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头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6487发布日期:2019-12-03 17:47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头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弦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马头琴。



背景技术: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乐器,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中的代表性乐器。蒙古语称“淖尔”。马头琴的一般结构一般包括木质琴身共鸣箱、琴头、琴杆、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琴总长约为一米,有两根弦。琴身正面一般呈梯形,一些特别结构的有六边形或八边形,琴身上具有雕刻成马头现状的琴柄,琴箱的侧面板多使用色木、榆木、红木或桑木等硬杂木制成,上下两侧面板的中央开有装入琴杆的通孔,侧面板上也可以开有出音孔,琴箱的正背面蒙以马皮、牛皮或羊皮。马头琴的指法不同于其它各种弓弦乐器。它不但有独特的按弦法,而且有独特的指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凤格。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传统的马头琴的琴箱通常呈现梯形结构,当使用者用手指按压马头琴琴弦时,尤其是高把位演奏按弦和揉弦技巧时会出现琴箱的上端面阻挡手按压琴弦的现象,使得演奏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头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马头琴琴箱上端面会阻挡手按压琴弦的现象,使得演奏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头琴包括琴箱和防干涉槽,防干涉槽设置在琴箱上且防干涉槽开设在琴箱的上端面上,当使用者用手按压马头琴上的琴弦时,使用者用以按压琴弦的手能置于防干涉槽内活动以减小琴箱对按压琴弦的手带来的干涉作用。

可选地或优选地,马头琴还包括琴杆,琴杆与琴箱相连接,防干涉槽位于琴杆的一侧。

可选地或优选地,防干涉槽外轮廓形状为光滑的弧面。

可选地或优选地,防干涉槽外轮廓形状为拱形。

可选地或优选地,防干涉槽穿过琴箱的前侧面和后侧面,或者,防干涉槽仅穿过琴箱的前侧面。

可选地或优选地,沿琴箱的后侧面向琴箱的前侧面的方向防干涉槽的深度逐渐增加。

可选地或优选地,与防干涉槽位于琴杆同一侧的侧面上以及琴箱的上端面开设有防干涉槽。

可选地或优选地,马头琴还包括拾音器,拾音器与琴箱连接。

可选地或优选地,琴箱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音孔。

可选地或优选地,音孔处于拉弦点与马头琴的弦码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头琴,在琴杆一侧设置有防干涉槽,当演奏马头琴需要在琴弦底端做按弦等手法时,可将按动琴弦的手放置于防干涉槽中活动,使得按弦手运动时不会被琴箱阻碍,更有益与演奏马头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马头琴琴箱上端面会阻挡手按压琴弦的现象,使得演奏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防干涉槽的深度自后向前逐渐增减,而琴箱的后侧面板不做任何改变,按弦手后部可搭在防干涉槽相连的后侧面板上且向下摆动按弦的手前部可置于防干涉槽中使得按弦手不必一直悬空,达到省力的效果;防干涉槽外轮廓为一种连续的不尖锐的拱形,该形状保障手掌在防干涉槽中活动时不会受到伤害;防干涉槽光滑的弧面使得防干涉槽与手掌接触时减弱了对手掌产生的摩擦阻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头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头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头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头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头琴结构示意图。

图中1、琴箱;2、防干涉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头琴,包括琴箱1和防干涉槽2,防干涉槽2设置在琴箱1上且防干涉槽2开设在琴箱1的上端面上,当使用者用手按压马头琴上的琴弦时,使用者用以按压琴弦的手能置于防干涉槽2内活动以减小琴箱1对按压琴弦的手带来的干涉作用。当演奏马头琴需要在琴弦底端做按弦等手法时,可将按动琴弦的手放置于防干涉槽2中活动,使得按弦手运动时不会被琴箱1阻碍,更有益与演奏马头琴。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马头琴还包括琴杆,琴杆与琴箱1相连接,防干涉槽2位于琴杆的一侧。当演奏马头琴需要在琴弦底端做按弦等手法时,通常会被连接琴杆的琴箱1所干扰,防干涉槽2位于琴杆的一侧,按弦手放置入防干涉槽2演奏可为按弦手提供空间。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防干涉槽2外轮廓形状为光滑的弧面。本实施方式中光滑的弧面使得防干涉槽2与手掌接触时减弱了对手掌产生的摩擦阻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防干涉槽2外轮廓形状为拱形。相对于其它形状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拱形是一种连续的不尖锐的形状,该形状保障手掌在防干涉槽2中活动时不会受到伤害。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防干涉槽2穿过琴箱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或者,防干涉槽2仅穿过琴箱1的前侧面。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3,沿琴箱1的后侧面向琴箱1的前侧面的方向防干涉槽2的深度逐渐增加。本实施方式中防干涉槽2的深度自后向前逐渐增减,而琴箱1的后侧面板并没有做任何改变,按弦手后部可搭在防干涉槽2相连的后侧面板上且向下摆动按弦的手前部可置于防干涉槽2中。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与防干涉槽2位于琴杆同一侧的侧面上以及琴箱1的上端面开设有防干涉槽2。本实施方式中当防干涉槽2的一端低于琴箱1上端面时可与琴箱1侧面板连接,使得防干涉槽2的空间更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马头琴还包括拾音器,拾音器与琴箱1连接。拾音器与琴箱1固定,使得马头琴可以连接音箱或调音系统。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琴箱1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音孔。采用轴对称分布的音孔,有效提高了琴箱1的音量。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音孔处于拉弦点与马头琴的弦码之间。琴弓摩擦琴弦并通过振动传到面板,当音孔处于拉弦点与马头琴的弦码之间时琴箱发声共鸣效果更佳。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头琴,参见图5,防干涉槽形状为圆弧型,该圆弧一端与侧板连接处距琴箱1上端面相接点为a点,b点位于琴箱1原上端面与侧板交汇处,o点为圆弧所在圆心,c点为圆弧另一端与琴箱1上端面连接处,其中ab长度为三厘米,找到一点o使oa到oc的距离相等,以oa为半径做圆,必经过a,c两点圆弧ac就是要的制作弧形!或可根据演奏需要在外部找到一圆点o做弧经过ac点即可,方法为做ac的垂直平分线使圆心o沿着虚线o0,以圆心到a点或c点的距离为半径做圆,必过a点与c点的弧形ac就是要制作的形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