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槌单元及键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8847发布日期:2018-10-09 21:5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在钢琴等键盘乐器中使用的琴槌(hammer)单元及具备它的键盘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键盘装置中,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已知有以下的构造:在键盘底盘(chassis)上通过键支承轴以可在上下方向上旋转的方式支承着键,在该键盘底盘的下表面处以可在上下方向上旋转的方式设有琴槌部件,该琴槌部件对应于键的按键操作而旋转,对键赋予动作载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34853号公报

这样的键盘装置的琴槌部件具备琴槌臂、设在该琴槌臂的一端部上的重物部、设在琴槌臂的中间部的旋转中心部、和设在琴槌臂的另一端部上并与键连动的连动部。在此情况下,旋转中心部是轴承部,被可旋转地安装于键盘底盘的下表面处设置的琴槌支承部的支承轴。

在这样的键盘装置中,由于采用在键盘底盘的支承部处设置的支承轴上安装着作为琴槌臂的旋转中心部的轴承部的状态下、琴槌臂以支承轴为中心旋转的构造,所以在将琴槌部件向键盘底盘组装时,必须将琴槌部件一个个地安装到键盘底盘的支承轴,所以有组装作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实现组装作业性的提高的琴槌单元及具备它的键盘装置。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琴槌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琴槌臂,对应于多个键各自的按键操作而分别动作;以及琴槌连结部,具有与上述多个键的排列对应的长度,通过与上述多个琴槌臂分别连结,将上述多个琴槌臂以排列好的状态支承,并且,在上述排列的方向上的没有连结上述琴槌臂的位置,设有向键盘底盘安装的安装部。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上所述的琴槌单元;上述多个键;以及上述键盘底盘。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上所述的键盘装置;以及发音部,对应于按键操作而发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键盘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键盘装置中将键按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键盘装置的琴槌部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4a是表示将图3所示的琴槌部件在其排列方向上连结的琴槌单元的平面图。

图4b是表示将图3所示的琴槌部件在其排列方向上连结的琴槌单元的正视图。

图4c是表示将图3所示的琴槌部件在其排列方向上连结的琴槌单元的后视图。

图5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键盘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键盘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图6所示的键盘装置中将键按键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对应用了本发明的键盘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键盘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具备合成树脂制的键盘底盘1、排列在该键盘底盘1上并可在上下方向上分别旋转地安装的多个键2、随着这些多个键2的按键操作而旋转并对各键2分别赋予动作载荷的多个琴槌部件3、和对应于多个键2的按键动作而分别输出接通(on)信号的开关部4。

键盘底盘1配置在乐器壳体(未图示)内。在该键盘底盘1的前端部(在图1中是右端部),如图1及图2所示,从底部向上方突出设置有前腿部5。在该前腿部5的上部,与各键2分别对应地设置有用来防止键2的横摆的键导引部6。

此外,在该键盘底盘1的前后方向(在图1中是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间部,如图1及图2所示,在比前腿部5稍高的位置设有琴槌载置部7。在该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设有安装琴槌部件3的后述的琴槌连结部26的琴槌安装部8。

此外,在该键盘底盘1中的琴槌载置部7的后端部,如图1及图2所示,以低一级的高度设有基板载置部9。在该基板载置部9的上方,以跨琴槌载置部7和基板支承部10双方的状态配置有开关部4。在此情况下,基板支承部10在基板载置部9的后部侧(在图1中是左侧)立起而设置。

进而,在该键盘底盘1的后部、即基板载置部9的后部侧,如图1及图2所示,以与键导引部6的上部大致相同的高度设有键载置部11。在该键载置部1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设置有键支承部12。在该键支承部12,设有将键2的后端部可在上下方向上旋转地支承的键支承轴12a。

此外,在该键盘底盘1中的键载置部11的后端部,如图1及图2所示,对键盘底盘1的后端部进行支承的后腿部13从键盘底盘1的上部朝向底部垂下。在该后腿部13的下端部,设有用来限制琴槌部件3的下限位置的毡(felt)等下限止动部14。此外,在位于后腿部13的上部的、键载置部11的下表面,设有用来限制琴槌部件3的上限位置的毡等上限止动部15。

另一方面,键2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白键2a和黑键2b,在键盘底盘1上并列排列有88个。其中,在该第1实施方式中,对1个白键2a进行说明。作为该白键2a的键2以其后端部(在图1中是左端部)可在上下方向上旋转的方式被设在键盘底盘1的键载置部11上的键支承部12的键支承轴12a支承。

在该键2的前后方向(在图1中是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间部,如图1及图2所示,向下侧突出设置有用来将安装在键盘底盘1的基板载置部9上的开关部4推压的开关推压部16。在此情况下,开关部4具备沿着键2的排列方向配置的开关基板17和配置在该开关基板17上的橡胶开关18。

开关基板17如图1及图2所示,其前端部(在图2中是右端部)配置在琴槌载置部7上,另一端部(在图1中是左端部)配置在设于基板载置部9上的基板支承部10上。由此,开关基板17以位于基板载置部9的上方的状态被沿着键2的排列方向配置。橡胶开关18,与多个键2的各开关推压部16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圆顶状的隆起部18a。

此外,该开关部4如图1及图2所示,当橡胶开关18的隆起部18a被开关推压部16推压时,隆起部18a弹性变形,设在其内部的多个可动触点与设于开关基板17的多个固定触点(均未图示)接触而输出接通信号。

进而,在位于键2的开关推压部16的前侧(在图1中是右侧)的键2的部位,如图1及图2所示,朝向键2的下侧突出而设置有琴槌推压部20。在该琴槌推压部20的下部,设有将琴槌部件3的后述的键抵接滑动部25可滑动地保持的琴槌保持部21。

另一方面,琴槌部件3如图1~图3所示,具备与键2的下侧对应而配置的琴槌臂22、设置在该琴槌臂22的后部(在图3中是左侧部)的重物部23、设置在琴槌臂22的前部侧(在图3中是右侧部)且作为琴槌臂22的旋转中心的弹性支承部24、设在琴槌臂22的位于前侧的前端部(在图3中是右端部)处的键抵接滑动部25、和沿着琴槌臂22的排列方向配置且连结弹性支承部24的琴槌连结部26。

在此情况下,琴槌部件3与多个键2分别对应而并列排列有88个。此外,琴槌臂22如图3所示,具备设在前端部(在图3中是右端部)的直立部22a、设在该直立部22a的下部并朝向后部侧(在图3中是左侧)延伸的水平部22b、在该水平部22b的后端部以后部下降的方式设置的倾斜部22c、和在该倾斜部22c的下部朝向后方延伸的重物安装部22d。

此外,该琴槌臂22如图3及图4所示,除了重物部23的部位以外,整体被形成为截面t字形状。即,该琴槌臂22,除了重物部23的部位以外,具备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纵板部22e、和在该纵板部22e的上边部侧遍及其全长而设置的横板部22f。由此,琴槌臂22整体的刚性得以确保。

重物部23如图3所示,通过嵌件成型而与琴槌臂22一体地设有金属制的重物23a。弹性支承部24如图3及图4所示,是可弹性变形的板状的弹簧部,在琴槌臂22的水平部22b上立起设置。

该弹性支承部24如图1~图3所示,当键抵接滑动部25被推下时,或者当琴槌臂22在重物部23的重量下旋转位移时,以向琴槌臂22的前后方向挠曲的方式弹性变形,由此,在使琴槌臂22旋转那样的位移动作、也就是使琴槌臂22在上下方向上旋转位移的状态下,支承琴槌臂22。

即,关于该弹性支承部24,如图3及图4所示,琴槌臂22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是与位于琴槌臂22的上边部侧的横板部22f的横宽、即琴槌臂22的排列方向上的横板部22f的长度相同的长度,厚度比横板部22f的厚度薄,并且,其高度以比琴槌臂22的直立部22a的高度低的高度设置。

由此,如图1及图2所示,弹性支承部24成为以下那样的形成板簧状的铰链(hinge)的构造,即:当键抵接滑动部25被推下时,或者当琴槌臂22在重物部23的重量下旋转位移时,弹性支承部24向琴槌臂22的前后方向挠曲变形,从而弹性支承部24的中央部附近成为旋转中心。

键抵接滑动部25如图1~图4所示,从琴槌臂22的直立部22a的上部朝向琴槌臂22的前侧(在图3中是右侧)突出而设置。由此,键抵接滑动部25以与键2的琴槌推压部20处设置的琴槌保持部21的下表面抵接的状态被可滑动地保持,对应于键2的按键操作而向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移动。

在此情况下,关于键2的琴槌保持部21,如图1及图2所示,沿着键2的排列方向而突出设置在键2的琴槌推压部20的下部,以在其下表面处键抵接滑动部25从下侧抵接的状态,对应于弹性支承部24的弹性变形而向键2的前后方向滑动。此外,键抵接滑动部25的上端部被设计为圆弧状,以该圆弧状的上端部从下侧与键2的琴槌保持部21抵接的状态,键抵接滑动部25向键2的前后方向滑动。

另一方面,琴槌连结部26如图3及图4所示,沿着多个琴槌部件3的排列方向呈较长的带板状,在其下表面一体地设有多个弹性支承部24的各上端部。即,该琴槌连结部26,以多个琴槌部件3沿着键2的排列方向并列排列的状态连结有多个弹性支承部24,从而将多个琴槌臂22连结而单元化。由此,构成琴槌单元hu。

关于该琴槌单元hu,如图4a~图4c所示,在多个琴槌部件3被并列排列、多个琴槌臂22被琴槌连结部26连结的状态下,将琴槌连结部26安装到在键盘底盘1的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处设置的多个琴槌安装部8,由此,琴槌单元hu被组装到键盘底盘1。

在此情况下,关于琴槌单元hu,如图1~图4所示,在多个琴槌部件3、例如与1个八度的量的键2对应的多个琴槌部件3被并列排列的状态下,设于多个琴槌臂22的各弹性支承部24被一体地设置于琴槌连结部26。由此,在并列排列着相当于1个八度的量的琴槌臂22的状态下,琴槌单元hu被琴槌连结部26连结。

此外,关于该琴槌单元hu,如图4a所示,通过将琴槌连结部26的规定部位用小螺钉27安装到键盘底盘1的多个琴槌安装部8,从而该琴槌单元hu被组装到键盘底盘1。在此情况下,在琴槌连结部26处,在多个部位设置有小螺钉27所插入的安装孔26a。即,该安装孔26a设在比琴槌臂22的排列数少的多个部位,例如设在每隔2个琴槌臂22并且位于琴槌臂22之间的部位。

随之,在键盘底盘1的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与设于琴槌连结部26的多个安装孔26a对应而设有图1及图2所示的多个琴槌安装部8。由此,对于琴槌单元hu而言,通过在琴槌连结部26被配置在琴槌载置部7的多个琴槌安装部8的下表面处的状态下、使多个小螺钉27插入到各安装孔26a中并螺合于琴槌安装部8的螺孔,从而一次安装例如相当于1个八度的量的多个琴槌部件3。

这样的琴槌单元hu如图3及图4所示,除了琴槌部件3的重物部23的重物23a以外,多个琴槌臂22、多个重物部23、多个弹性支承部24、多个键抵接滑动部25及琴槌连结部26全部通过聚甲醛(pom)、聚丙烯(pp)、abs树脂等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而被单元化。

关于该琴槌单元hu中的多个琴槌部件3,如图1及图2所示,通过在使多个琴槌臂22的各键抵接滑动部25插入到在键盘底盘1的琴槌载置部7的前方下降部19处设置的开口部19a中的状态下、将琴槌连结部26安装到在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设置的多个琴槌安装部8,从而多个琴槌部件3在多个琴槌臂22分别以多个弹性支承部24为中心而能够向上下方向旋转位移的状态下被支承。

此外,关于该琴槌单元hu中的多个琴槌部件3,如图1及图2所示,当琴槌连结部26被安装到在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设置的多个琴槌安装部8时,以在多个琴槌臂22的各前端部(在图1中是右端部)设置的多个键抵接滑动部25的各圆弧状的上端部从下侧与在多个键2的各琴槌推压部20处设置的多个琴槌保持部21分别抵接的状态,可滑动地配置多个琴槌部件3。

由此,琴槌单元hu中的多个琴槌部件3如图1所示,在通常的状态下,多个琴槌臂22在多个重物部23的各重量下以多个弹性支承部24为中心分别逆时针地旋转位移,多个琴槌臂22的各重物部23侧的后端部(在图1中是左端部)抵接于下限止动部14而被限制位置,并且,多个琴槌臂22的各键抵接滑动部25将多个键2的各琴槌推压部20分别推起,将多个键2限制在上限位置。

此外,该琴槌单元hu中的多个琴槌部件3如图2所示,当多个键2分别被从上方按键,则当由多个键2的各琴槌推压部20抵抗多个琴槌臂22的各重物部23的重量而将多个琴槌臂22的各键抵接滑动部25分别推下时,多个弹性支承部24分别以挠曲的方式弹性变形,由此,多个琴槌臂22以多个弹性支承部24为中心分别顺时针地旋转位移。

进而,该琴槌单元hu中的多个琴槌部件3如图2所示,当抵抗多个琴槌臂22的各重物部23的重量而多个琴槌臂22以多个弹性支承部24为中心分别顺时针地进行了旋转位移时,多个琴槌臂22的各重物部23侧的后端部抵接于在键盘底盘1的键载置部11的下表面处设置的上限止动部15,多个琴槌臂22各自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位移停止。

接着,对这样的键盘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在键2没有被按键操作的初始状态时,如图1所示,琴槌部件3在重物部23的重量下,琴槌臂22的弹性支承部24弹性变形,琴槌臂22以该弹性支承部24为中心逆时针地旋转位移,该琴槌部件3的重物部23侧的后端部抵接于在键盘底盘1的后腿部13的下端部设置的下限止动部15。

此时,如图1所示,键2的琴槌推压部20的琴槌保持部21被位于琴槌臂22的前端部(在图1中是右端部)的键抵接滑动部25推起。因此,键2以设在键盘底盘1的键载置部11上的键支承部12的键支承轴12a为中心逆时针地旋转,被限制在上限位置。

在该状态下,键2的开关推压部16从开关部4的隆起部18a向上方离开。因此,开关部4成为其隆起部18a膨胀的自由状态,多个可动触点从多个固定触点(均未图示)离开。由此,开关部4成为断开(off)状态。

在该状态下,当将键2按键操作,则如图2所示,键2以键支承部12的键支承轴12a为中心顺时针地旋转,琴槌推压部20的琴槌保持部21将琴槌部件3的键抵接滑动部25推下。于是,琴槌臂22的弹性支承部24以挠曲的方式弹性变形,以该弹性变形的弹性支承部24为中心,琴槌部件3抵抗重物部23的重量而在图2中顺时针地旋转位移。通过该琴槌部件3的琴槌臂22的旋转位移,对键2赋予动作载荷。

此时,键2的开关推压部16将开关部4的橡胶开关18的隆起部18a推压。于是,橡胶开关18的隆起部18a弹性变形,多个可动触点具有时间间隔地与多个固定触点(均未图示)依次接触。由此,开关部4输出开关信号。

并且,当键2进一步旋转而琴槌部件3进一步旋转位移,则琴槌部件3的后端部(在图2中是左端部)抵接于在键盘底盘1的键载置部13的下表面设置的上限止动部15,琴槌臂22被限制在上限位置,琴槌部件3的旋转位移停止。通过这样使琴槌部件3旋转位移,能得到与声学钢琴的键触感近似的键触感。

然后,当手指从键2离开而键2开始放键动作,则如图2所示,琴槌部件3的琴槌臂22通过重物部23的重量、琴槌部件3的弹性支承部24的弹性复原力、以及开关部4的橡胶开关18的隆起部18a的弹性复原力,以琴槌臂22的弹性支承部24为中心开始逆时针的旋转位移。

此时,在琴槌臂22的重物部23的重量下,琴槌臂22的弹性支承部24弹性变形,从而琴槌臂22以该弹性支承部24为中心逆时针地进一步旋转位移。于是,琴槌推压部20的琴槌保持部21被位于琴槌臂22的前端部(在图2中是右端部)的键抵接滑动部25推起。

由此,如图1所示,键2以键支承部12的键支承轴12a为中心逆时针地旋转,被限制在上限位置。此外,此时,琴槌臂22的重物部23侧的后端部抵接于在键盘底盘1的后腿部13的下端部设置的下限止动部15。由此,键2回到初始位置,键2的开关推压部16向开关部4的上方离开,开关部4成为断开状态。

这样,根据该键盘装置的琴槌单元hu,通过包含具有与多个键2各自的按键操作对应而分别动作的多个琴槌臂22、和分别设于这些多个琴槌臂22并且被与琴槌连结部26连结的多个弹性支承部24的多个琴槌部件3,能够实现多个琴槌部件3的单元化,实现琴槌部件3的组装作业性的提高。

在此情况下,在该琴槌单元hu中,多个弹性支承部24可弹性变形地设于多个琴槌臂22的每一个,通过使多个琴槌臂22分别位移动作,能够与多个键2各自的按键操作对应而使多个琴槌臂22分别旋转位移。

即,弹性支承部24支承着琴槌臂22,以使得通过以在琴槌臂22的前后方向上挠曲的方式弹性变形而使琴槌臂22做出旋转那样的位移动作、也就是使琴槌臂22在上下方向上旋转位移,因此能够对应于键2的按键操作而使琴槌臂22以在上下方向上旋转的方式良好地旋转位移。

此外,在该琴槌单元hu中,琴槌连结部26被沿着多个琴槌臂22的排列方向配置,在使多个琴槌臂22排列的状态下进行连结,从而能够将多个琴槌臂22在使其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下用琴槌连结部26连结,所以能够使多个琴槌部件3单元化,由此能够将多个琴槌部件3一次组装到键盘底盘1。

即,该琴槌单元hu,由于能够在使例如1个八度的量的琴槌臂22排列的状态下通过琴槌连结部26进行连结,所以能够将1个八度的量的琴槌部件3单元化而一次组装,由此能够使组装作业性大幅提高,并且能够实现生产性的提高。

此外,该琴槌单元hu,除了琴槌部件3的重物部23的重物23a以外,多个琴槌臂22、多个重物部23、多个弹性支承部24、多个键抵接滑动部25、以及琴槌连结部26被用聚甲醛(pom)、聚丙烯(pp)、abs树脂等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从而能够实现零件件数的大幅削减,并且不需要分别地制作琴槌部件3,所以能够使生产性大幅提高。

此外,该琴槌单元hu的琴槌连结部26,通过使用作为安装部件的多个小螺钉27将比多个琴槌臂22的排列数少的多个规定部位安装到键盘底盘1,能够使多个小螺钉27对琴槌连结部26的安装部位比多个琴槌臂22的排列数少,所以能够使琴槌连结部26相对于键盘底盘1的安装作业简化,由此能够效率良好地将琴槌连结部26安装到键盘底盘1。

在此情况下,由于能够将小螺钉27所插入的安装孔26a例如每隔所排列的多个琴槌臂22的两个而设置到琴槌连结部26,所以能够使琴槌连结部26对于键盘底盘1的安装作业更加简化,由此能够效率良好地将琴槌连结部26安装到键盘底盘1。

进而,在该琴槌单元hu中,多个琴槌部件3的各弹性支承部24的每一个朝向上方突出地设置于多个琴槌臂22的每一个,从而能够使多个弹性支承部24的各上端部连结到琴槌连结部26。此外,琴槌连结部26由于被配置在多个琴槌臂22的上方,从而能够将琴槌连结部26容易且可靠地安装到在键盘底盘1的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设置的多个琴槌安装部8。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5,对应用了本发明的键盘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图1~图4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进行说明。

该键盘装置如图5所示,将琴槌单元hu的琴槌连结部26向键盘底盘1安装的安装部件30是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构造,其以外是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构造。

即,该安装部件30如图5所示,具备在键盘底盘1的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设置的卡合钩31、和设于琴槌连结部26并将卡合钩31卡止的卡止部32。卡止部32在位于琴槌臂22的前后方向的琴槌连结部26的两侧部具备在上下方向上贯通而设置的一对卡止孔32a。

卡合钩31如图5所示,具备:被安装到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的固定部31a、在位于琴槌臂22的前后方向的固定部31a的两侧以相互对置的状态垂下的一对钩片31b、和在位于这一对钩片31b之间的固定部31a的中心部垂下的压片31c。

关于该卡合钩31,当如图5所示那样从琴槌连结部26的上方将一对钩片31b插入到琴槌连结部26所设置的卡止部32的一对卡止孔32a中、压片31c抵接于琴槌连结部26的上表面时,通过使一对钩片31b的各抵接部31d紧贴于琴槌连结部26的下表面,由一对钩片31b的各抵接部31d和压片31c将琴槌连结部26在其厚度方向(在图5中是上下方向)上夹紧而保持。

在此情况下,在位于琴槌臂22的前后方向的琴槌连结部26的两侧部,如图5所示,沿着琴槌臂22的排列方向设有一对加强肋板33。这一对加强肋板33提高琴槌连结部26的强度,防止琴槌臂22的排列方向上的琴槌连结部26的挠曲及扭转。

在此情况下,琴槌单元hu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多个琴槌部件3、例如与1个八度的量的键2对应的多个琴槌部件3被并列排列的状态下,设于各琴槌臂22的各弹性支承部24被一体地设置于琴槌连结部26。由此,琴槌单元hu中,多个琴槌部件3以沿着键2的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被一体地连结。

此外,安装部件30的卡止部32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比琴槌臂22的排列数少的多个部位、例如在每隔2个琴槌臂22并且位于琴槌臂22之间的部位,设置于琴槌连结部26。随之,安装部件30的卡合钩31对应于多个卡止部32而设置在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

根据这样的键盘装置的琴槌单元hu,除了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以外,将琴槌连结部26向键盘底盘1安装的安装部件30具备设于键盘底盘1的多个卡合钩31、和设于琴槌连结部26并将多个卡合钩31卡止的多个卡止部32,从而能够简单且容易地将琴槌连结部26安装到琴槌载置部7。

即,在该键盘装置的琴槌单元hu中,当将琴槌连结部26向键盘底盘1组装时,在使将多个琴槌部件3以并列排列的状态连结的琴槌连结部26配置在键盘底盘1的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的状态下,将设于琴槌载置部7的多个卡合钩31对应于设于琴槌连结部26的多个卡止部32而插入,能够简单且容易地将琴槌连结部26安装到琴槌载置部7。

在此情况下,卡合钩31具备被安装到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的固定部31a、在位于琴槌臂22的前后方向的固定部31a的两侧以相互对置的状态垂下的一对钩片31b、和在位于这一对钩片31b之间的固定部31a的中心部垂下的压片31c,卡止部32在位于琴槌臂22的前后方向的琴槌连结部26的两侧部具备在上下方向上贯通而设置的一对卡止孔32a,由此,仅通过将卡合钩31插入到卡止部32中,就能够简单地将琴槌连结部26安装到琴槌载置部7。

即,根据该安装部件30,当从琴槌连结部26的上方使卡合钩31的一对钩片31b插入到设于琴槌连结部26的卡止部32的一对卡止孔32a中、使压片31c抵接于琴槌连结部26的上表面时,能够将一对钩片31b的各抵接部31d紧贴于琴槌连结部26的下表面,由此能够用一对钩片31b的各抵接部31d和压片31c将琴槌连结部26在其厚度方向上夹紧而可靠地保持。

此外,在该琴槌单元hu中,在位于琴槌臂22的前后方向的琴槌连结部26的两侧部,沿着琴槌臂22的排列方向设有一对加强肋板33,从而能够由这一对加强肋板33提高琴槌连结部26的强度,由此,能够可靠且良好地防止琴槌部件3的排列方向上的琴槌连结部26的挠曲或扭转。

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键盘底盘1的琴槌载置部7设置卡合钩31、在琴槌连结部26设置卡止部32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键盘底盘1的琴槌载置部7设置卡止部32、在琴槌连结部26设置卡合钩31的构造。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及图7,对应用了本发明的键盘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情况下,也对与图1~图4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进行说明。

该键盘装置如图6及图7所示,琴槌单元hu的琴槌部件40是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构造,其以外为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构造。

该琴槌部件40如图6及图7所示,琴槌臂41的截面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的琴槌臂22不同。即,该琴槌臂41,除了重物部23的部位以外,具备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纵板部41a、和在该纵板部41a的下边部侧遍及其全长而设置的横板部41b。由此,琴槌臂41的截面形状呈倒t字形状,确保了整体的刚性。

此外,该琴槌部件40如图6及图7所示,弹性支承部42在位于琴槌臂41的前部侧(在图6中是右侧)的横板部41b的下表面处朝向其下侧突出而设置。该弹性支承部42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是能够弹性变形的板状的弹簧部。

该弹性支承部42如图6及图7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当键抵接滑动部25被推下时,或者当琴槌臂41在重物部23的重量下旋转位移时,弹性支承部42在琴槌臂41的前后方向上挠曲而弹性变形,从而以使琴槌臂41进行旋转那样的位移动作、也就是使琴槌臂41向上下方向旋转位移的状态,对琴槌臂41进行支承。

即,关于该弹性支承部42,如图6及图7所示,琴槌臂41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是与位于琴槌臂41的下边部侧的横板部41b的横宽、即琴槌臂41的排列方向上的横板部41b的长度相同的长度,厚度比横板部41b的厚度薄,并且其高度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部24大致相同的高度设置。

由此,弹性支承部42如图6及图7所示,当键抵接滑动部25被推下时,或者当琴槌臂41在重物部23的重量下旋转位移时,通过在琴槌臂41的前后方向上挠曲变形,从而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成为形成弹性支承部42的中央部附近为旋转中心的板簧状的铰链的构造。

此外,该琴槌部件40如图6及图7所示,具备将多个琴槌臂41沿着其排列方向连结的琴槌连结部43。该琴槌连结部43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呈沿着多个琴槌臂41的排列方向较长的带板状,在其上表面一体地设有多个弹性支承部42的各下端部。

即,该琴槌连结部43如图6及图7所示,通过在多个琴槌部件40被沿着键2的排列方向并列地排列的状态下连结多个弹性支承部42,将多个琴槌臂41连结而单元化。由此,构成琴槌单元hu。

该琴槌单元hu如图6及图7所示,琴槌连结部43被安装到在键盘底盘1的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设置的多个琴槌安装部44的下端部。在此情况下,琴槌安装部44以从键盘底盘1的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穿过琴槌臂41之间向琴槌臂41的下侧突出的状态设置。由此,琴槌连结部43被配置到多个琴槌臂41的下侧。

此外,该琴槌单元hu如图6及图7所示,在多个琴槌部件40、例如与1个八度的量的键2对应的多个琴槌部件40被并列地排列的状态下,多个琴槌臂41分别所设置的多个弹性支承部42分别被一体地设置于琴槌连结部43。由此,琴槌单元hu通过将相当于1个八度的量的琴槌部件40在并列排列的状态下用琴槌连结部43连结而被单元化。

进而,该琴槌单元hu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琴槌连结部43的规定部位被用小螺钉27安装在键盘底盘1的琴槌安装部44的下端部。在此情况下,在琴槌连结部43,在多个部位设有小螺钉27插入的安装孔(未图示)。即,该安装孔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被设置在比琴槌臂41的排列数少的多个部位,例如每隔2个琴槌臂41并且位于琴槌臂41之间的部位。

随之,在键盘底盘1的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对应于设于琴槌连结部43的多个安装孔(未图示)而设置有多个琴槌安装部44。由此,琴槌单元hu通过在配置在琴槌载置部7的多个琴槌安装部44的下表面的状态下、使多个小螺钉27插入到琴槌连结部43的各安装孔中并螺合于琴槌安装部44的螺孔,将例如相当于1个八度的量的多个琴槌部件40一次安装。

这样的琴槌单元hu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除了琴槌部件40的重物部23的重物23a以外,将多个琴槌臂41、多个重物部23、多个弹性支承部42、多个键抵接滑动部25、以及琴槌连结部43全部用聚甲醛(pom)、聚丙烯(pp)、abs树脂等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而单元化。

该琴槌单元hu中的多个琴槌部件3,如图6及图7所示,当琴槌连结部43被安装到设在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的多个琴槌安装部44时,以设在位于多个琴槌臂41的前侧的各前端部(在图6中是右端部)上的多个键抵接滑动部25的各圆弧状的上端部从下侧抵接于多个键2的各琴槌推压部20处设置的各个琴槌保持部21的状态,被可滑动地配置。

由此,琴槌单元hu中的多个琴槌部件40如图6所示,在通常的状态下,多个琴槌臂41在多个重物部23的各重量下以多个弹性支承部42为中心分别逆时针地旋转位移,多个琴槌臂41的各重物部23侧的后端部(在图6中是左端部)抵接于下限止动部14而被限制位置,并且,多个琴槌臂41的各键抵接滑动部25将多个键2的各琴槌推压部20分别推起而将多个键2限制在上限位置。

此外,该琴槌单元hu中的多个琴槌部件40如图7所示,当多个键2分别被从上方按键,则当由多个键2的各琴槌推压部20抵抗多个琴槌臂41的各重物部23的重量而将多个琴槌臂41的各键抵接滑动部25推下时,多个弹性支承部42分别以挠曲的方式弹性变形,从而多个琴槌臂41以多个弹性支承部42为中心分别顺时针地旋转位移。

进而,该琴槌单元hu中的多个琴槌部件40如图7所示,当多个琴槌臂41抵抗多个琴槌臂41的各重物部23的重量而以多个弹性支承部42为中心分别顺时针地旋转位移时,多个琴槌臂41的各重物部23侧的后端部抵接于在键盘底盘1的键载置部11的下表面设置的上限止动部15,多个琴槌臂41各自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位移停止。

根据这样的键盘装置的琴槌单元hu,除了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以外,通过将多个弹性支承部42朝向下方突出而设置于多个琴槌臂41,能够使多个弹性支承部42的各下端部连结到琴槌连结部43,此外,通过将琴槌连结部43配置到多个琴槌臂41的下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将琴槌连结部43安装到在键盘底盘1的琴槌载置部7的下表面设置的多个琴槌安装部44。

另外,在上述的第1、第3实施方式的琴槌单元hu中,叙述了琴槌连结部26、43沿着琴槌臂22、41的排列方向形成为较长的带板状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琴槌连结部26、43的位于前后方向的两侧部、沿着琴槌臂22、41的排列方向设有与第2实施方式的加强肋板33同样的加强肋板的构造。

此外,在上述的第1~第3实施方式的琴槌单元hu中,叙述了用琴槌连结部26、43将1个八度的量的琴槌臂22、41连结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2个八度音的量的琴槌臂22、41连结的构造,也可以是将10个左右的琴槌臂22、41连结的构造。

进而,在上述的第1~第3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将琴槌连结部26、43的多个规定部位向键盘底盘1的琴槌载置部7安装时、将每隔2个琴槌臂22、41的部位进行安装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每隔1个琴槌臂22、41的位置上的琴槌连结部26、43的部位、或每隔3个的位置上的琴槌连结部26、43的部位、或者位于琴槌连结部26、43的两端部和其中间部的琴槌连结部26、43的3个部位进行安装。

另外,在上述的第1~第3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重物部23的重物23a通过嵌件成型而与琴槌臂22、41一体地成型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敛缝加工或粘接等将重物23a一体地设置到琴槌臂22、41。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如果将琴槌臂22、41用比重高的合成树脂将壁厚形成得较厚,则不必一定设置重物23a。

此外,为了产生上述那样的各种效果而需要的装置并不限于上述那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

(结构例1)

构成为一种琴槌单元,具有:多个琴槌臂,与多个键各自的按键操作对应地分别动作;琴槌连结部,具有与上述多个键的排列对应的长度,通过与上述多个琴槌臂分别连结,将上述多个琴槌臂在排列好的状态下支承,并且,在上述排列的方向上的没有连结上述琴槌臂的位置,设有向键盘底盘安装的安装部。

(结构例2)

在上述结构例1中,还构成为,上述琴槌连结部的上述安装部被设置在上述排列的方向上的分别连结着邻接的2个上述琴槌臂的2个位置之间。

(结构例3)

在上述结构例1中,还构成为,上述琴槌臂设有对应于按键操作而与键抵接的抵接部、对应于上述按键操作而运动的重物部、以及向与上述动作的方向对应的方向突出的支承部;上述琴槌连结部通过被与上述多个键各自的上述支承部相连结,将上述多个琴槌部件在与相邻的琴槌部件隔开间隔排列的状态下支承;上述琴槌连结部的多个上述安装部设置在上述排列的方向上的没有设置上述支承部的位置。

(结构例4)

在上述结构例3中,还构成为,上述支承部设置为,位于上述琴槌臂的上述抵接部与上述重物部之间。

(结构例5)

在上述结构例4中,还构成为,上述琴槌臂对应于按键操作而以上述支承部为中心、以上述抵接部下降而上述重物部上升的方式旋转。

(结构例6)

在上述结构例1~5中,还构成为,上述多个支承部可弹性变形地设于上述多个琴槌臂的每一个,使上述多个琴槌臂分别位移动作。

(结构例7)

在上述结构例1~6中,还构成为,上述多个琴槌臂、上述多个支承部及上述琴槌连结部由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

(结构例8)

在上述结构例1~7中,还构成为,上述琴槌连结部在比上述多个琴槌臂的排列数少的多个规定部位设有上述安装部,上述安装部的位置被安装部件安装到键盘底盘。

(结构例9)

在上述结构例8中,还构成为,上述安装部是螺孔;上述安装部件是小螺钉。

(结构例10)

在上述结构例8中,还构成为,上述安装部和上述安装部件的某一方是卡合钩,另一方是将上述卡合钩卡止的卡止部。

(结构例11)

在上述结构例1~10中,还构成为,上述支承部向上述琴槌臂的动作方向突出。

(结构例12)

在上述结构例11中,还构成为,上述多个支承部朝向上述多个琴槌臂的上方分别突出而设置,上述琴槌连结部被配置在上述多个琴槌臂的上方。

(结构例13)

在上述结构例11中,还构成为,上述多个支承部朝向上述多个琴槌臂的下方分别突出而设置,上述琴槌连结部被配置在上述多个琴槌臂的下方。

(结构例14)

在上述结构例1~13中,还构成为,上述琴槌连结部具备抑制上述多个琴槌臂的排列方向上的挠曲的加强部。

(结构例15)

构成为一种键盘装置,具备上述结构例1~14的琴槌单元、上述多个键和上述键盘底盘。

(结构例16)

构成为一种电子键盘乐器,具备上述结构例15的键盘装置、和对应于按键操作而发音的发音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