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72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驱动器IC(集成电路)的组件,驱动器IC构成驱动电路以驱动使用平板显示板的显示装置的显示电极,特别涉及安装驱动器IC组件的新结构,能够在显示装置的工作期间向显示器件的显示板提供具有预定峰值的稳定的大电流。
这种结构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通常适用于具有大容量平板显示板的显示单元,平板显示板由大量具有容性负载特性的显示单元构成,例如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等离子体显示板和周边电路的整个等离子体显示单元通常称做“PDP”)、EL(电致发光)板或大尺寸的LCD(液晶显示)板。
近来在平板显示板中有显著的发展和进展。特别是,容易增加荧光屏的尺寸和显示颜色的三电极表面放电型的AC(交流)等离子体显示板,适用于大容量的平板显示板领域。例如大尺寸的彩色电视。已投入了实际的使用。
在这种类型的AC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电压脉冲交替地施加到持续放电的两种电极上,以保持放电进行发光显示。发生放电(发光)的期间,由于施加了每一电压脉冲,因而施加每一电压脉冲之后持续几μs(微秒)。由放电产生的构成正电荷的离子聚集在施加负电压脉冲的电极上的绝缘层上。以类似的方式,构成负电荷的电子聚集在施加正电压脉冲的电极上的绝缘层上。
这里,假设壁电荷首先由高压(写电压)的电压脉冲(写脉冲)产生,随后,由具有低于写脉冲的电压(保持电压)并且也具有相反极性(保持电压脉冲或保持脉冲)的电压脉冲产生。由于预先已聚集的壁电压产生的电压叠加在保持电压上,相对于放电空间产生足够大的电压。当这种大电压超过启动放电需要的放电电压的阈值时,开始放电。换句话说,借助写脉冲产生壁电荷开始写放电的单元随后通过将保持脉冲用相反的极性交替地施加到两种保持放电电极继续放电。这种现象通常称做“存储效应”或“存储驱动”。AC等离子体显示板意在利用这种存储效应实现显示。
AC等离子体显示板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两电极型AC等离子体显示板,进行选择性放电(寻址放电)并用两种电极保持放电。另一种类型是三电极型AC等离子体显示板,通过利用三种类型的电极进行寻址放电,此外用两种类型的电极保持放电。在用于多级显示的彩色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在单元中形成的荧光粉通过由于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激活。然而,该荧光粉相对于有时由于放电产生的正电荷构成的离子轰击具有易碎的缺点。构成两电极型的AC等离子体显示板,由此离子直接与荧光粉碰撞,因此荧光粉的寿命容易缩短。为了避免该缺陷,通常使用利用表面放电的三电极型AC等离子体显示板(通常称做“表面放电型AC等离子体显示板”或“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
为了有助于理解与安装驱动器IC的常规组件有关的问题,下面参考以后将在附图简要说明部分中介绍的

图1到10介绍适用于常见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常规结构的一个例子。
在图1中示出了常见的表面放电型的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简化模型结构的平面图。此外,沿图1中的水平方向截取的剖面图显示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常见的表面放电型的AC等离子体显示板。
如图1和2所示,构成常见的表面放电型的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显示板300具有两个玻璃基板310,包括前玻璃基板310和后玻璃基板320。前玻璃基板310上排列有保持电极(X1,X2,X3,...,Xj,...,Xn,其中j为任意的正整数),由总线电极、透明电极以及扫描电极(Y1,Y2,...,Yj,...,Yn)构成。
寻址电极(A1,A2,Ai,...,Am,其中i和m为任意的正整数)与保持电极成直角交叉的形式排列在背玻璃基板320上。这三种电极形成每个显示单元340,用于在与寻址电极成直角交叉的相同数量的扫描电极和保持电极限定的区域中产生放电发光。保持电极(Xj)、扫描电极(Yj)和寻址电极(例如Ai-1、Ai和Ai+1)由介质层350覆盖,用于保持壁电荷。此外,在寻址电极的介质层上形成将显示单元相互隔离的隔离壁330和借助放电产生紫外线发射光的荧光粉360。
图1和2中所示的表面放电型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电路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显示在图3中。
如图3所示,激活显示板300的表面放电型AC等离子体显示板驱动单元包括控制电路370,通过来自外部信号源的接口信号(例如,时钟信号CLK、数据信号DATA、垂直同步信号VSYNC以及水平同步信号HSYNC)产生控制信号,控制表面放电型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电路;保持电极电路、扫描电极驱动电路以及寻址电极驱动电路,通过特定的控制信号驱动显示板的显示电极。保持电极驱动电路、扫描电极驱动电路以及寻址电极驱动电路组成表面放电型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电路的主要部分。
保持电极驱动电路包括产生保持脉冲的X公共驱动器390,扫描电极驱动电路包括产生保持脉冲的Y公共驱动器391,以及独立地驱动和扫描每个扫描电极的扫描电路392。另一方面,寻址电极驱动电路包括将对应于显示数据的寻址电压脉冲施加到每个寻址电极的寻址电路380。代表将显示在显示板上的显示数据的数据信号DATA临时地存储在控制电路中的显示数据控制单元371的帧存储器372中,然后与时钟信号CLK同步地提供到寻址电路380。而且,控制电路中的扫描驱动器控制单元373根据垂直的同步信号VSYNC控制扫描电路392。此外,控制电路中的公共驱动器控制单元374根据水平同步信号HSYNC控制X公共驱动器390和Y公共驱动器391。
介绍图3驱动电路操作的时序图显示在图4中。该时序图表示了在图3的驱动电路的操作中施加到每个电极用于在显示板上图像显示的主要点的驱动电压波形,主要包括整个表面的写放电周期、整个表面的擦除放电周期、寻址放电周期以及保持放电周期。
在这些周期中,与图像显示直接有关的驱动周期包括寻址放电周期和保持放电周期。通过在寻址放电周期期间选择要显示的像素并在接下来的保持放电周期中由选择的像素发光,完成预定亮度的显示。
在寻址放电周期期间,电压电平转换并施加-Vy的扫描电压脉冲(扫描脉冲)之后,中间电压电平-Vmy的电压同时施加到所有的扫描电极(Y1到Yn)。在将扫描电压脉冲施加到每个扫描电极的同步中,每个寻址电极(A1到Am)外加电压电平Va的寻址电压脉冲,由此选择每个扫描线上的像素。
在接下来的保持放电周期中,所有的扫描电极(Y1到Yn)和X电极(X1到Xn)交替地外加公共电压电平+Vs的保持电压脉冲,由此以前选择的像素发光。通过连续地施加,完成预定亮度的显示。此外,也可以通过控制结合驱动电压波形的一系列基本操作发射光的次数显示密度层次。
通过将电平Vwx的写电压脉冲施加到整个板表面上的所有显示单元,整个表面的写放电周期可激活每个显示单元并保持均匀的显示特性,并以预定的时间间隔插入。
另一方面,在开始用于图像显示的新的寻址放电操作和新的保持放电操作之前,通过将峰值电压电平Vey的倾斜擦除脉冲作为擦除电压脉冲施加到整个板表面上的所有显示单元上,整个表面的擦除放电周期可以擦除先前显示的内容。
在图4的扫描电极和板电极上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之间连接结构的平面图显示在图5中。而且,图5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显示在图5中。此外,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中的每个驱动器IC芯片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显示在图7中。图5到7示出了在包括以上介绍的三电极的表面放电型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扫描电极上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连接到显示板的方式,还示出了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具体的电路结构。
显示在图5和6中在扫描电极上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表示显示板300有480个扫描电极(Y1到Y480)的一个结构例子。连接到这些扫描电极的驱动器IC芯片400的每一个通常具有64位输出,因此使用了总共八个驱动器芯片。根据以后将介绍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驱动器IC芯片分布在安装驱动器IC的两个组件401,402之间,每个包括安装其上的四个驱动器IC芯片M1到M4。安装驱动器IC的这些组件的输入单元分别包括输入连接器461,462,而它的输出单元有连接扫描电极的输出端471,472。
每个驱动器IC芯片中的具体电路显示在图7中。该电路具有输出对应于64位的扫描电极驱动信号OUT 1到OUT 64的输出电路单元。
通过输出部分最后一级中推挽型P沟道场效应晶体管(下文称做P沟道FET)406-1到406-64和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下文称做N沟道FET)407-1到407-64,这些输出电路单元与提供地电位的接地布线GND和提供高电源电压的高电压电源布线VH连接。此外,二极管408-1到408-64分别反极性地连接在P沟道FET406-1到406-64的源和漏之间。这些二极管408-1到408-64的阴极都连接到高电压电源布线VH并工作,由此驱动电流吸收到高电压电源布线内。另一方面,二极管409-1到409-64分别反极性地连接在N沟道FET 407-1到407-64的源和漏之间。所有二极管409-1到409-64的阳极也连接到地布线GND,并工作,由此驱动电流从地布线GND流入输出侧。
应该指出显示在图6和7中的接地布线GND仅定义为在安装驱动器IC的两个组件401,402中形成的相对地布线,它不总是具有绝对的地电位。相反地,由于驱动显示板300的电压脉冲由Y公共驱动器391提供到接地布线GND,接地布线GND的电位随时间变化很大(即,浮动的接地布线GND)。
此外,图7中的驱动器IC芯片中的电路包括控制以上介绍的推挽型P沟道FET和N沟道FET的逻辑电路。所述逻辑电路包括分别通过一对电阻R1-1到R1-64,R2-1到R2-64分别控制P沟道FET 406-1到406-64的开/关操作的N沟道FET 405-1到405-64;控制N沟道FET 407-1到407-64的开/关操作的反相器404-1到404-64;以及根据选通信号STB向N沟道FET 405-1到405-64和反相器404-1到404-64施加控制信号的NAND门403-1到403-64。通过用于逻辑应用的低电压电源VCC操作这些电路。
此外,图7的驱动器IC芯片的内部电路包括选择64位输出电路单元的64位移位寄存器411,以及临时地保持来自64位移位寄存器411的控制信号输出并将它传送到NAND门403-1到403-64的锁存电路412。用输入到64位移位寄存器411的时钟信号CLK和数据信号DATA、输入到64位锁存电路412的锁存信号LATCH以及控制逻辑电路的选通信号STB设定控制信号,以控制逻辑电路。
安装驱动器IC的常规组件的第一个例子的结构剖面图显示在图8中。这种结构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通常称做“COB(板上芯片)结构”。
构成图8所示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以便驱动器IC芯片400安装在刚性印制电路板430上。此外,在以上介绍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中,驱动器IC芯片上的焊盘端子410通过引线键合到连接在多层布线型的印制电路板430上的每层中形成的输入信号和电源线布线图形440的连接端子上。此外,以上介绍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输入单元有一个输入连接器461(或462)。该输入连接器461一方面连接在多层布线型的印制电路板430的上层中形成的输入端布线图形445,另一方面,通过导电通孔446连接印制电路板430的其它层的输入信号和电源线布线图形440。
此外,高电压电源的电压、低电压电源的电压、地电位以及各种信号由输入连接器461、输入信号线以及电源线布线图形440通过驱动器IC芯片上的对应焊盘端子410提供到驱动器IC芯片400。另一方面,以上介绍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输出单元包括在印制电路板430的上层中形成的输出端连接图形450。该连接端子420(即,输出端连接图形450)和由驱动器IC芯片400输出驱动器信号的焊盘端子410直接借助引线键合相互连接和线连。
此外,输出端连接图形450引出到印制电路板430的端面,形成输出端连接器。具有与输出端连接器相同形状的输出端布线图形490的柔性布线板480通过热粘合连接到输出端连接器,由此形成一个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将连接到显示板的显示电极的端子排列在柔性布线板480的正端。通过借助如热压焊等的焊接技术,使用具有这些端子的输出端单元471(或472)连接到显示电极。
安装驱动器IC的常规组件的第二个例子的结构剖面图显示在图9中。具有这种结构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通常称做“COM(多层板上芯片)结构”。
此外,在图9所示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中,构成基底的刚性印制电路板510附着到由输出端布线图形540形成的柔性布线板530,和用于整个组装件的复合板500。
此外,在图9所示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中,驱动器IC芯片400安装在刚性印制电路板510上。此外,在以上介绍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中,驱动器IC芯片上的焊盘端子10通过引线键合连接并耦合连接到在多层布线型印制电路板510的每层中形成的输入信号和电源线布线图形520。此外,以上介绍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输入单元有一个输入连接器460,一方面连接到在多层布线型印制电路板510的上层中形成的输入端布线图形515,另一方面通过导电通孔516连接到印制电路板510的其它层中的输入信号和电源线布线图形520。
此外,高电压电源的电压、低电压电源的电压、地电位以及各种信号由输入连接器460、输入信号和电源线布线图形520通过驱动器IC芯片上的对应焊盘端子410提供到驱动器IC芯片400。另一方面,以上介绍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输出单元具有在复合板中柔性布线板530的上层中形成的输出端布线图形540。该输出端布线图形540起连接端子420的作用。该连接端子420(即,输出端布线图形540)和由驱动器IC芯片400输出驱动器信号的焊盘端子410直接借助引线键合相互连接和线连。
此外,连接到显示板的显示电极的端子排列在输出端布线图形540的端部。通过借助如热压焊等的焊接技术连接到显示电极使用这些端子。
顺便提及,在图8和9的组件中,预定的绝缘膜(例如抗蚀剂膜或覆盖膜)通常施加到除每个布线板的表面上的端子和IC安装部分之外的部分,但没有在图中示出。
如图1和2所示,包括三电极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常见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显示板内部结构为所有的显示电极都由绝缘层(介质层)覆盖,放电气体保持在电极之间的空间内,由此形成显示单元。因此从驱动这些电极的驱动电路的观点来看,显示电极具有容性负载特性例如在图2所示的表面放电型AC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电容Ca存在于寻址电极之间,电容Cg存在于相对的电极之间,此外电容Cs存在于保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
示出了表面放电型常见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扫描电极的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之间关系的时序图显示在图10中。
图10的时序图具体地示出了扫描电极中流动的驱动电流随表面放电型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扫描电极和保持电极之间施加保持脉冲而改变的方式。与保持电压脉冲的上升时序同步,充电电流和气体放电电流以峰值的形式流到单元电容(即,保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的电容Cs和相对的电极之间的电容Cg)与脉冲的下降同步,放电电流以峰值的形式从单元电容流出。应该注意在以上介绍的单元电容中,存在于保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的电容Cs起主要的作用。
对于42英寸显示器的每个保持电极,根据显示板的尺寸和显示单元的结构,这些驱动电流的峰值电流值通常为0.2到0.4A,就具有64输出的扫描电极上的一个驱动器IC芯片而言,峰值电流最大约25A。由此,在图26中显示的安装驱动器IC的一个组件中流动的最大峰值电流大于90A。
由此,需要以能够稳定地提供以上提到的峰值电流的方式构成驱动电路。首先,需要使用与包括X公共驱动器和Y公共驱动器的保持(sustainer)电路的所述峰值电流相对应的驱动元件。
特别重要的是配置包括由保持电路到显示板的高电压源布线和地布线的驱动布线系统。这需要使驱动布线系统的布线长度最小,以确保足够的布线宽度和面积,以确保低阻抗线。
当很难实现驱动布线系统的低阻抗时,由于驱动布线系统的阻抗,即使当保持电路具有足够的驱动能力,但随着驱动电压的降低,不能充足地提供需要数量级的峰值电流。由此,放电的发光亮度减少,或发生亮度变化,由此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显示质量变坏。同时,很难保证足够裕度(容限)的驱动电压,发生显示闪烁或发光错误(即,发光缺陷),由此不能进行正常的显示操作。
在排列在显示板的每个扫描线(显示线)上的多个显示单元中将导通的显示单元的数量根据显示数据确定,并且通常从一个扫描线到另一个扫描线各不相同。具体地,每个扫描线在驱动电路上具有不同的负载。因此,当驱动布线系统的阻抗很高时,提供到显示板的驱动电压的压降值从一个扫描线到另一个扫描线各不相同。因此,在需要数量级的驱动电压不能充足地提供的显示线中一些点处发生,由此显示板上产生亮度变化。另一方面,当增加驱动电压以补偿由驱动布线系统的阻抗造成的驱动电压的降低时,除了选择的显示单元之外,没有选择的显示单元也容易发光,因此不能进行正常的显示操作。
一旦地布线(或地线)的阻抗增加时,高频率的峰值电流的流动总体上构成驱动电路中的噪声。由此,在驱动电路和其它电路中发生故障,由此不能进行正常的操作。此外,辐射电磁波对周围的环境有不良影响。
在所述驱动布线系统中,具体的不足之处为驱动显示电极的组件直接连接到安装驱动器IC的显示板的显示电极。重要的是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该部分得到低阻抗的驱动布线系统的布线。
设置图8中所示的安装驱动器IC的常规组件的第一个例子,以便包括时钟信号、锁存信号和选通信号等的各种信号由输入连接器461通过形成在有限尺寸的印制电路板上的输入端布线图形44等的布线图形施加到驱动器IC芯片。因此,多层布线需要使用印制电路板中的多个导电通孔。具体地,利用以上提到的多层布线的输入布线系统使用多个导电通孔,因此,包括高电压电源布线和地布线等的驱动布线系统横跨在用于布线的输入布线系统上。另一方面,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输出布线系统中,用于驱动器IC芯片输出的焊盘端子410和输出端通过印制电路板上的输出端连接图形450相互连接。由于这个原因,驱动布线系统的宽度和面积受到相当于输出端连接图形和导电通孔的量的限制。因此很难实现足够低阻抗的驱动布线系统。
另一方面,在图9所示的安装驱动器IC的常规组件的第二个例子中,由输出布线系统的输出端布线图形540形成的柔性布线板530和印制电路板500相互附着。由此驱动器IC芯片400的输出焊盘端子通过引线键合直接连接到输出端布线图形。由此,输出布线系统停止影响驱动布线系统。与以上介绍的第一个例子相比,因此,驱动布线系统的宽度和面积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然而,与第一个例子类似,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第二个例子的输入布线系统通过横越包括高电压电源布线和地布线的驱动布线系统而布线。因此,驱动布线系统的宽度和面积仍受到相等于导电通孔数量的限制。
作为与安装驱动器IC的常规组件有关的技术,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10-215038公开了一种包括具有驱动电路用于显示的柔性电路板的复合电路板结构,其中IC装配有一体地连接在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或背面上的电源总线和接地总线。在所述复合电路板中,与本发明类似,包括电源总线和接地总线的驱动布线系统似乎与输入布线系统和输出布线系统隔离。然而此时,包括电源总线和接地总线的驱动布线系统的布线通过柔性电路板中的布线图形连接到显示驱动IC,因此受到输入布线系统和输出布线系统影响。
作为与安装驱动器IC的常规组件有关的另一技术,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5-198603(在1998年7月17日已注册为专利No.2803699)公开了一种包括安装IC芯片的第一板和柔性第二板的IC芯片安装结构,其中包括高电压电源布线和地布线的驱动布线系统形成在第一板上,输出布线系统形成在第二板上。在所述安装结构中,输入布线系统也认为形成在第一基板上,因此,与图8和9中显示的现有技术类似,输入布线系统通过跨越驱动布线系统而布线。因此,驱动布线系统的宽度和面积仍然受到限制。
鉴于以上问题开发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通过减小在平板显示板中使用的驱动器IC组件的驱动布线系统的阻抗,能够容易地实现低阻抗的驱动布线系统。
为了达到以上介绍的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包括驱动平板显示板的显示电极的驱动器IC芯片,以及电连接驱动器IC芯片的布线板。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包括第一布线单元,由至少一个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将电源电压输入到驱动器IC芯片,用于驱动平板显示板;第二布线单元,由控制系统布线形成,将信号输入到驱动器IC芯片,用于控制驱动器IC芯片;以及第三布线单元,由从驱动器IC芯片取出的输出端布线形成,并连接到平板显示板的显示电极。
根据本发明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被分为第一布线单元,由驱动电压系统布线(即,驱动布线系统)形成,用于提供驱动平板显示板的电源电压;第二布线单元,由控制系统布线形成(即,输入布线系统)形成,提供控制驱动器IC芯片的各种信号;第三布线单元,由输出端布线形成(即,输出布线系统)。因此,不必跨越驱动布线系统就可以布线输入布线系统,并且在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驱动布线系统中可以确保有足够的布线空间。因此,可以实现显示板的驱动布线系统的线阻抗抑制到较低值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
采用以上介绍的根据本发明的组件结构,可以有足够的峰值电流提供到显示板,因此,可以得到足够亮度和稳定的显示特性。此外,足够的操作裕度可以确保正常的显示操作。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中,可以实现平板显示板工作时抑制噪声的显示单元,并且可以进行稳定的控制操作。
从下面参考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介绍,本发明的以上目的和特性将变得更显而易见。
图1示出了普通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模型结构的平面图;图2示出了普通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模型结构的剖面图;图3示出了普通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电路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4为介绍图3所示驱动电路的操作的时序图;图5示出了在扫描电极和平板电极上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平面图;图6示出了图5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图7示出了图5所示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中的每个驱动器IC芯片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图8示出了安装驱动器IC的常规组件的第一个例子的结构剖面图;图9示出了安装驱动器IC的常规组件的第二个例子的结构剖面图;图10示出了普通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扫描电极的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之间关系的时序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平面图;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剖面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平面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剖面图;图15示出了交错型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示意性结构的平面图;图16示出了彩色像素的内部空间变宽的图15的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透视图;图17为沿图15的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彩色像素的保持电极X1截取的纵截面图18示出了形成图15的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彩色像素的的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图19示出了图18中所示帧的寻址期间显示扫描的顺序图;图20示出了在奇数场中施加到电极的电压波形图,显示出图15的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图21示出了在偶数场中施加到电极的电压波形图,显示出图15的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图22示出了图15的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单元的示意性结构方框图;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平面图;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剖面图;图2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平面图;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剖面图;图2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平面图;图2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剖面图;图3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平面图;图3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剖面图。
下面参考附图(图11到31)介绍本发明的典型优选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优选适用于驱动具有三种电极的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扫描电极的驱动电路。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平面图。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剖面图。
图11和12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为将根据本发明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应用到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扫描电极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一个例子,其中八个驱动器IC芯片分布在两个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之间。然而,图11和12示出了安装驱动器IC的一个组件9的结构。
通常设置图11和12中所示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所使用的安装板,以便构成基板的基板10附着到包括交叉布线图形21的交叉布线板20,交叉布线图形由基板10表面上的输入控制信号布线和逻辑电源布线形成,由输出端布线图形31形成的柔性布线板30附着到基板10。
此时,使用四个驱动器IC芯片并固定与基板的本体10的表面接触。
连接外部板的输入连接器5排列在根据以上介绍的第一实施例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输入单元上。将输入控制信号线和逻辑电源线由外部电源通过输入连接器5连接到交叉布线板20的交叉布线图形21。另一方面,用于从高电压电源和地电位分别提供电压的高电压电源线和地线通过输入连接器5由外部电源分别连接到基板10的高电压电源图形12和地的图形11。
交叉布线板20要求包括交叉布线图形21的布线以输入控制信号线和逻辑电源线平行于四个驱动器IC芯片4输入的方式交叉,并使用双层布线(或多层布线)的两面印制电路板制造。
为了该目的优选使用刚性的印制电路板。制造所述结构的印制电路板之后,通过绝缘板15附加在基板10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在交叉布线板20的表面上,除了将每个布线连接到驱动器I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外,还安排有连接逻辑电源线和地线之间的旁路电容器的连接端子。交叉布线板20的交叉布线图形21对应于由控制系统布线形成用于控制驱动器IC芯片的第二布线单元2。
类似地使用刚性的双面印制电路板制造基板10。构成地布线层的地图形11形成为具有足够宽度的较宽图形。例如,地图形11基本形成在安装驱动器IC芯片的整个前表面上。另一方面,在背面上,由高电压电源布线层构成的高电压电源图形12在整个表面上形成为具有足够宽度的较宽图形。高电压电源层到驱动器IC芯片的连接端子13形成在基板10的前表面上的驱动器IC芯片的周围。此时,高电压电源图形12通过导电通孔14和连接端子13连接到驱动器IC芯片的焊盘端子40。基板10的地图形11和高电压电源图形12对应于由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的第一布线单元1(即,驱动布线系统包括高电压电源布线和地布线)。
输出柔性电路板30由具有绝缘膜的单层布线板制成,绝缘膜由柔性聚酰亚胺材料制成,以多个输出端布线图形线31平行地从驱动器IC芯片到输出端单元的方式,铜箔附着单层布线板上。此时,制成之后,单层布线板附着到基板10表面上的预定位置。这些输出端布线图形31也提供有连接驱动器IC芯片的输出焊盘端子40的多个连接端子41。柔性布线板30的输出端布线图形31对应于由输出端布线形成的第三布线单元。
将以上介绍的三种类型的板附着到预定的相对位置之后,四个驱动器IC芯片固定地粘贴在基板上的预定位置,此后,驱动器IC芯片的每个焊盘端子借助引线键合电连接到每个板对应的连接端子上。
完成所述电连接之后,密封树脂涂敷在驱动器IC芯片上和引线键合的区域,以防止潮气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通过焊接输入连接器5的连接管脚和布线层的对应端子将输入连接器5和每个板相互连接。通过所述焊接工艺,完成安装驱动器IC的整个组件。
根据以上介绍的第一实施例,用于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输入单元的输入信号的布线系统以及用于高电压电源和地GND的驱动布线系统安装在不同的布线板上。因此,可以任意地安装用于高电压电源和地GND的驱动布线系统,由于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不同,因此不会受输入布线影响。由此,可以确保布线区域有足够的空间。
由此,可以实现包括高电压电源布线和地布线的驱动系统布线的线阻抗保持很低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由此可以进行稳定的显示板的显示操作。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平面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剖面图。在以下的介绍中,与以上介绍类似的部件分别由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
图13和14中显示的第二实施例表示和第一实施例一样将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应用在扫描电极上。八个驱动器IC芯片通过分布在两个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之间安装。图13和14示出了一个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9的结构。
显示在图13和14中的基板10的结构基本上等同于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结构,因此下面不再介绍。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上的较大差异为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输入单元的交叉布线板和输出单元的柔性布线板由相同的一个板构成。具体地,根据第二实施例,包括输入单元的交叉布线板和输出单元的柔性布线板的两个板由公共的柔性布线板22形成。
更具体地,两层铜箔用夹于其间的聚酰亚胺材料等的绝缘膜相互粘贴,由此产生双面布线图形(上面布线图形23和下面布线图形24)形成双面布线板。使用所述双面布线板,形成对应于第一实施例中输入单元的交叉布线板的部分的同时,在双面布线图形的一面上形成输出单元的多个输出端布线图形。根据第二实施例,输出端布线图形由图14中的上面铜箔单元(例如,上面布线图形23)形成。形成在公共柔性布线板22上的输入单元的上面布线图形23和下面布线图形24组成公共交叉布线单元2c,同时形成在输出单元的公共柔性布线板22上的上面布线图形23构成输出端单元3c。
如上所述,由输入和输出单元的布线图形形成的单个公共柔性布线板22用两者之间的绝缘板15粘贴在基板10上的预定位置,由此完成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板部分的制造。
随后,四个驱动器IC芯片固定地粘贴在基板10上的预定位置。同时,驱动器IC芯片的每个焊盘端子和基板10的每个端子以及公共柔性布线板22借助引线键合相互电连接。具体地,输入控制信号的焊盘端子和驱动器IC芯片的逻辑电源的焊盘端子借助引线键合电连接到由交叉布线图形形成的公共柔性布线板上的对应端子。另一方面,驱动器IC芯片的输出焊盘端子也通过引线键合电连接到公共柔性布线板上输出端布线图形的对应端子。此外,驱动器IC芯片的高电源电压焊盘端子和地端子通过引线键合电连接到基板上的对应端。
此外,密封驱动器IC芯片和引线键合的区域,通过焊接连接输入连接器5,由此完成安装驱动器IC的整个组件的装配。
以上介绍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交叉布线图形和输出端布线图形由单个公共柔性布线板形成,因此可以较简化的形式用较少量的部件和处理步骤实现整个结构,同时整体上减少了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制造成本。
本申请人已开发出能够向常规的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添加新的显示功能的驱动系统和电路系统,如日本待审专利公开No.9-160525中介绍的。所述驱动系统计划用于交错型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优选称做“ALIS(交替发光的表面)驱动系统”。
在ALIS驱动系统中,由保持电极和扫描电极定义的显示板的所有区域形成为对称的显示单元,通过新的驱动技术使所有显示单元的正常显示操作成为可能,由此实现了增大到常规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例如参见图1)的显示能力两倍的高清晰度显示。下面介绍的第三到第六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实现以上介绍的所述驱动方法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同时保持驱动布线系统的足够低的线阻抗。在介绍第三到第六实施例之前,先介绍为第三到第六实施例基础的使用ALIS驱动系统的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单元和驱动方法。
图15示出了交错型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示意性结构的平面图。
在图15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板100中,虚线表示的像素仅为显示线(显示行)L1。为了简化,等离子体显示板100的像素数量设为48(=6×8)的单色显示。本发明适用于彩色和单色显示,一个彩色像素对应于三个单色像素。
通过由普通等离子体显示板沿行除去隔离壁构成等离子体显示板100,以有助于制造,并通过减少像素间距提高清晰度。为了防止由于除去隔离壁一个显示线对相邻显示线影响造成的放电错误,通过以后将介绍的隔行扫描保持脉冲的电压波形的相位在表面放电电极L1到L8的奇数线和偶数线之间反相。
图16示出了具有内部空间变宽的彩色像素100a的图15中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透视图;图17为沿图15的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彩色像素的保持电极X1截取的纵截面图。
在图16和17中,ITO膜等的透明电极121,122相互平行地排列在玻璃基板110的一个表面上,为减少沿透明电极121,122长度方向的电压降,分别沿透明电极121,122上的中心线形成铜(Cu)等的金属电极131,132。透明电极121和金属电极131组成保持电极X1,同时通明电极122和金属电极132组成扫描电极Y1。保持壁电荷的介质构件140覆盖在电极X1和电极Y1上,此外,MgO保护膜150淀积其上。
另一方面,寻址电极A1,A2和隔开寻址电极A1,A2的隔离壁171到173在垂直于保持电极X1和扫描电极Y1的方向中与MgO保护膜150相对地形成在玻璃基板160的表面上。由于这些隔离壁,放电单元(通常仅称做单元或缝)形成在寻址电极与保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交叉的区域中。此外,根据接收紫外线产生红光的荧光粉181、产生绿光的荧光粉182以及产生蓝光的荧光粉183分别淀积在隔离壁171,172之间、隔离壁172,173之间以及隔离壁173,174之间。例如Ne和Xe的彭宁混合气体密封在每个荧光粉181到183和MgO保护膜150之间的放电空间中。
隔离壁171到174隔绝相邻像素放电产生的紫外线光,同时作为形成放电空间的隔离物。当荧光粉181到183由相同的材料制成时,等离子体显示板100变为单色。
使用显示在图15中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驱动电路,为每个保持电极、每个扫描电极以及每个寻址电极提供多种类型的驱动电压脉冲,以在选择的单元中写预定的显示数据;以及控制电路,控制这些驱动电压脉冲的提供顺序。驱动电路包括将写脉冲和保持脉冲提供到保持电极X1到X5的奇数/偶数X保持电路(公共驱动器),将扫描脉冲和保持脉冲提供到扫描电极Y1到Y4的奇数/偶数Y保持电极(公共驱动器),以及将寻址电压脉冲提供到寻址电极A1到A6的寻址电压脉冲。
图18示出了在图15中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上形成彩色图像的帧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图19为在图18所示的帧的寻址周期期间的显示扫描顺序图。
图18中所示的帧被分为奇数场和偶数场,每个场包括第一到第三分场。在奇数场的每个分场中,向等离子体显示板100的每个电极提供具有图20所示波形的电压,用于显示显示线L1,L3,L5和L7。另一方面,在偶数场的每个分场中,向等离子体显示板100的每个电极提供具有图21所示波形的电压,用于显示图15所示的显示线L2,L4,L6和L8。在第一到第三分场中,保持放电周期(S)分别是T1,2T1和4T1,在每个分场中保持放电进行的时间,与特定的周期长度呈正比。由此,亮度呈现八个等级。类似地,当分场的数量为8并且保持放电周期的比例为1∶2∶4∶8∶16∶32∶64∶128时,那么亮度呈现256个等级。
以图19的部分(A)中圆圈中指示的数值的顺序在寻址期间扫描显示线(指示为图18中的复位期间及寻址期间)。具体地,以奇数场中的该顺序扫描显示线L1,L3,L5和L7,以偶数场中的该顺序扫描显示线L2,L4,L6和L8。
图20示出了根据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第一常规例子的驱动方法在奇数场中施加到电极的电压波形图;以及图21示出了根据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第一常规例子的驱动方法在偶数场中施加到电极的电压波形图。实际上,如图18所示,奇数和偶数场每一个都有多个不同长度的保持放电周期。然而,为简化仅示出了一个子场。
首先,参考图20介绍奇数场中的操作。在图20中,字母W、E、A和S表示分别在整个表面上写放电、在整个表面上擦除放电、以及发生寻址放电和保持放电时的时间点。为简化起见,使用以下术语。
保持电极(即,X电极)电极X1到X5
奇数保持电极 电极X1,X3和X5偶数保持电极 电极X2和X4扫描电极(即,Y电极)电极Y1到Y4奇数扫描电极 电极Y1和Y3偶数扫描电极 电极Y2和Y4寻址电极(即,A电极)寻址电极A1到A6另一方面,使用以下定义。
Yfxy相邻的保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的放电启动电压Yfay相对的寻址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的放电启动电压Vwall由相邻的保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的放电产生的壁电荷造成的正壁电荷和负壁电荷之间的电压(壁电压)通常,Vfxy=290V,Vfay=180V。此外,寻址电极和保持电极之间的电压缩写为“A-X电极电压”,寻址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的电压缩写成“A-Y电极电压”,其它的寻址电极和其它的保持电极之间的电压也分别缩写成类似的符号。
(1)复位周期在复位周期中,提供到保持电极的电压波形在整个表面上与写电荷脉冲相同(通常,仅称做写脉冲),施加到扫描电极的电压波形为0伏,施加到寻址电极的电压波形与中间电压脉冲相同。
首先,施加到每个电极的电压为0V。由于在复位周期之前保持放电周期期间的最后一个保持脉冲,在保持电极侧面上存在正壁电荷(即,保留正壁电荷),在已导通的单元(像素)的扫描电极侧面上存在负壁电荷,即显示缝的MgO保护膜150。随后在已关闭的像素的保持电极或扫描电极上不存在电荷,即非显示缝。
在由a≤t≤b表示的周期期间,电压Vw的复位放电脉冲(即,写脉冲)施加到保持电极,Vaw的中间电压脉冲施加到寻址电极。例如在Vw=310 V时,关系式为Vw>Vfxy,与是否存在壁电荷无关,写放电W发生在整个表面上(也称做整个单元写放电,是由于所有的单元都涉及,而不管它是导通还是关断)相邻的X和Y电极之间,与是否存在壁电荷无关,由于X-Y电极电压Vw,电子和产生的正离子被电场吸引,由此产生相反极性的壁电荷(即,负极性的壁电荷)。由此,放电空间中的电场强度减小,由此放电终止于1μs到几μs。电压Vaw约Vw/2,施加复位放电脉冲时,A-X电极电压和A-Y电极电压基本上在相反相位的绝对值中相等。由此,通过放电附着到荧光粉的平均壁电荷基本上等于零。
随着在t=b时复位放电脉冲的下降,即与壁电压相反极性的施加电压的消失,X和Y电极之间的壁电压Vwall增加超出放电启动电压Vfxy,由此在整个表面上产生擦除放电(也称做整个单元擦除放电)E。在过程中,保持电极、扫描电极和寻址电极都为零V。因此,理论上不仅壁电荷基本上由整个表面上的擦除放电消除,而且离子和电子在放电空间中复合,基本上完成中和。然而,实际上,在整个表面上的擦除放电期间,所有的壁电荷没有完全中和,而是少量的负极性的壁电荷保留在单元中。
(2)寻址周期在寻址周期,施加到奇数保持电极的电压波形彼此相同,施加到偶数保持电极的电压波形也被此相同,施加到未选择的扫描电极的电压波形在电压-Vsc时相互相同。以该顺序选择扫描电极Y1到Y4,选择的扫描电极提供-Vy的扫描脉冲电压,同时未选择的扫描电极提供电压-Vsc。例如,Vsc=Va=50V,Vy=150V在c≤t≤d期间,电压-Vy的扫描脉冲提供到扫描电极Y1,Va的寻址电压脉冲提供到要导通的单元的寻址电极。存在以下关系Va+Vy>Vfay寻址放电仅发生在要导通的单元,产生相反极性的壁电荷以终止放电。在所述寻址放电时,仅向与电极Y1相邻的电极X1和X2中的一个电极X1提供电压Vx的脉冲。以寻址放电触发时的Vxyt作为X-Y电极放电启动电压。存在以下关系Vx+Vsc<Vxyt<Vx+Vy<Vfxy。写放电发生在显示线L1上的电极X1和Y1之间,由此相反极性的壁电荷很小,以致在电极X1和Y1之间没有发生自放电,从而终止放电。另一方面,在显示线L2上的电极X2和Y1之间没有发生放电。
另一方面,在d≤t≤e期间,-Vy的扫描脉冲施加到电极Y2,向偶数保持电极提供Vx电压脉冲,向寻址电极提供寻址电压脉冲Va使单元导通。以类似的方式,在显示线L3上的电极X3和Y2之间发生写放电,由此产生相反极性的壁电荷,同时显示线L4上的电极X3和Y2之间没有发生放电。
在e≤t≤g期间,进行以下类似操作。
以此方式,在显示线L1,L3,L5和L7上以此顺序,要导通的单元发生显示数据的写放电,正壁电荷产生在扫描电极上,负壁电荷产生在保持电极上。具体地,正极性的壁电荷形成在选择的单元(显示缝)内,同时在未选择的单元(未显示的缝)内没有产生壁电荷。
(3)保持放电周期在保持放电周期,相同相位和相同电压的保持脉冲的脉冲串提供到奇数保持电极和偶数保持电极,由此相移180度(1/2周期)的保持脉冲串提供到偶数保持电极和奇数保持电极。另一方面,与保持脉冲的第一上升沿同步,向寻址电极提供电压Ve,直到保持放电周期结束。
在h≤t≤p期间,向奇数扫描电极和偶数保持电极提供电压Vs的保持脉冲。奇数Y电极和偶数X电极之间单元的有效电压假定为Vs+Vwall,偶数Y电极和偶数X电极之间单元的有效电压假定为Vs-Vwall,奇数X电极和偶数扫描电极之间单元的有效电压以及偶数X电极和奇数扫描电极之间单元的有效电压给定为2Vwall。存在以下关系Vs<Vfxy<Vs+Vwall,2Vwall<Vfxy。由此,在奇数Y电极和奇数X电极之间发生保持放电,产生相反极性的壁电荷,从而终止放电。在其它电极之间不会发生保持放电。因此,仅有奇数场中的奇数显示线L1和L5的显示有效。在偶数Y电极和偶数X电极之间,仅在所述第一段期间不能发生保持放电。
在q≤t≤r期间,电压Vs的保持脉冲施加到奇数保持电极和偶数扫描电极。奇数X电极和奇数Y电极之间单元的有效电压以及偶数Y电极和偶数X电极之间单元的有效电压都为Vs+Vwall。由此,奇数Y电极和偶数X电极之间的有效电压以及奇数X电极和偶数Y电极之间的有效电压假定为零。所以,保持放电发生在奇数X电极和奇数Y电极之间以及偶数Y电极和偶数X电极之间,由此发生相反极性的壁电荷,从而终止放电。在其它电极之间没有发生保持放电。由此奇数场中所有奇数显示线L1,L3,L5和L7上的显示同时有效。
随后重复类似的保持放电。此时,从图20中介绍的壁电荷可以看出,奇数Y电极和偶数X电极之间单元的有效电压以及奇数X电极和偶数Y电极之间单元的有效电压在未显示的线上变为零。以假定壁电荷的极性为复位期间的第一状态的方式调节保持放电期间最后一次保持放电。
现在介绍偶数场的操作。在图21中,与图15奇数场中扫描电极Y1到Y4和上邻接保持电极X1到X4成对的显示线L1,L3,L5和L7上的显示有效。另一方面,在偶数场中,与图15中电极Y1到Y4和下邻接电极X2到X5成对的显示线L2,L4,L6和L8上的显示表现为有效。这可以通过相对电极Y1反转电极X1和X2的功能,相对电极Y2反转电极X2和X3的功能,之后接类似的过程实现。具体地,提供到形成一组的奇数保持电极和偶数保持电极的电压波形相互替换。图21示出了以此方式提供到偶数场中电极的波形。
偶数场中的操作从以上的介绍和图21中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在复位期间进行整个表面W上的写放电和整个表面E上的擦除放电,顺序地选择电极Y1到Y4,在寻址期间在显示线L2,L4,L6和L8上以此顺序进行显示数据的写放电。另一方面,在保持放电期间,在显示线L2,L4,L6和L8上同时重复保持放电。
此外在图20和21中,如果电压脉冲的数量可以减少,那么功耗可以减少。如果在寻址期间脉冲连续地提供到奇数保持电极和偶数保持电极,那么脉冲的数量可以减少。为此,扫描顺序确定为图19中的部分(B)。具体地,奇数场中的显示线L1,L3,L5和L7进一步分为奇数线和偶数线,一个接一个地顺序地扫描。偶数场中也一样。
图22示出了图15的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单元的示意性构成的方框图。
在图22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板驱动单元200中,控制电路210将外部信号源提供的数据信号DATA转换成用于包括等离子体显示的显示板100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提供到寻址电路220的移位寄存器221。此外,控制电路210产生基于外部信号源提供的时钟信号CLK的多个控制信号、垂直同步信号VSYN以及水平同步信号HSYN,并将它们提供到各种驱动电路。
电压Vaw、Va和Ve由电源电路290提供到寻址电路220,以便将图21和22中显示的驱动电压波形施加到各个电极。此外,电压-Vsc、-Vy和-Vs提供到奇数Y公共驱动器240和偶数Y公共驱动器250,同时电压Vw、Vx和Vs提供到奇数X公共驱动器260和偶数X公共驱动器270。
移位寄存器221中的数值用于标识相同构成的组成元件。例如,221(3)表示移位寄存器221的第三位。这同样适用于其它部件的组成元件。
在寻址电路220中,将控制电路的一个线(一个显示线)的显示数据应用到移位寄存器221,位221(1)到(6)分别保持为锁存电路222的位223(1)到(6)。根据这些位的值,控制寻址驱动器223(1)到(6)中开关元件(未示出)的开/关操作。由此电压Va或0V的二进制电压图形提供到寻址电极A1到A6。
扫描电路230包括移位寄存器231和扫描驱动器232。在寻址周期期间,仅在垂直同步信号VSYN的第一寻址周期中数字“1”提供到移位寄存器231的串行数据输入端,以便移位寄存器231与寻址周期同步地移位。根据移位寄存器231中位231(1)到(4)的值,控制扫描驱动器232(1)到(6)中开关元件(未示出)的开/关操作,以便选择电压-Vy或非选择电压-Vsc提供到扫描电极Y1到Y4。
具体地,通过移位寄存器231的移位顺序地选择扫描电极Y1到Y4,选择电压-Vy施加到选中的扫描电极Y,非选择信号-Vsc施加到未选择的扫描电极Y。这些电压-Vy和-Vsc由奇数Y公共驱动器240和偶数Y公共驱动器250。在保持放电周期期间,第一保持脉冲串由奇数Y公共驱动器240通过扫描驱动器232(1)和232(3)提供到奇数扫描电极Y1到Y3。另一方面,与第一保持脉冲串相位差180°的第二保持脉冲串由偶数Y公共驱动器250通过扫描驱动器232(2)和232(4)提供到偶数扫描电极Y2和Y4。
在保持电极X的电路中,保持放电周期期间,奇数保持电极X1、X3和X5由奇数X公共驱动器260提供第二保持脉冲串,偶数保持电极X2和X4由偶数X公共驱动器270提供第一保持脉冲串。另一方面,在复位周期期间,整个表面上的写放电脉冲提供到保持电极X1到X5,作为来自奇数X公共驱动器260和偶数X公共驱动器270的公共脉冲。在寻址周期期间,根据扫描脉冲,两个寻址周期的脉冲串由奇数X公共驱动器260提供到奇数保持电极X1、X3和X5,同时与以上提到的脉冲串相位差180°的脉冲串由偶数X公共驱动器270提供到偶数电极X2和X4。
换句话说,电路223、232、240、250、260和270构成开关电路,开/关由电源电路290提供的电压。
为了实现以上介绍的交错型表面放电AC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的扫描电极和保持电极上的保持电压脉冲产生电路的每一个都被分为用于奇数和偶数电极的两种电路,根据划分后的构成,驱动器IC芯片也被分为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和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然后,由两个驱动器IC组产生输出之后,布线被交叉和重新排列在奇数和偶数位置,由此得到预定的输出端排列。
在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常规结构中,重新排列输出端布线图形的交叉布线需要多层布线板,因此使用驱动器IC芯片安装其上的布线板(即,基板)。然而,为了跨越多层输出端布线,需要大量的布线区域,并且需要在不同的布线层之间形成至少布线数量一半的导电通孔。
因此,对于包括基板的地布线层和高压电源布线层的驱动布线系统,很难确保充足的布线区域,由此造成以上介绍的问题。
现已开发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到第六实施例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结构以消除该问题。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平面图;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剖面图。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从图23和24可以看出,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类似,示出了构成将驱动器IC安装在扫描电极上的组件25-1,25-2之一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9)的结构。
安装驱动器IC的所述组件使用了四个驱动器IC芯片4-1到4-4(M1到M4)。构成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用于驱动奇数电路的奇数输出端单元的奇数电路驱动器IC芯片4-1,4-2与构成偶数驱动器IC组用于驱动偶数电路的偶数输出端单元的偶数电路驱动器IC芯片4-3,4-4分别地安装。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安装板通常构形成复合板,其中组成基底的基板60的表面与重新排列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M1,M2)和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M3,M4)的输出端的交叉布线板70粘结。所述安装板还包括输入单元的输入连接器5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排列71。
首先,详细地介绍基板60。包括信号(一个控制信号和五个逻辑电源线)SG1到SG4、高电压源布线VH1,VH2以及地布线GND1,GND2,使用2到4层的多层布线板激活驱动器IC芯片4-1到4-4。输入信号线和电源线通过输入单元的输入连接器5连接到预定图形(例如,输入信号线和电源布线图形61),通过具有导电通孔62的多层布线引出到安装在板表面上的IC芯片的周边部分,由此形成驱动IC芯片的连接端子。形成在基板60上的输入信号线和电源布线图形61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布线单元6。
此外,构成两层布线板的交叉布线板70包括与输出焊盘端子40相连的连接端子41,在布线板70的表面上接近驱动器IC芯片的端面附近中用于驱动器IC芯片的交叉布线图形72,以及在远离驱动器IC芯片的端面上的输出端排列71。
交叉布线图形72的布线构形为输出端布线从奇数电路驱动器IC芯片延伸出,使用它的表面作为输出端单元的奇数端子。另一方面,来自偶数电路驱动器IC芯片的输出端布线沿背面延伸穿过导电通孔,在输出端单元之前从背面穿过导电通孔上升到前面,由此作为输出端单元的偶数端子引出。在交叉布线板70上形成的交叉布线图形72和输出端排列71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五布线单元7。
以上介绍的交叉布线板70淀积在基板60上。为了绝缘该板,交叉布线板70通过绝缘材料或绝缘板63粘结。
通过将驱动器IC芯片和板通过固定地安装在基板的管芯焊盘上而电连接,然后将驱动器IC芯片的输入信号和电源的焊盘端子通过引线键合连接到基板上的对应端子,也通过引线键合将驱动器IC芯片的输出焊盘端子连接到交叉布线板70的对应的输出端单元,驱动器IC芯片和板相互电连接。
通过引线键合的所述连接之后,用树脂密封驱动器IC芯片、线和连接端子以防止潮湿。
当将以此方式制造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安装到显示单元内时,单独地准备柔性电缆,以与显示板的显示电极的端子一一对应的方式连接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输出端单元,由此通过所述柔性电缆或类似物连接端子。
采用以上介绍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来自驱动器IC芯片的输出线的交叉布线安装在与安装驱动器IC芯片的板分开的板上。因此,可以确保地布线和高电压电源布线到驱动器IC芯片的充足的布线区域,由此确保了驱动布线系统线的低阻抗。由此,可以使用所有扫描电极和保持电极之间显示单元确定地实现了新的驱动方法(即,ALIS驱动系统),同时确保显示板稳定的显示特性和操作裕度。
图2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平面图;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剖面图。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表现的是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应用到扫描电极上以实现和以上的介绍的第三实施例类似的新的驱动方法的一个例子,分离和安装驱动器IC芯片的结构与第三实施例的相同。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9中,构成基底的基板60的结构基本上与第三实施例的相同,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重新排列输出端布线图形的交叉布线板由聚酰亚胺膜等的柔性布线板73构成。
基本上与以上介绍的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所述柔性布线板73通过双层布线结构形成用于重新排列的输出端布线图形72,并包括远离驱动器IC芯片的端面上的输出端布线组71。然而与以上介绍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类似,输出端单元延伸稍微长于粘结基板60的区域。由此输出端单元自身直接用做与显示电极的端子连接的端子。
驱动器IC芯片和每个板之间的电连接基本上类似于以上介绍的第三实施例,因此这里不再介绍。
根据以上介绍的第四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可以直接借助热压接合到显示板的显示电极的端子安装到显示单元内,是由于与第三实施例不同,输出端排列71直接由柔性布线板73引出。由此,需要较少数量的部件减少了成本,需要较少数量的连接减少了制造步骤的数量,提高了可靠性。
如上所述,在第四实施例中,可以容易地实现如ALIS驱动系统等的新的驱动方法,同时减少了成本并提高了可靠性。
图2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平面图;图2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剖面图。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表现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应用到将驱动器IC安装在扫描电极上的组件以实现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的新的驱动方法的一个例子,与第三和第四实施例具有相同的隔离和安装驱动器IC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9使用由聚酰亚胺膜等制成用于双面布线的公共柔性布线板80,作为输出和输出单元的交叉布线板。
与以上介绍的第二实施例类似,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特点在于由使用双面公共柔性布线板的交叉布线构成输入和输出布线系统。具体地,根据第五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打算实现包括单个柔性布线板的上面布线图形83和下面布线图形84的两个布线图形。形成在双面公共柔性布线板80上的上面布线图形83和下面布线图形84组成公共柔性布线单元8。
此外,所述公共柔性布线板80包括与输出焊盘端子40相连的连接端子41,在布线板80的表面上接近驱动器IC芯片的端面附近中用于驱动器IC芯片的交叉布线图形82,以及在远离驱动器IC芯片的端面上的输出端排列81。
交叉布线图形82的布线构形为来自奇数电路驱动器IC芯片的输出端布线沿它的表面延伸出,作为输出端单元的奇数端子引出,同时,来自偶数电路驱动器IC芯片的输出端布线经过导电通孔转向背面,从输出端单元前背面上的一点穿过导电通孔上升到前面,由此作为输出端单元的偶数端子引出。
公共柔性布线板80的完整组装件固定到基板60,由此完成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基板部分。
在图28和29示出的实施例中,包括构成高电压电源布线VH的高电压源图形66和构成地布线GND的地图形65的双层图形形成在基板60上,作为基板60的布线图形。来自高电压电源图形66的高电压电源的电压通过导电通孔62和连接端子64连接到驱动器IC芯片。
更具体地,图28和29的实施例包括第四奇数电路布线单元,由驱动电源系统布线(驱动布线系统)形成,用于驱动显示板,通过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和控制系统布线(输入布线系统),将各种信号输入到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用于控制驱动器IC芯片;以及第四偶数电路布线单元,由控制系统布线(输入布线系统)形成,将各种信号输入到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用于控制驱动器IC芯片。此外,构成所述实施例中的第五布线单元,形成交叉布线图形(布线层),将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的输出信号引出到对应的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输出端布线),并将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的输出信号引出到对应的偶数输出端排列(输出端布线)。
而且,在图28和29的实施例中,奇数电路的第四布线单元中的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和控制系统布线分别排列为第一布线图形和第二布线图形。同时,偶数电路的第四布线单元中的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和控制系统布线分别排列为第三布线图形和第四布线图形。
此外,根据图28和29的实施例,第一布线图形和第三布线图形形成在刚性基板上,同时第二布线图形、第四布线图形以及第五布线图形形成在柔性布线板上。
换句话说,除高电压源布线VH和地布线GND之外的布线基本上不要求排列在第五实施例的基板60上。因此,可以确保足够面积的这些驱动布线系统,由此与以上介绍的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相比,可以减少基板自身的布线层的数量(例如,约两层),因此可以减小尺寸,显著地减少成本。
图3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平面图;图3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结构剖面图。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表现的是将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应用到扫描电极上实现以上介绍的第三到第五实施例中新的驱动方法的一个例子,具有与第三和第五实施例相同的结构,用于隔离和安装驱动器IC芯片。
设计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9在基板自身上铺设复杂的交叉布线,由此形成包括交叉布线板单元77的公共板68,由此简化了安装驱动器IC的整个组件。
具体地,用于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公共板68由包括基板单元67表面层上的交叉布线层的公共交叉布线板单元77形成,通过与公共板集成为一个整体制成。
在所述公共板的制造中,第一步是使用由玻璃环氧材料制成的双面板的正面层和背面层穿过导电通孔制成交叉布线板(公共交叉布线板单元77)。
所述公共交叉布线板77由与第一实施例中类似的输入单元交叉布线图形、类似于以上第三实施例中介绍的输出单元交叉布线图形82、以及从相同的交叉布线图形中引出的输出端排列81形成,由此形成连接输入/输出焊盘端子和装配驱动器IC芯片的管芯键合图形的端子的需要布线。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输入单元交叉布线图形组成公共布线单元6c,输出单元交叉布线图形和输出端排列组成输出端单元。
然后,和以上介绍的第五实施例中一样,基板单元由双面玻璃环氧板制成,地图形65淀积在整个前表面层,高电压电源图形66淀积在整个背表面层上。
制造所述结构的双面玻璃环氧板之后,公共交叉布线板77和基板单元67相互固定,由此完成叠置的公共基板。在工艺中,必须确保基板的布线与驱动器IC芯片装配周围的地布线和高电压电源布线之间的电导通。确保所述电导通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形成通孔(即,对应于导电通孔62的部分),以确保固定两个板之后层之间的电导通,以及电镀通孔的内部用于电导通。
换句话说,第六实施例具有以上介绍的第一布线图形、第二布线图形、第三布线图形、第四布线图形以及第五布线图形全部都形成在刚性的公共板上的结构。
在以上介绍的驱动器IC芯片中,固定地安装在公共板的表面上管芯键合图形上之后,每个焊盘端子和板表面上对应的端子通过引线键合相互连接。
此外在以上介绍的第六实施例中,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的交叉布线图形限制到公共板的上层,因此,可以防止用于多层交叉板的通孔穿过板,由此可以确保足够的布线区域用于排列在公共板下层中的地布线和高电压电源布线。由此,可以期望与以上介绍的实施例类似的效果。
此外,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整个板由单个刚性板构成的事实用简化的结构同时减少了整个系统的尺寸和成本。
在以上介绍的第一到第六实施例中,虽然没有说明,绝缘膜(例如抗蚀剂膜或覆盖膜)通常淀积在布线板的表面上除需要电连接端子、驱动器IC芯片和安装其它部件的部分等的区域外的任何区域上。
现已参考表面放电型三电极AC等离子体显示板详细地介绍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然而,本发明的精神当然也适用于相对电极型(即,两电极型)的AC等离子体显示板。此外,考虑到与驱动时流到电容部件的充电/放电电流的特性类似,显然根据本发明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也适用于显示出容性负载特性的EL显示板和大尺寸LCD板。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典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包括由驱动电压系统布线形成的第一布线单元;由控制系统布线形成用于控制驱动器IC芯片的第二布线单元;以及由输出端布线形成的第三布线单元,三者相互隔离。由此,可以确保足够的布线区域用于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的驱动电压布线。由此,根据本发明,可以低线阻抗的驱动器电压布线以低成本制造小型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
由此,足够的峰值电流可以提供到显示板,因此,可以得到高显示亮度和稳定的显示特性,同时实现具有足够驱动电压裕度和优良显示质量的显示单元。
此外,在平板显示板操作的同时抑制了电路的内部噪声和电磁噪声,由此实现了对环境没有副作用的稳定的显示单元。
权利要求
1.一种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包括驱动平板显示板的显示电极的驱动器IC芯片(4),以及电连接所述驱动器IC芯片(4)的布线板,还包括第一布线单元(1),由至少一个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将电源电压输入到所述驱动器IC芯片(4),用于通过所述驱动器IC芯片(4)驱动所述平板显示板;第二布线单元(2),由控制系统布线形成,将信号输入到所述驱动器IC芯片(4),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IC芯片(4);以及第三布线单元(3),由从所述驱动器IC芯片(4)引出的输出端布线形成,并连接到所述平板显示板的所述显示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布线单元(1)中,作为基本整个表面上的布线图形,所述电源电压由所述布线图形直接提供到所述驱动器IC芯片(4)。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还包括多个连接到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的多个连接端子,所述控制系统布线和所述输出端布线分别排列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布线单元(1,2和3)的表面上所述驱动器IC芯片(4)周围,每个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驱动器IC芯片(4)上对应的焊盘端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还包括多个连接到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的多个连接端子,所述控制系统布线和所述输出端布线分别排列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布线单元(1,2和3)的表面上所述驱动器IC芯片(4)周围,每个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驱动器IC芯片(4)上对应的焊盘端子连接。
5.一种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包括驱动平板显示板的显示电极的驱动器IC芯片(4),以及电连接所述驱动器IC芯片(4)的布线板,还包括第四布线单元(6),由至少一个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和控制系统布线形成,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将电源电压输入到所述驱动器IC芯片(4),用于通过所述驱动器IC芯片(4)驱动所述平板显示板,控制系统布线将信号输入到所述驱动器IC芯片(4),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IC芯片(4);第五布线单元(7),由输出端字布线形成,将由所述驱动器IC芯片(4)输出的输出信号的顺序转换为不同的顺序,并将所述信号连接到所述平板显示板的显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在所述第四布线单元(6)中,作为基本整个表面上的布线图形,所述电源电压由所述布线图形直接提供到所述驱动器IC芯片(4)。
7.根据权利要求5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其中形成在所述第四布线单元(6)内的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排列为第一子布线单元,形成在所述第四布线单元(6)内的所述控制系统布线排列为第二子布线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5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还包括连接到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的多个连接端子,所述控制系统布线和所述输出端布线分别排列在所述第四和第五布线单元的表面上所述驱动器IC芯片(4)周围,每个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驱动器IC芯片(4)上对应的焊盘端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包括连接到奇数个所述输出端布线的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和连接到偶数个所述输出端布线的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奇数电路的第四布线单元(6),由驱动所述平板显示板的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通过所述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和控制系统布线,将信号输入到所述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IC芯片(4);以及偶数电路的第四布线单元(6),由驱动所述平板显示板的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通过所述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和控制系统布线,将信号输入到所述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IC芯片(4);其中所述第五布线单元(7)构形成所述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的输出信号引出到所述对应的奇数输出端子,所述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的输出信号引出到所述对应的偶数输出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其中形成在所述第四布线单元(6)内的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排列为第一子布线单元,形成在所述第四布线单元(6)内的所述控制系统布线排列为第二子布线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5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还包括连接到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的多个连接端子,所述控制系统布线和所述输出端布线分别排列在所述第四和第五布线单元(6,7)的表面上所述驱动器IC芯片(4)周围,每个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驱动器IC芯片(4)上对应的焊盘端子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还包括多个连接到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的多个连接端子,所述控制系统布线和所述输出端布线分别排列在所述第四和第五布线单元(6,7)的表面上所述驱动器IC芯片(4)周围,每个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驱动器IC芯片(4)上对应的焊盘端子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6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包括连接到奇数个所述输出端布线的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和连接到偶数个所述输出端布线的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奇数电路的第四布线单元(6),由驱动所述平板显示板的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通过所述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和控制系统布线,将信号输入到所述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IC芯片(4);以及偶数电路的第四布线单元(6),由驱动所述平板显示板的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通过所述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和控制系统布线,将信号输入到所述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IC芯片(4);其中所述第五布线单元(7)构形成将所述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的输出信号引出到所述对应的奇数输出端子,所述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的输出信号引出到所述对应的偶数输出端子。
14.根据权利要求7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包括连接到奇数个所述输出端布线的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和连接到偶数个所述输出端布线的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奇数电路的第四布线单元(6),由驱动所述平板显示板的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通过所述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和控制系统布线,将信号输入到所述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IC芯片(4);以及偶数电路的第四布线单元(6),由驱动所述平板显示板的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通过所述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和控制系统布线,将信号输入到所述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IC芯片(4);其中所述第五布线单元(7)构形成将所述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的输出信号引出到所述对应的奇数输出端子,所述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的输出信号引出到所述对应的偶数输出端子。
15.根据权利要求8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包括连接到奇数个所述输出端布线的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和连接到偶数个所述输出端布线的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奇数电路的第四布线单元(6),由驱动所述平板显示板的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通过所述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和控制系统布线,将信号输入到所述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IC芯片(4);以及偶数电路的第四布线单元(6),由驱动所述平板显示板的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通过所述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和控制系统布线,将信号输入到所述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IC芯片(4);其中所述第五布线单元(7)构形成将所述奇数电路驱动器IC组的输出信号引出到所述对应的奇数输出端子,所述偶数电路驱动器IC组的输出信号引出到所述对应的偶数输出端子。
16.根据权利要求9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其中奇数电路的所述第四布线单元(6)中的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和所述控制系统布线分别形成为第一布线图形和第二布线图形,其中偶数电路的所述第四布线单元(6)中的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和所述控制系统布线分别形成为第三布线图形和第四布线图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其中奇数电路的所述第四布线单元(6)中的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和所述控制系统布线分别形成为第一布线图形和第二布线图形,其中偶数电路的所述第四布线单元(6)中的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和所述控制系统布线分别形成为第三布线图形和第四布线图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4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其中奇数电路的所述第四布线单元(6)中的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和所述控制系统布线分别形成为第一布线图形和第二布线图形,其中偶数电路的所述第四布线单元(6)中的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和所述控制系统布线分别形成为第三布线图形和第四布线图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5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其中奇数电路的所述第四布线单元(6)中的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和所述控制系统布线分别形成为第一布线图形和第二布线图形,其中偶数电路的所述第四布线单元(6)中的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和所述控制系统布线分别形成为第三布线图形和第四布线图形。
20.根据权利要求1到19中的任何一个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其中输入单元包括多个输入端子,每个输入端子都连接到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和所述控制系统布线。
21.根据权利要求1到19中的任何一个的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其中输入连接器(5)安装在所述输入单元,通过所述输入连接器(5),电源电压和信号由外部板输入到每个所述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和所述控制系统布线。
22.一种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包括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显示电极的驱动器IC芯片(4);电连接所述驱动器IC芯片(4)的布线板;第一布线单元(1),由至少一个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将电源电压输入到所述驱动器IC芯片(4),用于通过所述驱动器IC芯片(4)驱动所述平板显示板;第二布线单元(2),由控制系统布线形成,将信号输入到所述驱动器IC芯片(4),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IC芯片(4);以及第三布线单元(3),由从所述驱动器IC芯片(4)引出的输出端布线形成,用于连接到所述显示板的所述显示电极。
23.一种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包括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显示电极的驱动器IC芯片(4);电连接所述驱动器IC芯片的布线板;第四布线单元(6),由至少一个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和控制系统布线形成,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将电源电压输入到所述驱动器IC芯片(4),用于通过所述驱动器IC芯片(4)驱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板,控制系统布线将信号输入到所述驱动器IC芯片(4),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IC芯片(4);以及第五布线单元(7),由输出端子布线形成,将由所述驱动器IC芯片(4)输出的输出信号的顺序转换为不同的顺序,并将所述信号连接到所述平板显示板的显示电极。
全文摘要
一种安装驱动器IC的组件,该驱动器IC为平板显示板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该组件包括驱动显示电极的驱动器IC芯片(4)和电连接驱动器IC芯片的布线板。该结构的安装驱动器IC芯片的组件包括第一布线单元(1),由驱动电源系统布线形成,将电源电压输入驱动器IC芯片,驱动平板显示板;第二布线单元(2),由各种信号的控制系统布线形成,将信号输入驱动器IC芯片,控制驱动器IC芯片;以及第三布线单元(3),由从驱动器IC芯片引出的输出端布线形成,并连接到平板显示板的显示电极。
文档编号H01J11/24GK1267909SQ0010688
公开日2000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25日
发明者河田外与志, 青木正心, 小泉治男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