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释电红外感应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4421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释电红外感应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楼道、走廊和公共场所使用的热释电红外感应灯。
背景技术
目前、在楼道、走廊和公共场使用的照明灯,特别是吸顶灯,其控制手段有两种,一种采用的是手动开关控制,其缺点是容易造成长明灯,浪费能源,还存在着需要做长距离布线和设置开关等工作;另外还有一种感应灯,它是根椐声控的原理进行控制,其缺点是对接收的信号要求比较高,容易发生多路灯齐亮的现象,浪费能源。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热释电红外感应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灯罩、底盘和照明灯,其特征是在灯罩上开一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将接收到的红外线聚集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通过插头和插座与热释电红外感应控制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在楼道、走廊和公共场所处,实现人到灯亮,人离灯熄,其静态功耗小于0.2W,感应距离为8米,感应角度最大可达360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节约能源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热释电红外感应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灯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
图1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所示,该热释电红外感应灯包括灯罩1、菲涅尔透镜2、衬圈3、罗帽4、插头5、插座6、热释电红外感应控制器7、底盘8和照明灯9,在灯罩上开一通孔10,在通孔10内设置有菲涅尔透镜2,菲涅尔透镜2将接收到的红外线聚集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11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11通过插头5和插座6与热释电红外感应控制器7相连接,所用的插头5和插座6为3芯插头和插座、或3芯插头和插座。热释电红外感应控制器7包括芯片WT8072、光敏电阻CDS、双向可控硅K、电阻R和电容C,WT8072的9脚为光控信号输入端,8脚外接RC元件决定延时,6脚的RC元件决定内部时钟频率并调整线路的抗干忧性,4脚为基准电压输出端,1、2、3脚;14、15、16脚分别为两级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调整1、3脚或14、16脚的电阻R可改变放大器增益,10、11脚为控制输出端,可分别控制双向可控硅K,13脚为电源正端,5脚为电源负端,其工作原理是移动的人体发出的红外线经菲涅尔透镜2聚集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11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输出端便产生一个电信号,经放大、光控、延时和驱动,使照明灯自动点亮或自动熄灭。
权利要求1.一种热释电红外感应灯,它包括灯罩、底盘和照明灯,其特征是在灯罩上开一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将接收到的红外线聚集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通过插头和插座与热释电红外感应控制器相连接。
2.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释电红外感应灯,其特征是热释电红外感应控制器7包括芯片WT8072、光敏电阻CDS、双向可控硅K、电阻R和电容C,WT8072的9脚为光控信号输入端,8脚外接RC元件,6脚的RC元件决定内部时钟频率并调整线路的抗干忧性,4脚为基准电压输出端,1、2、3脚;14、15、16脚分别为两级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10、11脚为双向可控硅K控制输出端,13脚为电源正端,5脚为电源负端,
3.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释电红外感应灯,其特征是所用的插头和插座为3芯插头和插座、或4芯插头和插座。
专利摘要一种热释电红外感应灯,它包括灯罩、底盘和照明灯,其特征是在灯罩上开一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将接收到的红外线聚集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通过插头和插座与热释电红外感应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在楼道、走廊和公共场所处,实现人到灯亮,人离灯熄,其静态功耗小于0.2W,感应距离为8米,感应角度最大可达360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节约能源的优点。
文档编号F21S6/00GK2578671SQ0228062
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2日
发明者刘为革 申请人:刘为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