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127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磁控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磁控管,特别是一种可抑制高次谐波泄漏到微波炉外部的磁控管,属于磁控管的创新技术。
2、背景技术现有微波炉所用的磁控管中,作为基波,产生2.45GHZ的微波,除基波外,同时产生具有基波整数倍的高次谐波成分。高次谐波成分与基波一起从输出部传播到微波炉内。由于高次谐波的波长短,容易泄漏到微波炉外部,造成微波泄漏,其工作的安全可靠性欠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可避免高次谐波泄漏到微波炉外部的磁控管。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阳极筒(1)、管壳(2)、陶瓷支撑件(3)、天线(8)、磁极(9)、叶片(10)、灯丝(11),管壳(2)焊接在阳极筒(1),陶瓷支撑件(3)焊接在管壳(2),天线(8)依次穿过阳极筒(1)、管壳(2)、陶瓷支撑件(3),磁极(9)装设在阳极筒(1)的两端,叶片(10)及灯丝(11)装设在阳极筒(1)内,其中管壳(2)在与陶瓷支撑件(3)连接的一端装设有抑制高次谐波输出到磁控管外部的1/4波长式扼流圈。
上述扼流圈包括有主要抑制五次、六次谐波的第一扼流圈(6)及主要抑制三次谐波的第二扼流圈(7),其中第一扼流圈(6)为两端敞口的中空金属圆筒(61),金属圆筒(61)的一端做出有沿圆筒端部外伸的筒缘(62),第二扼流圈(7)为一端敞口、另一端做出有筒底(72)的中空金属圆筒(71),金属圆筒(71)的敞口端做出有沿圆筒端部外伸的筒缘(73),筒底(72)做出有穿过天线(8)的穿孔(72A),第一扼流圈(6)置于第二扼流圈(7)的空腔内,且第一扼流圈(6)的筒缘(62)与第二扼流圈(7)的筒缘(73)焊接,并使第一扼流圈(6)的筒缘(62)焊接在管壳(2)的端部。
上述第一扼流圈(6)的高度A为3.0~8.0mm,内径C为Φ7.0~12.0mm。
上述第一扼流圈(6)的高度A为4.9~5.0mm,内径C为Φ9mm。
上述第二扼流圈(7)的高度B为5.0~8.2mm,内径D为Φ9.8~15.8mm,筒底(72)处的穿孔(72A)的内径E为Φ7.0~12.0mm。
上述第二扼流圈(7)的高度B为6.0~6.2mm,内径D为Φ12.8mm,筒底(72)处的穿孔(72A)的内径E为Φ9mm。
上述陶瓷支撑件(3)的端部连接有排气管(5)。
上述排气管(5)的外侧设有天线帽(4)。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磁控管的输出端设置1/4波长式扼流圈的结构,根据传输线原理,微波信号在同轴中传输,距短路面1/4波长处的特性阻抗为无穷大,微波将全反射。因此,其可抑制高次谐波输出到磁控管外部。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扼流圈,其尺寸设计考虑在能最大限度发挥磁控管效能的前提下,提高抑制不需要的高次谐波的能力,并且借助于扼流圈形成的阻抗,提高了输出部分的耦合程度,并使磁控管的输出和效率成倍地增加。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好的磁控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扼流圈(6)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扼流圈(7)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有阳极筒1、管壳2、陶瓷支撑件3、天线8、磁极9、叶片10、灯丝11,管壳2焊接在阳极筒1,陶瓷支撑件3焊接在管壳2,天线8依次穿过阳极筒1、管壳2、陶瓷支撑件3,磁极9装设在阳极筒1的两端,叶片10及灯丝11装设在阳极筒1内,其中管壳2在与陶瓷支撑件3连接的一端装设有抑制高次谐波输出到磁控管外部的1/4波长式扼流圈。
本实施例中,上述扼流圈包括有主要抑制五次、六次谐波的第一扼流圈6及主要抑制三次谐波的第二扼流圈7,其中第一扼流圈6为两端敞口的中空金属圆筒61,金属圆筒61的一端做出有沿圆筒端部外伸的筒缘62,第二扼流圈7为一端敞口、另一端做出有筒底72的中空金属圆筒71,金属圆筒71的敞口端做出有沿圆筒端部外伸的筒缘73,筒底72做出有穿过天线8的穿孔72A,第一扼流圈6置于第二扼流圈7的空腔内,且第一扼流圈6的筒缘62与第二扼流圈7的筒缘73焊接,并使第一扼流圈6的筒缘62焊接在管壳2的端部。
上述第一扼流圈6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高度A为3.0~8.0mm,内径C为Φ7.0~12.0mm。本实施例中,第一扼流圈6的高度A为4.9~5.0mm,内径C为Φ9mm。
上述第二扼流圈7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高度B为5.0~8.2mm,内径D为Φ9.8~15.8mm,筒底72处的穿孔72A的内径E为Φ7.0~12.0mm。本实施例中,第二扼流圈7的高度B为6.0~6.2mm,内径D为Φ12.8mm,筒底72处的穿孔72A的内径E为Φ9mm。
此外,为进一步确保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上述陶瓷支撑件3的端部连接有排气管5。上述排气管5的外侧设有天线帽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磁控管产生的微波传播到微波炉内,而第一扼流圈6主要抑制五次、六次谐波,第二扼流圈7主要抑制三次谐波,通过第一扼流圈6及第二扼流圈7可抑制高次谐波输出到磁控管外部,从而避免高次谐波成分与基波一起传播到微波炉内。
权利要求1.一种磁控管,包括有阳极筒(1)、管壳(2)、陶瓷支撑件(3)、天线(8)、磁极(9)、叶片(10)、灯丝(11),管壳(2)焊接在阳极筒(1),陶瓷支撑件(3)焊接在管壳(2),天线(8)依次穿过阳极筒(1)、管壳(2)、陶瓷支撑件(3),磁极(9)装设在阳极筒(1)的两端,叶片(10)及灯丝(11)装设在阳极筒(1)内,其特征在于管壳(2)在与陶瓷支撑件(3)连接的一端装设有抑制高次谐波输出到磁控管外部的1/4波长式扼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上述扼流圈包括有主要抑制五次、六次谐波的第一扼流圈(6)及主要抑制三次谐波的第二扼流圈(7),其中第一扼流圈(6)为两端敞口的中空金属圆筒(61),金属圆筒(61)的一端做出有沿圆筒端部外伸的筒缘(62),第二扼流圈(7)为一端敞口、另一端做出有筒底(72)的中空金属圆筒(71),金属圆筒(71)的敞口端做出有沿圆筒端部外伸的筒缘(73),筒底(72)做出有穿过天线(8)的穿孔(72A),第一扼流圈(6)置于第二扼流圈(7)的空腔内,且第一扼流圈(6)的筒缘(62)与第二扼流圈(7)的筒缘(73)焊接,并使第一扼流圈(6)的筒缘(62)焊接在管壳(2)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扼流圈(6)的高度A为3.0~8.0mm,内径C为Φ7.0~1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扼流圈(6)的高度A为4.9~5.0mm,内径C为Φ9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扼流圈(7)的高度B为5.0~8.2mm,内径D为Φ9.8~15.8mm,筒底(72)处的穿孔(72A)的内径E为Φ7.0~12.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扼流圈(7)的高度B为6.0~6.2mm,内径D为Φ12.8mm,筒底(72)处的穿孔(72A)的内径E为Φ9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上述陶瓷支撑件(3)的端部连接有排气管(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气管(5)的外侧设有天线帽(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磁控管。包括有阳极筒(1)、管壳(2)、陶瓷支撑件(3)、天线(8)、磁极(9)、叶片(10)、灯丝(11),管壳(2)焊接在阳极筒(1),陶瓷支撑件(3)焊接在管壳(2),天线(8)依次穿过阳极筒(1)、管壳(2)、陶瓷支撑件(3),磁极(9)装设在阳极筒(1)的两端,叶片(10)及灯丝(11)装设在阳极筒(1)内,其中管壳(2)在与陶瓷支撑件(3)连接的一端装设有抑制高次谐波输出到磁控管外部的1/4波长式扼流圈。扼流圈包括有第一扼流圈(6)及第二扼流圈(7),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磁控管的输出端设置1/4波长式扼流圈的结构,根据传输线原理,微波信号在同轴中传输,距短路面1/4波长处的特性阻抗为无穷大,微波将全反射,故可抑制高次谐波输出到磁控管外部。
文档编号H01J25/50GK2812285SQ20052006105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8日
发明者王贤友 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