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976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
背景技术
目前,电光源种类可分为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金卤灯、LED等 多种光源,其作用主要是用于普通照明或提供功能性光源。除紫外灯有灭
菌作用外,尚无空气净化功能。资料中有介绍在节能灯电路上改装负离 子或臭氧发生器电路,不仅使灯的成本增高,且与电路连接在一起故障机 会较多,安全性差,维修不便。鉴于目前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对空 气造成污染的情况,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电光源,用 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达到了照明、净化空气和节能环保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一是在电光源的玻壳上直接生长参茸。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二是参茸结构及净化层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包括玻 壳、灯头、发光体,其特征在于在玻壳上设有参茸,参茸呈尖剌形结构, 直接生长在玻壳上与玻壳固为一体,在参茸表面上设有光催化层。
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其特征在于光催化层是含有光催化 纳米粒子及成膜介质层。
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其工作原理在于玻壳或参茸上的光催化层其纳米粒子吸收光源的光能,包括可见光或紫外光,产生电子空穴 对,价带电子跃迁到导带,这样导带带有一个负电荷,而价带则产生空穴
带有正电,此时空气中的o2和H20与之作用,便形成了活性很高cr2和OH,
而O.2和OH有很高的化学活性,能分解空气中的有害物体,使空气对流不
断流动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比较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技
术方案制作的电源,由于璃参壳参茸上设有催化层,其纳米材料吸收光能 产生电子空穴对,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分解,同时充分利用电能达到 照明和环保的双重作用,本技术方案适用于白炽灯、节能灯、水银灯、日 光灯、紫外灯等净化型电光源玻壳的制作。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参茸结构示意图。
图中l.光源,ll.灯头,12.玻壳,13.发光体,2.参茸,21.光催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包括灯头11、玻壳12、发光体13,其
特征在于在玻壳(12)上设有参茸(2),参茸(2)呈尖刺形结构,直接 生长在玻壳(12)表面上与玻壳固为一体,在参茸(2)表面上设有光催化 层(21)。
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其特征在于光催化层(21)是含有
纳米粒子及成膜介质层。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包括灯头(12)、玻壳(11)、发光体(13),其特征在于在玻壳(12)上设有参茸(2),其中参茸(2)呈尖刺形结构,直接生长在玻壳(12)上,在参茸(2)表面上设有光催化层(21)。
专利摘要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包括玻壳、灯头、发光体,其特征在于在玻壳上设有参茸,参茸呈尖刺形结构,直接生长在玻壳,参茸表面上设有光催化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的电光源,由于参茸上设有催化层,其纳米材料吸收光能产生电子空穴对,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分解,同时充分利用电能达到照明和环保的双重作用,本技术方案适用于白炽灯、节能灯、水银灯、日光灯、紫外灯等净化型电光源玻壳的制作。
文档编号H01K1/32GK201138656SQ20072003035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6日
发明者何秀英, 陈栎坛 申请人:陈栎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