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器驱动电路、印制电路板和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5275发布日期:2020-07-14 18: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接点、第二接点、第三接点以及第四接点,所述第一接点通过第一电路径、第二电路径和第三电路径分别与所述第二接点、第三接点以及第四接点电连接;

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五接点、第六接点、第七接点以及第八接点,所述第五接点通过第四电路径与所述第七接点电连接,所述第六接点通过第五电路径与所述第八接点电连接,所述第四电路径包括第一节点,所述第五电路径包括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以及

可控开关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开关接点、第二开关接点和控制端接点,所述第一开关接点和所述第二开关接点用于分别电连接可控开关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控制端接点用于连接所述可控开关的受控端;

其中,所述第二接点和所述第五接点用于与蜂鸣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端接点用于接入电压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九接点,通过第七电路径与所述控制端接点电连接;以及

第十接点,通过第八电路径与所述第二开关接点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七接点和所述第二开关接点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七接点和所述第十接点电连接;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接点和所述控制端接点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接点和所述第九接点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中的一者是零欧姆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电阻,所述控制端接点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接入所述电压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中的一者或两者是零欧姆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流器,所述限流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接点和所述第六接点电连接;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八接点和所述第一开关接点电连接;

可控开关,所述可控开关的输入端、输出端和被控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接点、所述第二开关接点和所述控制端接点电连接;

所述第一接点接入直流正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十一接点,接入所述直流正电压;

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点与所述第十一接点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四电阻和所述第五电阻中的一者是零欧姆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电阻,所述控制端接点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接入所述电压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器包括电阻、电容和/或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点和所述第二开关接点电连接。

10.一种印制电路板,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

11.一种印制电路板,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焊盘,与直流正电压输入端电连接;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二焊盘、第三焊盘、第四焊盘、第五焊盘;所述第二焊盘通过电路径分别与所述第二焊盘、第三焊盘、第四焊盘、以及第五焊盘电连接;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六焊盘、第七焊盘、第八焊盘、第九焊盘;所述第六焊盘通过电路径与所述第七焊盘电连接,所述第八焊盘通过电路径与所述第九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七焊盘还通过电路径与所述第九焊盘电连接;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十焊盘、第十一焊盘、第十二焊盘、第十三焊盘、第十四焊盘以及第十五焊盘;所述第十焊盘通过电路径与所述第十一焊盘电连接,所述第十二焊盘通过电路径与所述第十三焊盘电连接并接地;所述第十四焊盘通过电路径与所述第十五焊盘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十六焊盘和第十七焊盘;所述第十六焊盘通过电路径与所述第十四焊盘电连接。

13.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印制电路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鸣器驱动领域,公开了一种蜂鸣器驱动电路、印制电路板和家用电器,包括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和可控开关连接装置,通过在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以及可控开关连接装置之间通过上述合适的节点接入合适的元器件,以此使得实现不同的蜂鸣器驱动电路,从而使得对蜂鸣器的驱动电压不同,以此在无需更改电路的情况下实现了不同的音量的蜂鸣器电路,因而可应对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提升产品的项目开发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明;吴宗林;李信合;麻百忠;雷志球;梅文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4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