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36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用于医疗内窥镜光源,视频投影光源,手术头顶灯光源,图像处理光源,生物科学等方面,属于电光源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场合使用的光源,如内窥镜光源,视频投影光源,手术头顶灯光源,图像处理光源,生物科学等方面,基本采用短弧陶瓷氙气灯,因为这种氙气灯,具有体积小、亮度高、全波段白光、寿命长、反光镜无需预调等优点,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种氙气灯的结构主要包括阳极、阴极、反光镜等几个部件,从结构来说较为复杂,但中国国内市场来看,主要依靠进口。现在有三家公司有此产品美国PERKIN ELMER公司的CERMAX系列;日本USHIO公司的UMR-300系列;加拿大LUXTEL公司的CERALUX系列。
上述几家公司的产品结构比较复杂,成本高。因此,需要开发新型的短弧氙气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该氙气灯结构合理,成本低,售价便宜,适合多种场合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技术方案是用陶瓷圆柱体做外壳,右端是阳极环,左端装是阴极环,在圆柱体内有一反光镜,该反光镜做成抛物线旋转360度形成的抛物面,在开口处有一透镜和支撑杆,杆的中间焊有一棒式阴极,与其相对的是一T型阳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该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具有许多优点,如体积小、亮度高、全波段白光、色温稳定、寿命长、安全可靠、易替换、内置反光镜无需调节,该氙气灯结构合理、造价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外型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的结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比较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外型立体图。
1为陶瓷体,2为阴极,3为阳极,4为阳极环,位于圆柱体陶瓷体1的右端,其左端是阴极环5,在圆柱体的内腔有一反光镜6,该反光镜做成抛物线旋转360度形成抛物面,在开口处有一透镜7和支撑杆8,在所述的阴极2是一棒型,焊在支撑杆的中间,与其相对的是一T型阳极3。
参照图2,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的结构剖视图。
从图2更加清晰看到氙气灯的内腔的结构,与图1结合便可更清楚。
所述的阴极2、阳极3,其外围采用金属环绕,且工作时与散热片接触,更加便于散热,工作时才能使温度降得较低。
所述的透光镜玻璃上有涂镀层,使得紫外线光不透射,从而使所得的光源无紫外线输出。
所述的阳极3由金属构成圆柱体,能使工作时有害物质冷凝到阳极冷端,从而使氙气灯能有较长的寿命。
上述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的结构能产生6000K的色温的白光。该氙气灯结构紧凑能在较大功率下工作,因而体积小,安装使用很方便。
该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开关闭合加上电压后,阴极、阳极便产生光弧,从而产生强光,经过反光镜反射后,通过透光玻璃透射出去。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隹的实施例。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上述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以上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觯其中可作各种变化和修改,而在广义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以并非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形都将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包括陶瓷体外壳(1)、阴极(2)、阳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外壳是一陶瓷圆柱体,在陶瓷圆柱体右端是阳极环(4),左端装是阴极环(5),在圆柱体内有一反光镜(6),该反光镜做成抛物线旋转360度形成的抛物面,在开口处有一透镜(7)和支撑杆(8),杆的中间焊有一棒式阴极(2),与其相对的是一T型阳极(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2)、阳极(3),其外围采用金属环绕,且工作时与散热片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镜玻璃上有涂镀层,使得紫外线光不透射,从而使所得的光源无紫外线光输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3)由金属构成成环状,能使工作时有害物质冷凝到阳极冷端,从而使氙气灯能有较长的寿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短弧紧凑型陶瓷氙气灯,属于照明技术领域,该氙气灯结构包括用陶瓷圆柱体做外壳,右端是阳极环,左端装是阴极环,在圆柱体内有一反光镜,该反光镜做成抛物线旋转360度形成的抛物面,在开口处有一透镜和支撑杆,杆的中间焊有一棒式阴极,与其相对的是一T型阳极。该氙气灯体积小、亮度高、全波段白光、色温稳定、寿命长、安全可靠、易替换、反光镜无需调节,该氙气灯结构合理、造价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F21W131/00GK2760751SQ200420090538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8日
发明者朱炳春, 蒋玉华, 朱文灏 申请人:上海布拉德利米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