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包扣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5771发布日期:2021-04-21 05:1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管包扣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乐器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包扣组件。


背景技术:

2.目前的电子鼓,鼓支架的管和管之间通过管包扣固定,管包扣和管之间的连接通常使用圆孔和圆管连接。装配时,管包扣和管之间的相对角度不确定,易发生相对转动,从而造成管上的附件也会随之转动,调整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包扣组件,旨在防止管包扣和管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防止管上的附件发生移动,以节省调整附件位置的时间。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管包扣组件,所述管包扣组件包括:
5.管包扣本体,所述管包扣本体上具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的孔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重合;
6.横管,所述横管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内,且所述横管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的一端开设有贯穿所述横管的第三通孔;
7.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以将所述横管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内。
8.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包括连接端,所述管包扣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连接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远离所述连接端一侧的定位端,所述管包扣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的外孔壁上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处,所述定位端抵接在所述定位部上,以对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1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钹钗杆或螺丝。
1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管包扣本体上还设置有缺口,所述管包扣组件还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的外孔壁上的第一安装件以及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设于所述缺口处,且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间隔设置。
1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五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管包扣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以及所述第五通孔,以使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相互靠近。
1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管包扣本体上具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管包扣组件还包括立管,所述立管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内。
1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连通。
1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管包扣本体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管包扣组件还包括装
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的外孔壁上的第三安装件以及第四安装件,所述第三安装件与所述第四安装件设于所述凹槽处,且所述第三安装件与所述第四安装件间隔设置。
16.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件上设置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四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七通孔,所述第六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七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管包扣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六通孔以及所述第七通孔,以使所述第三安装件与所述第四安装件相互靠近。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包扣组件,所述管包扣组件包括管包扣本体、横管以及第一连接件,所述管包扣本体上具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的孔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横管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内,且所述横管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的一端开设有贯穿所述横管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以将所述横管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内。即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管包扣本体和所述横管,以防止所述横管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内转动,从而防止所述横管上的附件发生移动,即节省调整附件位置的时间。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示例性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示例性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管包扣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包扣组件的部分结构装配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包扣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管包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管包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7.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8.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包扣组件。
2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管包扣组件包括管包扣本体1、横管2以及第一连接件3,所述管包扣本体1上具有第一连接通孔11,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的孔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以及第二通孔(图未示),且所述第一通孔12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横管2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内,且所述横管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的一端开设有贯穿所述横管的第三通孔21,所述第一连接件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三通孔2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以将所述横管2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内。即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3连接所述管包扣本体1和所述横管2,以防止所述横管2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内转动,从而防止所述横管2上的附件发生移动,即节省调整附件位置的时间。
30.具体地,所述第一通孔12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连通,且所述第一通孔12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即所述第一通孔12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重合,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3能够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以及所述第二通孔。
31.进一步地,在所述横管2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内时,由于所述横管2与所述管包扣本体1并无固定结构,即本实施例中所述横管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的一端开设有贯穿所述横管2的第三通孔21,此时,将所述第一连接件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三通孔2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使得所述横管2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相对固定,即所述横管2不会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内转动,从而防止所述横管2上的附件发生移动,即节省调整附件位置的时间。
32.即本实施例中所述管包扣组件包括管包扣本体1、横管2以及第一连接件3,所述管包扣本体1上具有第一连接通孔11,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的孔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以及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12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横管2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内,且所述横管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的一端开设有贯穿所述横管的第三通孔21,所述第一连接件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三通孔2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以将所述横管2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内。即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3连接所述管包扣本体1和所述横管2,以防止所述横管2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内转动,从而防止所述横管2上的附件发生移动,即节省调整附件位置的时间。
3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3上包括连接端31,所述管包扣组件还包括固定件4,所述连接端3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三通孔2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固定件4连接。
34.具体地,所述连接端31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件4上设置有内螺纹,即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以使所述连接端31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件4上,从而保证所述第一连接件3与所述固定件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5.可选地,所述固定件4为螺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4还可以为其他设置有内螺纹的固定装置,在此并不限制。
3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3还包括远离所述连接端31一侧的定位端32,所述管包扣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的外孔壁上的定位部5,所述定位部5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2处,所述定位端32抵接在所述定位部5上,以对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37.具体地,在所述第一连接件3依次穿过所述定位端32以及所述第一通孔12后,所述
定位端32卡接在所述定位部5处,以使所述定位端32抵接在所述定位部5上,从而使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连接更加稳定。
38.可选地,所述定位端32为定位凸台。
39.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钹钗杆(如图1所示),且所述钹钗杆的连接端3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三通孔2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固定件4连接,并通过所述钹钗杆的定位端32进行定位。
40.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钹钗杆,此时,所述钹钗杆的连接端设置有牙纹,通过牙纹与所述固定件螺纹连接,可直接将所述钹钗杆固定在所述管包扣本体1上,从而节省传统方法固定所述钹钗杆时所需要的管包杆,以节约成本。
4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还可以为螺丝(如图3所示)。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3还可以为螺杆等连接装置,在此并不限定。
42.进一步地,所述管包扣本体1上还设置有缺口13,所述管包扣组件还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的外孔壁上的第一安装件14以及第二安装件15,所述第一安装件14与所述第二安装件15设于所述缺口13处,且所述第一安装件14与所述第二安装件15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安装件14与所述第二安装件15为锁扣结构,即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所述第一安装件14与所述第二安装件15之间的间距,以改变所述缺口13的口径,比如,若所述第一安装件14与所述第二安装件15的间距最大时,所述缺口13的口径最大;若所述第一安装件14与所述第二安装件15的间距最小(所述第一安装件14与所述第二安装件15抵接)时,所述缺口13的口径为零。
43.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件14上设置有第四通孔141,所述第二安装件15上设置有第五通孔151,所述第四通孔141的轴线与所述第五通孔151的轴线重合;所述管包扣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6,所述第二连接件6依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141以及所述第五通孔151,以使所述第一安装件14与所述第二安装件15相互靠近,从而改变所述缺口13的口径。
44.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6为螺丝。或者,所述第二连接件3还可以为螺杆等连接装置,在此并不限定。
4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管包扣本体1上具有第二连接通孔16,所述管包扣组件还包括立管7,所述立管7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6内。其中,所述立管7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6内,使得所述立管7可在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6内滑动。
46.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6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连通,即所述管包扣本体1为三通管包扣,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立管7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6内,所述横管2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处。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管7还可以为两个(如图4所示),即两个所述立管7分别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6的两端,所述横管2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处,在此并不限定。
47.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立管7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所述横管2的数量也可设置为多个,此时,所述管包扣本体1设置的数量可以根据所述立管7以及所述横管2进行适配,所述连接件3可以为钹钗杆或者螺丝(图5中并未标注螺丝)。当然,图5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立管7以及所述横管2的数量和位置并不进行限定。
48.进一步地,所述管包扣本体1上还设置有凹槽17,所述管包扣组件还包括装设于所
述第二连接通孔11的外孔壁上的第三安装件18以及第四安装件(图未示),所述第三安装件18以及所述第四安装件设于所述凹槽17处,且所述第三安装件18以及所述第四安装件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三安装件18以及所述第四安装件为锁扣结构,即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所述第三安装件18以及所述第四安装件之间的间距,以改变所述凹槽17的槽宽,比如,若所述第三安装件18以及所述第四安装件的间距最大时,所述凹槽17的槽宽最大;若所述第三安装件18以及所述第四安装件的间距最小(所述第三安装件18以及所述第四安装件抵接)时,所述凹槽17的槽宽为零。
49.具体地,所述三安装件18上设置有第六通孔181,所述第四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七通孔(图未示),所述第六通孔181的轴线与所述第七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管包扣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件8,所述第三连接件8依次穿过所述第六通孔181以及所述第七通孔,以使所述第三安装件18以及所述第四安装件相互靠近,从而改变所述凹槽17的槽宽。
50.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件8为螺丝。或者,所述第三连接件8还可以为螺杆等连接装置,在此并不限定。
51.即本实施例中所述管包扣组件包括管包扣本体1、横管2以及第一连接件3,所述管包扣本体1上具有第一连接通孔11,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的孔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以及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12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横管2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内,且所述横管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的一端开设有贯穿所述横管的第三通孔21,所述第一连接件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三通孔2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以将所述横管2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内。即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3连接所述管包扣本体1和所述横管2,以防止所述横管2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内转动,从而防止所述横管2上的附件发生移动,即节省调整附件位置的时间。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