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箱梁底腹夜景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967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箱梁底腹夜景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特大型桥梁景观照明工程中,尤其适用于跨越大海、江河及山川峡谷的斜拉桥和悬索桥的景观照明中。
背景技术
箱梁底腹点光源轮廓照明是现代大跨径桥梁夜景方案设计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众所周知,大跨径桥梁主要形式有斜拉桥和悬索桥二种,多建在江河、海峡或山川峡谷上,为满足通航的需要,桥面离地高度可达几十米,箱梁结构的抗风性能是大桥结构安全与否的最关键参数,在有些跨海特大斜拉桥和悬索桥中,为减少风荷面积以满足桥梁抗风要求,梁底增加任何构造物(包括夜景照明灯)都将被禁止。如何利用大桥固有的构造物,能够既满足景观照明的需求,且又不加大桥腹迎风面积,是本装置发明的缘起。

发明内容
为解决因箱梁底腹灯具安装而加大桥腹迎风面积的矛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大桥泄水管安装LED点光源轮廓灯的装置。
无论是斜拉桥还是悬索桥,桥面排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泄水管从桥面布设至箱梁底腹,其典型的的特征参数为泄水管在桥两侧纵向线形排列,管径150mm,间距5m。本装置中,轮廓灯灯具发光面和灯具电器为分离式,二者结合面均呈半圆形,可栓接抱箍在泄水管出水端,光源为LED发光二极管,发光面装在泄水管外侧,即迎风面端,形状呈扁薄半圆形,厚度小于30mm;灯具电器装在泄水管的里侧,即遮风面端,与发光面栓接后可在泄水管外直接固定。泄水管在箱梁二侧以5m间距等距离线形纵向排列,灯器安装位置及间隔恰能满足箱梁轮廓灯的布点要求。
景观主电缆槽布放在桥面上,桥面至梁底照明灯的供电电缆连接利用了泄水管作电缆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点光源轮廓灯选用LED发光二极管作光源,所以发光面厚度可以薄至30mm以内,灯具的安装几乎不增加桥梁迎风荷载,灯具安装方法仅为在泄水管外作自箍栓接,施工简单便捷;2)景观主电缆槽如布放在箱梁底侧,必将增加桥梁迎风荷载;电缆如直接从箱梁内引出,则需在梁体内开设出线孔,将对箱梁的密封性可能造成不利影响,本装置利用泄水管道作电缆通道,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某悬索桥箱梁轮廓灯的总体布置图。
图2给出的是常规的箱梁底腹灯具的安装大样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夜景照明装置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示1向下箭头代表箱梁底腹点光源轮廓照明灯。图2中,a为不锈钢支架、b为常规的底腹轮廓照明灯具,灯具的典型尺寸为450mm(长)×240mm(宽)×120mm(深),灯具安装带来箱梁风荷面积的增大是显见的。
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装置点光源轮廓灯灯具、供电电缆及电缆通道、景观主电缆槽在箱梁中的布置图。图中c表示100mm×100mm景观主电缆槽、d表示桥面横向电缆管道、e为桥面沥青铺装层、f表示供电电缆、g为桥梁泄水管、h表示点光源发光面、I表示点光源的电器部分。景观主电缆槽布设在桥面上,泄水管与主电缆槽之间预埋直径为25mm的桥面横向电缆管道,轮廓灯供电电缆通过泄水管道与预埋电缆管道从景观主电缆槽接入。点光源发光面与电器部分呈分离式,内侧面均与泄水管外形相一致,用螺丝栓接后灯具内腔套接固定在泄水管外,发光面朝向箱梁外侧,即迎风面,电器部分朝向箱梁里侧,即遮风面。点光源轮廓灯选用LED发光二极管作光源,发光面厚度最大处不超过30mm。
权利要求1.一种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箱梁底腹夜景照明装置,由轮廓灯点光源灯具、景观主电缆槽、连接电缆及供电电缆通道组成,其特征是轮廓灯灯具安装在桥梁的泄水管出端处,利用泄水管作为引入灯具的供电电缆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箱梁底腹夜景照明装置,其特征是轮廓灯灯具发光面与电器部分呈分离式,二者结合腔分别为半圆筒形,用螺丝拴接后灯具内腔可固定在泄水管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箱梁底腹夜景照明装置,其特征是轮廓灯灯源选用LED发光二极管,灯具发光面外形呈半圆形,厚度不超过30mm。
专利摘要一种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箱梁底腹夜景照明装置,由轮廓灯点光源灯具、景观主电缆槽、连接电缆及供电电缆通道组成。灯具光源选用LED发光二极管,发光面外形呈半圆形,厚度小于30mm,安装在泄水管出口处,景观主电缆槽布设在桥面上,将连接桥面与梁底之间的泄水管通道用作灯具的供电电缆引入通道。本装置几乎不增加桥梁的风荷面积。
文档编号F21V33/00GK2861714SQ20052010943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7日
发明者刘希珩 申请人:刘希珩, 张闻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