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底架和键引导件结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362609阅读:来源:国知局
们与白键3a的上限位置限制部21a和致动器部22a具有相同的功能。
[0059]如图4、5A和5B所示,键3的后部包括后部本体23,该后部本体23形成为宽度小于键3的前部,后部本体23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后部本体23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靠近后部本体23的后端部的相应预先确定位置形成有向外突出(S卩,分别向左和向右)的枢转轴24和24。枢转轴24和24中的每一个的下半部形成为半圆部24a,该半圆部24a具有弧形底表面和半圆形侧表面,并且具有突出部24b,该突出部24b从半圆部24a的前后方向的中央向上突出。注意,每个枢转轴24的半圆部24a具有形成在其弧形底表面中的凹槽24c,使得当诸如油脂的润滑剂被施加到半圆部24a的弧形底表面时,油脂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在其中。
[0060]后部本体23的后端部被形成为使得,带有预先确定的曲率的曲面25从后部本体23的上表面延伸到后表面。在侧视图中,曲面25被形成为沿着围绕键3的枢转轴24的同心圆凸状弯曲。另外,后部本体23的后端部具有与曲面25相连的锥形部26,该锥形部26的横向宽度向下逐渐变小。注意,曲面25形成有凹槽25a,该凹槽25a与枢转轴24的凹槽24c具有相同功能。
[0061]如图6A和6B所示,音槌4包括音槌本体31和附接到音槌本体31的两个重块32和32。音槌本体31由树脂成形品形成,例如通过将预先确定的树脂材料(例如,POM (聚甲醛或聚缩醛))注射成形为预先确定的形状而制成该树脂成形品。音槌本体31沿前后方向延伸预先确定的长度,并且具有轴承部33,该轴承部33形成在音槌本体31的前后方向中央的前方的预先确定位置。轴承部33具有在侧视图中向下开口的倒U形状,并且与键盘底架2的音槌支撑部15的支撑轴15a枢转地接合。用于与键3的致动器部22接合的接合凹部34形成在音槌本体31的前半部中,在轴承部33前方的位置。接合凹部34向上和向前开口,键3的致动器部22的下部以致动器部22的下端保持与接合凹部34的底表面接触的状态被接收在接合凹部34中。此外,多个开关按压部35形成在音槌本体31的前半部中的接合凹部34的下方,用于按压键开关5的开关本体5b。
[0062]作为音槌本体31的后半部的重块安装部36具有形成在重块安装部36的相应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预先确定位置的两(即,前和后)对接合突出部37和37,它们分别从重块安装部36向外(即,向左和向右)突出,并且具有形成在靠近后一对接合突出部37的位置的安装孔38,该安装孔38沿左右方向延伸通过重块安装部36。注意,切口 36a形成在重块安装部36的中央部,以便避免当键盘装置I处于键释放状态时,将键盘装置I固定至电子钢琴的架板10 (见图2B)的螺钉等与音槌4抵接。
[0063]重块32由比重大于音槌本体31的材料(诸如钢的材料)制成,并且被形成为两个长且窄的板。例如通过压制具有预先确定的厚度和宽度的长金属板,将每个重块32形成为预先确定的形状。具体而言,重块32形成为带有两个(S卩,前和后)接合孔41和41、安装孔42、凹部43,它们分别对应于音槌本体31中形成的两个接合突出部37和37、安装孔38和切口 36a。通过将铆钉44铆入插通安装孔42、42和38,使得两个重块32和32以夹住音槌本体31的重块安装部36的状态牢固地固定至音槌本体31。
[0064]附接到每个音槌4的一个重块(此后称为“通用重块32A”)具有预先确定的长度并且对于所有音槌4都通用。另一方面,另一重块(此后称为“调整重块32B”)的长度被形成为等于或小于通用重块32A。因此,能够通过调整调整重块32B的长度来改变包括两个重块32A和32B的音槌4的重量。
[0065]在如上构造的键盘装置I中,当键3在图1和2B所示的键释放状态被按下时,键3围绕键3的后端部的左侧和右侧枢转轴24和24向下枢转移动。根据键3的该枢转移动,键3的致动器部22向下按音槌4的接合凹部34。结果,音槌4在围绕音槌支撑部15的支撑轴15a沿图2B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枢转移动的同时,以开关按压部35从上方按压键开关5的相关联的开关本体5b。在此情况下,音槌4的后端部(即,通用重块32A的后端部)从下方与底架后部13的音槌止动件13a抵接,由此阻止音槌4的进一步的枢转移动。通过如上所述的键按下操作,与音槌4的重量和力矩相对应的预先确定的触摸重量被施加给键3,并且还通过键开关5检测了键3上的键按下信息。
[0066]另一方面,当按下的键3被释放时,音槌4沿着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沿着图2B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枢转移动。根据音槌4的该枢转移动,通过致动器部22将键3向上推,并且向上枢转移动。结果,键3和音槌4返回至图1和2B所示的键释放状态。在此情况下,键3的前端部的上限位置限制部21从下方与键盘底架2的预先确定的止动件20抵接,由此阻止键3的进一步的枢转移动。
[0067]接着,将参考附图3A、7A和7B来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键盘底架2,集中于将底架后部13 (后部支撑部)与底架前部11、底架中央部12和音槌支撑部15的组件(前部支撑部)沿前后方向连接起来的肋14的结构。
[0068]图7A和7B是透视图和平面图,以放大比例示出了肋14,肋14用于连接在图3A所示的键盘底架2的底架后部13和底架中央部12之间。如图3A所示,键盘底架2中设有五个肋14,每隔两个或三个键3 (音槌4) 一个,它们左右方向彼此分隔开。每个肋14具有肋本体14a (纵向肋),肋本体14a形成为板状,沿左右方向具有预先确定的厚度,并且在底架中央部12和底架后部13之间相连,并且预先确定的两个肋14上各具有加强肋14b,用于加强肋14,其设置在肋本体14a的上端。
[0069]加强肋14b被形成为具有板状,沿纵向方向具有预先确定的厚度,并且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肋本体14a的厚度。另外,加强肋14b被形成为其宽度从肋本体14a的上端的中央沿前后方向朝向底架中央部12逐渐增加。
[0070]如上详细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键盘底架2,肋14连接用于枢转支撑键3的底架后部13和用于引导黑键3b的底架中央部12之间。另外,在相邻的肋14的一个之上具有设在其肋本体14a的上端的加强肋14b。与肋14仅具有肋本体14a的情况相比,这能够极大地提高肋14的强度,并且与纵向肋被布置为每个分开左右方向相邻的音槌的传统键盘底架相比,降低了肋14的数量,同时确保了键盘底架2的充分刚性。结果,与传统键盘底架中所用合成树脂的量相比,这能够降低用作材料的合成树脂的量,并且确保键盘底架2的充分刚性。此外,即使当电子钢琴以直立位置存放时,也能够防止键盘底架2的变形。
[0071]注意,根据本发明的键盘底架2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能够以各种形式实施。例如,在本实施例的键盘底架2的一个八度部分中,五个肋14中的两个分别设有加强肋14b,但是能够为每个肋14提供加强肋14b。或者,当能够确保键盘底架2的充分强度和刚性时,能够仅为肋14中的一个提供加强肋14b。
[0072]另外,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加强肋14b被形成为宽度从底架后部13朝向底架中央部12逐渐增加,但加强肋14b的形状不限于此,与以上相反,也可以将加强肋14b形成为其宽度从底架中央部12朝向底架后部13逐渐增加。仅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本实施例的键盘底架2的具体结构,在本发明主题的范围内可以按照期望改变其具体结构。
[0073]接着,将参考图3A、3B和8A至IlB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键引导件结构,集中于底架前部11的白键引导部Ila以及由白键引导部Ila所引导的白键3a的结构。
[0074]图8A和8B示出了底架前部11的两个白键引导部11a。白键引导部Ila的其中一个(图8A和SB中左侧的一个)的状态是后述的键引导件本体52已经安装到其上,白键引导部Ila中的另一个(图8A和SB中右侧的一个)的状态是键引导件本体52已经从其移去。如图8A所示,各个白键引导部Ila包括在底架前部11的水平平坦部Ilc上直立的键引导件保持器51以及安装到键引导件保持器51的键引导件本体52。
[0075]键引导件保持器51与键盘底架2 —体形成,并且具有纵向延伸预先确定长度的中空筒状保持器部53 (保持器本体)、分别以与保持器部53的前部和后部相连的方式在平坦部Ilc上直立的加强部54和55。保持器部53设有狭缝状安装部53a,该安装部53a以向上开口的状态纵向延伸,并且带有左右方向贯通的狭缝,键引导件本体52安装在安装部53a中。在平面图中,前部和后部加强部54和55各具有U形,朝向保持器部53开口。注意,后部加强部55设有辅助加强部55a和55a,这些辅助加强部55a和55a在平坦部Ilc上直立,与后部加强部55的下半部的相应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相连。
[0076]另一方面,键引导件本体52由软质合成树脂(例如,弹性体)制成,并且具有纵向较长的板状。更具体而言,如图9A至9C所示,键引导件本体52在前视图中形成为纵向较长的矩形形状,其顶侧端部以及左右端部具有相应的预先确定的厚度,并且形成为端部比其它部分厚。另外,键引导件本体52的端部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凹槽52a。当诸如油脂的润滑剂被施加到键引导件本体52的端部时,润滑剂的一部分进入凹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