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521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
行车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碳的意识的高涨,自行车成为大众代步及休闲的新宠。除了作为上下 班的代步工具的外,在周休时外出兜风或健身,自行车也是极佳的选择。骑乘自行车虽为响 应环保的最佳工具,但仍需考虑其安全性,尤其是夜间的行车安全。 由于自行车不同于汽车、机车,于出厂前即配备有车灯,须由骑乘者额外购置,由 安装车灯不仅可使骑乘者更清楚前方路况,另具有警示其它用路人的功能,可增加骑乘者 自身的安全性。 目前市面上所见的自行车灯,其所发出的光线的投射距离无法随着使用者的需求 而做远近切换。对于使用者而言,无法依路况切换投射光线的远近模式,显然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 用以将光线投射至一路面上,该反射式车灯装置包含一基座、一反射罩、一第一发光单元、 一第二发光单元,以及一发光控制单元。该反射罩设置于该基座的下表面,并与该基座配合 界定一容置空间以及一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 ,该反射罩具有一面朝该容置空间的反射 面。该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基座的下表面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用以向下发出光线并由 该反射面的反射经由该开口于该路面上投射形成一第一照明区。该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该 基座的下表面且位于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开口之间,用以向下发出光线并由该反射面的反 射经由该开口于该路面上投射形成一较该第一照明区远离该基座的第二照明区。该发光控 制单元用以分别控制该第一发光单元及该第二发光单元发出光线。 本发明由该发光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第一发光单元及该第二发光单元,可分别在 路面上投射形成该第一照明区及第二照明区,以达成切换不同光线投射距离的功能,不仅 设计极为简便,使用者也可随时切换所需要的模式,使行车过程更为安全。以下结合附图和 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l,为本发明的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的一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的一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的一操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的另一操作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基座10水平部101垂直部102反射罩12反射面121第一发光单元14第二发光单元15路面18发光控制单元20容置空间40开口50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参考点0第一光影投射点PI第二光影投射点P具体实施例方式
配合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 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的示意图。该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可将其所发出的光线投射至一路 面上。 该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包含一基座10、一反射罩12、一第一发光单元14、一第二 发光单元15,以及一发光控制单元20。 该基座10具有一水平部101及一垂直部102,该垂直部102由该水平部101向下 延伸。 该反射罩12设置于该基座10的水平部101的下表面,并与该基座10配合界定一 容置空间40,及一与该容置空间40相通的开口 50。该反射罩12具有一面朝该容置空间40 的反射面121。该反射面121为一凹面,较佳地可为一球面、一抛物面或一椭球面。
该第一发光单元14设置于该基座10的水平部101的下表面,且位于该容置空间 40中。该第一发光单元14用以向下发出的光线并由该反射面121的反射经由该开口 50于 该路面上投射形成一第一照明区。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发光单元14为一发光二极管,实 际实施时不以此限。 该第二发光单元15设置于该基座10的水平部101的下表面,且位于该第一发光 单元14与该开口 50之间。该第二发光单元15用以向下发出的光线并由该反射面121的 反射经由该开口 50于该路面上投射形成一较该第一照明区远离该基座10的第二照明区。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发光单元15为一发光二极管,实际实施时不以此限。
该发光控制单元20分别与该第一发光单元14及该第二发光单元15电连接,用以 分别控制该第一发光单元14及该第二发光单元15发出光线。 详细来说,首先参阅图3,当该发光控制单元20控制该第一发光单元14发光时, 由于该第一发光单元14较为邻近该反射罩12,以致该第一发光单元14所发出的光线主要 借着邻近该水平部101的部分反射面121反射而出,并通过该开口 50向前向下投射至该路 面18上。由于邻近该水平部101的部分反射面121的斜率较大,因此经由该开口 50投射 于该路面18上的该第一照明区较靠近于该基座10。定义由该第一发光单元14的中心向下 垂直延伸至该路面18的交点为一参考点O,另外,还定义该照明区邻近该参考点O的一近端 为一第一光影投射点Pl,该参考点0至该第一光影投射点Pl的距离为一第一距离Ll。
其次参阅图4,当该发光控制单元20控制该第二发光单元15发光时,由于该第二 发光单元15较为远离该反射罩12,以致该第二发光单元15所发出的光线主要借着远离该
4水平部101的部分反射面121反射而出,并通过该开口 50向前向下投射至该路面18上。由于远离该水平部101的部分反射面121的斜率较小,因此经由该开口 50投射于该路面18上的照明区较远离于该基座10。定义该第二发光单元15的中心向下垂直延伸至该路面18的交点为一参考点O,另外,还定义该照明区邻近该参考点0的一近端为一第二光影投射点P2,该参考点0点至该第二光影投射点P2的距离为一第二距离L2。比较图3及图4,可明显看出该第一距离Ll小于该第二距离L2。 因此,实际应用时,当借着该发光控制单元20控制该第一发光单元14发光时,因所投射的第一距离L1较短,可作为本发明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的近灯模式;另外,当借着该发光控制单元20控制该第二发光单元15时,其所投射而出的第二距离L2较长,可作为本发明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的远灯模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由该发光控制单元20控制该第一发光单元及该第二发光单元,可分别在路面上投射形成远近距离不同的该第一照明区及第二照明区,提供使用者依照实际路况以及本身需求,随时切换不同的使用状态,使行车过程更为安全。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用以将光线投射至一路面上,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式车灯装置包含一基座;一反射罩,设置于该基座的下表面,并与该基座配合界定一容置空间以及一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该反射罩具有一面朝该容置空间的反射面;一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基座的下表面,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第一发光单元用以向下发出光线并由该反射面的反射经由该开口于该路面上投射形成一第一照明区;一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基座的下表面,且位于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开口之间,该第二发光单元用以向下发出光线并由该反射面的反射经由该开口于该路面上投射形成一较该第一照明区远离该基座的第二照明区;以及一发光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用以分别控制该第一发光单元及该第二发光单元发出光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反射面为一凹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凹面为一球面、一抛物面或一椭球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发光单元为一发光二极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发光单元为一发光二极管。
全文摘要
一种可切换光线投射距离的反射式自行车灯装置,包含一基座、一反射罩、一第一发光单元、一第二发光单元,以及一发光控制单元。反射罩设置于基座下表面并与基座配合界定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反射罩具有一面朝容置空间的反射面。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基座的下表面且位于容置空间中,用以发出光线并由该反射面的反射经由开口于路面上形成一第一照明区。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基座下表面且位于第一发光单元与开口之间,用以发出光线并由反射面的反射经由开口于路面上形成一较远离基座的第二照明区。发光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第一及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达到切换不同光线投射距离的功能,不仅设计简便,使用者也可随时切换所需要的模式,使行车过程更为安全。
文档编号F21S8/10GK101769491SQ20081018888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曾瑞皇, 陈加立 申请人:登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