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音装置及弦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7452发布日期:2022-01-12 04:0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拾音装置及弦乐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音乐器械领域,尤其涉及拾音装置及弦乐器。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吉他、尤克里里等乐器的拾音器,其发出的声音是通过压电式或线圈式拾音器,将琴弦的震动转化为电信号,再驱动喇叭发声,这种方法存在拾音器拾音效果不佳的问题,从而影响对音频文件进行后续处理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拾音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拾音装置,包括:
5.第一拾音器,用于获取琴弦震动音频信号;
6.第二拾音器,用于获取琴身内音频信号;
7.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拾音器与所述第二拾音器,用于合成所述琴弦震动音频信号及所述琴身内音频信号,得到合成音频信号;
8.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合成音频信号。
9.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拾音器为拾音棒。
10.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拾音器为麦克风。
11.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交互模块,所述交互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传送至所述处理器模块。
12.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交互模块包括触控屏。
13.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模块还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拾音器与所述第二拾音器的拾音参数。
14.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模块包括dsp,所述dsp用于合成所述琴弦震动音频信号及所述琴身内音频信号。
15.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模块还包括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用于调节所述琴弦震动音频信号及所述琴身内音频信号在所述dsp内混合的比例和/或增益。
16.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模块包括音频输出接口,用于输出所述合成音频信号。
17.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弦乐器,包括琴弦、琴身,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拾音装置。
1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拾音装置及弦乐器,通过设置处理器模块对拾音器进行调整的方式提高拾音效果,具有拾音准确度高、音效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拾音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1.拾音装置
ꢀꢀꢀꢀꢀꢀꢀꢀꢀꢀꢀꢀꢀꢀꢀꢀꢀꢀꢀ
100
22.第一拾音器
ꢀꢀꢀꢀꢀꢀꢀꢀꢀꢀꢀꢀꢀꢀꢀꢀꢀ
10
23.第二拾音器
ꢀꢀꢀꢀꢀꢀꢀꢀꢀꢀꢀꢀꢀꢀꢀꢀꢀ
20
24.处理器模块
ꢀꢀꢀꢀꢀꢀꢀꢀꢀꢀꢀꢀꢀꢀꢀꢀꢀ
30
25.dsp
ꢀꢀꢀꢀꢀꢀꢀꢀꢀꢀꢀꢀꢀꢀꢀꢀꢀꢀꢀꢀꢀꢀꢀꢀ
31
26.arm处理器
ꢀꢀꢀꢀꢀꢀꢀꢀꢀꢀꢀꢀꢀꢀꢀꢀꢀꢀ
32
27.交互模块
ꢀꢀꢀꢀꢀꢀꢀꢀꢀꢀꢀꢀꢀꢀꢀꢀꢀꢀꢀ
40
28.输出模块
ꢀꢀꢀꢀꢀꢀꢀꢀꢀꢀꢀꢀꢀꢀꢀꢀꢀꢀꢀ
50
29.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3.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拾音装置100,包括:
34.第一拾音器10,用于获取琴弦震动音频信号;
35.第二拾音器20,用于获取琴身内音频信号;
36.处理器模块30,电连接第一拾音器10与第二拾音器20,用于合成琴弦震动音频信号及琴身内音频信号,得到合成音频信号;
37.输出模块50,电连接处理器模块30,用于输出合成音频信号。
38.在现有的乐器拾音装置100中,仅仅采用拾音器或麦克风进行拾音,拾音效果并不理想。本实施例中,第一拾音器10用于获取琴弦震动音频信号,第二拾音器20用于获取琴身内音频信号,并通过处理器模块30进行合成之后再输出,以获得更好的拾音效果。用户可以通过处理器模块30对第一拾音器10及第二拾音器20的参数进行调整,以获得所需要的音频信号。
39.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拾音器10为拾音棒。
40.需要解释的是,拾音棒通常为压电式传感器,用于测量声音并转换为电,具有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高、节奏简单的优点。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拾音器10可以采用拾音棒,以便于对琴弦演奏的声音进行拾音。
41.于一实施例中,第二拾音器20为麦克风。
42.需要解释的是,麦克风是一种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的换能器,在拾音效果上通常是定向、低灵敏的。本实施例中第二拾音器20可以采用麦克风,对琴身内部的震动音源进行拾音并转换为音频信号,辅助第一拾音器10以提高拾音效果。
43.于一实施例中,拾音装置100还可以包括交互模块40,交互模块40电连接处理器模
块30,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传送至处理器模块30。
44.需要解释的是,用户可以通过交互模块40对处理器模块30、第一拾音器10及第二拾音器20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对第一拾音器10及第二拾音器20所采集到音频信号的调整。
45.于一实施例中,交互模块40可以包括触控屏,以便用户方便、直观地进行指令输入。
46.于一实施例中,处理器模块30还用于调整第一拾音器10与第二拾音器20的拾音参数。
47.用户可以通过交互模块输入指令至处理器模块30,实现调整第一拾音器10与第二拾音器20的相关拾音参数,以达到改变最终输出的合成音频信号。
48.于一实施例中,处理器模块30可以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dsp)31,dsp 31用于合成琴弦震动音频信号及琴身内音频信号。
49.需要解释的是,dsp 31是一种适合于数字信号处理运算的微处理器,通常用于实现快速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本实施例中,dsp 31用于实现两种音频信号的合成及输出。
50.于一实施例中,处理器模块30还可以包括arm处理器32,arm处理器32用于调节琴弦震动音频信号及琴身内音频信号在dsp 31内混合的比例和/或增益。
51.需要解释的是,arm(advancedrisc machine,精简指令集处理器架构)其特点是功耗低、体积小、功能强大、运算速度快。arm处理器32可以通过交互模块40输入的指令动态调整dsp 31对两种音频信号进行混合的比例和增益。
52.于一实施例中,输出模块50包括音频输出接口,用于输出合成音频信号。
53.需要解释的是,输出模块50可以将合成音频信号输出至wifi模组、蓝牙模组、喇叭等可以实现交互功能的模块,例如,合成音频信号通过wifi模组、蓝牙模组传送给其他声音播放设备。
5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弦乐器,包括琴弦、琴身,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拾音装置100。拾音装置100同时采集琴弦和琴身两处的声音信号。
55.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计算机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计算机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5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相同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相同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5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计算机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计算机装置也可以由同一个单元或计算机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5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