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乐器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483阅读:5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箜篌乐器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空侯乐器琴。
空侯乐器琴是中国的古典乐器,它有竖卧两种,本发明创造所涉及的是竖式空侯乐器琴。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对这种乐器进行研制改造,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一九八0年沈阳乐器厂研制出了“双排弦压颤空侯乐器琴”,对传统的单排弦空侯乐器琴是一大进步,因为它在演奏时具有类似古筝乐器的压颤音这一浓厚的民族风格。但是由于琴的弦码不是处于固定的位置,所以每当演奏压颤琴弦时,弦码的位置总是要不断地变化,这样会使得琴弦各段的长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音的准确性失去控制,本发明创造在技术上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在于它是一种带有双排琴弦的空侯乐器琴,在它的音板〔8〕的两侧对称地固定胶粘有弦码〔16〕,弦码由弦码架〔22〕和弦码芯〔23〕构成,弦码芯可绕弦码轴〔13〕转动,弦码与音板成垂直角;连动杆〔11〕穿过连动杆轴眼〔15〕、微调器〔12〕、承转杆〔14〕;承转杆与带有凹口的承转杆垫〔18〕联为一体,可绕凸件〔17〕上下转动。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
如下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附图1中的A-A面剖切的侧视图,附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弦码[16]的示意图,在上述3个附图中的〔1〕是琴首,由栬木制成;〔2〕是立柱,由栬木制成;〔3〕是琴脚,由栬木制成;〔4〕是琴座,由栬木制成;〔5〕是肖子板,由栬木制成;〔6〕是弦肖子由金属材料制成,可选用45#钢;〔7〕是弦枕轴,由钢材料制成〔8〕是音板,由梧桐木或白松木制成,〔9〕是音罩,由多层胶合板制成,〔10〕是琴弦,由较细钢丝制成,〔11〕是连动杆,由较粗钢丝制成;〔12〕是微调器,〔13〕是弦码轴,〔14〕是承转杆,可由金属铜制成,〔15〕是连动杆轴眼,〔16〕是弦码用木头制成;〔17〕是凸件,用金属材料制成,〔18〕是承转杆垫,用金属材料制成,〔19〕是支承架核木,〔20〕是挂弦钩,可用金属材料制成,〔21〕是铜块,〔22〕是弦码架,〔23〕是弦码芯,〔24〕是承转杆支架。
本实用新型装配和操作使用过程如下将琴弦在弦肖子和弦枕轴等处调好后,穿过弦码,绷紧挂在挂弦钩上,挂弦钩焊接在铜块上。连动杆穿过连动杆轴眼,这时琴弦紧压在连动杆轴上,连动杆穿过连动杆轴眼后,通过铜块后,由双钢丝变为单钢丝,继续穿过微调器,而后再穿过承转杆垫与承转杆,再从承转杆底部穿过来,直至另一侧的弦码连动杆轴眼,承转杆与承转杆垫是牢固地焊接在一起的。微调器可沿左右方向调节连动杆的位置。承转杆支架与凸件焊接在一起,与支架核木相连接,而支架核木又同音板胶粘在一起,实际演奏时,为产生压颤音响效果,可压琴弦,琴弦紧压在连动杆轴上,可带动弦芯绕弦码轴转动,(要求轴转动角度不超过40°),这时连动杆也随时带动承转杆绕凸件进行转动,从而保证弦码与承转杆支点之间的长度保持不变,从而控制了音的准确性由于本发明创造在音板上胶粘了可绕码轴转动的弦码,形成了弦码固定联动装置,所以从根本上解决了有史以来所谓的“鼓瑟不能胶柱”的技术难点,需要指出的是,还可将这种能绕轴转动的弦码胶粘在古筝一类的乐器上,同样可以实现控制音准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双排琴弦[10]空侯乐器琴,其特征在于音板[8]的两侧对称胶粘有弦码[16],弦码由弦码架[22]和弦码芯[23]构成,弦码芯可绕弦码轴[13]转动;连动杆[11]穿过连动杆轴眼[15],微调器[12]、承转杆[14];承转杆与带有凹口的承转杆垫[13]联成一体,可绕凸件[17]转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琴弦空侯乐器琴,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弦码与音板成垂直角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排琴弦箜篌乐器琴,以往的箜篌乐器琴其琴弦都为单排,演奏时不能产生压颤音响效果,近年来,虽然有人研制出双排琴弦的箜篌乐器琴,但由于弦码的位置不能固定,所以在实际演奏压颤琴弦时,弦码总是处于动态,使得琴的各段琴弦长度发生变化,导致音的准确性失控。本发明创造将弦码固定胶粘在音板上,弦码由弦架和弦芯构成,弦芯可绕弦码轴转动,这样可以保证琴弦的各段长度在演奏压颤时不变,从而控制了音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G10D3/00GK2054188SQ8921006
公开日1990年3月7日 申请日期1989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89年1月25日
发明者韩其华 申请人:沈阳市盛京钢琴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