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机动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49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式机动车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式机动车灯。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的前大灯中,灯泡大都固定在反光器中。在出厂前,其前大灯的 灯泡都经过调试,使得灯泡发出的光线能够满足基准线的要求。这样,可以降 低灯泡外周的光散射,有效提高灯泡前方的光照亮度。当机动车辆出厂后,经 长时间颠簸运输或者负载工作,反光器会逐渐偏离基准线,造成光线方向上扬 或下压,使光照方向偏离。这将直接影响驾驶员对前方路况的了解,严重的清 况下将酿造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机动车灯调节不便的缺 陷,提供一种可调式机动车灯,其调节简单、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调式机动车灯, 包括灯外壳、设置在所述灯外壳内的反光器、以及固定设置在反光器内的光源, 所述反光器的外侧设置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灯外壳上 设置有对应的孔;所述可调式机动车灯还包括调节杆,其上设置有外螺纹,所 述调节杆穿过所述灯外壳上的孔,与所述调节座的内螺纹配合。
在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中,所述反光器的外侧还设置有球头座, 所述可调式机动车灯还包括球头杆,所述球头座通过所述球头杆与所述灯外壳 可转动地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中,所述调节座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其顶 端的调节卡扣,所述调节卡扣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调节卡扣配在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中,所述球头座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其顶 端的球头卡扣,所述球头卡扣上设置有球窝,所述球头杆与所述球窝配合。在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中,所述球头卡扣由塑胶制成,所述球窝 由所述球头卡扣的多块内壁围合而成,且所述多块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在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中,所述调节座的数量为两个,球头座的 数量为一个,调节座与球头座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所述反光器的外侧。在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中,所述反光器的后端开口且设置有凸 缘,所述凸缘上设置有槽;所述光源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槽配合的凸片, 所述光源通过一弹性元件压置于所述反光器上。在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中,所述弹性元件包括两个压紧段、连接 在两个压紧段的端部之间并固定于所述反光器上的固定段、以及分别位于两个 压紧段的另一端部并固定于所述反光器上的自由端;所述压紧段的中部朝向反 光器弯折,将所述光源压紧。在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中,所述反光器的凸缘一侧,紧贴设置有 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卡置所述弹性元件的固定段的弹性 元件固定槽,所述机动车灯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一固定柱连接,将 所述弹性元件的固定段压住。在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中,所述反光器的凸缘另一侧,紧贴设置 有第二固定柱,所述机动车灯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柱上的卡片,所述卡 片底部设有两个小凸柱,所述弹性元件的自由端固定于所述两个小凸柱之间。实施本发明的可调式机动车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经过长时 间颠簸后可非常简便地对光源和反光器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其光照方向恢复到 出厂前设置的基准。光源和反光器之间连接可靠,同时不需要采用专用的工具 即可拆卸,维修和更换都非常方便。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5图1是本发明机动车灯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机动车灯的反光器以及光源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机动车灯的反光器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机动车灯的调节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A-A的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机动车灯的球头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沿图6中B-B的剖视图;图8是与图4中的调节卡扣配合的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与图6中的球头卡扣配合的球头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机动车灯包括组件盖板100、灯外壳200、以及设 置在灯外壳200内的反光器300。灯外壳200的后端固定于机动车上,前端开 口。组件盖板100即用于封闭灯外壳200的前端开口,它由透明材料制成。反 光器300固定设置在灯外壳200中,且内部固定设置有光源340 (参照图2)。 光源340设置在反光器300的光轴上,其发出的光线经反光器300的内表面反 射,透过组件盖板100投射出去。参照图l、图2、图8和图9,在反光器300的外侧,设置有调节座310、 以及球头座350。在调节座310上,设置有内螺纹。在灯外壳200上设置有对 应的孔210,该孔210最好为螺纹孔。该机动车灯还包括调节杆410,该调节杆 410上设置有外螺纹。调节杆410穿过灯外壳200上的孔210,与调节座310 上的内螺纹配合。反光器300的球头座350通过球头杆420可转动地连接到灯 外壳200上。具体而言,灯外壳200上设置有孔(未图示),球头杆420上端 设置有凸缘420a,且凸缘420a的直径大于灯外壳200上对应孔的直径。球头 杆420下端设置有球头420b。球头杆420穿过灯外壳200上的孔,上端的凸 缘420a卡在灯外壳200上对应的孔外。球头420b可转动地连接在球头座350 内。这样就可以将反光器300连接到灯外壳200上。其中调节座310的数量为 至少一个,优选如图所示的两个。且这两个调节座310与球头座350呈等边三角形排列,这样可在各个方向对反光器300进行准确、快速地调节其倾角。当机动车经过长时间颠簸或碰撞后,机动车灯内的反光器会逐渐偏离基准 线,造成光线方向上扬或下压,使机动车灯的光照方向偏离。这时需要调节反 光器300的角度,可旋进/旋出调节杆410,从而使得反光器300的一侧与灯 外壳200的距离发生变化。此时,反光器300绕球头420b转动,使得反光器 300与固定设置在其内的光源340整体一起发生偏转,从而进行调节光照方向。 虽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主要描述了通过两个调节杆410和一个球头杆 420对反光器300进行调节的情况,但是,也可仅仅通过多个调节杆410对反 光器300进行调节,如,三个、四个等。通过协调各调节杆410的旋进/旋出 量,也可达到同样的调节作用。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调节座310包括设置在其顶端的调 节卡扣320,球头座350包括设置在其顶端的球头卡扣330。参照图4和图5, 该调节卡扣320包括设置在下周面上的两个卡扣部320a、以及设置在上部的 卡接端320b。调节座310上设置有卡接孔,两个卡扣部320a与卡接孔配合, 将调节卡扣320连接到调节座310上。卡接端320b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 楔形开口瓣,这两个楔形开口瓣之间由槽320c隔开。整个调节卡扣320内设 置内螺纹孔320d,与调节杆410上设置的外螺纹配合。调节卡扣320可以由 塑胶制成,可以发生一定的形变,便于两个卡扣部320a与调节座310上的卡 接孔配合。参照图6和图7,球头卡扣330包括直径不同的圆柱形上部330a和圆柱 形下部330b,其中下部330b的直径较小。在下部330b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两 个卡扣部330c。在球头座350上设置有卡接孔,两个卡扣部330c与卡接孔配 合,将球头卡扣330连接到球头座350上。球头卡扣330的上部330a设有球 窝330d,该球窝330d是球状孔,由上部330a的内壁围合而成,且多个内壁 之间设有间隙。整个球头卡扣330可以由塑胶制成,当球头杆420下端的球头 420b即将卡进球窝330d时,球窝330d的内壁被挤压,发生变形,球头420b 卡进球窝330d。之后,球窝330d的内壁恢复原状,使球头420b与球头卡扣 330可转动地连接。在以上实施例中,调节卡扣320与调节座310、球头卡扣330与球头座350 都是通过卡扣部和卡接孔配合,实现可拆卸的固定连接。除了这种连接方式外, 还可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调节卡扣320与调节座310、球头卡扣330与 球头座350通过螺纹实现可拆卸地连接。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在调节过程中, 若调节卡扣320出现内螺纹滑丝、蹦牙或者开裂的情况,球头卡扣330出现开 裂的情况,可直接将调节卡扣320从调节座310顶端拆下,或者直接将球头卡 扣330从球头座350拆下,并进行更换。这样不必更换整个反光器,降低了制 作成本和维护成本。接下来将参照图2描述光源340是如何固定于反光器300的光轴上。如图 2所示,该反光器300的后端开口,且设置有环形凸缘380,该环形凸缘380 是绕反光器300的光轴设置。环形凸缘380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光源固定槽 383,在光源340的后端面上,设置有对应的多个凸片341。光源340通过反 光器300的后端开口后,凸片341与光源固定槽383卡合,使光源340相对于 反光器300定位。之后采用弹性部件360将光源340压置于反光器300的环形 凸缘380上,从而使两者相对固定。在环形凸缘380的相对两侧,紧贴设置有第一固定柱381和第二固定柱 382。第一固定柱381和第二固定柱382的高度都高于环形凸缘380的高度, 且均设置有固定孔。在第一固定柱381上,还设置有弹性元件固定槽384。弹 性元件360是由金属丝弯折而成,包括两个压紧段361、连接在两个压紧段361 端部之间的固定段362、以及分别位于两个压紧段361另一端的自由端363。 压紧段361的中部朝向反光器300弯折。自由端363弯折形成拨动部363a后, 继续向前延伸。该拨动部363a可以是如图所示的弯折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如凸起等。弹性元件360的固定段362固定在第一固定柱381的弹性元件固定槽384 中,之后用螺钉将对应的垫片(未图示)连接到第一固定柱381上,从而将弹 性元件360 —端的固定段362压住。弹性元件360的自由端363卡在卡片370 底部的两个小凸柱371之间,然后用螺钉将卡片370连接到第二固定柱382 上,此时,弹性元件360的两端都被固定且下压,固定段362的中部会抵置于光源340的后端,使光源340固定于反光器300上。需要将光源340拆下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时,不需拆卸卡片370,只需将弹 性元件360的拨动部363a朝向固定段362的方向推动,此时压紧段361发生 变形,使得自由端363从卡片370底部的两个小凸柱371之间脱出。转动弹性 元件360,即可将光源340取出。本发明的机动车灯结构简单,经过长时间颠簸后可非常简便地进行调节。 光源340和反光器300之间连接可靠,同时不需要采用专用的工具即可拆卸, 维修和更换都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式机动车灯,包括灯外壳、设置在所述灯外壳内的反光器、以及固定设置在反光器内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器的外侧设置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灯外壳上设置有对应的孔;所述可调式机动车灯还包括调节杆,其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灯外壳上的孔,与所述调节座的内螺纹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器的 外侧还设置有球头座,所述可调式机动车灯还包括球头杆,所述球头座通过所 述球头杆与所述灯外壳可转动地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包 括可拆卸地设置在其顶端的调节卡扣,所述调节卡扣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 节杆与所述调节卡扣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座包 括可拆卸地设置在其顶端的球头卡扣,所述球头卡扣上设置有球窝,所述球头 杆与所述球窝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卡扣 由塑胶制成,所述球窝由所述球头卡扣的多块内壁围合而成,且所述多块内壁 之间设有间隙。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的 数量为两个,球头座的数量为一个,调节座与球头座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所述 反光器的外侧。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器的 后端开口且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上设置有槽;所述光源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 所述槽配合的凸片,所述光源通过一弹性元件压置于所述反光器上。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 包括两个压紧段、连接在两个压紧段的端部之间并固定于所述反光器上的固定 段 、以及分别位于两个压紧段的另一端部并固定于所述反光器上的自由端;所述压紧段的中部朝向反光器弯折,将所述光源压紧。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器的 凸缘一侧,紧贴设置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卡置所述弹 性元件的固定段的弹性元件固定槽,所述机动车灯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与所 述第一固定柱连接,将所述弹性元件的固定段压住。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式机动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器的 凸缘另一侧,紧贴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机动车灯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固 定柱上的卡片,所述卡片底部设有两个小凸柱,所述弹性元件的自由端固定于 所述两个小凸柱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式机动车灯,包括灯外壳、设置在所述灯外壳内的反光器、以及固定设置在反光器内的光源,所述反光器的外侧设置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灯外壳上设置有对应的孔;所述可调式机动车灯还包括调节杆,其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灯外壳上的孔,与所述调节座的内螺纹配合。本发明的可调式机动车灯结构简单,经过长时间颠簸后可非常简便地对光源和反光器的角度进行调节。光源和反光器之间连接可靠,同时不需要采用专用的工具即可拆卸,维修和更换都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F21S8/10GK101655206SQ20081021608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1日
发明者周明杰, 魏永佳 申请人:深圳市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