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打击乐器及非打击面的形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17930发布日期:2024-03-05 15:1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电子打击乐器及非打击面的形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打击乐器及非打击面的形成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降低在对打击面打击时产生的噪声的电子打击乐器及非打击面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1、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电子打击乐器,包括:被打击部22(第一框架),由支撑体10支撑;以及框架44(第二框架),与所述被打击部22一起形成电子打击乐器的圆形的轮廓。被打击部22的上表面是受到打击的打击面22a,通过安装于被打击部22的背面的壳体23上的压电传感器24来检测对打击面22a打击时的振动。

2、另一方面,在框架44未安装传感器,框架44的上表面是未假定受到打击的非打击面。即,框架44是用于通过与被打击部22一起形成电子打击乐器的圆盘形状(上表面或轮廓的形状)来提高外观的框架。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026726号公报(例如,段落0021、段落0022、段落0039、段落0040,图1~图3)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然而,在所述现有的技术中,当对被打击部22(第一框架)打击时的振动传递至框架44(第二框架)时,存在容易因框架44自身的振动等而产生噪声的问题点。

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点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对打击面打击时产生的噪声的电子打击乐器及非打击面的形成方法。

4、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5、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打击乐器在上表面具有受到打击的打击面及未假定受到打击的非打击面,所述电子打击乐器包括:传感器,检测对所述打击面打击的振动;第一框架,形成所述打击面的骨架;弹性体,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经由所述弹性体而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且未安装传感器,由所述第二框架的上表面形成所述非打击面。

6、本发明的非打击面的形成方法是电子打击乐器中的所述非打击面的形成方法,所述电子打击乐器在上表面具有受到打击的打击面及未假定受到打击的非打击面,且所述电子打击乐器包括:传感器,检测对所述打击面打击的振动;第一框架,形成所述打击面的骨架;弹性体,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经由所述弹性体而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且未安装传感器,所述非打击面的形成方法中,由所述第二框架的上表面形成所述非打击面。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打击乐器,在上表面具有受到打击的打击面及未假定受到打击的非打击面,所述电子打击乐器的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弹性体,所述多个所述弹性体通过一端侧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而以悬臂状态支撑于所述第一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用于供杆插入的插入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弹性体,通过螺栓而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上表面侧;以及接触限制部件,限制所述螺栓及所述第二框架的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限制部件为从所述弹性体向所述第二框架的侧立起并包围所述螺栓的多个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形成于与所述螺栓相反的一侧的外周面且沿绕所述螺栓的轴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形成于其一端侧的嵌合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通过从所述第一框架的上表面立起的壁状的所述旋转限制部件与所述弹性体的外周面的接触,限制所述弹性体相对于所述固定突起的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是所述打击面与所述第一框架一体化而形成。

10.一种非打击面的形成方法,是电子打击乐器中的所述非打击面的形成方法,所述电子打击乐器在上表面具有受到打击的打击面及未假定受到打击的非打击面,所述电子打击乐器包括:


技术总结
第二框架301b未安装对其振动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第二框架301b的上表面是未假定受到打击的非打击面。所述第二框架301b经由弹性体309a~弹性体309c而弹性支撑于第一框架301a,因此在对面皮202或盖206打击时,可利用弹性体309a~弹性体309c将从第一框架301a传递至第二框架301b的振动衰减。因此,可抑制因第二框架301b的振动而产生噪声,因此可对演奏者赋予良好的演奏感。

技术研发人员:野野村怜,谷田凉,内海圭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兰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