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性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9494发布日期:2020-11-27 10:2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性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性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



背景技术:

煤矿、矿山、中央空调、空压机房等大型通风系统的噪声控制工程领域,常采用片式、蜂窝式等消声结构,消声通道对应的两个侧面均为平行状态,受消声通流面积及工程造价限制,片体制作不能过厚,导致高频失效、低频消声效果较差等现象,同时存在空气动力性能不良、阻力损失大、耗能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抗性消声体存在的高频失效、低频消声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性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性消声体,所述抗性消声体包括,

壳体,呈纺锤形,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由侧板围成,所述侧板为微穿孔板;

其中,所述侧板的穿孔率≤5%。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性消声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抗性消声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的容置空间内的骨架,所述骨架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成沿壳体的周向分布的共振腔;

其中,所述共振腔之间相互独立。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性消声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所述壳体两端的横截面的边长相同,所述壳体中部的横截面的边长大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性消声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骨架包括主隔板和分隔板,

所述主隔板位于所述壳体中部,所述主隔板垂直于所述壳体的轴线;

所述分隔板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隔板分别与同一侧板的两侧相连接;相邻两个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共振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性消声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位于所述主隔板两侧的所述分隔板、所述侧板对称设置;

其中,位于所述主隔板两侧的所述共振腔相互独立。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性消声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骨架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轴线处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垂直所述主隔板;

所述分隔板均与所述中心管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阵列式消声器,包括,

框架;以及,

消声单元,所述消声单元在所述框架的消声室内阵列排列;

其中,所述消声单元由上述任一所述抗性消声体在长度方向上连接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性消声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框架的两端还设有相互平行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消声单元的阵列方向设置,所述消声单元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性消声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抗性消声体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抗性消声体的端部相匹配的安装腔,所述连接件通过固定件与两个所述抗性消声体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性消声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消声单元的所述抗性消声体相对设置或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与公知的普通消声结构相比,提升了消声效率,拓宽了消声频带。

(2)本实用新型的抗性消声体的截面由小变大、由大变小的渐变形状,降低了通风阻力,空气动力性能好,降低动力设备能耗,具有节能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抗性消声体阵列形成的消声器,通流截面渐变及交替变化可有效抑制高频失效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性消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含骨架的抗性消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骨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由六棱锥台形成的抗性消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由三棱锥台形成的抗性消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由八棱锥台形成的抗性消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式消声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式消声器中抗性消声体相对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式消声器中抗性消声体交错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式消声器中消声单元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式消声器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1,提供了一种抗性消声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一种抗性消声体100包括壳体101,壳体101呈纺锤形,壳体101内具有容置空间n1;

如图2,壳体101由侧板101a围成,其中,侧板101a为微穿孔板,微穿孔板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玻璃钢或pvc等材料制作,侧板101a的板厚≤1mm,侧板101a的穿孔的孔径≤1mm,侧板101a的穿孔率≤5%。

由微穿孔板围成的壳体101,其容置空间n1构成微穿孔共振腔消声结构,能够吸收低、中频的窄带噪声。

壳体101采用纺锤形结构,提升了声波与壳体101表面的接触机会,增大了有效消声面积,壳体101的截面由小变大、由大变小的渐变形状,近似于流线型结构,降低了通风阻力,空气动力性能好,可有效降低动力设备能耗,具有节能作用。

实施例2

参照图1、2,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壳体101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壳体101两端的横截面的边长相同,壳体101中部的横截面的边长大于壳体101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壳体10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采用十二块侧板101a围成,侧板101a的形状为梯形,将侧板101a的侧边相互焊接或铆接固定形成六棱锥台,将两个六棱锥台相互焊接或铆接固定即可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01,安装简单。

当然,也可以是截面为其他正多边形的结构,如图7所示,为三棱锥台形成的抗性消声体100;如图8所示,为八棱锥台形成的抗性消声体100;为进一步提升消声效果和优化空气动力性能,具备一定的加工能力和制造工艺前提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截面为任意正多边形所形成的抗性消声体100结构。

其中,壳体101的总长度l为300~2000mm,壳体101中部的横截面的边长a为100~500mm,壳体101两端的横截面的边长b为30~100mm。

为保障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消声面积,提升消声效果,采用边长a为边长b的3~5倍、总长度l为边长a的4~6倍进行结构设计。

实施例3

参照图3~6,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抗性消声体100还包括位于壳体101的容置空间n1内的骨架102,骨架102将容置空间n1分隔成沿壳体101的周向分布的共振腔n2;其中,共振腔n2之间相互独立。

通过骨架102的设置,形成多个共振腔n2,衍生出的多个附加的抗性消声单元,具有抗性消声作用,提升了消声效率。

参照图4、5,具体的,骨架102包括主隔板102a、分隔板102b和中心管102c;

主隔板102a为正六边形,主隔板102a位于壳体101中部,主隔板102a垂直于壳体101的轴线;主隔板102a中心采用开孔器制作一个直径4~10mm的圆孔,中心管102c安装固定于该圆孔内,中心管102c垂直主隔板102a,主隔板102a两侧的中心管102c长度相同。

采用十二块分隔板102b沿中心管102c的周向均匀分布,分隔板102b的形状为直角梯形,分隔板102b均与中心管102c固定连接,位于主隔板102a两侧的分隔板102b数量相同且对称设置,位于主隔板102a两侧的侧板101a数量相同且对称设置,相邻两个隔板102a分别与同一侧板101a的两侧相连接,形成三棱锥台形的腔体;即,相邻两个隔板102a之间形成共振腔n2,共十二个相同的共振腔n2,同时,由于主隔板102a的分隔作用,位于主隔板102a两侧的共振腔n2相互独立。

主隔板102a和分隔板102b均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玻璃钢或pvc等材料制作,主隔板102a和分隔板102b的厚度为1~3mm。

实施例4

参照图9、10,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阵列式消声器,包括框架200以及消声单元300,消声单元300在框架200的消声室n3内阵列排列;

其中,消声单元300由本实用新型的抗性消声体100在长度方向上连接而成。

如果既有风道,将抗性消声体100通过连接件301及支撑件201阵列在风道中;如果用于通风管道的两端,即没有风道的情况下,用钢板和角钢等材料制作框架200,构成独立的消声器。

其中,参照图10,本实施例的相邻两个消声单元300的抗性消声体100相对设置。

采用本实施例的阵列形式构成扩张室消声结构,扩张室的存在增大了局部阻力损失,同时,扩张室是一种共振腔抗性消声结构,具有附加的消声作用。

本实施例的阵列形式形成的消声器,消声室n3的通流截面渐变,限制了声波的直接通透,且衍生的扩张室增加了声波的反射次数,改进了高频声波因为波长短容易直接通过气流通道的缺陷,有效抑制高频失效现象。

实施例5

参照图11,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相邻两个消声单元300的抗性消声体100交错设置。

采用本实施例的阵列形式构成折板式消声结构,没有附加的抗性消声作用,但降低了局部阻力损失。

本实施例的阵列形式形成的消声器,消声室n3的通流截面交替变化,形成了弯折的气流通道,同样能够限制声波的直接通透,改进了高频声波因为波长短容易直接通过气流通道的缺陷,有效抑制高频失效现象。

实施例6

参照图12、13,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

支撑件201相互平行的设置于框架200的两端,支撑件201沿消声单元300的阵列方向设置,消声单元3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撑件201上,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01采用角钢制作,两端的抗性消声体100采用铆接或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于支撑件201上即可。

相邻两个抗性消声体100之间通过连接件301相连,连接件30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抗性消声体100的端部相匹配的安装腔n4,安装时将抗性消声体100的两端分别插入安装腔n4内,再将连接件301通过固定件与两个抗性消声体100固定相连,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01采用铆接或自攻螺丝与两个抗性消声体100固定连接。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