部14分割成三个以上铆接分割部14a的多个狭缝14b,铆接分割部14a在铆接部14的周向上的长度,在多个铆接分割部14a之间彼此相等。因此,与没有狭缝、未被分割的环状的铆接部相比,用于使铆接部向锤主体11径向外侧弯曲而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内表面的力较小即可,能够轻松地进行使铆接部向锤主体11的径向外侧弯曲而将锤主体11铆接固定在键20上的作业。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琴键锤10,在环状的铆接部14的周向上的狭缝14b的宽度尺寸为1mm以上、3mm以下。由此,在将铆接分割部14a向锤主体11径向外侧弯曲时,能够可靠地避免弯曲对象外的铆接分割部14a的弯曲(连带弯曲)。另外,根据该琴键锤10,将用于形成狭缝14b的切削加工抑制得较少。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键单元的制造方法,仅通过将琴键锤10插入键20的插入孔21中,将铆接用工具30的铆接用突起32压入到锤主体11的槽13中,就能够使琴键锤10的锤主体11的铆接部14向锤主体11的径向外侧弯曲而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内表面。因此,能够简单且高效地进行琴键锤10向键20的固定。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如图7所示,插入到键20的插入孔21中的琴键锤10,也可以使锤主体11轴向两端部的铆接部14的多个铆接分割部14a全部向锤主体11径向外侧弯曲而咬入键20的插入孔21内表面,固定在键20上。

在图7中,将键单元的符号设为20b。

在本发明的琴键锤及键单元中,也可以不形成槽,铆接部也可以从锤主体的端面突出地形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琴键锤和键单元中,在从轴向观察时铆接分割部(铆接部)不限于圆弧状,也可以形成为例如圆形状、三角形状、扇形等任意的形状。

附图标记说明

10琴键锤、11锤主体、12端面、13槽、13a外侧内侧面、14铆接部、14a铆接分割部、14b狭缝、20a、20b键单元、20键、21插入孔、22键上表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