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65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灯室内设有反射部件的车辆用灯具,特别是涉及在灯室内设有在形成于合成树脂制基材表面的银蒸镀膜上形成作为保护膜的外涂敷层的反射部件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前照灯等需要高亮度的车辆用灯具的反射镜、包围反射镜而配置于灯室内的作为装饰部件的外延反射镜等反射部件,通常可知有在合成树脂制基材的表面施行铝蒸镀处理,利用铝蒸镀膜构成反射膜的装置。另外,在铝蒸镀反射面上,由于可在全波长区域得到约90%这样高的恒定的正反射率,故不仅在前照灯中,还广泛用于其它车辆用灯具中。
但是,在铝蒸镀反射面上仍存在正反射率10%程度的损耗,需要进一步提高正反射率。
而且,开发作为屋内照明器具的反射面而具有高的正反射率(99%)的银蒸镀膜,探讨将其应用于灯具的反射部件的反射面。但是,银蒸镀膜和大气中的水分、氧气(热氧气)或二氧化硫气体(汗、排出气体)等接触而反应(生成氧化银、硫化银),容易变色(变黄)和腐蚀,正反射率降低显著。
因此,如下述专利文献1(参照图9)所示,有如下提案通过对形成于合成树脂制基材1表面的银蒸镀膜2层叠形成由高温下的气体屏蔽性优良的改性硅树脂构成的外涂敷层3、底涂层4,外涂敷层3、底涂层4作为相对于大气中的水分或氧气(热氧气)或二氧化硫气体(汗、排出气体)等的气体屏蔽起作用抑制银蒸镀膜2的变色和腐蚀,维持高的正反射率。
专利文献1特开2000-106017号但是,在利用由改性硅树脂构成的外涂敷层或底涂层的气体屏蔽性这样的上述专利文献1中,尽管在抑制银蒸反射面(银蒸镀膜)的变色(黄色)上有某种程度上的效果,但当经过长时间后(400小时的耐热试验),则产生了变色和腐蚀,使正反射率降低这样的问题。
发明者进行了探讨,作为变色(黄色)的原因,上述的大气中的气体(湿气、氧气和二氧化硫气体)和Ag原子接触是一个原因,但除此之外,热能量使构成银蒸镀膜的Ag原子振动(移动)而凝集也是一个原因。
即,如图10所示,构成形成于基材表面的银蒸镀膜的Ag原子(Ag的晶粒)从整齐排列的最初的状态变化,受到热能量而相互振动,在各处凝集,而在银蒸镀膜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而且,在形成有该微细的凹凸的区域,短波长区域的光(蓝)被吸收,反射短波长区域的光(黄~红),因此,银蒸镀膜整体看起来呈黄色。
而且,发明者重复进行试验和考察的结果是,作为覆盖银蒸镀膜的外涂敷层,在使用具有60℃以上的玻化温度的单体(monomer)合成的丙稀类树脂,或不使用纯Ag,而使用至少含有Nd、Bi、Au中的Nd的银合金构成银蒸镀膜时,Ag原子即使受热也不会凝集(在银蒸镀膜表面不形成微细的凹凸),因此确认银蒸镀膜不会变色(黄色),银蒸镀膜的变色(黄色)也不会造成正反射率降低,于是提出此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及发明者的知识见解而研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有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具有可长期维持在铝蒸镀反射面得不到的高反射率的银蒸镀反射面。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在灯室内具有在形成于合成树脂制基材表面的银蒸镀膜上形成有作为保护膜的外涂敷层的反射部件,利用玻化温度60℃以上的单体合成的透明丙稀类树脂构成所述外涂敷层。
另外,所谓玻化温度是指,高温下液状的物质由于温度降低而在某个温度下粘度急剧增加,丧失流动性,变成非晶质固体的温度(也指通过加热而从玻璃状态而产生流动性之前的温度),通常,在同一树脂类中玻化温度越高耐热性越好。
作用由外涂敷层(玻化温度60℃以上的单体合成的透明丙稀类树脂)覆盖的银蒸镀膜(通过喷溅而形成于合成树脂制基材表面的银蒸镀膜)构成的反射面(下面称为银蒸镀反射面)的正反射率为约95%。另外,非点亮时的银蒸镀反射面呈与银白色强的铝蒸镀反射面不同的稳定的泛淡黄的颜色。
另外,如图7所示,由于银蒸镀膜的耐热试验后的色差通常为优选的3.0以下,故作为银蒸镀膜上的保护膜的外涂敷层(玻化温度60℃以上的单体合成的透明丙稀类树脂)在抑制银蒸镀膜的黄变造成的正反射率的低下方面是有效的,外涂敷层(玻化温度60℃以上的单体合成的透明丙稀类树脂)产生的银蒸镀膜的黄变的抑制作用可如下说明。
即,当形成于基材表面的银蒸镀膜形成高温时,如图10所示,构成银蒸镀膜的Ag原子(Ag的晶粒)受热而相互振动,Ag原子(Ag的晶粒)欲在各处凝集,但如图6(b)所示,在外涂敷层(玻化温度60℃以上的单体合成的透明丙稀类树脂)和银蒸镀膜的界面,构成丙稀类树脂的丙稀分子的一部分进入Ag原子(Ag的晶粒)间的间隙强固地密接一体化,因此通过抑制受热的Ag原子振动,而抑制Ag原子凝集,在银蒸镀膜表面不形成微细的凹凸。
即,构成银蒸镀膜Ag的原子即使例如受热也不会凝集,而依然保持均等分散的形态(Ag原子的晶格依然保持最初的整齐的形态),因此,银蒸镀膜不会看起来变为黄色,也不会因黄变而正反射率降低。
另外,形成于银蒸镀膜上的外涂敷层(玻化温度60℃以上的单体合成的丙稀类树脂层)也用作对高温下的大气中的气体(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硫气体)的气体屏蔽,抑制大气中的气体(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硫气体)和银蒸镀膜的接触,阻止银蒸镀膜的变色(黄变)和腐蚀。
本发明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车辆用灯具,由至少含有Nd、Bi、Au(Pd)中的Nd的银合金构成所述银蒸镀膜。
作用如图3所示,Nd在抑制银蒸镀膜的热压力造成的正反射率的降低方面是有效的,特别是通过含有0.2原子%以上的Nd,可维持约95%的正反射率。另外,当Nd的含有量超过1.0原子%时,银蒸镀膜的初期反射率降低,同时,银蒸镀膜本身泛黄,因此,Nd的含有量也优选为0.2~1.0原子%的范围。另外,Nd的含有量为0.2原子%是指,Nd原子相对于构成银蒸镀膜的金属原子的总数的个数比(比率)。
另外,含有Nd的银合金中的Nd抑制银蒸镀膜的正反射率降低的作用说明如下。
即,当形成于基材表面的银蒸镀膜形成高温时,如图10所示,构成银蒸镀膜的Ag原子(Ag的晶粒)受热而相互振动,Ag原子(Ag的晶粒)欲在各处凝集,但如图6(a)所示,通过使Nd原子分散于Ag原子(Ag的晶粒)的晶格中,而在Ag原子(Ag的晶粒)的晶格中不能形成Ag原子(Ag的晶粒)振动中可移动程度大的空穴,因此Ag原子(Ag的晶粒)难于凝集。
即,当Ag原子(1.44)的晶格中存在大的Nd原子(1.82)时,如图6(a)所示,Ag原子(1.44)的晶格失真而在各处形成小的空穴,但在Nd原子的内部应力场(Nd原子的周围)中空穴被捕捉,故在Ag原子(Ag的晶粒)的晶格中不会形成可与Ag原子进行位置交换的大的空穴。因此,受热的Ag原子(Ag的晶粒)不能充分振动(移动),Ag原子的凝集被抑制,在银蒸镀膜表面不会形成微细的凹凸,而不会因黄变而正反射率降低。
另外,如上所述,在外涂敷层(玻化温度60℃以上的单体合成的透明丙稀类树脂)和银蒸镀膜的界面,构成丙稀类树脂的丙稀分子的一部分进入Ag原子(Ag的晶粒)间的间隙而强固地密闭一体化,因此,Ag原子的凝集进一步被抑制,完全不会因黄变而使正反射率降低。
另外,作为Nd以外的添加剂,如图4、5所示有Bi、Cu、Au(Pd),Bi及Cu和抑制Ag原子(Ag的晶粒)的凝集的Nd具有相同的作用。
本发明第三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提供车辆用灯具,在所述外涂敷层上形成DLC层(类金刚石碳(diamond-like carbon)层具有金刚石这样的性质的碳层)。
作用覆盖外涂敷层的DLC层的耐久性、耐热性及气体屏蔽性优良,而且,具有与作为外涂敷层的丙稀类树脂的良好密接性,因此可进一步阻止银蒸镀膜的变色和腐蚀。
本发明第四方面在第一至第三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车辆用灯具,由所述反射部件构成外延反射镜。
作用前照灯用反射镜和外延反射镜尽管都可作为配置于任意灯室内的反射部件通用,但曝于作为光源的灯泡的直射光的前照灯用反射镜要求足够的耐热性(180℃),而包围反射镜配置的、不会形成反射镜那样的高温的外延反射镜形成比反射镜所要求的耐热性缓和的耐热性(160℃)就足够,因此,在外延反射镜的构成反射面的银蒸镀膜中,可靠地阻止变色和腐蚀。
因此,例如在前照灯中,在安装有光源的反射镜周围配置有将反射镜和灯体的前面开口部间的间隙隐藏的外延反射镜,而使灯体(灯室)内整体呈现镜面色而提高外观性,但包围反射镜的铝蒸镀膜反射面的外延反射镜的铝蒸镀反射面整体为稳定的泛淡黄的银色调。
由以上说明可知,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车辆用灯具,得到如下车辆用灯具,反射部件的银蒸镀反射面不会变色(黄变)和腐蚀,而长期间维持高正反射率,同时,非点亮时的反射部件呈现稍泛黄的温和的镜面色。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反射部件的银蒸镀反射面的变色(黄变)被阻止,长期间可靠地维持银蒸镀反射镜的高正反射率。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进一步阻止反射部件的银蒸镀反射面的变色和腐蚀,更长期地维持银蒸镀反射面的高反射率。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由于外延反射镜的反射面不会变色(黄变)和腐蚀,长期间维持高正反射率,故可提供呈现稍泛黄的温和的镜面色的状态可长期间保证的外延反射镜的车辆用灯具。
特别是当本发明用于前照灯中时,反射镜的铝蒸镀反射面周围整体外延反射镜的银蒸镀面的稳定的淡银色调,可通过反射镜和外延反射镜的铝蒸镀反射面而相对于灯室内整体给人呈银白色明亮放光的印象的现有的前照灯谋求差别。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机动车用前照灯的纵剖面图;图2是设于该前照灯中的外延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表示Ag·Nd合金中的Nd添加量和银合金蒸镀反射面的反射率的相关关系的图;图4是表示银合金中的添加元素的特性的图;图5是Ag·Bi合金、Ag·Nd·Cu合金及纯Ag的导热率、反射率、耐热性及耐NaCl性的图;图6(a)是说明银蒸镀膜中Nd原子抑制Ag原子(Ag的晶粒)凝集的作用的图;6(b)是说明外涂敷层中丙稀分子抑制Ag原子(Ag的晶粒)的凝集的作用的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试作品)1~3及比较例的玻化温度和耐热试验结果(色差)的图;图8(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机动车用前照灯的主要部分即外延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放大剖面图;8(b)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机动车用前照灯的主要部分即外延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放大剖面图;图9是现有技术的反射镜或外延反射镜等反射部件的反射面的放大剖面图;图10是说明构成形成于基材表面的银蒸镀膜的Ag原子受热而振动凝集的作用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S灯室10灯体13前面透镜14作为光源的放电灯泡16作为反射部件的反射镜18反射镜基材19铝蒸镀膜19a铝蒸镀反射面20外涂敷层60作为反射部件的外延反射镜62银蒸镀膜62a银蒸镀反射面64作为保护膜的外涂敷层66DLC层具体实施方式
其次,基于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图7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动车用前照灯的纵剖面图,图2是设于该前照灯中的外延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表示Ag·Nd合金中的Nd添加量和银合金蒸镀反射面的反射率的相关关系的图,图4是表示银合金中的添加元素的特性的图,图5是Ag·Bi合金、Ag·Nd·Cu合金及纯Ag的导热率、反射率、耐热性及耐NaCl性的图,图6(a)是说明银蒸镀膜中Nd原子抑制Ag原子(Ag的晶粒)凝集的作用的图,图6(b)是说明外涂敷层中丙稀分子抑制Ag原子(Ag的晶粒)的凝集的作用的图,图7是在玻化温度和耐热试验结果(色差)中比较本发明实验例1~4表示的图。
图1中,附图标记10是合成树脂制容器状的灯体,在灯体10的前面开口部组装前面透镜13,划分出灯室S。在灯室S内设有插装有作为光源的放电灯泡14的抛物面状的合成树脂制反射镜16。附图标记12是形成于反射镜16后顶部的灯泡插装孔,在此插装有放电灯泡14。
在灯泡14的前方配置有用于防止产生眩光并形成近光光束的明暗截止线的遮光部22。附图标记22a是螺纹固定在反射镜16上的遮光部22的脚部。灯泡14的发光被反射镜16的有效反射面反射,通过形成于前面透镜13背面的配光控制步骤13a向前方规定方向配光,形成近光的配光图案。
附图标记40是将对放电灯泡(的弧光管)14施加高电压,用于在弧光管的电极间开始放电的启动电路,和用于在弧光管的电极间继续稳定的放电而进行的镇流电路收纳一体化的具有重量的启动·镇流电路单元,其固定于灯体10的下面壁外侧,从单元40的点亮电路延伸的输出电缆42经由连接器44与放电灯泡14连接。
一体化插装有灯泡14的反射镜16通过由球接头结构的一个固定支点和一对前后移动支点构成的对光机构(未图示)可倾动地绕连结固定倾动支点和前后移动支点的倾动轴而被支承。在灯室S内的灯体10的前面开口部前边沿反射镜16的前边呈框状延伸,配置有将反射镜16和灯体10间的间隙隐藏的外延反射镜60。
反射镜16是在FRP制的反射镜基材18表面设置由铝蒸镀膜19构成的正反射率90%的反射面19a,并在其上形成透明的丙稀树脂制保护膜即外涂敷层20的现有的公知结构。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外延反射镜60是在PBT/PET制反射镜基材61表面设置由正反射率约95%的银蒸镀膜62构成的反射面62a,并在其上形成有透明的丙稀树脂类的外涂敷层64的结构。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包围反射镜16的铝蒸镀反射面19a的外延反射镜60的银蒸镀反射面62a所特有的配色而使非点亮时灯室S内外周围呈现现有前照灯中没有的稳定的淡银色调(稍泛黄的银色)。
即,在本实施例中,非点亮时的灯室S内绕反射镜16的铝蒸镀反射面19a的整体由于外延反射镜60的银蒸镀反射面62a而呈现稳定的淡银色调,通过反射镜及包围反射镜的外延反射镜的各铝蒸镀反射面而得到与灯室内整体给人流向呈银白色明亮放光的印象的现有的前照灯完全不同的崭新的印象。
其次,详细说明外延反射镜60的银蒸镀反射面62a的结构。
如上所述,银蒸镀反射面62a是在PBT/PET制反射镜基材61的表面一体化层叠银蒸镀膜62及外涂敷层64的结构,但采用以下的结构,能够防止银蒸镀膜反射面62a的变色(黄变)及腐蚀,银蒸镀反射面62a长期间保持形成最初的高的正反射率。
第一,在形成于PBT/PET制反射镜基材61表面的银蒸镀膜62上形成的作为保护膜的外涂敷层64由玻化温度60℃以上的单体合成的透明丙稀类树脂构成,抑制认为是银蒸镀反射面62a的黄变的主要原因之一的“热能量作用时的Ag原子的凝集”。
即,当形成于基材61表面的银蒸镀膜62形成高温时,如图10所示,构成银蒸镀膜的Ag原子(Ag的晶粒)受热而相互振动,Ag原子(Ag的晶粒)在各处凝集,但如图6(b)所示,在外涂敷层(玻化温度60℃以上的单体合成的透明丙稀类树脂)64和银蒸镀膜62的界面,构成丙稀类树脂的丙稀分子的一部分进入Ag原子(Ag的晶粒)间的间隙,而强固地密闭一体化,因此,抑制受热的Ag原子的振动,由此,抑制Ag原子的凝集,不会在银蒸镀膜62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
即,构成银蒸镀膜62的Ag原子即使例如受热也不会凝集,而依然保持均等分散的形态(Ag原子的晶格依然保持最初的整齐的形态),因此,银蒸镀膜62不会呈黄色,不会因黄变而导致正反射率降低。
第二,银蒸镀膜62通过在PBT/PET制反射镜基材61的表面喷溅蒸镀不是纯银,而是Ag中添加了规定量Nd、Bi及Au的银合金而形成,例如,由Ag(98原子%)、Nd(0.2原子%)、Bi(1.0原子%)及Au(0.6原子%)的银合金构成,因此,抑制“热能量作用时的Ag原子的凝集”。
即,图3是表示Ag·Nd合金的Nd添加量和银合金蒸镀反射面的反射率的相关关系的图,由该图可知,在没有添加Nd的纯银中,环境试验后的反射率相对于初期状态的反射率显著降低,因此相对反射率(环境试验后的反射率-初期反射率)显示为低的值(-4)。而且,增加Nd添加量则相对反射率减少,故Nd对抑制银蒸镀膜的正反射率降低方面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含有0.2原子%以上的Nd的情况,相对反射率为2%以内,可维持正反射率约95%。而且,该Nd的“热能量作用时的Ag原子的凝集”的抑制作用说明如下。
即,当形成于基材表面的银蒸镀膜形成高温时,如图10所示,构成银蒸镀膜Ag原子(Ag的晶粒)受热而相互振动,Ag原子(Ag的晶粒)在各处凝集,但如图6(a)所示,由于将Nd原子分散于Ag原子(Ag的晶粒)的晶格中,从而在Ag原子(Ag的晶粒)的晶格中不能形成Ag原子(Ag晶粒)振动中可移动程度大的空穴,因此Ag原子(Ag的晶粒)难于凝集。
即,当在Ag原子(1.44)的晶格中存在大的Nd原子(1.82)时,如图6(a)所示,Ag原子(1.44)的晶格失真,在各处形成小的空穴,但在Nd原子的内部应力场(Nd原子的周围)中捕获空穴,故在Ag原子(Ag的晶粒)的晶格中不会形成可与Ag原子进行位置交换程度大的空穴。因此,受热的Ag原子(Ag的晶粒)不能充分振动(移动),Ag原子的凝集被抑制,在银蒸镀膜表面不会形成微细的凹凸,不会因黄变而导致正反射率降低。
另外,如图4所示,作为构成银蒸镀膜62的银合金的除Nd以外的添加剂有Bi、Cu、Au(Pd),Bi及Cu与抑制Ag原子的凝集的Nd具有相同的作用。
另外,Nd的添加量过多时与银蒸镀反射面的正反射率或导热率降低相关,而优选0.2~1.0原子%。
而且,如图5所示,银蒸镀膜62除耐热性以外,考虑耐NaCl性等化学主要原因,由作为Nd以外的添加剂,含有Bi及Au的银合金,即Ag(98原子%)、Nd(0.2原子%)、Bi(1.0原子%)及Au(0.6原子%)的银合金构成。
第三,形成于银蒸镀膜62上的作为保护膜的外涂敷层(玻化温度60℃以上的单体合成的透明丙稀类树脂)64用作对高温下的大气中的气体(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硫气体)的气体屏蔽,抑制大气中的气体(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硫气体)和银蒸镀反射面62a的接触,阻止银蒸镀反射面62a的变色(黄变)和腐蚀。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实验例)1~3及比较例的玻化温度和耐热试验结果(色差)的图。
本发明实施例(试作品)l~3的反射部件都是在任意基材6l表面形成由Ag(98原子%)、Nd(0.2原子%)、Bi(1.0原子%)及Au(0.6原子%)构成的银蒸镀膜62,并在银蒸镀膜62上形成有玻化温度60℃以上的单体合成的丙稀类树脂制外涂敷层64的反射部件。具体地说,实施例(试作品)1的外涂敷层64由玻化温度60℃的单体合成的丙稀树脂构成,实施例(试作品)2的外涂敷层64由玻化温度64℃的单体合成的丙稀树脂构成,实施例(试作品)3的外涂敷层64由玻化温度69℃的单体合成的丙稀树脂构成。
另一方面,比较例中,在基材61表面形成纯银的银蒸镀膜,并在银蒸镀膜上形成有玻化温度27℃的单体合成的丙稀树脂制的外涂敷层。
关于这些实施例(试作品)1~3及比较例,放入160℃的高温炉中980小时,调查银蒸镀反射面的色差(热造成的色变化的程度),在比较例中,色差14.8非常高(黄变的程度大),而实施例(试作品)1及实施例(试作品)2中色差为2.9,在实施例(试作品)3中色差为2.5,各实施例(试作品)都是色差基准值即3.0以下,几乎没有产生黄变。
图8(a)、(b)是本发明第二、第三实施例的外延反射镜的放大剖面图。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在PBT/PET制的反射镜基材61表面通过喷溅蒸镀形成银蒸镀膜62,并在其上形成玻化温度60℃以上的单体合成的丙稀类树脂层64作为外涂敷层,但在图8(a)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耐久性、耐热性及气体屏蔽性优良求且具有与外涂敷层(丙稀类树脂层)64的优良密接性的DLC层66覆盖外涂敷层64而层叠形成。
另外,在图8(b)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和第二实施例相同,层叠形成DLC层66,以覆盖外涂敷层64,同时,耐久性、耐热性及气体屏蔽性优良,而且,具有与PBT/PET制基材61的优良密接性的DLC层67在基材61的背面侧层叠形成。
在这些实施例中,气体屏蔽性特别优良的DLC层66抑制大气中的水分、氧气(热氧气)和二氧化硫气体(汗、排出气体)等的通过,因此,银蒸镀膜62中的Ag原子与大气中的水分和氧气(热氧气)反应而生成氧化银,或和二氧化硫气体(汗、排出气体)反应而生成硫化银的情况被进一步消除。其结果是,进一步防止银蒸镀反射面62a的变色和腐蚀,进一步长期间维持银蒸镀反射面62a的高正反射率。特别是在第三实施例中,由于也可靠地阻止了大气中气体从基材61的背面侧的侵入,而进一步防止银蒸镀反射面62a的变色和腐蚀,可靠地维持银蒸镀反射面62a的高正反射率。
另外,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在外延反射镜基材61的表面直接形成有银蒸镀膜62,但也可以是在基材61的表面形成底涂层层,并在其上形成银蒸镀膜62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说明了外延反射镜60,但即使为前照灯的反射镜,在以最近开发的LED为光源的前照灯的反射镜的情况下,也不要求以放电灯泡、卤素灯泡、白炽灯炮为光源的前照灯的反射镜中所要求的程度的耐热性(180℃),因此,也可以充分适用于耐热性160℃程度的前照灯用反射镜,如以LED为光源的前照灯用反射镜。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由PBT/PET树脂构成外延反射镜基材61,但外延反射镜基材61只要是可使ABS树脂、AAS树脂、PP树脂、PC树脂等160℃耐热性透明程度的树脂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在灯室内具有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中,在合成树脂制基材表面上形成的银蒸镀膜上形成作为保护膜的外涂敷层,该车辆用灯具特征在于,所述外涂敷层由玻化温度60℃以上的单体合成的透明丙稀类树脂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银蒸镀膜由至少含有Nd、Bi、Au(Pd)中的Nd的银合金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涂敷层上形成有DLC层。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件是外延反射镜。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有设有可长期间维持不能由铝蒸镀反射面得到的高反射率的银蒸镀反射面的反射部件,在灯室S内设有反射部件(60),该反射部件中,在合成树脂制基材(61)表面上形成的银蒸镀膜(62)上形成有作为保护膜的外涂敷层(64),由玻化温度60℃以上的单体合成的透明丙稀类树脂构成外涂敷层。该外涂敷层粘接在银蒸镀膜上,抑制构成银蒸镀膜的Ag原子凝集。银蒸镀膜中的Ag原子不会凝集,而保持均等分散的形态,在银蒸镀膜上不产生微细的凹凸,因此,银蒸镀膜不会黄变,光线反射率为95%,使灯具的亮度提高。银蒸镀反射面(62a)是与铝蒸镀反射面不同的稳定的带泛淡黄的银色调,而外观好。
文档编号F21W101/10GK1749641SQ20051010967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7日
发明者小野茂树, 泷口优, 村越护, 山崎一广, 石垣彰男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