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纠错记录功能的钢琴及其纠错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79441发布日期:2019-05-28 20:43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纠错记录功能的钢琴及其纠错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乐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纠错记录功能的钢琴及其纠错方法。



背景技术:

钢琴是源自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由88个琴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普遍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练音乐十分方便。演奏者通过按下键盘上的琴键,牵动钢琴里面包着绒毡的小木槌,继而敲击钢丝弦发出声音。钢琴因为它宽广的音域,绝美的音色,被称为乐器之王。

在钢琴弹奏的练习中,由于练习者初期对钢琴的键盘掌握不是很熟练,经常会出现弹错键盘现象的发生,有的使用者能够识别弹错的键盘和音符,但是很多初学者不能识别或者记忆错弹的键盘。由于一首钢琴乐曲中对键盘的操作很频繁,即使能够对部分错误信息进行记忆,但是较多的错误弹奏,使用者也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记忆,打断正在进行的曲目弹奏进行标记或者从新弹奏,都会中断弹奏进行,导致不能顺利的完成一整个曲目的弹奏。

目前市场上出现一些错误纠正的技术的钢琴,这些钢琴多为采用电子产品辅助,利用压力传感器记录弹奏的力度和顺序与对应的键盘相照应,然后形成错误识别信息,方便使用者后期对照。还有一些传统设备直接改为电子键盘,通过屏幕触碰或者摄像头进行记录,最后纠错。上述传统的设备存在以下的缺陷:首先,电子设备记录纠错设备,整体要对钢琴进行大范围的改装,改装后影响钢琴的使用,并且改装费用较为昂贵,成本较高;其次,传统的电子设备的纠错是通过压力传感或者视频传输或者电子记录,这些设备的记忆和纠错需要软件辅助才能实现和完成,电子元件的运行需要稳定的运行,一旦出错,记忆和纠错功能就会出现错误,导致结果不精确,并且电子元器件需要复杂的电路,成本较为昂贵;再次,传统的纠错设备在使用时只能单次进行记录,不能对每次的记录记性比对,在完成首次记录后,第二次的记录和第一次的记录是通过单一对比的形式完成的,使用者不能找到经常出错的按键,影响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纠错能力强,成本低,纠错记录功能精确无误,机械式记录,对钢琴本体改装较小,纠错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反复对比数据的带有纠错记录功能的钢琴及其纠错方法,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纠错能力强,成本低,纠错记录功能精确无误,机械式记录,对钢琴本体改装较小,纠错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反复对比数据的带有纠错记录功能的钢琴及其纠错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纠错记录功能的钢琴,包括钢琴本体,设置在钢琴本体侧面的挡板,设置在挡板下部的用于支撑黑键、白键以及键盘架的横向支撑板,设置在横向支撑板下部的支腿,所述的横向支撑板下方设置有纠错记录装置,纠错记录装置下方的支腿和钢琴本体之间设置有动力壳体,动力壳体内安装有第一电机,在动力壳体的外侧面上安装有与第一电机和外接电源相连接的第一开关,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动力输出盘,第一动力输出盘通过第一连接带与纠错记录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纠错记录装置包括安装在横向支撑板下方的第一滚轴,第一滚轴通过第一轴承架与横向支撑板相连接,在第一轴承架外侧的第一滚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动力输入盘,在第一轴承架内侧的第一滚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圆盘,在第一滚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轴,第一动力输入盘通过第一连接带与第一动力输出盘相连接,在第一滚轴外侧的横向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带有纸带的第二滚轴,第二滚轴通过第二轴承架与横向支撑板相连接,在第二轴承架内侧的第二滚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圆盘,在第二滚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轴,在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之间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通过支撑块支架固定安装在横向支撑板的下方,在支撑块上方的键盘架和横向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位于黑键端部下方的扁销外侧,第二通孔位于白键端部下方的扁销外侧,在第一通孔内安装有第一回弹轴,在第二通孔内安装有第二回弹轴,第一回弹轴的顶部设置第一回弹限位块,第一回弹轴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记录棒相连接,在第一回弹限位块下部的第一回弹轴上套装有第一回弹弹簧,第二回弹轴的顶部设置第二回弹限位块,第二回弹轴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记录棒相连接,在第二回弹限位块下部的第二回弹轴上套装有第二回弹弹簧,在第一记录棒和第二记录棒下方均设置有水性笔。

所述的挡板的宽度与横向支撑板的宽度相等,动力壳体为长方体空腔结构,动力壳体与横向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动力壳体厚度的两倍,在动力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接电源线的插口。

所述的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的长度相等,并且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的长度均不小于横向支撑板的长度,第一轴承架通过第一轴承架固定销与横向支撑板相连接,第二轴承架通过第二轴承架固定销与横向支撑板相连接,支撑块支架通过支撑块支架销与横向支撑板相连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贯穿键盘架和横向支撑板的圆形通孔结构,第一回弹轴和第二回弹轴的长度相等,并且第一回弹轴的长度不小于第一通孔的深度,第二回弹轴的长度不小于第二通孔的深度,第一回弹轴和第二回弹轴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支撑块的宽度,支撑块的长度与横向支撑板的长度相等,第一回弹限位块的初始高度不低于黑键下方的扁销顶部的高度,第二回弹限位块初始高度不低于白键下方的扁销顶部的高度,支撑块的顶面与第一限位圆盘和第二限位圆盘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的纸带通过缠绕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滚轴上,纸带的宽度与第二滚轴上设置的第二限位圆盘相契合,在纸带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限位轴相配合的第二限位轴安装孔,在纸带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限位轴相配合的第一限位轴安装孔,在纸带的上表面设置有与黑键以及白键相对应的对照层,纸带的一端通过第二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安装孔安装在第二滚轴上。

所述的第二轴承架外侧的第二滚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动力输入盘,动力壳体内安装有第二电机,在动力壳体的外侧面上安装有与第二电机和外接电源相连接的第二开关,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动力输出盘,第二动力输出盘通过第二连接带与第二动力输入盘相连接,在支撑块的下方设置有吸水海绵块,所述的纸带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明防水塑料层。

一种如上所述的带有纠错记录功能的钢琴的纠错记录方法,其方法如下:

使用者弹奏前,先将纸带设置有第一限位轴安装孔的一端从第二限位圆盘之间的第二滚轴上拉出一定长度,该长度满足能够将纸带上设置的第一限位轴安装孔挂在第一滚轴设置的第一限位轴上,设置后纸带夹持在支撑块和水性笔之间,纸带底面与支撑块接触,纸带顶面设置在水性笔下方1至2毫米处;

弹奏时,使用者要首先开启第一开关,第一电机启动,第一电机为调速电机,第一电机的速度根据弹奏曲目的节奏快慢进行预先调节,开始弹奏时,使用者按照曲目要求按下相应的黑键和白键,当按下黑键时,黑键的底部与第一回弹限位块接触,在持续按下的作用下,第一回弹限位块带动第一回弹轴下移,同时第一记录棒带动水性笔下移,在纸带上留下水性笔的痕迹,同理,当按下白键时,白键的底部与第二回弹限位块接触,在持续按下的作用下,第二回弹限位块带动第二回弹轴下移,同时第二记录棒带动水性笔下移,在纸带上留下水性笔的痕迹,与此同时,第一电机旋转带动第一连接带持续转动,第一连接带带动第一动力输入盘转动,第一动力输入盘带动第一滚轴转动,第一滚轴转动的同时,带动纸带的外端旋转缠绕在第一滚轴上,将已经留下水性笔痕迹的纸带缠绕在第一滚轴上,并同时持续从第二滚轴上输送来新的没有染上水性笔痕迹的纸带,随着持续的弹奏,新的纸带被染上水性笔痕迹,痕迹相应的对照键盘位置留在对照层上,将弹奏者的键盘操作记录到纸带上;

弹奏完成后,将纸带从第一滚轴上取下,并展开,通过乐谱对照弹奏时留下的水性笔痕迹,最终得到弹奏键盘操作记录,找出错误按键操作,进行纠错记录处理,需要弹奏下一个曲目时,再更换新的纸带重复上述步骤。

一种如上所述的带有纠错记录功能的钢琴的纠错记录方法,其方法如下:

使用者弹奏前,先将纸带的一端从第二限位圆盘之间的第二滚轴上拉出一定长度,该长度满足能够将纸带挂在第一滚轴上,设置后纸带夹持在支撑块和水性笔之间,纸带底面与支撑块接触,纸带顶面设置在水性笔下方1至2毫米处;

弹奏时,使用者要首先开启第一开关,第一电机启动,第一电机为调速电机,第一电机的速度根据弹奏曲目的节奏快慢进行预先调节,开始弹奏时,使用者按照曲目要求按下相应的黑键和白键,当按下黑键时,黑键的底部与第一回弹限位块接触,在持续按下的作用下,第一回弹限位块带动第一回弹轴下移,同时第一记录棒带动水性笔下移,在纸带上留下水性笔的痕迹,同理,当按下白键时,白键的底部与第二回弹限位块接触,在持续按下的作用下,第二回弹限位块带动第二回弹轴下移,同时第二记录棒带动水性笔下移,在纸带上留下水性笔的痕迹,与此同时,第一电机旋转带动第一连接带持续转动,第一连接带带动第一动力输入盘转动,第一动力输入盘带动第一滚轴转动,第一滚轴转动的同时,带动纸带的外端旋转缠绕在第一滚轴上,将已经留下水性笔痕迹的纸带缠绕在第一滚轴上,并同时持续从第二滚轴上输送来新的没有染上水性笔痕迹的纸带,随着持续的弹奏,新的纸带被染上水性笔痕迹,将弹奏者的键盘操作记录到纸带上;

弹奏完成后,将纸带从第一滚轴上取下,并展开,通过乐谱对照弹奏时留下的水性笔痕迹,最终得到弹奏键盘操作记录,找出错误按键操作,进行纠错记录处理;

需要弹奏下一个曲目时,首先先将纸带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缠绕在第一滚轴上,保证纸带带有透明防水塑料层记录证痕迹的面朝上,然后将纸带外漏的端部绕过支撑块以及吸水海绵块的底部,并缠绕在第二滚轴上,开启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动力输出盘旋转,进一步带动第二连接带和第二动力输入盘旋转,最终带动第二滚轴旋转,纸带被缠绕在第二滚轴上,在缠绕的过程中,利用吸水海绵块将水性笔痕迹擦掉,之后按照上述步骤完成下一个曲目的纠错记录处理。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首先,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克服了传统钢琴纠错记录采用的电子辅助模式的缺陷,避免了电子设备记录纠错设备对钢琴的大规模的改装,在影响钢琴本体设计的前提下,高效的实施了纠错记录,整体价较为低廉,容易实现,改装费用较低,适合初学者练习时的低成本纠错记录;其次,整体采用机械式记录,避免了传统电子设备错误率高的缺陷,运行极为稳定,记录精确无误;再次,产品纸带可以多次使用,用于完成同一曲目的多次记录,利用不同颜色的水性笔加以区分,得到首次记录与第二次记录之间的区分处理,实现多次利用,并找到易出错的地方进行着重处理对比,有助于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另外,产品的方法操作简单,利用电机电动实现机械方式的记录,整体方法操作后出现的纠错记录方式精确无误,集合上述特征,对初学者的训练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0为本发明的纸带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6、7、8、9、10所示,一种带有纠错记录功能的钢琴,包括钢琴本体1,设置在钢琴本体1侧面的挡板2,设置在挡板2下部的用于支撑黑键25、白键24以及键盘架26的横向支撑板4,设置在横向支撑板4下部的支腿3,所述的横向支撑板4下方设置有纠错记录装置,纠错记录装置下方的支腿3和钢琴本体1之间设置有动力壳体5,动力壳体5内安装有第一电机6,在动力壳体5的外侧面上安装有与第一电机6和外接电源相连接的第一开关8,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动力输出盘11,第一动力输出盘11通过第一连接带13与纠错记录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纠错记录装置包括安装在横向支撑板4下方的第一滚轴19,第一滚轴19通过第一轴承架21与横向支撑板4相连接,在第一轴承架21外侧的第一滚轴19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动力输入盘18,在第一轴承架21内侧的第一滚轴19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圆盘14,在第一滚轴19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轴39,第一动力输入盘18通过第一连接带13与第一动力输出盘11相连接,在第一滚轴19外侧的横向支撑板4下方设置有带有纸带41的第二滚轴17,第二滚轴17通过第二轴承架20与横向支撑板4相连接,在第二轴承架20内侧的第二滚轴1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圆盘15,在第二滚轴1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轴40,在第一滚轴19和第二滚轴17之间设置有支撑块36,支撑块36通过支撑块支架35固定安装在横向支撑板4的下方,在支撑块36上方的键盘架26和横向支撑板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2和第二通孔43,第一通孔42位于黑键25端部下方的扁销外侧,第二通孔43位于白键24端部下方的扁销外侧,在第一通孔42内安装有第一回弹轴31,在第二通孔43内安装有第二回弹轴32,第一回弹轴31的顶部设置第一回弹限位块27,第一回弹轴31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记录棒33相连接,在第一回弹限位块27下部的第一回弹轴31上套装有第一回弹弹簧30,第二回弹轴32的顶部设置第二回弹限位块28,第二回弹轴32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记录棒34相连接,在第二回弹限位块28下部的第二回弹轴32上套装有第二回弹弹簧29,在第一记录棒33和第二记录棒34下方均设置有水性笔38。

所述的挡板2的宽度与横向支撑板4的宽度相等,动力壳体5为长方体空腔结构,动力壳体5与横向支撑板4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动力壳体5厚度的两倍,在动力壳体5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接电源线的插口。所述的第一滚轴19和第二滚轴17的长度相等,并且第一滚轴19和第二滚轴17的长度均不小于横向支撑板4的长度,第一轴承架21通过第一轴承架固定销22与横向支撑板4相连接,第二轴承架20通过第二轴承架固定销23与横向支撑板4相连接,支撑块支架35通过支撑块支架销39与横向支撑板4相连接,第一通孔42和第二通孔43均为贯穿键盘架26和横向支撑板4的圆形通孔结构,第一回弹轴31和第二回弹轴32的长度相等,并且第一回弹轴31的长度不小于第一通孔42的深度,第二回弹轴32的长度不小于第二通孔43的深度,第一回弹轴31和第二回弹轴32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支撑块36的宽度,支撑块36的长度与横向支撑板4的长度相等,第一回弹限位块27的初始高度不低于黑键25下方的扁销顶部的高度,第二回弹限位块28初始高度不低于白键24下方的扁销顶部的高度,支撑块36的顶面与第一限位圆盘14和第二限位圆盘15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纸带41通过缠绕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滚轴17上,纸带41的宽度与第二滚轴17上设置的第二限位圆盘15相契合,在纸带41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限位轴40相配合的第二限位轴安装孔43,在纸带4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限位轴39相配合的第一限位轴安装孔42,在纸带4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黑键25以及白键24相对应的对照层44,纸带41的一端通过第二限位轴40和第二限位轴安装孔43安装在第二滚轴17上。所述的第二轴承架20外侧的第二滚轴1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动力输入盘16,动力壳体5内安装有第二电机7,在动力壳体5的外侧面上安装有与第二电机7和外接电源相连接的第二开关9,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动力输出盘10,第二动力输出盘10通过第二连接带12与第二动力输入盘16相连接,在支撑块36的下方设置有吸水海绵块37,所述的纸带41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明防水塑料层。

实施例1:如图1、2、3、4、5、6、8、9、10所示,一种如上所述的带有纠错记录功能的钢琴的纠错记录方法,其方法如下:

使用者弹奏前,先将纸带41设置有第一限位轴安装孔42的一端从第二限位圆盘15之间的第二滚轴17上拉出一定长度,该长度满足能够将纸带41上设置的第一限位轴安装孔42挂在第一滚轴19设置的第一限位轴39上,设置后纸带41夹持在支撑块36和水性笔38之间,纸带41底面与支撑块36接触,纸带41顶面设置在水性笔38下方1至2毫米处;

弹奏时,使用者要首先开启第一开关8,第一电机6启动,第一电机6为调速电机,第一电机6的速度根据弹奏曲目的节奏快慢进行预先调节,开始弹奏时,使用者按照曲目要求按下相应的黑键25和白键24,当按下黑键25时,黑键25的底部与第一回弹限位块27接触,在持续按下的作用下,第一回弹限位块27带动第一回弹轴31下移,同时第一记录棒33带动水性笔38下移,在纸带41上留下水性笔的痕迹,同理,当按下白键24时,白键24的底部与第二回弹限位块28接触,在持续按下的作用下,第二回弹限位块28带动第二回弹轴32下移,同时第二记录棒34带动水性笔38下移,在纸带41上留下水性笔的痕迹,与此同时,第一电机6旋转带动第一连接带13持续转动,第一连接带13带动第一动力输入盘18转动,第一动力输入盘18带动第一滚轴19转动,第一滚轴19转动的同时,带动纸带41的外端旋转缠绕在第一滚轴19上,将已经留下水性笔痕迹的纸带缠绕在第一滚轴19上,并同时持续从第二滚轴17上输送来新的没有染上水性笔痕迹的纸带,随着持续的弹奏,新的纸带被染上水性笔痕迹,痕迹相应的对照键盘位置留在对照层44上,将弹奏者的键盘操作记录到纸带41上;

弹奏完成后,将纸带从第一滚轴19上取下,并展开,通过乐谱对照弹奏时留下的水性笔痕迹,最终得到弹奏键盘操作记录,找出错误按键操作,进行纠错记录处理,需要弹奏下一个曲目时,再更换新的纸带41重复上述步骤。

实施例2:如图1、2、3、4、5、6、7、8、9所示一种如上所述的带有纠错记录功能的钢琴的纠错记录方法,其方法如下:

使用者弹奏前,先将纸带41的一端从第二限位圆盘15之间的第二滚轴17上拉出一定长度,该长度满足能够将纸带41挂在第一滚轴19上,设置后纸带41夹持在支撑块36和水性笔38之间,纸带41底面与支撑块36接触,纸带41顶面设置在水性笔38下方1至2毫米处;

弹奏时,使用者要首先开启第一开关8,第一电机6启动,第一电机6为调速电机,第一电机6的速度根据弹奏曲目的节奏快慢进行预先调节,开始弹奏时,使用者按照曲目要求按下相应的黑键25和白键24,当按下黑键25时,黑键25的底部与第一回弹限位块27接触,在持续按下的作用下,第一回弹限位块27带动第一回弹轴31下移,同时第一记录棒33带动水性笔38下移,在纸带41上留下水性笔的痕迹,同理,当按下白键24时,白键24的底部与第二回弹限位块28接触,在持续按下的作用下,第二回弹限位块28带动第二回弹轴32下移,同时第二记录棒34带动水性笔38下移,在纸带41上留下水性笔的痕迹,与此同时,第一电机6旋转带动第一连接带13持续转动,第一连接带13带动第一动力输入盘18转动,第一动力输入盘18带动第一滚轴19转动,第一滚轴19转动的同时,带动纸带41的外端旋转缠绕在第一滚轴19上,将已经留下水性笔痕迹的纸带缠绕在第一滚轴19上,并同时持续从第二滚轴17上输送来新的没有染上水性笔痕迹的纸带,随着持续的弹奏,新的纸带被染上水性笔痕迹,将弹奏者的键盘操作记录到纸带41上;

弹奏完成后,将纸带从第一滚轴19上取下,并展开,通过乐谱对照弹奏时留下的水性笔痕迹,最终得到弹奏键盘操作记录,找出错误按键操作,进行纠错记录处理;

需要弹奏下一个曲目时,首先先将纸带通过第一电机6带动缠绕在第一滚轴19上,保证纸带带有透明防水塑料层记录证痕迹的面朝上,然后将纸带外漏的端部绕过支撑块36以及吸水海绵块37的底部,并缠绕在第二滚轴17上,开启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带动第二动力输出盘10旋转,进一步带动第二连接带12和第二动力输入盘16旋转,最终带动第二滚轴17旋转,纸带被缠绕在第二滚轴17上,在缠绕的过程中,利用吸水海绵块37将水性笔痕迹擦掉,之后按照上述步骤完成下一个曲目的纠错记录处理。

本产品在上述两个实施例进行的同时,可以通过更换水性笔38的颜色,利用在纸带上不同颜色的记录痕迹区分多次演奏的痕迹,用于在同一首曲目的多次演奏时的纠错记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