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灯具反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5346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路灯灯具反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照明灯具部件。
本实用新型路灯灯具反射器的技术方案由一对称的侧面、顶面和前、后端面组成凹面体,各曲面相切连接,在对称面上有反射器的光轴,在光轴上有一光学中心,前、后两端面都有一平面封住,其中后端平面上挖有一椭圆孔,其特征是其顶面有一由两自由曲面在槽底相切连接成的内凹槽,在顶面后端有一内凹柱面,两侧面的断面线为抛物线。
所述抛物线的焦点在光轴上,且与光学中心重合。
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针对对配光影响较大的反射器的侧面和顶部,进行重点分析及作了相应的改进。其光学中心点,为光源安装提供了基准,并且它和反射器侧面断面线中的各段抛物线的焦点重合,因为从抛物线焦点出射的光线经抛物线反射后平行射出,则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让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抛物线反射后从各个角度射出,从而达到合理配光,且可有效控制眩光。其顶面有一个由自由曲面组成的槽,从以前的反射器可了解,从反射器顶部出射的光很容易在灯具下点形成亮斑,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顶面加些槽可让光反射后逐渐散开,不致产生亮斑,还可达到均匀配光。顶面后端的柱面可以有效的将光反射到路面上,降低了因照到路边而损失的光线,从而提高了反射器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作道路照明,它采用高压钠灯作光源,所以在反射器中通常挖有孔的后端面安装灯座,这样很容易结合光学中心来指导安装光源,能充分发挥反射器的设计意图,达到合理配光,同时可采用多种功率的光源,扩大其运用范围。在降低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达到城市道路灯具均匀配光、无眩光污染照明。
1-光轴、2—光学中心、3—对称面,4、5、6、7、8—两侧面断面抛物线,9、10—构成反射器侧面的横向样条曲线,11、12—构成顶面内凹槽的自由曲面、13—顶面的内凹柱面,14—前端面,15—后端面,16—椭圆孔,17—过光学中心垂直于反射器口面的垂线与口面的交点,18—过点17垂直于后端口面线的垂线与后端口面线的交点,19—反射器口面线。



图1所示,光学中心点2到反射器口面19的垂直距离为43.6mm,且点17到反射器口面线后端的垂直距离即点17和点18的距离为147mm。

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器左右两侧以对称面3对称分布,反射器的基本尺寸为长340mm,宽266mm,高145mm,反射器经阳极氧化、抛光处理,与钢化清水玻璃配合安装在灯具中,单灯安装,安装高度为12m,无挑臂和仰角,光源采用400w高压钠灯。
如图3所示,反射器中过光学中心点的截面线是有多段抛物线组成的,且抛物线的焦点在光轴上,并与光学中心重合。
由照度曲线图图5可知,在单灯具中心下45×12m*m的路面上,最大照度为1041ux,最小照度为201ux,即当灯杆的安装间距为45m时,路面最小照度可达201ux,这要比以往的灯具安装间距一般为35m效果更好,可大大降低成本。
由配光曲线图图4可知,配光曲线成典型的“蝙蝠翼”形,其最大光强在C=0°180°、γ=70°方向上,而后随γ角的减小,光强也逐渐减小,达到合理配光,同时还控制了眩光。
由灯具利用系数曲线图图6可知,整个灯具的利用系数可达0.85,路面的利用系数为0.53,其远大于路边的0.32,并且当灯具以一定的仰角及加挑臂安装时,路面的利用系数将更高。
权利要求1.一种路灯灯具反射器,由一对称的侧面、顶面和前、后端面组成凹面体,各曲面相切连接,在对称面上有反射器的光轴,在光轴上有一光学中心,前、后两端面都有一平面封住,其中后端平面上挖有一椭圆孔,其特征是其顶面有一由两自由曲面在槽底相切连接成的内凹槽,在顶面后端有一内凹柱面,两侧面的断面线为抛物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灯具反射器,其特征是所述抛物线的焦点在光轴上,且与光学中心重合。
专利摘要一种路灯灯具反射器,由一对称的侧面、顶面和前、后端面组成凹面体,各曲面相切连接,在对称面上有反射器的光轴,在光轴上有一光学中心,前、后两端面都有一平面封住,其中后端平面上挖有一椭圆孔,其顶面有一由两自由曲面在槽底相切连接成的内凹槽,在顶面后端有一内凹柱面,两侧面的断面线为抛物线,抛物线的焦点在光轴上,且与光学中心重合。可合理的对钠灯管散发的光线进行分配,使其在地面上的照度均匀,控制直射光和眩光,避免亮斑或暗带,且让光线大部分出射在道路上,获得较高的灯具路面利用率。
文档编号F21V7/00GK2588196SQ0228898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9日
发明者陈海军, 肖忠 申请人:宁波燎原灯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