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音袖珍汽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0089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音袖珍汽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变音袖珍汽笛,适合在体育比赛或文艺演出中观众鸣吹助兴之用。
目前在体育比赛或文艺演出中,观众多数采用吹哨子助兴,哨子是其内腔的圆珠受气流冲击弹跳,使空气激烈振动而产生哨声的,它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存在音量弱、音质单簿的缺点,而且与体育比赛中裁判的哨音混淆,容易引起运动员误会;亦有些观众采用汽笛助兴,汽笛是由震荡片、气缝及喇叭组成,通过气流和震荡片的激烈振动而产生声音,它具有音量大、音质厚、不与裁判哨音混淆的优点,但是体积较大,观众携带不方便,而且需用金属构成,价格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变音袖珍汽笛,它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有缺点,具有音量大,音调可变、音质厚、不易与裁判哨音混淆、体积小及价格低廉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含有由震荡片、气缝和喇叭组成的发音器,其特征是具有第二个由震荡片、气缝和喇叭组成的发音器,以及具有含嘴、筒壳,支板和调音孔,其中含嘴连接筒壳的始端,调音孔开在筒壳的中部,而上述两个发音器则并排同向地由支板固定在筒壳内,其中一个发音器的喇叭的出口到达筒壳的末端,第二个发音器的喇叭的出口处在筒壳的中部,靠近调音孔,上述的两片震荡片厚薄尺寸不相同,上述的两条气缝宽窄尺寸亦不相同。使用时,对着含嘴吹气,两个发音器会同时发出高低不同的笛声,而当堵住筒壳的末端或调音孔时,本实用新型会分别单独发出较高或较低的笛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音量大、音调可变、音质厚、不易与裁判哨声混淆、体积小易于携带及价格低廉等特点,既可用金属,又可用塑料制造。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2是本实用新型沿
图1A向的视图。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由震荡片1,气缝2和喇叭3组成的发音器4、由震荡片5、气缝6和喇叭7组成的发音器8、以及含嘴9、筒壳10、支板11和调音孔12,其中含嘴9连接筒壳10的始端,调音孔12开在筒壳10的中部,发音器4和发音器8并排同向地由支板11固定在筒壳内,喇叭3的出口到达筒壳10的末端,喇叭7的出口处在筒壳10的中部,靠近调音孔12,震荡片1和震荡片5的厚薄尺寸不相同,气缝2和气缝6的宽窄尺寸不相同。使用时,对着含嘴9吹气,发音器4和发音器8会同时发出高低不同的笛声,而当堵住筒壳10的末端或调音孔12时,本实用新型会分别单独发出较高或较低的笛声。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有一底盖13封盖在筒壳10的末端,使用时可把底盖13揭去。
在本实施例中,筒壳10的始端有一笛夹14,用来方便夹在口袋或其他物品上。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总长度为10~16CM。
权利要求1.一种变音袖珍汽笛,具有由震荡片1、气缝2和喇叭3组成的发音器4,其特征是具有由震荡片5、气缝6和喇叭7组成的发音器8,以及含嘴9、筒壳10、支板11和调音孔12,其中含嘴9连接筒壳10的始端,调音孔12开在筒壳10的中部,发音器4和发音器8并排同向地由支板11固定在筒壳10内,发音器4的喇叭3的出口到达筒壳10的末端,发音器8的喇叭7的出口处在筒壳10的中部,靠近调音孔12,震荡片1和震荡片5的厚薄尺寸不相同,气缝2和气缝6的宽窄尺寸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音袖珍汽笛,其特征是具有底盖13,该底盖13封盖在筒壳10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音袖珍汽笛,其特征是筒壳10的始端设有笛夹14。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变音袖珍汽笛,其特征是总长度为10~16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变音袖珍汽笛,适合在体育比赛或文艺演出中观众鸣吹助兴之用,它主要包括两个由震荡片、气缝和喇叭组成的发音器,以及含嘴、筒壳、支板、调音孔、底盖和笛夹、鸣吹时,能同时或分别单独发出高低不同的笛声,它具有音量大、音调可变、音质厚、不易与裁判的哨音混淆,体积小易携带及价格低廉特特点,既可用金属、又可用塑料制造。
文档编号G10K9/00GK2263387SQ96220820
公开日1997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13日
发明者翟坤强 申请人:翟坤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