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072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一、所属领域本发明属于气体放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放电显示屏,特别涉及可用于开发显示信息装置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PDP)。
2.已知的一种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PDP)有两块内表面上安放有电极的介质基板,电极表面覆盖有介质层。在其中的一块介质基板上,电极上的介质因掺入了氧化铁和氧化钴的混合物而呈黑色(法国专利发明申请N2.169911HOIJ 17/00 1973)。此结构的缺点是亮度低。这与黑介质覆盖层屏蔽了发光有关。
3.已知的一种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PDP)有两块介质基板,其中的一块介质基板上有成对的由介质层覆盖的显示电极;另一块介质基板上有与显示电极呈正交的控制电极,控制电极之间有上端面上涂有提高对比度涂层的介质障壁(欧洲专利发明申请N 0554172 HOI J 17/49 1993)。该结构中涂在介质障壁上端面上的提高对比度的涂层,改善对图象的感受,因而提高PDP的对比度。但是,这种结构的对比度并不够高。因为器件中能观察到沿电极方向的背景发光。在介质障壁上有荧光粉时,沿控制电极方向的背景发光损害对图象的感受而大大地降低对比度。
4.与本发明所提出的结构最为接近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PDP)是俄罗斯专利(N 2094895 HOIJ 17/49 1997-原型),包含表面上有覆盖介质层的显示电极的第一块介质基板;内表面上有与显示电极呈正交的控制电极的第二块介质基板,显示电极与控制电极构成映象单元,每一个映象单元中的显示电极不少于4个,至少在一个介质基板上有介质障壁。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措施达到。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PDP)结构包括内表面上有覆盖介质层的显示电极的第一块介质基板;内表面上有与显示电极呈正交的控制电极的第二块介质基板,显示电极与控制电极构成映象单元,每一个映象单元中的显示电极不少于4个,至少在一个介质基板上有介质障壁。其特点是1.在映象单元内引入提高对比度的涂层,该涂层涂覆在两个用于形成预放电的相邻显示电极之间的第一块介质基板的内表面上。在第一块介质基板内表面上的映象单元内,两个用于形成预放电的相邻显示电极之间涂覆提高对比度的涂层,可降低屏的结构单元的反射系数,从而大大降低背景发光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2.将提高对比度的材料的涂层补充涂在两个用于形成预放电的显示电极之下或者涂在所有的显示电极之下,可进一步提高对比度。
3.在相邻映象单元的边缘的显示电极之间涂覆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可使对比度更高。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结构的一种方案的局部图,其中,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涂于两个用于形成预放电的邻近的显示电极之间。
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结构的一种方案。其中,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涂于两个用于形成预放电的邻近的显示电极之间及其下面。
图3所示的是本发明提出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结构的一种方案。其中,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涂在两个用于形成预放电的邻近的显示电极之间及映象单元的全部显示电极之下。
图4所示的是本发明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结构的一种方案。其中,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涂在两个用于形成预放电的邻近的显示电极之间、映象单元的全部显示电极之下以及两相邻映象单元间邻近的边缘显示电极之间的介质基板表面上。
图5所示的是本发明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结构的一种方案。其中,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涂在两个用于形成预放电的邻近的显示电极之间、映象单元的全部显示电极之下以及两相邻映象单元间邻近的边缘显示电极之间的显示电极的介质覆盖层上。
按照图1、2、3、4、5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结构,包括有第一块介质基板1,其上有显示电极2,显示电极上有介质覆盖层3和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4;第二块介质基板5,其上有与显示电极呈正交的控制电极6,控制电极上覆盖有介质层7和荧光粉8;介质障壁9限定映象单元10,每一个映象单元内有四个显示电极。为了减少背景发光,在两个用于形成预放电的相邻显示电极2之间涂有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
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还可补充涂覆在形成预放电的显示电极下面(图2)和映象单元的所有显示电极下面(图3)。同样,在相邻映象单元间的介质基板表面(图4)上以及在显示电极的介质覆盖层(图5)上也都可涂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
本发明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的工作方式如下准备状态时,为了激发预放电,全屏书写和全屏擦除的脉冲加在邻近的中间涂有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的两个显示电极上。预放电的杂散辐射由结构单元反射,照射到提高对比度的涂层上并被其吸收,从而减少了背景发光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寻址状态时,在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中被寻址的映象单元的控制电极和用于准备状态时的一个显示电极上加控制脉冲,在被寻址的显示电极和控制电极的交叉点处激励放电,被随后以一定的顺序加在显示电极上的维持放电脉冲支持。其结果是在被寻址的映象单元中激发起显示信息的气体放电。显示过程中产生的辐射,也包括预放电的辐射,由结构单元反射,使图像的对比度变坏。在显示电极下和映象单元间制作的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可减小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结构单元的反射系数,这可大大地提高图像的对比度,改善对显示信息的感受。
发明人给出了以下的具体实现的实施例。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两块介质基板组成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上基板上有由金制作的显示电极,电极宽为70μm,每一个映象单元包含有四个显示电极,邻近的中间电极间的距离为80μm,而中间的显示电极和边缘的显示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70μm,两个用于激发预放电的邻近的显示电极之间涂有掺有染黑添加成分的低熔点玻璃浆料的提高对比度的覆盖层,电极由厚度为35μm的低熔点玻璃介质层和MgO保护层覆盖。下介质基板上有由银制作的控制电极,电极宽为120μm,节距为0.35mm。电极表面覆盖有厚度为15μm的低熔点玻璃介质层。控制电极之间与其平行方向有高度为140μm的隔离障壁。在控制电极和障壁的侧壁上涂有三基色荧光粉。将显示屏气密性封接并充压强为P=500Torr,成分为Ne+5%Xe的混合气体。
用上述方法制作的无提高对比度材料涂层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的对比度为50∶1,有提高对比度材料涂层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的对比度为150∶1。
因此,采用本发明可制作显示图像质量高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提高了屏上显示的图像的对比度。
本发明的交流气体显示屏,根据申请人所进行专利和科技信息资料的检索,以及对含有与所申请的发明相类似的产品报道的调查表明,对于气体放电显示屏,申请人没有发现有和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类似的同类产品。申请人并进行了对已知的技术方案的补充检索,未查出用在第一块介质基板内表面上两个用于形成预放电的相邻显示电极之间涂覆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的方法来提高PDP对比度这样的技术解决方案。此外,也未查出用将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涂在两个用于形成预放电的显示电极之下或者涂在所有的显示电极之下的方法来提高对比度这样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样也未查出将提高对比度材料的涂层涂在相邻映象单元的边缘的显示电极间这样的提高对比度的技术解决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包括第一介质基板,其内表面上排列有表面覆盖介质的显示电极;第二介质基板,其内表面上有与显示电极呈正交的控制电极,并与显示电极构成映象单元;每一个映象单元中至少有四个显示电极;至少在一个介质基板上位于控制电极之间安置有介质障壁;其特征在于,在映象单元中引进了涂在第一介质基板表面、位于两个相邻的形成预放电的显示电极之间的提高对比度的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高对比度的涂层是补充涂覆在两个相邻的形成预放电的显示电极的下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高对比度的涂层是补充涂在全部显示电极下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高对比度的涂层补充涂在第一块介质基板的内表面上,映象单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高对比度的涂层是补充涂在映象单元之间,显示电极的介质覆盖层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包括:第一介质基板,其内表面上排列有表面覆盖介质的显示电极;第二介质基板,其内表面上有与显示电极呈正交的控制电极,并与显示电极构成映象单元;每一个映象单元中至少有四个显示电极;至少在一个介质基板上位于控制电极之间安置有介质障壁;其特征在于,在映象单元中引进了涂在第一介质基板表面的位于两个相邻的形成预放电的显示电极之间,位于显示电极下面,以及位于相邻映象单元之间的提高对比度的涂层。本发明可制作显示图像质量高的交流气体放电显示屏,提高了屏上显示的图像的对比度。
文档编号H01J17/49GK1387224SQ0211464
公开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4日
发明者曹瑞林, 胡文波, 陆康宁, A.N.依弗留什金, N.N.列维娜, V.G.薩马洛托夫 申请人:彩虹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